APP下载

奋力追赶超越 促进志丹县转型发展

2018-06-02王东莉

新西部下半月 2017年8期
关键词:转型发展

王东莉

【摘 要】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全面落实“五个扎实”要求融入到志丹县经济发展之中,使志丹县在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拓展城乡发展新空间、构建生态宜居新家园、开创深化改革新局面、不断增进民生新福祉上奋力追赶超越,促进县域经济快速转型发展。

【关键词】 追赶超越;陕西志丹县;转型发展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回陕西、回延安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全面落实“五个扎实”要求,坚持实施“统筹城乡、优化结构、转型发展、富民强县”战略,积极应对挑战,主动攻坚克难,奋力追赶超越,在工业转型、果业富民、三产突破上做文章,推进脱贫攻坚、教育惠民、生态环保、宜居城乡四大工程,促进志丹县县域经济在转型发展、优化升级中实现新的突破。

一、奋力追赶超越,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志丹县一直以来依赖石油工业这一单一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下的经济发展。因此,必须把加快转型发展、优化升级作为首要任务,立足资源禀赋,遵循市场规律,破解油主沉浮困局,全方位、立体式推动三次产业转型,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一是坚持不懈推动工业转型。工业转型要按照“稳油、增气、促转化、扩非能”的思路,以油气开发为基础,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招商引资为抓手,推动工业由“一业独大”向“多业支撑”转变。要牢固树立保油气就是保大局的理念,积极主动与油气企业对接沟通,全力以赴搞好协调服务和环境保障工作,支持油气企业挖潜增效,力争全年境内原油产量稳定在480万吨以上,天然气产量达到6亿立方米。二是持之以恒推进农业转型。农业转型按照“强果、稳菜、兴畜、精粮”的思路,主打山地有机苹果。志丹县抢抓延安市苹果北扩战略的历史机遇,强势推进苹果产业大发展,使苹果规模迅速扩张,产业效益初步显现。从2007年到现在为至,志丹县苹果面积达到23.4万亩,其中挂果园面积达到9万亩,产量突破5万吨,产值达到1.8亿元。志丹县的苹果产业虽然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果农思想认识不够、管理技术水平不高、销售信息渠道不广、苹果品牌打造不力等因素的影响,造成苹果单产低、优果率低、经济效益低,既浪费了资源又影响了增收。面对这些问题的不足,志丹县必须在精细管理、技术服务、投入激励、贮藏营销、链条延伸等方面综合施策,扩大效益空间,推动苹果产业提质增效。因此,要突出发展文化旅游业,坚持把文化旅游作为三产转型的主引擎,抓住国家发展国内及国际红色旅游大好机遇。要在创新发展新兴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上下功夫,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扶持政策,积极开展创业技能培训,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支持商贸、餐饮、住宿等传统服务业转型发展,不断扩大服务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

二、奋力追赶超越,拓展城乡发展新空间

坚持产城融合、城乡一体,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加快志丹县城建设,提升城镇品位。要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全力加快交通、电力、信息“三大通道”建设。建成县城过境路和县城至杏河二级路,以及县城至永宁及连接周边县际道路改造,逐年推进通村路改造升级,实现县镇公路二级化、建制村公路柏油化,形成城乡一体的交通网络。县城主抓改造提升,全力实施“五大片段”棚户区改造、人行道改造、巷道治理、停车如厕、园林绿化、水景观净化等一批市政项目,不断把县城扮靓做美。重点镇和新型农村社区主抓公共服务和产业配套,提高教育、卫生、社保等保障能力,因地制宜发展关联性产业,确保居民安居乐业,经济增收。实施重点水源、城乡供水、堤防建设、农田水利、水土保持“五大工程”和新一轮农网改造。实施通信基础设施和信息平台建设,打造“智慧志丹”。积极推广大数据、“互联网+”等新型信息技术,发展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农务,推动“四化”深度融合发展。不断加强城镇综合管理,深入开展环境卫生、交通秩序、乱修乱建等综合整治活动,巩固提升文明、卫生“双创”成果,提升城乡居民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舒适感。

三、奋力追赶超越,构建生态宜居新家园

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呼声越来越高,绿水青山已成为每一位居民都为之自豪的景观所在,也是每一座城市发展最直观的体现和最大的资源。因此,志丹县必须把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县域经济发展全过程。坚持封山禁牧不动摇,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和“三线一带一库区”绿化。坚持不懈地开展水体、大气、噪音等污染防治工作。突出抓好油区污染防治,坚决遏制环境污染事故,严格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健全生态环境监管制度,建立山清水秀、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真正使百姓富与生态美相融合,做到蓝天常在、绿水长流、永续发展。

四、奋力追赶超越,开创深化改革新局面

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努力把改革开放推向更宽领域、更高水平。不折不扣地完成中央和省、市部署的各项改革任务,确保改革措施落地见效。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在降成本、补短板上下功夫,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深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围绕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开发等行业领域,策划和包装一批PPP项目,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稳步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切实规范土地经营权流转行为,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使城乡居民平等地享受各项权利。立足陕甘宁革命老区经济圈,加强与沿海发达地区和资源相似地区的交流合作,推进与周边县区的产业协同。不断壮大非公有制经济规模,提高经济发展的外向度和关联度。大力推动投融资体制改革,顺应面向县区的国家投融资政策趋势,组建交投、水投、林投、文投、旅投等新的投融资公司,努力盘活政府资产存量、扩大项目融资增量,从根本上破解志丹县项目建设和事业发展的资金制约。

五、奋力追赶超越,不断增进民生新福祉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坚持为民取向,把志丹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矢志不渝地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政府工作的突出位置来抓,让更多的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从上学、看病、就业、住房、出行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具体事做起,从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社会治安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改起。健全三级卫生服务体系,解决基层医技人员短缺问题。完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落实好各项社保政策。切实维护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留守人口的合法权益。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以“造血式”扶贫确保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统筹抓好信访维稳、安全生产、网络安全、应急处置等工作,持续开展严打整治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盗抢骗、黄赌毒、恶势力,提升公共安全保障能力,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倡导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念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丰富廣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增进人民幸福感。

【参考文献】

[1] 沙文婧.全市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和扩大开放监督检查工作会议召开[N]. 济南日报, 2012-12-21(A02).

[2] 王延军.做好融合文章 推进中心工作[J].山东人大工作. 2007(03).

猜你喜欢

转型发展
大数据时代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
转型发展形势下公共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探索和思考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以转型推进能源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分析
新常态下大型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实证分析
转型发展形势下国际市场营销学教学方法
大学本科高年级怠学现象调查与对策研究
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煤炭企业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
新常态下钢铁企业的转型发展以及建议
试论“央视新闻”公众号的成功运行对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