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课改中教师的任务

2018-06-01齐梅

读与写·上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调动因材施教创新

摘要:新世纪迎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我们教育战线跨入了一个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代。笔者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浅谈课改中教师的任务一. 教师要打破以往的教学模式,创建一个崭新的课堂。二、给学生一些讨论的机会;二.对不同的学生制订了不同的目标;三、三.教学形式应多种多样,活动的时间一定要合理。

关键词:创新;调动;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2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3-0256-01

新世纪迎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我们教育战线跨入了一个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代。教育改革犹如春风化雨,滋润了教师的心田,大家都赞成自主、开放、探究的教育方式,但新课程绝对不能只停留在理念的更新上,也绝对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师口中。新课程应大踏步的走进课堂,要把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变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于是有必要探讨新课改中教师的任务所起的作用。

1.教师要打破以往的教学模式,创建一个崭新的课堂

1.1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书本知识,加上教学方法过死,课堂气氛沉闷,教学质量就难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也得不到全面的发展。要想扭转这种局面,教师首先得树立现代的教育理念,树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育观、师生观、人才观、质量观,在教法上少一些墨守成规,多一些不拘一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双方共同参与,相互配合,使课堂活跃起来。应特别注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在多种形式的小组研讨活动中,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让每个学生都有发挥特长,锻炼应变能力的机会,教师在这一活动中,主要是扮演导演的角色,真正的主角是学生,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的、主动的学习。值得一提的是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还要注意维持课堂记录,避免应个别学生违纪而影响教学效果,而且教师在课堂前要有稳定的良好情绪,这样才能形成轻松活跃的气氛,使学生对学习满怀信心,积极进取,兴趣盎然。

比如在《挖荠菜》教学中,我把亲自动手调制的野菜带到课堂上,并且把自己采制的野菜带到课堂上,师生互动让学生品尝野菜,还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谈挖野菜和吃野菜的感受,然后再回到课文中去感受作者对挖野菜的叙述,体会自己与作者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从而形成了人人参与,多向交流的生动局面,活跃的课程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加快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和表达能力。

1.2对不同的学生制订了不同的目标。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而学生在学习能力、智力、个性等方面的水平是参差不齐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要学会差异,鼓励差异,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在以往的教学中,大家认为只要给足够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达到预定的目标。但是,教学时间是统一的,这样对某些学生来说就没有适合自己的时间来达到目标,因此,让参差不齐的学生在同一时间达到同一目标是不现实的。我认为,为使学生 学有所得,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目标,我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为依据,将全班分为强、中、弱三组。在课堂上明确三组学生他们应该达到的目标。比如说,在《愚公移山》教学中,要求强组学生完全达到所有目标。中组学生熟读课文并谈出自己的感受,弱组学生理解课文大意,特别是第三组学生,应该多鼓励。他们付出了勤努力,有了明显进步,在学习上有所突破,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肯定他们的学习态度和方法,这样不同的目标对不同学生来说用一课时都可以达到不同的高度,給予他们肯定的评价,这样既培养了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也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潜力。

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教师最大的作用便是帮助学生走出困境,解除迷惑,指出学习的方法,教师要转变以前的角色,定位意识由原来的传授者转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为引导者。学生则逐渐占据中心位置,这种位置的转换意味着学生开始发挥主体作用,通过自己是辛勤耕耘,使参差不齐的学生掌握了新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想学、愿学、会学、乐学。问题让他们去提,问题让他们去议,答案让他们去辨,结论让他们去得。

2.教学形式应多种多样,活动的时间一定要合理

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容易被课堂教学的方式枯燥所耗尽,当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学习就会变成一种负担,为了改善课堂的气氛,教师就要想办法设计多样的教学形式。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都应注意选择形式多样而且新颖的方法。

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效能。随着教学辅助手段的现代化,越来越多的学校把多媒体、幻灯、录音和语言实验室等现代化技术设备与教学相结合。在教学中,教师合理运用各种媒体以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比如:制作多媒体课件,在互联网上收集各种教学资料,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制作课件,大大提高了上课的效率,总而言之,让学生喜欢学习每天都有新奇感。今天怎么上课?要学习什么内容?这样相对来说,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提高,对他们也就有了吸引力。

学习与社会实际相结合。语文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这一特性,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使学生"爱屋及乌"地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在故事、生活中有明确目的性思想交流。如在课文学习中融入环境保护,爱国教育,战争与和平等具有时代特色的观点进行论述和讨论,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开扩了学生的眼界,增强了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

作者简介:齐梅,女,汉族,出生于1972年12月,山东。从事阿勒泰市中心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小学高级教师,教于毕业于新疆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本科学历。

1988年9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28年来专注小学语文教学,教学中不断探索更新教学方法,重视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一定的研究。

猜你喜欢

调动因材施教创新
调动多方资源 加快成果转化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写作水平
调动感官,描绘多彩的世界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