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儿童恐惧症心理矫正
2018-06-01邓珊
邓珊
摘要:儿童恐惧症是指儿童对日常生活中的一般客观事物或处境产生过分的恐惧情绪。恐惧是儿童期最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恐惧虽说是儿童在正常发展中的一种对实际或预想的威胁的合理反应方式,但当这种情绪反应持续一定时间,并由此产生回避或退缩的行为,严重影响儿童的正常生活和正常的社会功能,儿童恐惧症宜作综合治疗,原则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主。
关键词:儿童;恐惧症;矫正;心理;治疗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3-0222-01
1.病症介绍
恐惧症主要表现在害怕黑暗,鬼怪,虫子和蜘蛛,在3-4岁的儿童是很常见的,大龄儿童常见的害怕是受伤和死亡.恐怖的故事,电影或电视片常加剧孩子的恐惧感. 正常儿童对一些物体和特殊情境,如黑暗、动物、昆虫、死亡、登高、雷电等会产生恐惧,但其恐惧的程度轻、时间短,时过境迁恐惧心理很快消失,这为正常情绪反应,不属于恐怖症范畴。而恐怖症则是病儿明知某些物体或情境不存在危险,却产生异乎寻常的恐惧体验,且远超过客观存在的危险程度,虽经劝解并不能消除,则属于病态。
恐惧症又称恐怖性焦虑障碍,是一种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客体或处境为主的神经症。恐怖症主要表现为对某些特定的处境、物体或与人交往时产生不必要的、强烈的恐惧或紧张不安的内心体验,从而出现回避反应。
2.防治
为了预防儿童的恐惧症和培养孩子具有勇敢、大胆、活泼、开朗、果断、刚毅的性格,使他们成为勇于是进取的开拓型创造人才,我们从婴幼儿开始,就应当注意帮助孩子克服消极的胆怯心理。
首先,要保持婴幼儿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平时不应该用各种恐怖手段来吓唬儿童,不让幼儿心理经受过分强烈的刺激。
其次,要让婴幼儿通过亲身的体验,纠正过去所得到的种种错误印象。例如,为了培养勇敢精神,我们可以和孩子一同进黑房间寻找玩具或物件。
第三,做家长的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决不能给他们留下胆怯懦弱的印象。
第四,家长和成人对孩子应持和蔼亲切的教育态度,要十分委婉而平心静气地向孩子说明好哭、胆小、害怕是没有道理的。对稍大些的孩子除用谈话方式进行教育外,还可通过看电影或阅读文艺作品等教育形式融化孩子胆怯的心理。
第五,创造健康、活泼、和谐的学习、生活、良好环境,精心设计锻炼孩子胆量的体育、游戏等活动,以培养勇敢、果断、刚毅的精神。
第六,做父母的应给孩子讲述自己在小时候克服恐惧的故事。并且要经常表扬孩子的大胆行为。画画也可以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设法找机会让孩子画出他的恐惧以及怎样去战胜这些恐惧。
具体方法:
2.1家庭防治。在治疗时不能只着眼于患儿本人,而要了解患儿行为、情绪问题发生时的整个背景情况及与患儿间的相互影响,如有洁 癖的母亲,就会要求其子女过分地讲究卫生,其母怕脏,怕传染病等行为方式就直接影响她的子女,可能直接增加患儿的恐怖心态,为此,要改变患儿的行为也要同时治疗改变患儿母亲的行为。
第一,帮助孩子分清现实的危险刺激与想象中的危险刺激。
第二,训练孩子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第三,家长在孩子面前要始终保持冷静,不要神经质似地大惊小怪。
第四,不要向孩子讲恐怖故事、恐怖事件(如鬼、怪、妖、魔等),也要尽量不让孩子看恐怖片。
第五,教孩子学会自我对话,通过自我暗示克服恐怖心理。
第六,不要采用恐吓、威胁的方式教育孩子。
2.2心理治疗。
第一,支持疗法,是心理治疗中最常用的最早开始采用的方法,主要通过对患儿的解释、安慰、鼓励、指导、疏通感情、调整环境等处理以达到治疗目的。
第二,行为疗法(系统脱敏法、满灌疗法阳性强化法等),这是一种科学的十分有效的方法。本疗法认为,每个人的行为是外在环境对个体的作用,是经学习而获得的。那么,也可以通过重新学习来改变。行为治疗方法很多,在恐怖症中运用系统性脱敏治疗较多,它是一种逐渐地去掉不良条件性情绪反应的技术,如对一位害怕老鼠的儿童,在他吃着最好吃的东西的同时给他远远地看老鼠,重复数次,并且以后逐次移近看老鼠的距离,一直到他不害怕。
第三,認知领悟疗法。
2.3药物治疗。
第一,抗抑郁制剂,可首选氯丙咪嗪,每日20-60mg,分早午两次服用。由小剂量开始,观察其疗效以增减剂量,尤其对年幼儿童,更应密切观察,一般6岁以前小儿不用此药,其次可服用多虑平,每日25-100mg,分早午两次服用。使用药物前后定期进行心电图、肝功能、血象检查。常见的药物副反应有轻度口干、头晕、食欲下降、便秘,出现严重副反应者应减量或改换治疗。
第二,抗焦虑药,可选用安定、佳乐定、舒乐安定、安他乐等。剂量随年龄而定。在改善情绪、减轻焦虑和恐怖的基础上配合支持性心理治疗,行为治疗和调整环境,可取得较好疗效。
参考文献:
[1]林文正.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