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俗学如何做到“顶天立地”:2016年中国民俗学

2018-06-01林继富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现实问题理论创新

摘 要:2016年,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国家“十三五”时期规划纲要将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振兴传统工艺、发展民族民间文化等列入重要工作项目,我国民俗学事业进入了繁荣发展的活跃期。2016年,中国民俗学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绩,但是也存在对于当代中国社会问题阐释力较弱的不足。

关键词:中国民俗学;理论创新;现实问题

中图分类号:K8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7)02-0099-10

民俗学来自人民,来自生活,它维系文化认同,承载国民乡愁,是民族文化复兴、发展的坚实基础。2016年,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实施中华文化传承工程,国家“十三五”时期规划纲要将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振兴传统工艺、发展民族民间文化等列入重要工作项目,我国民俗学事业进入了繁荣发展的活跃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

一、2016年中国民俗学的基本走向

2016年,国家“十三五”规划的起始之年,本年度民俗学发展工作关乎未来五年的总体步调。民俗学,包括民间文艺界深入贯彻落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和第十次文代会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强化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将民俗学和民间文艺工作细化落实在“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之中,在“振兴传统工艺,传承发展传统戏曲”“发展民族民间文化,扶持民间文化社团组织发展”等方面积极作为,努力实现民俗学从强基固本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人才战略是关系中国民俗学事业全面发展建设的关键。民俗学经久不衰、代代相传,人才是决定因素。民俗学理论研究人才培养主要来自于高等院校和社会科学院等教育体制较为完善的地方,2016年毕业的民俗学、民间文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充实到民俗学研究队伍中来,成为中国民俗学人才梯队建设的重要力量。做好传承人特别是高龄传承人的保护,重视师徒传承,重视民俗学与现代教育体制的结合,做好传承人的培养和扶持,加强青少年人才培养,推动民俗学学科建设,让民俗學和民间文艺学事业后继有人一直是包括民俗学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作的重点。文化部、教育部1月13日在苏州召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试点工作总结会”并正式启动实施计划,该计划旨在帮助非遗传承人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增强中国传统艺术表现力,全面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各地贯彻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持续开展“民间文化进校园”常态化活动,并计划落实“乡土教材”编撰计划。

中国民俗学者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评估等工作。2016年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上,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民俗学会作为专业学术团体,全面参与了该项目的申报文本和保护计划编制等各个环节的工作,提供了多方面的智力支持。

在全方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民俗传统、提高民俗和民间文艺在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中的地位等方面,冯骥才主编的《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总目·河北卷》(上、下)[1]正式出版并于5月23日在京举办了成果发布会。中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及保护专项工作逐步走向深入。在“一带一路”已成为国家重大发展规划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民协启动了“一带一路民间文化探源工程”,学者以“一带一路”相关民俗、民间文艺作为研究课题相继在国家层面获得立项,以此推动“一带一路”沿线诸民族民俗、民间文艺保护和交流研究。

在发掘民俗丰富内涵,激发民间文艺创造活力方面,全国各地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强化传承意识。刘奇葆部长在讲话中指出:“现在,有的民间文艺过度追求高端化,热衷到大中城市展览展演,离基层越来越远,这不是传承发展民间文艺的正确道路。广大民间文艺工作者要与人民走得更近、贴得更近,着眼基层群众、聚焦基层群众,把重心放在社区、乡村,把博物馆办在社区、乡村,把演出舞台搭在田间地头,让人民自己创造的文化艺术回到人民中间,亲民近民,成为人民生活的一部分。”[2]中国民协立足人民文化立场,充分发挥民间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影响力,举办 “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充分发挥民间节俗文化优势,体现了人民的节日人民共享,在共享中实现传承、保护和发扬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节俗文化。

在学术研究方面,民俗学领域的学者们深入既往研究,承担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课题,对学科理论和经典概念进行重新解读与阐释。近20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民俗学学科建设和发展亟待新理论产生,民俗学的学科转向是学者思考较多的话题。2016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立项的民俗学项目包括:“中国少数民族口头传统专题数据库建设:口头传统元数据标准建设”(巴莫曲布嫫)、“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专门史”(万建中)、“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与理论创新研究”(林继富)、“海外藏珍稀中国民俗文献与文物资料整理、研究暨数据库建设”(王霄冰)、“中华多民族谚语整理与研究”(李树新)、“蒙古语族诸民族民间故事类型分析与数字化研究”(斯琴孟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以分类存储和语义检索为中心”(程焕文)等7个项目,充分显示了社会各界对于中国民俗研究的高度重视。一系列著作着力于民俗学学科理论概念和话语体系的构建,力求立足实践在社会现实中发挥学科功用。近年来,民俗学和民间文艺学领域的学者们不约而同地将研究视角聚焦当下,将学术研究视野拓展到现实领域,运用前沿理论观照现实热点,在非遗保护、新型城镇化、特色村镇和“一带一路”建设等现实困境中发挥重要责任担当。民俗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成为学界热点,众多学者纷纷发表文章展开讨论。此外,我国民俗学领域研究的发展与深入也伴随着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学术交流与观点碰撞,包括东北亚民间叙事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内的重大国际会议,以及美国、日本、韩国等地区专家、学者的学术座谈,都有效地推进了跨国际、跨文化及跨学科的跨界交流的民俗学研究。

中国民俗学发展向来是开放的姿态对待世界,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民俗学从国外引进了大量的理论方法和经典的民俗学著作,邀请了国外民俗学者来中国讲学,参加学术会议,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2016年,中国民俗学与国外民俗学交流频繁,并且在民俗学方法论、民俗志研究以及各类民俗事象研究领域有明显的成就。这些在推进中国民俗学理论创新、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民俗是人心的向往,文化在于积淀,事业在于坚持。用民俗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传统与当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有助于提升当代中国人的精气神与核心价值理念,有助于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2016年中国民俗学的发展进程中,各类民间组织的主体性逐渐增强,当代民俗传统保护力量呈现多元化、多层次化,民众的民俗活动回归民间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二、民俗学研究理论拓展与创新

2016年,中国民俗学理论研究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民俗学以不同的方式纳入到政府管理下的学术支持,民俗学研究由此获得良好的学术生态。2016年,中国民俗学学人在各自岗位上,努力奋进,不断萃取世界民俗学理论研究精华;在民俗学基础性研究中,深化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学术理论拓展和创新上由此获得了明显的进步。

(一)拓展基础理论

近百年来,学者们孜孜不倦地耕耘于民俗学理论研究,力图彰显中国学的特点和探索中国民俗学发展道路。2016年,民俗学研究者坚持既往的学术研究道路,对学科理论和经典概念进行重新解读与阐释,拓展民俗学研究视角。

在民俗学领域,学者们重视对民俗学学术发展过程的评述。如中国民协、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中国文联出版社举办座谈会对刘锡诚的著作《二十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展开研讨,该书细致梳理和探讨了百年间各个流派、代表人物、重要著作等对民间文学发展的影响。万建中《民间文艺认定的三个维度——基于民间文艺认识误区的反思》认为,对民间文艺的把握必须包括三个方面:民间文艺嵌入当地生活语境当中,秉承当地历史文化的血脉;在空间维度上,营造群体参与的表演场域,当地民众是民间文艺的表演者和拥有者;在时间维度上,形成延续性和重复性的表演模式,表演是传统的继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是民间文艺的三个基本维度,也是区分民间文艺与民间性文艺的边界[3]。与此相关,《民间文化论坛》开辟专栏“学术史书写的‘细节与‘理念”探讨民间文艺学术史撰写等问题。王晓葵在《中国“民俗学”的发现——一个概念史的探求》通过民族国家建构的文化理论,对“民俗”与“民俗学”概念的形成过程进行梳理和分析,反思中国民俗学学科发展的问题所在。从中国的民俗学建构过程来看,“民俗”是一种人为的建构,当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的“民俗”正在被重构[4]。学者们在民间文艺学理论和实践领域进行了勤勉探索,并且以新的方法对多民族国家民间文艺的多元化、多样性及其历史开展研究,林继富通过民间叙事透视汉藏文化传统共同性、差异性图景,以此讨论汉藏民族关系,出版了《汉藏民间叙事传统比较研究:基于民间故事类型的视角》[5];叶舒宪的《比较神话学在中国》[6]回瞻和总结了中国神话学发展百年历程中的学科经验,力争在反思的基础上推进与开拓中国民间文艺跨文化比较研究。两部著作均入选2015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成果文库》旨在集中推出反映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最前沿水平、体现相关领域最高水准的创新成果,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广大专家学者以优良学风打造更多精品力作,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繁荣发展。”① ①关于做好2016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申报工作的通知-中国社会科学网 http://news.cssn.cn/zgs/zgs_gg/201603/t20160321_2930775.shtml

民俗学基础理论凝聚了学者们数年来的耕耘,中国民俗学理论发展始终在立足于本土追求基础上伴随对西方理论的借鉴。2016年,学者们致力于对海外民间叙事文学理论研究,如《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16年第3期上就集中推出了陈建宪《故事类型的不变母题与可变母题:以中国洪水再殖型故事为例》,该文认为民间故事类型的众多文本都含有常量和变量两种元素,常量是该类型共有的结构元素,即不变母题,变量指每篇异文中的具体情节单元,称为可变母题。王树福的《结构化与类型化:俄罗斯民间故事的叙事结构》、张静的《西方故事学转型与民族志故事学的兴起》、梁青的《当代日本民间叙事研究的走向》、甘露的《西方关于民间叙事与作家叙事关系的研究述评》等文章,从不同方面展现了当今中国与海外民间叙事文学研究的成就及基本走向。

中国民俗学人不断结合中国特点,试图将结构主义、表演理论、过渡礼仪等引自西方的学科理论进行深度的本土化。如“经典概念的当代阐释:过渡礼仪的理论与经验研究”的学术研讨,旨在再度探究和思考过渡仪礼的基本概念,关注田野中的仪式个案和具体的个人体验,以及在仪式中个人认同的实现。吕微《“过渡仪礼”理论概念与实践模型的描述与建构》[7]借助康德对理性的理论使用和实践使用的先验划分,给予法国人类学家阿诺尔德·范热内普的描述性、归纳性“过渡礼仪”理论概念以实践模型的演绎重构,验证了过渡礼仪的实践模型对单一文化和多元文化之间的普遍解释力。王杰文的《表演研究:口头艺术的诗学与社会学》集中介绍了“表演理论”的学术谱系与问题意识,深入探讨了民俗学的“表演理论”与流行于人类学、社会学、戏剧研究等领域的其他“表演研究”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细致分析了“表演理论”的关键词及其相关的理论难点,有助于中国学人对美国民俗学的理解[8]。

此外,民俗学的研究在其自身建构和发展过程中,重视借鉴多学科视角进行探索。刘晓春的《“约纵连衡”与“庆叙亲谊”——明清以来番禺地区迎神赛会的结构与功能》,从历史变迁的维度,考察明清以来番禺地区迎神赛会的结构与功能。由于社会的变迁,借迎神赛会“约纵连横”的防御性功能日渐消失,而“庆叙亲谊”逐渐成为迎神赛会的主要功能[9]。万建中《民间文化的多维视域》突破了传统的民间文化的研究方法,将民间文化现象当作文化文本进行研究,揭示出民间文化的生活属性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運作过程[10]。

2016年民俗学基础理论研究,表现为以新的视角讨论中国民俗传统,萧放的《“人情”与中国日常礼俗文化》,以“人情”为视角,分析了“人情”构成了日常礼俗精神以及以“人情”为核心的社会聚合的文化表象。区分了日常性人情与仪式性人情,对传统人情往来中的优先、互惠、贮备与增值流转原则和当今社会结构中人情的断裂与畸变进行深入讨论,提出保持传统人情固有的优良善性,发挥促进社会团结的特定功能的建议[11]。张士闪《礼俗互动与中国社会研究》认为礼俗互动所寓含的传统政治智慧与社会运作机制有助我国面临着国际规则、国家法权与民间治权等方面的多重考量[12]。宋颖《端午节:国家、传统与文化表述》梳理了端午节的历史脉络和地域变迁的轨迹;考察了包括少数民族地区在内的端午节日习俗“同核化呈现”“糅合化呈现”和“边缘化展示”的涵化模式,从“核心元素”的普遍性和“变动元素”的多样性探寻中国各地端午节的现状[13]。刁统菊《华北乡村社会姻亲关系研究》对姻亲关系的运行机制本身及其作用和意义给予充分的重视与估计,深入论述了姻亲关系如何作为重要的建构力量构织乡村社会关系之网,进而揭示了乡土社会结构的多面性[14]。鄂崇荣《青海民间信仰——以多民族文化为视角》讲述青海多民族民间信仰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以及多种民间信仰的共融性及民族间的相互尊重[15]。

民俗学基础理论来源于民俗发生、发展中产生的基本问题,同时,基础理论成为民俗学学科建立的基石,2016年的民俗学基础理论研究及其成果,尽管有些问题是民俗学研究的传统问题,但是却在许多方面显示出明显的创新,无论是材料上,观点上,还是方法上。

(二)抢救民俗遗产

中国农村社会每天在发生变化,民俗传统的消失、变异时刻在发生。民俗学研究领域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采用多元方式记录、抢救和整理民俗传统资源仍是2016年中国民俗学者的重要内容。

民俗遗产抢救工作主要体现在启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工程试点工作在各省市展开,以音像的方式记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其代表性传承人的演唱、讲述、制作等活动。

《中国史诗百部工程》项目专注于史诗抢救性保护,主要通过影音摄录、文本整理的方式,完成史诗的完整影音记录和文稿撰写。2016年立项史诗有:蒙古族史诗《英雄格斯尔汗》、赫哲族伊玛堪《希特莫日根》、满族史诗《乌布西奔妈妈》和《黑暗传》、苗族创世史诗(云南昭通)、德昂族史诗《达古达楞格莱标》、哈尼族史诗《阿波仰者》、彝族创世史诗《梅葛》、壮族英雄史诗《莫一大王》、勉瑶迁徙史诗、畲族史诗《高皇歌》、苗族史诗(湘西)、彝族史诗《洪水纪》。

《中国节日影像志》旨在以影视民俗学为基础,倡导影像技术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新方法,以调查、拍摄和整理的方法完成对传统节日的保护,2016年立项的有辽西喀左三月三、黄岗喊天节、云南大围梗村开斋节、广西南宁市壮族三月三、湖北省秭归县端午节、西藏工布藏族藏历新年、曼厅寨的傣历新年、德昂族浇花节、嘉绒藏族看花节、傣族“关门节”、纳西族摩梭人春节、景颇族春节、傈僳族阔时节、土家族春节、西藏拉孜琼嘎村望果节、新疆图瓦人春节、龙岩市客家春耕、裕固族祭鄂博、彝族十月年等30个民族传统节日。

以民俗志的方式记录民俗传统传承、发展,留下当代中国民俗的“生活”状态,《山东省志·民俗志》[16]是对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首轮编修《民俗志》的增删、扩充,增加了山东省少数民族民俗。《山东省志·民俗志》包含上迄1840年,下至2005年,并以1949年以后的内容为主的山东民俗,21世纪变化较大的民俗也录入其中。这类以“志书”形式记录民俗还有就每一个类型或者某一个民俗事象展开的调查记录,均在不同程度保留了中国民俗传统的当代生存状态,具有重要的民俗生活史和社会史意义。

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名单中,涌现出一批依托大数据资源和通过数字化手段开展民俗和非遗研究的项目,如王霄冰的“海外藏珍稀中国民俗文献与文物资料整理、研究暨数据库建设”,斯琴孟和的“蒙古语族诸民族民间故事类型分析与数字化研究”以及程焕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以分类存储和语义检索为中心”等。

民俗遗产抢救是以现实生活为基准,抢救的不仅是民俗,而是民众的生活传统和生活方式。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民俗传统的抢救仍是中国民俗学研究和中国民俗学者的重要工作。

(三)推进学科建设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17]中国民俗学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一样出现如何推进理论与实践结合,如何建构中国民俗学、民俗学自身的理论概念、话语体系等话题。

《中国民俗学年鉴2015》[18]是中国民俗学界的首部年鉴,主要记述2014年民俗学学科的成果进展,力求真实反映我国民俗学研究的全貌。《中国民俗学年鉴》系统地记录民俗学科的发展历程,展示民俗学者在调查、搜集、整理、研究民俗文化方面的优秀成果,将为民俗学学科建设的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也能彰显民俗学学科在研究民众知识方面的独特价值和意义,并且有助于更好地传承、保护和研究我国的民俗文化传统,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周星、王霄冰等从民俗主义角度对民俗学学科建设提出建设性观点:“民俗主义研究视角的导入不仅促使中国民俗学全面地校正自己的研究对象,也揭示了民俗学者与民俗主义的关系而有助于推动中国民俗学对民俗学者自身角色与责任的深入反思,进而重新审视民俗学的应用性、实践性和公共性。”[19]“从民俗主义的研究实践出发,中国民俗学可发展起一系列的学术分支,如公共民俗学、政治民俗学、经济民俗学、艺术民俗學、宗教民俗学等”[20]。

2016年9月4日举办的北京大学民俗学圆桌会议中,日本学者岩本通弥的《异化的“日常”与作为“日常”的大众媒体——围绕“男孩森林失踪事件”和“介护杀人/自杀事件”的新闻报道》,中国学者户晓辉的《网络公共领域的目的论追求》、高丙中的《日常生活民俗学的未来维度》、周星的《“生活革命”与中国民俗学的课题》等将媒体与日常生活、日常生活与当代民俗学转向的问题进行了讨论。11月21日,在中山大学“民俗学‘日常生活转向的可能性”会议研讨中,刘晓春认为研究“日常生活”的“常”与“非常”,重新认识“日常生活”在当下社会的意义与价值,进而实现民俗实践主体的“自由目的”。11月19日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的“民俗学学科自主话语建构与社会服务”学术讨论期间,专家学者们从中国民俗学的生活指向与社会服务路径、中国民俗学的当代语境、民俗学的现代乡村治理等视角对中国民俗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考。田兆元认为没有自主话语的学科是没有灵魂的学科。民俗学自主话语应该以中国民俗传统为本,以现实需求为用,参酌西方经验,向兄弟学科学习,自主地、开放性地建立中国民俗学学科话语。林继富认为中国民俗学话语体系建设应该着力从历史、生活、政治和比较等四个维度进行系统性建设。以杨利慧为代表的学者围绕神话主义的研究视角,为长期“向后看”的神话学实现“朝向当下”的学术转向,成为有现实关怀、能够与当前诸多学科对话的一门学问提供了良好的途径[21]。朝向当下的民俗学研究在李子贤看来不仅要对当代鲜活的民俗进行研究,而且要把中国民俗放在周邻地区、族群和国家范围内展开讨论,他的《再探神话王国——活形态神话新论》分别以“神话原生论”“神话形态论”“神话演进论”“神话生态论”以及“神话比较论”为题,探讨神话的定义、神话存在形态的划分、神话的文化生态系统、神话的当下性等学科基本问题,将云南地区少数民族神话置于东亚、东南亚的视野下,将它们与台湾原住民以及韩国济州岛、日本冲绳等地区的神话进行比较研究[22]。田兆元、程鹏的《旅游民俗学的学科基础与民俗叙事问题研究》认为建立旅游民俗学的学科框架迫在眉睫。大叙事学说,民俗认同学说是构建旅游民俗学研究的话语系统的基础[23]。林继富倡导建立中国民间叙事文学理论话语体系,回归中国多民族民众鲜活的生活,并据此寻找中国各民族整体性与多样性的精神原乡[24]。为此林继富发表了“一带一路”沿线诸民族民俗比较系列文章,倡导国内多民族民俗之间的比较研究。① ①林继富:《英雄奇异的诞生——以丝绸之路沿线诸民族“英雄奇异诞生”故事展开讨论》,载《民间文化论坛》2016年第6期;《跨族际的故事比较——汉族、藏族“天鹅处女”型故事研究》,载《青海民族研究》2016年第6期。陈岗龙《蒙汉目连救母故事比较研究》基于在蒙汉地区广泛流传的“目连救母”故事传承情况,从多个方面研究同一个故事的差异性和相似性[25]。上述学人从不同侧面反思民俗学的发展历程、研究取向,对于推进当代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

(四)聚焦当代社会

2016年,民俗学者不约而同地将研究视角聚焦当下,将学术研究视野拓展到现实领域。非遗保护是2016年民俗学研究的重点,董晓萍的《民俗非遗保护研究》认为“非遗”是国家政府管理的中国历史文明整体优秀代表作的集合体,非遗保护理论与方法要从文化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综合研究中抽取出来,在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基础上产生[26]。蔡丰明主编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图谱研究》对非遗资源图谱编制的基本理论研究、非遗资源图谱编制的技术研究、非遗资源图谱编制的个案研究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研究[27]。安德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社区:涵义、多样性及其与政府力量的关系》[28]认为,社区成员在传承和实践非遗项目的过程中,存在着“作为非遗知识保存者的实践者”同“单纯实践者”之间的不同和相互协作,他们通过不同的分工,共同促成了相关非遗项目的延续与实施。王杰文的《“遗产化”与后现代生活世界——基于民俗学立场的批判与反思》[29]关注“遗产化”过程中可能形成的社会交流模式与增进理解的可能性途径。刘晓春、冷剑波的《“非遗”生产性保护的实践与思考》认为无论从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的内在属性,还是其外在所处的生存现状,生产性保护都值得提倡,生产性保护并不等同于产业化,需要妥善处理本真性、整体性、传承与创新等问题[30]。王丹的《远去的劳动曲——清江流域土家族薅草鑼鼓研究》认为在环境变迁、科技发展、生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作为文化遗产的薅草锣鼓的传承应实现途径和方式上的多样化,以体现其现代价值[31]。毛巧晖的《日常生活、景观与民间信仰——基于湖北远安嫘祖传说的考察》认为无论是景观还是民间传说,其精髓与灵魂都是民间信仰[32]。《运河记忆——嘉兴船民生活口述实录》通过船民多样的经历与丰富的情感记忆,呈现运河区域内错综复杂的社会脉络和文化关系;通过船民近百年来的生活图景,发现运河文明独特的生长方式[33]。

民俗学者不断反思国内非遗保护面临的问题。如针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5 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伦理原则》,朝戈金、巴莫曲布嫫、户晓辉等学人等进行了解读;《民族文学研究》2016年第4期,开展了“田野调查伦理原则”笔谈,巴莫曲布嫫、陈泳超和施爱东等发表文章;朝戈金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伦理原则>:绎读与评骘》[34]针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5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伦理原则》,就《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伦理维度和实践进路作概要性的解读、评述,进而反观《公约》实施以来全球范围出现的若干横向问题及其伦理关切,兼谈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伦理选择和能力建设走向。12月1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举办了“民俗学专业责任与研究伦理工作坊”,众多学人就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如何进行田野调查、如何对待传承人、如何根据中国国情进行符合伦理道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等问题进行讨论。

聚焦当代传统文化重建,许多学者在此方面进行了探索,蒋明智的《掘尾龙传说与孝道伦理和移民情结》认为“掘尾龙拜山”传说张扬的是传统的儒家孝道伦理,而且突破时空局限,成为亲情、乡情和民族情的连接纽带[35]。《人观 身份与意义:清江流域土家族“打喜”仪式研究》[36],以清江流域土家族为庆生祈福而举办的诞生礼——“打喜”仪式为研究对象,从“人观”的立场,将“打喜”仪式还原到清江土家人的生活世界中进行考察和理解,探究“打喜”仪式中社会关系建构和成员身份确立的动力机制和运行状态。这种知识植根于特定的地方性情境,其知识的特殊性却成就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陆晓芹《“吟诗”与“暖”——广西德靖一带壮族聚会对歌习俗的民族志考察》探讨广西德靖壮族民间“吟诗”作为一种“暖”的方式对民众生活的意义,立足于生活的层面理解歌谣,理解壮族人对“暖”的追求,理解构建温暖家屋和社区的重要意义[37]。

2016年初,冯骥才主编、中国民协编辑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巡礼论文集》出版。该书旨在总结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经验,开启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与研究的新篇章。林继富主编的《中国民间游戏总汇》出版,聚焦现代化背景下传统文化领域中面临失传和亟待抢救的民间游戏。从全局角度、从文化的高度对中国民间游戏进行系统审视和总结[38]。

当代中国正在经历史诗般的社会转型,传统的道德仪礼出现消亡、弱化趋势,在萧放的组织下,《民间文化论坛》2016年第1期就“民俗学的实践:人生仪礼研究的重要转向”,组织多位学人就人生仪礼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问题展开讨论。

民俗学者就网络时代的谣言问题进行深入研讨,施爱东致力于谣言研究在国内外颇有影响力,他将谣言与民间文学模式性的叙事结合起来,不仅拓展了民俗学的研究领域,而且有效提升了民俗学方法的阐释力。2016年他在《民族艺术》《民俗研究》上连续发表7篇关于谣言的文章,带动了其他学者通过民俗学学科视角对自媒体背景下谣言的发生、功能、传播的研究。

2016年,民间工艺类遗产保护研究形成诸多理论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从不同角度围绕传统手工艺的当代振兴与转型发展进行了思考,为经济全球化及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如何进行传统工艺保护、传承,如何开展当代工艺文化复兴等议题提出了发展建议。如潘鲁生的《工艺美术的转型与复兴》[39],着重研究在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工艺美术的当代传承与发展问题;陈竟的《谈谈非遗教育中的有关问题——对高校非遗人群培训研习班的探讨》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间活态的民俗文化,应从保护本质、传承主体、传承教育方式等方面思考传承人群培训的定位及做法,可为非遗传承人群培训提供一定参照[40];邹其昌《<考工典>与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建构》,旨在以《考工典》为切入点从工匠活动的主体性方面对20世纪20年代以前的中华工匠进行系统研究,以“工匠”为主题,以“工匠文化”为中心,以“工匠精神”为信仰,系统整理、构建和探索“工匠文化”世界,深入挖掘中华工匠的文化史意义和当代价值。① ①邹其昌:《论中华工匠文化体系——中华工匠文化体系研究系列之一》,载《艺术探索》2016年第5期;《<考工典>与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建构——中华工匠文化体系研究系列之二》,载《创意与设计》2016年第4期;<考工典>与中华工匠文化体系之建构——中华工匠文化体系研究系列之三》,载《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

(五)跨界学术交流

2016年,我国民俗学学术交流十分频繁,从多个方面实现了跨地域、跨族群、跨学科的交流研究,极大地提升了中国民俗学的理论创新。

5月12日至16日,“2016海峡两岸民间文学学术研讨会”在台北召开。中国民协以及来自台湾多所大学、研究所的民间文学研究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就海峡两岸民间文艺关系、民间文艺与民众生活关系展开研讨。

中国民俗学会、日本民俗学会和美国民俗学会在内蒙古师范大学举办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实践研讨会。应北京师范大学邀请,福田亚细男围绕“日本民俗学的形成、发展与展望”展开系列讲演。

《民间文化论坛》开辟专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历程、经验与挑战:以韩国为视点”,杨利慧对韩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未来非遗保护工作提出建议和希望,她认为新文化等级化的出现以及传承与创新之间的矛盾,是目前中国非遗保护领域面临的两个重要挑战[41]。

东北亚民间叙事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围绕“英雄的奇异诞生”,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学者探讨了跨越国界、族际关系的民间文艺理论建设话题,深化了中日韩民间叙事文学研究。诸如中国学者金荣华《从“英雄奇异诞生”论情节单元的跨国、跨故事现象和情节单元索引的编写》、林继富《英雄奇异的诞生——以丝绸之路沿线诸民族“英雄奇异诞生”故事展開讨论》、刘惠萍《破石而生的英雄——关于“禹生石纽”神话传说的考察》、《刘秀美台湾原住民赛德克族根茎流转脉络中的祖源叙事》;日本鹈野祐介《日本民间故事中异常诞生主题的特征和象征论的意义》、斧原孝守《<玛桑亚如伙查物语><力太郎>——从西藏的<尸鬼物语>看日本的民间故事》、高岛叶子的《日本传统故事与阿伊努英雄叙事诗中英雄的诞生条件》;韩国金容义《冲绳的<羽衣说话>与<夜来者说话>的英雄诞生》;张椿锡《佛陀诞生与神魔小說》等论文,形成了多国学者均从不同的角度对话“英雄奇异诞生”主题,不仅在方法论上,而且在民间叙事内容研究上实现了中国民间叙事参与国际民俗学理论建设的追求。

2016年10月11日至14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波兰共和国文化与民族遗产部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级论坛”在波兰克拉科夫国际文化中心成功举办,旨在建立中国—中东欧国家间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研究和思想交流平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专家开启国际合作。

中国民俗学大量引进国外民俗学理论及其研究成果有力地推进了中国民俗学的理论创新,美国汉学家太史文的《中国中世纪的鬼节》以局外人的身份,将鬼节置于当时的宗教、伦理、历史等社会背景下,从佛、道等宗教情况、文献记载等说明鬼节来源及作者对鬼节的理解,从神话、社会伦理角度解析鬼节,以及鬼节的宇宙观[42]。法国汉学家劳格文的《华南民俗志》记录了我国华南各地的民俗习惯,体现了作者对华南民俗的描述与理解[43]。法国学者帕翠希娅·西安伯里的《首饰的秘密》从大量欧洲“传统”首饰知识和众多女人们讲述的首饰故事中,关注佩戴首饰者的生命历程的多样性与独特性[44]。英国学者胡司德在《古代中国的动物与灵异》中考察古代中国关于动物的文化观念,分析动物观与人类自我认识的联系,探讨动物世界在圣贤概念和社会政治权力概念中所扮演的角色[45]。乌日古木勒的《柳田国男民间文学思想研究》探讨了柳田国男的民间文学研究思想和理论方法的特征及其对日本民俗学发展的重大贡献以及日本民俗学家们对柳田国男民间文学思想的继承和批评,对中国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的理论研究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和理论借鉴意义[46]。

跨界民俗学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民俗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比如民俗学与人类学、民俗学与宗教学、民俗学与文学等之间的关系难以分隔清楚,因此,跨学科研究或者利用其他学科的方法研究民俗或从民俗视角研究其他学科不仅是中国民俗学研究的常态,也是推进中国民俗学理论创新的重要途径。周星《本土常识的意味:人类学视野中的民俗研究》,从文化人类学的视野出发对中国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象进行细致描述和深入分析,致力于“发现”本土常识的深层意味[47]。

三、结语

总体来说,2016年民俗学研究在深入夯实基础理论研究、拓宽研究思路,立足实践中谋求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新路径,聚焦当下观照民俗学发展的现实境遇,在跨文化比较中实现了中国民俗学理论创新,推进了中国民俗学、民间文艺学的学科建设。2016年,边疆民族民俗活动广泛开展,边疆民俗研究出现了一大批成果,建立在多民族国家基础上的民俗学的多元化研究局面已经形成。中国民俗学有7项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获得立项,这个前所未有的进步,标志着中国民俗学成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的增长点,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资料集成、数字化保护的重要领域。同时,非政府组织、民间自主研究参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俗学研究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力量。

但是,2016年,中国民俗学还存在不少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一是中国民俗学发展中的理论研究与现实问题的关系没有全面展开,尽管民俗学调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推进中国社会全面发展的问题,但是,其研究成果在提供政策咨询、民众生活改善等方面的深度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2016年中国大力推进的特色城镇、村镇建设,民俗学者几乎没有关注;三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主要是保护策略性的,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没有推进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民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互释的理论张力较弱;四是中国民俗学的历史性以及从历史连续性、历史断代性研究中国民俗、中国社会的成果较少,缺乏从中国民俗历史传统立场进行的话语理论建设;五是中国民俗学本土话语体系建立等许多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中国民俗研究中的“民俗”概念,民俗朝向过去、当下还是未来以及民俗学研究中的“我”“我们”的问题仍然是中国民俗学研究者的主要分歧所在。

2016年的中国民俗学取得不少成就,也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笔者相信中国民俗学能够做出“顶天立地”的学问,前提是将民俗学的研究与老百姓的需要和国家的发展战略结合起来,民俗学的学术发展与弘扬、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思想、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中国民俗学界要不断反思自己的学术使命和历史责任,学界同仁要合力完善学科体系,完善民俗学人才培育和课程建设制度。只有这样,民俗学才可能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在世界民俗学学术殿堂里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而让自己“顶天立地”。

参考文献:

[1]冯骥才.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总目·河北卷(上、下)[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6.

[2]刘奇葆.坚守民间文艺就是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N].人民日报,2016-06-14(4).

[3]万建中.民间文艺认定的三个维度——基于民间文艺认识误区的反思[J].民族艺术,2016(4):18-23.

[4]王晓葵.中国“民俗学”的发现——一个概念史的探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114-121.

[5]林继富.汉藏民间叙事传统比较研究:基于民间故事类型的视角[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

[6]叶舒宪.比较神话学在中国[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7]吕 微.“过渡仪礼”理论概念与实践模型的描述与建构[J].民间文化论坛,2016(1):6-31.

[8]王杰文.表演研究:口头艺术的诗学与社会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6.

[9]刘晓春.“约纵连衡”与“庆叙亲谊”——明清以来番禺地区迎神赛会的结构与功能[J].民俗研究,2016(3):89-101.

[10]万建中.民间文化的多维视域[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11]萧 放.“人情”与中国日常礼俗文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43-48.

[12]张士闪.礼俗互动与中国社会研究[J].民俗研究,2016(6):14-24.

[13]宋 颖.端午节:国家、传统与文化表述[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14]刁統菊.华北乡村社会姻亲关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15]鄂崇荣.青海民间信仰——以多民族文化为视角[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16]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山东省志·民俗志[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6.

[17]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02).

[18]朝戈金.中国民俗学年鉴2015[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19]周 星.民俗主义、学科反思与民俗学的实践性[J].民俗研究,2016(3):5-14.

[20]王霄冰.中国民俗学:从民俗主义出发去往何方?[J].民俗研究,2016(3):15-25.

[21]杨利慧.神话VS神话主义:神话主义异质性质疑[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6(6):25-34.

[22]李子贤.再探神话王国——活形态神话新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6.

[23]田兆元,程鵬.旅游民俗学的学科基础与民俗叙事问题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6):49-56.

[24]林继富.推进中国民间叙事文学话语体系建设[N].光明日报(理论版),2016年9月8日。

[25]陈岗龙.蒙汉目连救母故事比较研究[M].北京:昆仑出版社,2016.

[26]董晓萍.民俗非遗保护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6.

[27]蔡丰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图谱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6.

[28]安德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社区:涵义、多样性及其与政府力量的关系[J].西北民族研究,2016(4):74-81.

[29]王杰文.“遗产化”与后现代生活世界——基于民俗学立场的批判与反思[J].民俗研究,2016(3):20-33.

[30]刘晓春,冷剑波.“非遗”生产性保护的实践与思考[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64-71.

[31]王 丹.远去的劳动曲——清江流域土家族薅草锣鼓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145-149.

[32]毛巧晖.日常生活、景观与民间信仰——基于湖北远安嫘祖传说的考察[J].江汉论坛,2016(3):84-87.

[33]嘉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嘉兴市文学艺术联合会.运河记忆——嘉兴船民生活口述实录[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6.

[34]朝戈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伦理原则》:绎读与评骘[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6(5):1-12.

[35]蒋明智.掘尾龙传说与孝道伦理和移民情结[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6(2):126-129.

[36]王 丹.人观 身份与意义:清江流域土家族“打喜”仪式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37]陆晓芹.“吟诗”与“暖”——广西德靖一带壮族聚会对歌习俗的民族志考察[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38]林继富.中国民间游戏总汇(八卷)[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6.

[39]潘鲁生.工艺美术的转型与复兴[J].上海工艺美术,2016(2):8-10.

[40]陈 竟.谈谈非遗教育中的有关问题——对高校非遗人群培训研习班的探讨[J].文化遗产,2016(3):12-15.

[41]杨利慧.新文化等级化·传承与创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就与挑战以及韩国在未来国际合作中的角色[J].民俗研究,2016(2):17-20.

[42]太史文.中国中世纪的鬼节[M].侯旭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43]劳格文.华南民俗志[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6.

[44]帕翠希娅·西安伯里.首饰的秘密[M].鞠 熙,译.重庆市: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

[45]胡司德.古代中国的动物与灵异[M].蓝 旭,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

[46]乌日古木勒.柳田国男民间文学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47]周 星.本土常识的意味:人类学视野中的民俗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刘兴禄]

How to Achieve “First-class Disciplines”: 2016 China Folklore

LIN Ji fu

(College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081, China)

Abstract: 2016 is the first year of the 13th Five-Year Plan in China.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revitalization of traditional technolog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folk culture are listed as important projects in the plan, which makes the study of China Folklore enter an active phase of the prosperity. In 2016, research into China folklore theory and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but there are some deficiencies for the weak interpretation to contemporary social issues in China.

Key words: China Folklore; theory innovation; reality issues

猜你喜欢

现实问题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坚守与创新
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路径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学生解题能力培养研究
邓小平南方讲话关于生产力问题的理论创新
对天津市部分高校排球课余训练现实问题的探讨及对策
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中的现实问题及完善对策
2015~2016年中国国际政治学研究热点述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脉络
高中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培养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