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耕读”铭文瓦当谈耕读文化
——兼论对中国传统文化之影响及现实意义

2018-06-01张金凤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8期
关键词:瓦当农耕生活

张金凤

(许昌市博物馆,河南 许昌 461000)

2016年,许昌博物馆在筹办“许昌印象——城市百年变迁展”期间,征集到一件民国时期的“耕读”铭文瓦当(图1)。这件铭文瓦当究竟该如何陈列?其揭示了什么深刻内涵?只有探明“耕读”二字,才能更好地展示这件文物,让观众在理解的基础上了解许昌近百年来的沧桑巨变,感悟今日美丽许昌的无限生机,珍惜如今的幸福生活,为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后笔者在河南博物院参观“衣锦荣归——清代织锦珍品特展”时,发现两件以“渔樵耕读”为主题画面的织锦(黑缎地渔樵耕读方形锦、黑缎地渔樵耕读条幅锦),又引起笔者的极大关注,促使笔者进一步探究耕读文化,更深刻地去理解耕读文化的精髓,由此形成此文。

1 “耕读”铭文瓦当

“耕读”铭文瓦当宽17厘米,高12.9厘米,如意扇形状,表面模印“耕读”二字,楷书,应属于民国时期的建筑瓦作构件。该构件制作精良,画面显得古朴淳厚而又庄重典雅,丰满舒畅,实属难得。初看,似乎是板瓦上的滴水,但仔细一看,其实它是一件相当于筒瓦上的勾头。

中国古建中的瓦作构件主要用于建筑的屋面,具有防水、排水作用。最初只用于宫室、庙宇,后逐渐传于民间,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工匠制作时,首先制成圆筒形的陶坯,然后剖开坯筒,入窑烧造。四剖或六剖为板瓦,对剖为筒瓦,“瓦解”一词即源于此。在屋顶,板瓦凹面朝上,而筒瓦凸面朝上且覆盖于两行板瓦之间。位于屋檐处的板瓦与筒瓦底端下垂而外倾的瓦作构件称为瓦当,又称“瓦挡”或“瓦头”,有阻挡、遮挡、抵挡之意。与筒瓦相连的瓦当多为圆形、半圆形、大半圆形,称“勾头”“沟头”或“猫头”;而与板瓦相连的瓦当多为三角如意形,形如水滴,又称“滴水”或“滴子”。大雨来时,雨水沿凹面板瓦顺流而下,在屋檐滴水瓦处形成瀑帘,如诗如画,意境悠远,显示出中国古建的韵律之美。

图1 “耕读”铭文瓦当 民国

民间建筑上的筒瓦多由板瓦代替,将板瓦凸面向上,与之相连的瓦当也凸面朝上,变成扇形(类似滴水瓦)或月牙形。许昌这件“耕读”铭文扇形瓦当,与元代“至大三年”铭兽面纹扇形瓦当陶范[1]所制瓦当、四川内江清代“新正”铭文扇形瓦当一样应该都属此类瓦当。

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瓦当出土于周原西周中晚期的宫殿遗址[2]。瓦当在春秋晚期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模式,普遍运用于汉唐,并延续至今,且自成体系。如今,瓦当除用于古建维修与仿古建筑外,已不再适合钢筋混凝土的现代建筑了,但其所具有的中国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瓦当不仅具有保护木质屋檐免受风雨侵蚀、延长建筑物寿命的实用价值,同时还以千姿百态的图案、寓意深刻的文字装饰屋檐,承载着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等自然景观与人文精神的丰富内涵,是文字、文学、美学、书法、雕塑、绘画、装潢、建筑等多门类综合共蕴的艺术体。其装饰题材多种多样,有动物、植物、卷云和文字等,可分为图案纹、图像纹和文字三大类,表达了人们祈福求吉、避凶驱灾的美好愿望,同时也反映不同时期的建筑特色。文字瓦当又分两类:一为建筑物专用,二为赞颂与吉祥语,后者居多。字体多为篆书,也有隶书、楷书。字数多者十余字,少者仅一字。瓦当的文字布局是依字的多少运用文字线条的依让伸缩而因势变体,不拘一格而又排列和谐,体现了汉字的图案美,反映了中国独特的汉字结构与艺术特色。既具艺术价值,又寄寓中国人的美好愿望,蕴含着中国人特有的文化。许昌博物馆收藏的“耕读”铭文瓦当其铭文“耕读”二字,更彰显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个性。

2 耕读文化的内涵

中华民族自古以农立国,以耕读传家。耕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是中国农耕时代的文化产物,是一种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上的以儒家“仁爱”哲学为内核的亦耕亦读的文化模式[3],也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生存形态表现之一。中国古代不少有文化而不愿做官或不能做官者,他们“耕读自乐,不求闻知于人”,如同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自我介绍的那样:“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这些人以半耕半读为合理的生活方式,以“耕读传家”等为价值取向,逐渐形成了这种耕读文化。

耕,指耕田,即从事农业劳动。耕田可以事稼穑、丰五谷,以立性命,这是农民养家糊口的生活之源、生存之本;读,即读书,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以立高德,这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修身养性的立命之本、迁升之路。读虽是为了进仕荣身、光宗耀祖,但也十分注重自身情操与人格的修养。耕与读是一个有机统一体,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相互关系。正如古人所言:“耕所以养生,读所以明道,此耕读之本原也。”[4]“耕为衣食之本源,读乃圣贤之根柢。”“耕为本务,读可荣身。”耕是农民的生活之本,也是读的经济基础;读是耕的价值取向,在重农抑商的社会中这是农家子弟仕进的唯一出路,他们通过此路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耕读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内涵也不断丰富,包括做人、行事、信仰等多个方面。从最初强调“自食其力”的自立精神,到“勤耕立家、苦读荣身”“耕读传家”的耕读文化,再到“知行统一”的人本精神,尽管耕读文化的内涵随着时代的更迭而不断变化和丰富,但耕读文化的精髓仍为儒家学说。尤其是“耕读传家”思想,它是儒家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相当一部分儒家学者或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人们基于家庭建设目的而提出的一种以劝人勤于耕种和善于学习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思想。它反映了儒家在士农工商诸业选择中基本的价值追求和人文关怀,寄托着儒家学者对家庭和社会风气建设的理想。

“耕读传家”思想的本质就是儒家的入世学说,它不仅要求人们以耕传家,勤于农耕,自给自足;而且更强调人们以读兴家、旺家,只有从小接受儒学教育,苦读诗书,考取功名,入仕为官,才能最终实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耕读传家”思想表现出来的勤劳俭朴、勇毅自强、知书达理、和衷共济等优良的道德规范同传统儒家思想的核心与本质是一致的。耕读可以广泛地传播儒家文化,并使“耕读传家”思想得以延续,且长期而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耕读传家”在中国传统农本社会中是农家所努力追求的一种理想的小康生活,得到了乡土社会的尊重,形成了足以吸引农家为之世代奋斗的内在精神动力。因而,“耕读传家”思想在儒家思想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耕读文化与中国的农耕经济与社会状况相适应,它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以农业生产为基础、以出仕为目的的士绅文化。在古代中国“厚本抑末”“重农轻商”思想影响下,耕读生活与儒家“穷则独善其身”和道家“复归返自然”的权变人格结构相契合,成为知识阶层陶冶性情的寄托,也是士人的一种理想生活。从本质上看,儒学体现了世家大族的文化特征,是家族发展的理论支柱,而寄情山水的玄与道只是士人身处田园风光时寻求平衡心境的一种精神慰藉,而退守偏安的背后念念不忘的是内心深处进身入仕的追求。因此,耕读为本是中国农耕文化和中国儒家思想的精髓。

所谓耕读文化,是在耕读生活过程中所创造出的有关耕读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普遍的道德价值趋向,是古代知识分子追求独立意识的精神寄托。其基本内涵是将田园山水与耕读相结合,达到保证家庭、家族、宗族的生存与发展和光宗耀祖的实际目的以及亲近自然、寄情山水、通达义理、高洁脱俗的境界。耕作可致富,读书可耀祖,耕读结合是我国特定时代、特定阶层理想的生活方式,也是中国农耕时代儒家文化传播的重要形式。耕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更是一种情怀、一种价值追求。

如今,在一些民间古村落或博物馆里,人们仍可看到反映耕读文化的物证,如书院、私塾、文昌阁、文峰塔等建筑,尤其是看到以建筑构件、字画、丝织品等实物为载体的“渔樵耕读”“耕读传家”“耕读”等诸多内容,你才能真正理解“耕读文化”,理解科举之梦在农村的重大意义,它们真实地体现了农家的美好愿望和精神追求。人们通过“耕”来满足生活的物质需求,通过读让书香浸润心灵,用文化滋养精神。正是由于这种物质与精神的互补,并广泛深入民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才使得中华文明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3 耕读文化的形成

农耕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根,中华五千年文明也因农而生,而耕读文化已传承了二千多年。它是在中国封建社会早期,在以农为主、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伴随着儒学的形成而产生的,并深受宗法制、科举制的影响。它是在土地操作基础上以亦耕亦读怡情的方式作为生活模式,具有极强的个体性和小农意识。

中国的耕读文化,产生于春秋战国,成熟于汉魏,鼎盛于唐宋,延续到明清,影响至今。从传统文化演进的历史轨迹看,春秋战国时期学术上的百家争鸣为之后封建社会的读书人提供了积极进取的儒家思想理论,同时也为士大夫预留了道家这一政治失意后的精神归宿。春秋时期,孔子把学稼学圃当作小人之事,认为“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而与孔子同时代的人则讽刺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战国时期的孟子主张“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而被孟子批判的农学家许行则主张“贤者与民并耕而食”。从春秋战国以后,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两种态度:一种主张“书香门第”“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鄙视农业劳动,看不起劳动人民;另一种提倡“耕读传家”,以耕读为荣,敢于冲破早期儒家的主张。而这种耕读思想在东汉时期即见端倪,他们理想的耕读生活为“居有良田广宅,背山临流,沟池环匝,场圃筑前,果园树后”[5]。从此,耕读思想在人们的心里逐渐生根发芽。南北朝之后,出现了家教一类的书,其中,耕读结合的劝导多有记载。晋代陶潜曾作诗:“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卧起弄书琴,园菜有余滋。”这些诗词洋溢着他自身从事耕读生活的乐趣。隋唐以来,实行科举取士,激发了人们“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耕读热情与向往,并将此视为农家子弟的最高理想和宗族荣誉,耕读文化也更加成熟。正如清初朱子学的倡导者张履祥所说:“读而废耕,饥寒交至;耕而废读,礼仪遂亡。”[6]人们也逐渐认识并重视这种既耕又读的文化生活模式。

历史上,耕读文化盛行的中原地区历经多次战乱,使大批受教育较高的汉人纷纷南迁,他们把中原的先进技术与耕读文化带到当地,并积极倡导,使中原的耕读文化逐渐融入到当地文化之中,耕读文化的范围也随之扩大,带动了整个社会耕读文化的发展,形成了读书成才的社会风气,使耕读人家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

4 耕读文化的实践者

从事过耕读的人一边辛勤耕作,一边刻苦学习,无论耕作多么繁忙,也动摇不了他们读书的意志。这些耕读人虽然都经历过耕读生活,但身份却不尽相同,大致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读过书的农庄主或较富裕的自耕农。他们生长于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有读书、受教育的机会与条件,同时还参加过农业劳动,与农耕有较深的感情。例如:汉代的崔寔,自幼读书,学识渊博,成年后经营田庄,成为有名的农业经营家。清代的杨秀元早年在乡间执教,40岁后归耕,主张耕读兼营。清代的杨双山,幼年读私塾,青年时开始研读农业、医学等实用书籍,认为“耕桑为治世首务”。他在关中建立的养素园,就是他耕作、试验、读书、教书、著书之地,并在此度过了他后半生的耕读生活[7]。

第二类,隐士,有文化而不愿做官或不能做官者。他们的生活方式是“日入开我卷,日出把我锄”(明代钱秉镫《田园杂诗》),“西塾课儿孙,东皋艺黍稷”(明代王象《言志》),“啸歌弃城市,归来事耕织”(南朝梁刘孝标《始居山营室诗》),“悠哉不自竞,退耕东皋田”(唐王维《奉送六舅归陆浑》)。宋代的陈旉长期隐居扬州西山读书、耕作,自称“隐居全真子”。明代的王象,40岁中进士,后弃官从农,自称“明农隐士”。还有很多科考失败或官场失意的知识分子,他们饱读诗书,却又远离官场,淡泊名利,过着隐逸而恣意的耕读生活,意在把自己坎坷仕途的苦闷心境,释放于大自然(农耕是最接近大自然的行业)的怀抱之中,休整疲惫的身心。我们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古代耕读生活的另一个侧面。

第三类,政府官员。他们中不少人有耕读生活经历,做官后仍关心农业生产,拥有农业生产知识和实践经验。如南北朝的贾思勰,出生于一个世代务农的书香门第,即耕读之家,曾任高阳太守。他以“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为写作原则,以农业生产体验为基础编纂而成《齐民要术》。元代的王祯任县令期间,鼓励农耕,亲自传授植棉、嫁接技术,具有丰富的农学知识。明代的徐光启,19岁中秀才,43岁才中进士,在29年坎坷仕途中,有13年是在进行农业试验与研究,并把长期的农业经验整理为《农政全书》。清代的包世臣,自幼跟随父亲边劳动边读书,中举后在官府当幕僚,仍然关心农业生产,亲自推广农业生产技术等。

5 耕读者的价值取向

经历过耕读生活的知识分子虽都主张耕读生活,但他们对耕读生活的认识却不一样,可分如下几类:

第一,以耕读为荣。此类人认为耕读活动是件高尚的事情,并把半耕半读作为世代相传的家风。

第二,认为耕读结合的生活是合理的。古代谚语:“农夫半年闲”,反映了农民在一年中并非总忙于农事,他们也可在农闲时读书,以修身明道。耕与读在时间上可以合理安排,劳逸结合,是一种最合理的生活方式,也是农耕时代农民最好的生活方式。

第三,耕读是治生的需要。“耕以养身,读以明道”,这是农耕时代人们的生存之本,由时代所致,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以农耕作为治生之道有两种情况:一是主动进行农业经营;二是为生活所迫,以农业为谋生手段。

第四,耕读是锻炼人的一种方式。亲历农耕,可以磨炼人的意志,而读书又可明志、修身。因此,耕读生活更能使人深入社会基层,了解百姓疾苦,深度体味人生,讲究知行合一,进而塑造优秀人才。

第五,以农耕为业余爱好,并成为其陶冶性情、复归自然的手段。乡村的田园山水与耕读生活相伴,从而可以感受到那种深入大自然的闲情逸致、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调。这些人多是不愁吃喝的隐士。

6 耕读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耕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它影响着中国的哲学、农学、科学、艺术、教育等诸多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深远。

①耕读文化对中国古代哲学理论、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中国农耕文明起源较早,而古代农耕严重依赖自然条件,学者们常常从丰富的农耕实践中总结自然规律,进而上升到哲学思想,在重要的农书中都有反映,并成为农书中的灵魂。如《吕氏春秋·审时》:“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天也。”《淮南子》曰:“上因天时,下尽地才,中用人力,是以群生遂长,五谷蕃殖。”贾思勰提出“顺天时量地力,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经历耕读生活的知识分子拥有丰富的农业生产实践与经验,有条件完成从农耕实践到农学思想再到哲学理论的升华。

②耕读文化孕育了众多的农学家,产生了大量的农书。据《中国农学书录》记载,中国古代农书共有500多种,流传至今的也有300多种。中国古代农书数量之多、水平之高是其他国家少有的,且大多出自耕读者之手。他们熟悉古代典籍,又拥有丰富的农耕知识与经验,具备著书的条件。如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陈旉的《农书》、王祯的《农书》、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以及崔寔的《四民月令》、张履祥的《补农书》等,还有不少知识分子因故失去做官的机会,到乡间过着耕读生活,其中一些人将自己的农耕心得写出来,就成为农书。

③耕读文化为文学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知识分子通过耕读,了解农耕,接近农民,产生了反映农村与农民的作品,造就了田园诗的辉煌。晋代陶渊明,任县吏时就有劝农之举,41岁辞官,以20余年耕读生活为内容,创作出《归去来辞》《归田园居》等大量反映农村生产生活的田园诗。宋代辛弃疾被迫退休后居于江西农村20年,自号稼轩居士,他以自身的耕读体验,写出了不少反映农村生活的诗词。宋代范成大晚年退居石湖,自号石湖居士,他的60首《四时田园杂兴》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的苦与乐。这些富有乡土气息的田园诗,可谓耕读文化的精华,丰富了我国的诗歌艺术。

④耕读文化也促进了民间教育的普及与发展。中华民族自古以农立国,以耕读传家,重农抑商,崇文兴教。因此,在中国古代有条件的家庭一般都会要求每个孩子读三五年的书,即便是一般女子也至少要读一两年的书。在科举时代,读书是平民攀登社会阶梯的唯一途径。在如今的一些古村落里,仍可看到书院、私塾、义塾等古代的教育设施。在这里,耕读文化得以普及,有条件的农家子弟通过苦读走上仕途,进身官宦之家、书香门庭,同时也养成勤奋好学的社会风气和尊师重教的良好美德。而落举的农家子弟,大多成为乡村基础教育的成员,他们为传播儒家文化、推动乡村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⑤耕读文化也应属于自耕自读的自我教育模式,它可以开启蒙昧、教化民众。儒家文化通过根植于民间基层的耕读文化将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节、耻等儒家思想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液里。在耕作之余,农闲之时,读点圣贤书,潜移默化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等,这是耕读文化给予劳动者美好的理想和生活,让人们在繁忙的农耕劳作中,精神得以放飞。在广大农村,耕读文化对基层民众的生活与文化的滋养、教化,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它提高了大众的文化素养,稳定了社会。而有文化的农民则是农耕进步和经济昌盛的基础,也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长盛不衰的基因。

⑥耕读文化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栋梁之才。耕读文化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文化生活模式,它可让人扎根于基层社会,了解众生百态,体会百姓疾苦,锻炼人的意志,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等,它为中国古代培育了无数英才,诸如刘邦、诸葛亮、贾思勰、徐光启、曾国藩等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农学家……从耕读文化走出来的优秀学子,步入仕途后大多以身许国,务求匡时清世,直面现实,使官僚体制更加健康地运转,也使中国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度。

⑦耕读文化的家国情怀。孔子的修齐治平之道,孟子的“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的主张,都强调了个人对家庭、对国家的责任,儒家的这种家国同构观念滋养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家国情怀,成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根本动力,也是耕读文化的核心价值所在。无论是古代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奔赴国难的英雄豪杰,或是新中国建立之初放弃优厚待遇冲破重重阻挠归国的科学家,或者是为国之重器呕心沥血奋力拼搏的学者,抑或是当今归国潮中的留学生等,都反映了一脉相承的中国人的家国情怀。甚至是一年一度在中国发生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最大规模的“春运”大迁徙,更强烈地展现出中国人对家的思念,也折射出中国人追求幸福生活、建设美好家园、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家是缩小了的国,国是千万个家,这种家国意识在维护家庭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⑧耕读文化也可成为人们的心灵港湾。人们在耕读生活中,可以感悟人生哲理,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无论是战争年代抑或和平时期,耕读文化就像是一种思维润滑剂,悄无声息地滋润着人们的心灵,平和着人们的心理,它为人们营造了一个放飞思想的环境,使身处官场之外的人们更有时间冷静地思考,让自由的思想纵情驰骋、思维的火花喷射出丰硕的成果,同时也成就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7 弘扬耕读文化的现实意义

在经济迅速发展、信息高度发达、快餐文化盛行而传统文化渐衰之际的现代社会,虽然耕读文化中的孝悌为本、崇尚道德、克勤克俭、人与天调、自强不息、协和万邦、家国情怀等许多优秀品质,早已融入到中国人的血脉中,成为国人遵循的文化之“常道”,但却被当今世界各种思潮冲击而削弱。

当今社会虽已由传统农业经济逐步进入到现代农业及多元经济社会,耕读文化的基础——传统的农耕模式也渐趋消亡,人们的学习、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孔子曰:“礼”既有相“因”继承,又有“损益”发展,耕读文化也应如此。我们要继承耕读文化中的精华,并在传承中发展,而非拘泥于“耕”与“读”,应弘扬其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等优秀品质,挖掘其蕴藏的强大生命力,使其有益营养滋润当今人们浮躁的心灵,古为今用,以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以及我们的灵魂与根脉。现代许多人也已认识到这一问题,并努力去做这项工作,将其纳入国民教育中,以实现“耕读并举,家国遂昌”的愿望。

8 结语

“耕读”铭文瓦当所蕴含的丰厚的耕读文化,通过展览形式传播给广大观众,这是我们博物馆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社会教育的重要形式。我们文博业的职责之一就是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建设精神文明,并将其发展成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甚至行走天下,心怀家国,这是我们国家、我们民族永远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最为坚实可靠的基石。■

[1]“大元三都”展.首都博物馆.展期:2016-9-9—2016-12-9.

[2]董凡.瓦当中国古文化的精灵[J].收藏界,2004(6).

[3]霍志玮.耕读文化依旧灿烂[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8(3):137.

[4](清)王永彬.围炉夜话[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3.

[5]范晔.后汉书·仲长统传[M].北京:中华书局,2012.

[6]张履祥.训子语下[M]//杨园先生全集.苏州:江苏书局.

[7]邹德秀.中国的“耕读文化”[J].中国农史,1996(4):61.

猜你喜欢

瓦当农耕生活
农耕初体验
农耕旧事十二韵
瓦当响当当
立足农耕 特色强校
朱克敏重装《秦汉瓦当文字》考略
方寸见佛韵——隋唐佛教瓦当浅析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拾趣安吉,快乐“农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