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甜玉米新品种理科甜5807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2018-06-01周金泉李艳艳朱毅勇周鸿章

蔬菜 2018年4期
关键词:甜玉米鲜食理科

周金泉,李艳艳,杨 阳,朱毅勇,周鸿章*

(1.南京理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14;2.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5)

在江苏地区,玉米的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南京市、盐城市、南通市。南京位于长江下游中部地区,地貌特征属丘陵地区,主要土壤类型为“水稻土”,pH值约为6.3,略偏酸性,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1.3 g/kg,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年日照时长1982.8~2200 h,平均气温15~16 ℃,春秋两季平均温度为(19.4±0.5)℃,其土壤、气候环境条件适合鲜食玉米种植[1-2],种植面积逐年增加[3]。

甜玉米又称水果玉米或蔬菜玉米,因其具有丰富的营养和甜、鲜、脆、嫩的特色而深受消费者青睐[4]。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民种植习惯的变化,选育优质、高产、抗逆且外观商品性好的甜玉米新品种已迫在眉睫[5-6],而理科甜5807具有单果穗大、口感品质优良、增产潜力大,且高抗大、小斑病,纹枯病和茎腐病,抗倒伏能力强等特点,符合市场对鲜食玉米的需求,适宜在南京及周边相同生态区域内推广种植。

1 选育过程

母本甜H-02是将从台湾农友公司引进的超甜玉米杂交种——华珍与华宝甜杂交,种植后单株自交,结合抗性和品质选择连续自交7代而成的黄色超甜玉米自交系,其幼苗叶鞘绿色, 叶片淡绿色,成株叶深绿色,生长势较强,籽粒黄色,抗性较好,株型半紧凑,株高165 cm,穗位60 cm,总叶片数19~20片;父本甜H804白是从泰国引进的超甜玉米品种与华甜玉2号杂交再回交,自交分离后选留白色籽粒,种植后结合品质与抗性连续自交6代而成的稳定自交系,籽粒白色,品质优良,雄花发达,株高160 cm,穗位50 cm,总叶片数20~21片。

2013年秋季及2014年开展多点试验,综合表现产量高、抗性好、品质佳。2015年及2016年在合肥进行品比试验,2017年参加安徽省甜玉米组区域试验。选育流程见图1。

图1 理科甜5807的选育流程

2 选育结果

2.1 产量表现

理科甜5807于2013、2014年进行的多点试验产量情况见表1。由表1可知:2013年和2014年,在所有的20个试验点中,理科甜5807均比对照种粤甜16增产,增产点比例为100%。2013年理科甜5807在20个试验点的平均667 m2产量达1178.9 kg,比粤甜16增产9.7%;产量最高的为山东省临沂市试点,667 m2产量达1425.6 kg,最低的为福建省龙岩市试点,667 m2产量为980.5 kg;在20个试验点中,增产幅度最大的为上海普陀试点,增产率高达16.2%,增产幅度最小的为山东省临沂市试点,为5.1%。2014年理科甜5807在20个试验点的平均667 m2产量达1061.2 kg,比粤甜16增产10.1%,产量最高的为河北省沧州市试点,667 m2产量高达1226.1 kg,最低的为上海市嘉定区试点,667 m2产量为896.2 kg,增产幅度最大的为浙江省嘉兴市试点,增产高达15.1%,增产幅度最小的为江西省南昌市试点,为4.9%。

2015、2016年的合肥品比试验结果显示:平均667 m2产量分别为1106.1、993.0 kg,分别比对照(粤甜16号)增产8.2%、9.5%。

2.2 品质表现

在20个试验点中,分别于2013年在江苏省丹阳市试点和2014年在广东省广州市试点对理科甜5807进行外观和蒸煮品质鉴定,严格按照农业部甜玉米(NY/T 523—2002)行业标准进行鉴定和评价。理科甜5807的外观和蒸煮品质鉴定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2013年度在江苏省丹阳市试点,理科甜5807外观和蒸煮品质评分高达90分,比对照粤甜16高5分,2014年在广东省广州市试点,理科甜5807外观和蒸煮品质评分达89分,比对照粤甜16高4分,2013、2014年平均为89.5分。与粤甜16相比,理科甜5807色泽好,果皮薄,甜度高,柔嫩度好,耐贮运,品质明显好于对照,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表1 理科甜5807多年多点试验产量表现

2.3 抗病性表现

在20个试验点中,分别于2013年在江苏省丹阳市试点、2014年在广东省广州市试点对理科甜5807进行较详细的抗性鉴定,并记录理科甜5807在其他试点的田间发病情况。理科甜5807抗性鉴定详细数据见表3。由表3可知:2013年在江苏省丹阳市试验点和2014年在广东省广州市试验点中,理科甜5807对大、小斑病,粗缩病和南方锈病的抗性与对照粤甜16相当,且均较强,对茎腐病、纹枯病和瘤黑粉病的抗性要明显好于粤甜16,总体抗性表现优于粤甜16;与此同时,其他试验点反馈的信息也表明理科甜5807抗性较强,总体抗性表现与粤甜16相当或更优,适宜在丹阳及周边相同生态区域内推广种植。

3 品种特征特性

理科甜5807幼苗叶鞘绿色,叶片、叶缘、颖壳绿色,花药黄绿色。株型半紧凑,茎基部粗约3 cm,绿色,气生根发达,茎秆韧性强,雄穗分枝较多,花粉量大,穗轴白色,花丝绿白色。平均株高215 cm ,穗位高75 cm,出苗至采收鲜穗春播80 d左右、秋播75 d左右,总叶数19~20片。鲜穗平均667 m2产量1020 kg,平均单穗净质量达300 g,穗长20.4 cm ,穗粗5.0 cm ,平均穗行数13.8行,行粒数39.2粒,籽粒深度1 cm,千粒鲜质量310 g,果穗筒形,结籽饱满,排列整齐,粒色黄白相间,品质优良,适宜鲜食。

表2 理科甜5807外观和蒸煮品质鉴定情况

表3 理科甜5807抗性表现

主要优点:果穗较大,结籽饱满,排列整齐,粒色黄白相间,果穗苞叶紧实、完整,深绿色、不易变黄,耐贮运,品质优良,甜度高,皮薄,有玉米香味,蒸煮后籽粒色泽更亮。抗倒伏、抗病性好。制种、繁殖技术简单,产量高。

主要缺点:首先,为保证鲜食甜玉米全苗和采收期的整齐一致及提高品质和产量,建议采用穴盘育苗移栽;其次,由于品质较好(甜度高),虫害发生较重,生产中要及时做好虫害的预防;再次,鲜食甜玉米的采收期相对较短,为此要适时采收且及时上市,保证品质优良。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选地播种

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田块种植,开沟筑畦,每畦种2行,畦宽(含沟)1.2~1.3 m,行距60~65 cm。理科甜5807每667 m2适宜种植3000~3500株,每穴播2~3粒,盖细土厚2 cm,5叶期定苗,每穴留壮苗1株。生长前期注意中耕培土,培育发达的支持根以预防倒伏。

春季当5 cm 地温稳定在12 ℃时,即可播种,南京地区一般在3月中下旬开始播种,育苗移栽可提前7 d左右在大棚内进行,3叶1心时移入大田。秋季的播种时间是根据品种熟性倒推,花期避开32 ℃以上的高温和下霜之前灌浆完全即可,丹阳地区理科甜5807的秋播时间为7月15日—8月初。种植区与其他玉米隔离距离应在300 m以上,或二者播种期相隔30 d以上,以防串粉而影响品质。

4.2 肥水管理

施足基肥,最好以有机肥为主,适当加入N、P、K复合肥。5~6叶时定苗,667 m2施10~15 kg尿素,12~13叶时667 m2施穗肥20 kg。玉米苗期需要防涝,要注意排水,玉米开花2 d后是灌浆的关键时期,应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田间持水量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以上。

4.3 病虫草害防治

由于甜玉米苗势较弱,应及时清除杂草,并结合中耕培土,促进气生根生长,增强抗倒伏能力。甜玉米病害一般较轻,苗期地老虎用敌百虫防治、玉米螟用阿维菌素1500倍防治,喇叭口期用触杀型和内吸型颗粒剂灌心,每667 m2灌施2~3 kg,吐丝后7 d内对花丝防治1次,以防玉米螟从花丝侵入果穗。

4.4 适时采收

当花丝变为黑褐色且籽粒饱满时即为采收适期,一般在吐丝授粉后20~22 d采收为宜。

[1] 毛久庚.南京地区设施蔬菜栽培实用技术[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2-9.

[2] 陈瞬权,胡俏强,陈奎礼,等.当前南京地区鲜食糯玉米的育种目标及方法[J].长江蔬菜,2013(20):5-7.

[3] 陈瞬权,胡俏强,潘玖琴,等.江苏省鲜食玉米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32):320-321,331.

[4] 史振声,张喜华.鲜食型玉米育种目标和品种标准的探讨[J].玉米科学,2002,10(4):16-18.

[5] 田耀加,赵守光,王晓明,等.鲜食玉米种质抗病鉴定及其产量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3(4):3-6.

[6] 夏远峰,许明学,柳迎春,等.玉米杂交种吉单261的选育研究[J].玉米科学,2006,14(1):87-89,91.

猜你喜欢

甜玉米鲜食理科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甜玉米丰产 种植有技巧
和理科男谈恋爱也太“有趣”啦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超甜糯鲜食玉米育种有了新路
2017年天津卷理科第19题的多种解法
无公害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甜玉米栽培技术与提高种植效益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