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行催生故事

2018-05-31朱一叶

湖南文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奥威尔斯里兰卡墓地

朱一叶

二〇一一年,我和小刀带着一只猫搬到了海边,在沙滩上站久了,双脚就会陷进去,很难拔出来,这幅景象提醒了我们要保持移动。于是二〇一三年到二〇一四年,我们用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一口气走过了东南亚,走过了缅甸,印度,斯里兰卡,从约旦坐船穿越红海来到了埃及的西奈半岛,之后又穿越苏伊士运河到达了非洲大陆。在旅途中,最常干的事情就是无所事事地看着窗外,破旧的大巴时常在土路上颠簸二十多个小时,窗外后退的人群,树木,荒漠,河流,星辰……都在催生着故事,人物疯长。在路上,我用手机写了很多短篇小说,大多黑暗而压抑,和旅行毫无关系。“每次抵达一个新城市,旅人都會再度发现一段自己不知道的过去:你不复存在的故我或者你已经失去主权的东西,这变异的感觉埋伏在无主的异地守候你。”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卡尔维诺这段话的含义。

我们在西贡重温《情人》和《现代启示录》,在毛淡棉看奥威尔的《缅甸岁月》,在印度看奈保尔的印度三部曲,在卢克索看《尼罗河惨案》,在亚历山大读卡瓦菲的诗歌,在肯尼亚看布里克森的《走出非洲》,这样的体验,甚至比单纯地荡舟尼罗河,参观金字塔,泰姬陵这样的旅游项目更令人难忘。

在缅甸的毛淡棉——奥威尔曾经当警察的地方,我读了他的一篇散文《猎象记》,里边描写了一个印度苦力被一头发情的大象踩死的情景,这样独特而可怕的死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到我们到达了斯里兰卡的康堤,住进了缅甸寺(一个奇怪的巧合),选了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沿着查尔斯王子的足迹,翻过了一个小山头,恰巧碰到了英国殖民时期的驻军墓地,这儿一个游客也没有,看门人给了我们一本墓地旅行指南,对于有着奇特品味的人来说,这一定是个不可错过的好地方,你可以静下心来做简单的算术,算算坟墓里躺着的人有多大年纪,很快你就会发现,四十岁的人在这座墓地就算是高龄了,而他们的死法也够奇怪的,大多是死于丛林热、中暑和被野生大象踩死。每一位客死异乡的墓主人都有一段短暂而奇特的人生,这片墓地一共有一百多个古老的墓碑,也就有一百多段故事。比如说一个叫做约翰·斯波帝伍德·罗伯森的英国人,一八二三年出生,一八五六年被野生大象杀死,是第七位,也是最后一位有记载的被野生大象杀死的欧洲人。从此“死于象蹄”这个词就深深地烙在我的脑袋里了。

回国之后,每次朋友见面,聊起旅行中的事情,都会说起从埃塞俄比亚陆路过境肯尼亚这一段的故事,我们携带着臭虫和跳蚤一路来到边境小镇,然后坐了二十四个小时的“死亡巴士”,穿越赤道,一下从春天到达秋天。我想这一段大概就是我旅行中最艰辛和难忘的了。很多无法见面的朋友说,你怎么不写游记呢,可是我对写游记毫无兴趣。于是我写了《死于象蹄》这个故事,如果有人企图和我一样在非洲陆路旅行,里边甚至有大量的使用攻略。之后我又陆续写了短篇小说《OM》《兔子》,一个发生在印度,一个发生在斯里兰卡,中篇小说《绿洲》《寻找安妮》,一个发生在撒哈拉沙漠中的锡瓦绿洲,一个发生在埃及西奈半岛的大哈巴。我用这些充满异域风情的旅行小说,和各位朋友分享旅程的见闻,但这些又都是虚构的故事,才可以减轻我自己对于描述真实事件的厌恶感。

责任编辑:胡汀潞

猜你喜欢

奥威尔斯里兰卡墓地
包山底
无天于上2035 第4话 新任务
爆炸过后
斯里兰卡的高跷海钓
抢加油
《在缅甸寻找乔治·奥威尔》
“特型”作家乔治·奥威尔的文学之路
最大坟场
莫斯科墓地拟覆盖免费WIFI方便扫墓者
孙仲旭:翻译奥威尔《一九八四》 曾两度落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