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应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2018-05-31金镭

商情 2018年18期
关键词:产业结构优化中等收入陷阱收入分配

金镭

【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断加重,人口红利消失,中国原本凭借丰富劳动资源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减弱,经济增速开始趋缓。本文针对中等收入陷阱所暴露出的社会公共服务不健全、城市化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了应该以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为着重点,改善滞后城市化以提高对经济增长的带动能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以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且不断扩大和完善国外市场的建议。

【关键词】中等收入陷阱 收入分配 产业结构优化

一、引言

2006年,随着世界银行《东亚经济发展报告》的发表,“中等收入陷阱”这一概念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并在新兴经济体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中等收入陷阱主要存在于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如墨西哥、巴西、东南亚、拉丁美洲的部分国家等,这些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后,动力缺乏、经济增长放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发展徘徊在中等收入阶段,并且无法取得有效的突破,即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二、中国的发展现状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在突破贫困陷阱后,充分利用优势资源,经济将会快速发展步入中等收入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由于优势凸显不再且各种矛盾相继出现,如结构性问题、环境问题等的出现,经济会呈现减缓甚至长期停滞的态势。所以,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均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2010年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4382美元,且自十八大以来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至2015年人均国民收入已达到788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分类标准,人均国民收入在4126-12735美元之间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中国已然步入中等收入偏上国家的行列。同时,中国2008年至2016年的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增长率由9.7%降至6.7%,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缓。不难发现,中国现已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由此,寻找正确高效的途径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对促进中国经济稳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三、中国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特征表现

根据国内知名專家们的相关意见,人民杂志论坛列举出了“中等收入陷阱”国家所表现出来的包括经济增长回落或停止、民主乱象、贫富分化、腐败多发、过度城市化、社会公共服务短缺、就业困难、社会动荡、信仰缺失、金融体系脆弱等十个方面的特征。而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就保持了较高速度增长的态势,随着各方面问题的相继暴露,现今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且这种挑战呈现出一定的特殊性。

第一,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伴随着各社会群体收入的绝对增加。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持续增加,但收入分配差距则呈现出了先下降后扩大的趋势,我国2003 2016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由0.479上升至2008年的0.491,随后逐步回落至0.465。

第二,城市化进程的相对滞后减缓了城市问题的突出。我国城市化进程缓慢,相较于经济发展水平滞后,因此尚不存在由于过度城市化而导致的贫民窟问题。且滞后城市化虽然会减少经济增长的机会,但增强了经济增长效应的可持续性。

第三,产业结构的不断挑战和优化升级问题亟待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使得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不再具备优势,产业结构需要得到调整,由主要依靠劳动要素向以科技创新为主不断升级,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由此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技术创新瓶颈的突破显得十分迫切重要。

第四,对外经济关系的不断扩展加深使我国深受世界经济波动的冲击。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商品、技术、资金、服务等生产要素的流动越来越频繁,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在积极充分利用由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的同时,我国受到世界经济震荡波动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刻。

四、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建议

第一,以推动公平分配为切入点,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动力支持。

第二,稳健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改善城市化相对经济发展滞后的问题,提高城市化带动经济增长的作用。

第三,持续增加对自主创新和人力资本方面的投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以有效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第四,不断改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扩大和完善国内市场,以降低世界经济冲击对中国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郑秉文.“中等收入陷阱”与中国发展道路基于国际经验教训的视角[J].中国人口科学,2011.

[2]蔡昉.“中等收入陷阱”的理论、经验与针对性[J].经济学动态,2011.

[3]乔榛.“中等收入陷阱”的中国式特征及规避[N].光明日报,2010.

[4]马岩.我国面对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及对策[J].经济学动态,2009.

[5]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组,孙立平.“中等收入陷阱”还是“转型陷阱”[J].开放时代,2012,(03).

猜你喜欢

产业结构优化中等收入陷阱收入分配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内蒙古产业结构优化路径
扩大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对策建议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与收入分配问题
安庆市产业结构升级测研究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理论及实证分析
中国经济金融化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探究
别被“中等收入陷阱”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