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秋葵育苗移栽与直播栽培对比试验

2018-05-30华劲松周书帆戴红燕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8期
关键词:对比试验黄秋葵直播

华劲松 周书帆 戴红燕

摘 要:该研究通过黄秋葵育苗移栽与直播2种栽培方式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育苗移栽与直播方式相比,虽然在鲜果产量上略有下降,但能缩短作物的生育进程,提早进入果实采收期,而且植株高度适宜,茎干粗壮,分枝数较少,始花节位降低,单果重量增大,可达到优质高产和提早上市的目的。

关键词:黄秋葵;育苗移栽;直播;对比试验

中图分类号 S6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08-0052-02

黄秋葵(Hibiscus esulentus L.)原产于非洲,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属于锦葵科秋葵属植物[1]。黄秋葵以采食嫩果为主,其果实含有维生素、氨基酸以及阿拉伯聚糖、半乳聚糖等多糖[2],近些年已作为高档保健蔬菜广泛推广种植。目前,攀西地区黄秋葵种植方式多为直播,生产中普遍存在出苗慢、不整齐,苗子质量差,开花结果晚,果实小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黄秋葵的种植效益。随着保护地设施及栽培技术的发展,育苗移栽技术因其可实现秧苗集中统一管理,充分利用光、热、土地资源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很多作物栽培,但黄秋葵根系为直根性,根再生能力较弱,育苗移栽方式是否会影响黄秋葵的生长,这方面的研究还未见报道。为此,笔者开展了黄秋葵育苗移栽与直播栽培方式对比试验,以期为攀西地区黄秋葵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黄秋葵品种为绿羊角、五福和一品五角,均由西昌学院高原及亚热带作物重点实验室提供。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在西昌学院农业科学试验农场。试验地土壤有机质含量18.5g/kg,全氮1.3g/kg,速效磷32.9mg/kg,速效钾128.5mg/kg。育苗采用PVC穴盘育苗,育苗基质有机质和腐殖酸含量≥50%,pH值6.3。每个品种设直播和育苗移栽2种栽培方式,播种时间均为4月14日,育苗移栽时间为5月2日。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小区面积25.76m2(9.2m×2.8m)。直播和移栽定植行距70cm,株距40cm,每穴1苗,折合种植密度为3.57万株/hm2。各小区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一致。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观察记载直播和育苗移栽方式栽培黄秋葵的各个生育期和始花节位;在果实采收期间标记和采摘同一批花后6d的鲜果,测量其果实长度、果实横径和单果鲜重;分小区记录每次采收果实的产量,统计鲜果产量。在采收末期测量植株高度、茎粗、分枝数、开展度(单株叶片开展的最大距离)。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进程对比 从表1可以看出,育苗移栽和直播栽培对不同品种的生育进程的影响表现一致,育苗移栽与直播相比较,其出苗期、始花期、采收始期、采收结束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前,生育期缩短。育苗移栽较直播出苗期早2~3d,始花期早5~9d,采收始期早4~9d。但直播的采收持续时间较长,绿羊角、五福、一品五角直播采收天数分别为90d、94d、94d,分别比育苗移栽延长了14d、17d、12d。

2.2 植株性状对比 直播和育苗栽培方式对黄秋葵植株性状的影响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育苗移栽与直播栽培相比,植株高度降低,茎秆粗壮,分枝数减少,开展度较小。由此可见,直播方式黄秋葵植株长势强,枝叶生长旺盛。从表2还可以看出,育苗移栽能够降低黄秋葵的始花节位,绿羊角、五福、一品五角的始花节位分别降低了0.4、0.3、0.3節。究其原因,育苗移栽方式能有效抑制植株营养生长,降低植株高度和减少分枝数,促进生殖器官的分化和生长,降低始花节位[3]。

2.3 果实性状及产量对比 黄秋葵直播和育苗移栽果实性状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育苗栽培与直播相比较,果实的长度和横径均有较大增加,从而使单果鲜重增加。绿羊角、五福、一品五角的单果鲜重分别比直播增加3.2g、3.4g、2.6g,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单株结果数量上,直播明显比育苗栽培多,绿羊角、五福、一品五角的单株结果数量分别比育苗移栽多22.8%、28.8%、35.2%,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同一品种直播和育苗移栽鲜果产量对比,直播均比育苗移栽高,但差异不显著。绿羊角、五福、一品五角的直播产量分别比育苗移栽高2.06%、4.38%、5.71%。

3 小结与讨论

攀西地区光热条件好,日照充足,有利于黄秋葵的生长。育苗移栽和直播2种栽培方式黄秋葵都能正常生长,且产量差异不大,但在2种不同栽培方式下,黄秋葵的生育进程、植株和果实性状有较大差异。总的来说,育苗移栽能够使黄秋葵生育期缩短,生育进程加快,达到提早采摘果实,且采摘时期较为集中,同时,降低始花节位,增大单果重量;而直播黄秋葵植株较高,分枝较多,开展度较大,单株结果数量较多,果实采摘持续期较长,但果实较小,结果不均匀。

通过2种栽培方式的对比,在产量差异不大的情况下,育苗移栽能够达到优质高产、提早上市的目的,而且采摘时间相对集中,占用土地的时间缩短,有利于提高复种指数,同时,育苗移栽可实现秧苗集中统一管理,可提前播种培育壮苗,以充分利用光、热和土地资源。但值得注意的是,黄秋葵根部再生能力较差,容易木栓化,采用育苗移栽技术适时移栽非常关键,可根据当地气候和上市时间确定适宜的移栽时间,苗龄不宜过长,20d左右为宜,有条件的地方最好采用营养钵育苗,移栽前浇透水,防止土壤散开,减少对根系的伤害,促进幼苗生根。

参考文献

[1]刘东祥,叶花兰,刘国道.黄秋葵的应用价值及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6(15):3718-3720.

[2]王建军,朱宏华,邓军均,等.黄秋葵特征特性及其高效栽培技术[J].陕西农业科学,2011(4):251-252.

[3]许如意,袁廷庆,吴乾兴,等.直播和育苗移栽对豇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长江蔬菜(学术版),2011(14):35-37.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对比试验黄秋葵直播
黄秋葵新品种苏秋葵1号
几种农药防治甜菜夜蛾的药效对比试验
黄秋葵与红秋葵杂交育种的初步研究
3种有机肥在葡萄上的对比试验总结
体验式教学法在羽毛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黄秋葵引种栽培技术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