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国际贸易专业教学质量提升研究

2018-05-30蔡洪杰

高教学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教学质量

蔡洪杰

摘 要:教学质量是教育教学的永恒主题与工作核心,是专业乃至高校发展的生命线。文章以阳光学院为例,归纳总结了国际经济与贸易教学工作存在的六大主要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提升专业教学质量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教学质量;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10-0097-03

Abstract: Teaching quality is the eternal theme and core work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nd it is the lifelin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jor and even the university. Taking Yanguang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summarizes six major problems existing in international trade teaching, and then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n improving professional teaching quality.

Keywords: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trade; quality of teaching; talent development

教学质量是教育教学的永恒主题与工作核心,是专业乃至民办高校发展的生命线。基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福建省首批本科专业开展评估的试点之一,及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专业教学质量水平目标要求,本文立足于阳光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归纳分析该专业教学工作依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据以提出专业教学质量提升的针对性对策建议。

一、国际贸易专业教学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梯队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目前,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专任教师中,博士或副高以上职称专任教师已占一定比例,具有行业企业经历的教师已经过半。仅从比例数看,专业专任教师的学历、职称结构分布较好,但结合教师年龄结构来看,中青年教师高学历或高职称专任教师相对较少,现有教师队伍明显存在着中青年教师高层次人才缺乏的问题,专业教师梯度建设尚待深入完善。

(二)教师教研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综合近年来专业教师的教研情况可以发现,本专业教师的教研水平亟待进一步提升。从教研论文看,本专业教师发表在国家级核心期刊的论文数量不多,论文和科研的地区影响力指数也不高;从科研项目看,近年来,专业专任教师主持的科研纵向、横向课题较少且项目级别偏低,国家级科研课题立项尚未突破,与其他先进院校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从教学成果看,教研项目及教学工程项目近乎为零。

(三)人才培养方案有待进一步优化

近年来,根据本专业追踪调查及企业走访反馈意见,尤其是针对毕业生对于应用技能的需求反馈,本专业对人才培养方案不断进行了调整与优化,如:不断加大了实践环节的比重,并结合学生的就业方向,对课程模块做出相应的调整等。但从总体上而言,人才培养方案仍有较大的调整优化空间:与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还不健全;校内实训条件仍待加强和完善;在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修订过程中,校外专家、企业参与的深度和广度尚显不足;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弹性不足,缺乏动态性,往往滞后于社会、市场的变化。

(四)专业课程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是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仍待完善。专业课程总学时有待合理调整或提升,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与专业选修课程的比例亦可进一步优化。已有个别课程(如国际贸易实务)建立起了案例库、习题库,但配套的网络课程资源相对缺乏,如目前比较流行的幕课、翻转课堂等的应用还比较少,网络教辅资源尚待补充和拓展。二是课程考核方法手段有待多元化发展。考试课目前还是以试卷的答题情况作为主要的考核依据,难以对学生的课程综合素质进行全面的考核。三是专业新方向的课程建设亟待开展与完善。跨境电子商务是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的新方向,目前该方向的课程体系和教材还没有成熟的案例和框架可以参考,还需要教师在学习和交流中不断摸索與完善。

(五)实习基地建设及校企合作有待进一步强化

当前,我院国际贸易专业实习基地数量上已经有了较好的发展,但是与实习基地在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上还有所欠缺,主要是教师深入企业学习的机会还比较缺乏,学生目前去企业参观、实习也大多是浮于表面或形式,缺乏深入的体验和操作企业的实际业务;与实训课程对口的实习单位还有待发展。目前国贸专业的实习单位多数是以外贸为主要业务的企业,虽然都有自己的业务和优点,但是落实到具体的实训项目上如报关实务、外贸跟单等课程实训,对口单位还相对比较缺乏。此外,不仅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方面,而且在人才合作培养及课程共建方面企业参与的程度都处在较低水平。总之,校企深度合作亟待深入开展。

(六)学生在校综合素质培养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从专业目前的发展情况看,阳光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在校综合素质培养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在创新创业、学科竞赛及科学研究等综合素质有关指标方面,专业学生的参与度与积极性不高。近年来,专业学生亦获取了一定的创新创业项目,但项目总体级别不高,项目数亦有待突破增加;参加了历届的“全国大学生外贸从业能力大赛”,成绩喜人但参与的学生名额有限,学生受益面较窄,国家级的竞赛项目尚待破冰参与;个别学生亦参与了教师的科研项目,但人次少且参与的程度不深;学生在校期间参与科研的热情度过低,目前专业学生已公开发表的论文数量仅1篇,与省内高水平院校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二、专业教学质量提升对策建议

(一)着力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

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才为核心,通过改革和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稳步推进“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双能型骨干师资队伍建设工程”,着力推动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依据专业发展目标要求,加大柔性引进博士、双师型人才的力度,发挥高层次人才的智力优势,助力专业建设与发展;积极引入行业专家为专业带头人,拓宽应用型师资的来源渠道,通过引进专兼职应用型专家,充实教学一线,指导帮扶专业教师,进一步改善应用型师资队伍结构。

不断进行内部挖潜,重点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鼓励年轻教师考博士,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历,着力优化教师队伍结构;鼓励教师真正走出去,参与企业实践和业务的经营,担任社会职务,甚至可以进行创业等,以此在锻炼教师的业务水平的同时,提高教师和学校的社会知名度。

(二)积极营造教师教学科研的良好环境

多举措鼓励教师投身,着力营造教师科研良好环境。不断创造条件鼓励教师积极外出交流,通过学习研讨、外出考察等方式,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理念;采取有效激励措施,引导帮助、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各级纵向科研项目,助力推动开展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关的教学改革与研究,并积极申报各级教学研究项目,以教研促教学。

畅通与地方政府职能部门、产业企业的科研合作渠道,将过去主要向上级主管部门要课题与经费转变为主动寻求科研合作,为社会实践提供研究、咨询服务;着力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的横向联系,推动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的资源共享,推动形成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以教学科研团队为主体,通过“传、帮、带”方式,深入开展区域经济研究,在促进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同时,不断促进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三)切实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进一步加大专业的应用型改革力度,深入调研专业相关产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趋势,切实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强化专业的应用型内涵建设。聘请行业资深专家、企业经理、技术主管或专家参与组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委员会,定期对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建设方案进行论证,协助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方向,密切关注行业职业资格标准的变化趋势,进而促进专业人才培养对产业发展需求契合度的不断提升。

进一步深入做好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设计,围绕外贸岗位职业能力培养要求,按照“职业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培养、人文素质教育”三条线索完善“三大平台、九大模块”的课程体系。不断完善修订课程标准,在原有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基础上,着重体现创新创业精神培养要求;进一步明确教学设计要求,改革教学模式,优化教学组织过程;成立专业教学工作小组,协同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推进教育教学深层次改革,优化做实创新教育、创业实践、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个性化培养环节;明确人才培养各职能部门的责任,协同组织与实施,共同完成人才培养工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做出贡献。

(四)继续加强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

建立立体化的教学资源,定时更新习题集、案例库等教学资源,不断充实教学内容;深入推进课程考核与评价模式改革,引入企业评价标准,在考核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专业能力强化测试,并体现职业素质考核;加强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研究,通过定期组织教研方面的学习,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同时鼓励教师多做教研方面的课题,以核心课程为龙头,在建立完整的习题集和案例集的基础上,构建网络课程资源,多利用现代化的方式与学生沟通,注重学生特点,因材施教。

进一步完善优化现有专业课程体系,在现行专业毕业总学时约束要求框架下,适当调整增加专业课程学时所占比例;以服务行业及其未来发展新方向岗位需求和提高职业能力为导向,有重点地开展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并以案例教学为切入点,企业参与共同编写产业真实情境的高质量教学案例,共同完成各专业核心专业课与实训新课程的开发;积极探索产教、校企合作基地的联合培养机制,通过合作基地全程参与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建设相关课程及其考核与评价标准,促进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不断趋于完善。

(五)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推促校企深度合作

進一步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顶层设计,重视实习实践教学体系的整体规划,结合人才培养需求开展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将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计划作为重要建设内容,从实践教学基地、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等方面进行了整体规划设计。多渠道拓展和建设校外实习基地,探索与其他院校共建共享实习基地的机制;鼓励教师跨专业开发实训项目,加大对现有实践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在做好现有专业实训的基础上,衍生出新的或综合性的项目,有力促进学生专业业务能力的提高。

注重发展校地、校企间的战略合作关系,推进与地区企业的合作共建,促进校企在科学研究、课程建设、人才培养、学生实习与就业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并力争取得实质性突破。不断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提高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适当尝试校企共建专业,让有实干经验的企业人员来学校进行一些知识的讲座,增加与对口企业的合作,拓展教师与企业间的合作方向,在横向课题研究方面不断发展,让企业和学校真正紧密联系起来。积极探索校内外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课程、实验室、实习实训和就业基地的机制体制,尝试创办校企合作订制班,推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协同育人新模式。

(六)加大对学生创新创业与科研素质的培养力度

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开设“创新创业型”和“实践应用型”课程,邀请国内外的知名企业高管等给学生上课,深入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通过校友支持、企业赞助、个人捐款等多种渠道整合社会资源,推动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基金”,并依托我院创四方园,积极搭建高质量创新创业应用能力培养平台,营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培育和产业孵化、产学研项目研发和转化的优越环境与制度保障;推进学生众创空间建设,鼓励学生开展创业大讲堂、创业体验赛、创业沙龙等多层次创新活动,积极推进创新创业型社团建设,推动学院组建创新创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推动创建学习型校园,促进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进一步重视并做好相应的科研宣传与动员工作;成立学生科研主管部门,负责大学科研的指导、组织与服务工作,激励教师多花精力、尽心尽责地指导学生;广泛开展学术讲座、社会调研、论文竞赛等多种形式的科研活动,营造科研氛围;建立常态化、制度化的学生科研活动评奖评优制度;进一步完善已有的激励学生创新创业、参与科研的多元化学分管理制度,实行创新创业学分、科研学分与实践教学学分的有效融合,多措并举以有效带动我院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徐国兴.我国本科教学质量提升策略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7(5):10-17.

[2]王晨.新建本科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与途径——以武汉商学院为中心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7(37):208-210.

[3]刘健.探索转型发展之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J].三明学院学报,2014,31(5):1-5.

[4]刘淑芬,孙蕾,李思仪.转型背景下本科经管类人才培养模式问题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7(20).

[5]曹迪.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经贸实践,2018(1).

[6]葛秋颖,赵艳莉.新常态经济形势下国际贸易教学模式的新思考[J].高教学刊,2016(01):54-55+57.

[7]张迎新,吴强,徐锋,等.促进本科教学质量提升的教学方法研究[J].高教学刊,2018(03):89-91.

猜你喜欢

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教学质量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创新研究
浅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金融理财类课程的开设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改革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