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农村定位思路探析
2018-05-30李超群
李超群
[摘要]农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突出的地位和后发优势,其发展状况是决定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败的关键因素。基于唯物主义史观审视,我国农村发展在经济发展全局中的具有重要性:发展农村能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符合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认识,也符合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必然过程。在新的发展背景下,农村还存在很多问题,“十三五”时期,农村发展面临机遇,又面临新的挑战。要准确定位农村在我国经济拉动中的战略意义:在改变我国消费力不足方面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凸显;是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终战略地;是我国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美好生态的重要依托;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后发驱动力。
[关键词]新时期;全面建成小康;“五大发展理念”;农村定位思路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21(2018)01-0129-0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五大发展理念”是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提出的又一科学理论成果,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最新成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发展是和谐、统一、协调的发展,城乡经济发展融于中国发展的一体,是不可分割的,是相互协调并相互促进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正是针对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状况而提出的,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协调性。
一、农村在我国经济拉动中的重新定位思考
习近平指出:“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国家情怀、民族情怀、人民情怀相统一的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习近平曾多次谈到这句生动而深刻的话。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三农”问题的解决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决胜期,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最后一颗棋子在农村,农村的落后和发展滞后将全面拖慢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协调、共享发展理念的工作重心也应该向农村偏移,政策向农村偏移,发展理念和扶持力度向农村偏移。广袤的农村已不再是国家的“后勤地区”,农村具有广阔的市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广阔的战略发展伸缩性,农村的发展将大有可为,应该把农村看得和城市一样,是我国改革发展的主战场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又一大经济发展合力体。
有高度,才有发展力度。习近平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这三个掷地有声的“新三农”观点深刻表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关切与关注。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胜关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乡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但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仍然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主要表现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农村可支配性收入与消费性支出所占比重较小,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薄弱,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较大,重复性建设资源耗费太大等。另外,思想方面的一些問题也是形成城乡发展差异的巨大因素,部分农村领导干部思想僵化,长期的“重城轻农”观念依然相当严峻,甚至有些干部认为农村只是城市经济的附属,农村依附于城市,城市的发展可以部分牺牲农村的利益为代价,这些都是不合理的。农村和城市是统一的经济体,是资源配置、产品生产和消费的统一体,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是不可割裂的。我们讲我国的市场有两个,一是国内,一个是国外。我们的经济体发展构成也是一样,一个是城市,一个是农村。尤其是对于我们国内经济的发展不应该把这个界限搞得太死,必须做到统筹安排,协调搭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破了我国农村发展长期僵化的体制机制,农业取得了巨大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农村的面貌也焕然一新。在支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农村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比如:城乡经济收入差距拉大,城乡结合部环境污染严重,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等。农村不应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后天残障儿”,不应以牺牲农村的利益和代价来换取经济的繁荣。邓小平指出:“贫穷绝不是社会主义”,“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农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扮演一个更重要的角色,应该更有豪气、更有担当和毅力地站上发展的主要舞台,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决定力量。新常态下我国农村发展应该有新的定位,解决不好广大农村人口的脱贫问题就无法真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已悄然走过了三十余年的岁月。就中国农村改革而言,改革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这一阶段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废除“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二阶段从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这一阶段改革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开辟道路;第三阶段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以党的十六大召开为标志,我国农村改革进入了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发展阶段;第四阶段从2002年党的十六大至今,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我国农村改革又进入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
从当年“包产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和乡镇企业的发展繁荣,到当今的城乡统筹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的面貌发生了根本的质变,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农业的生产状况呈现了翻倍增长。从1987年党的“十三大”制定的“三步走”战略以来,我们已顺利走完了前两步,如今我国正在朝第三步顺利迈进。可以说,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的脱贫致富直接关系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一、农村在我国发展中的定位思路分析
马克思说:“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这一论断就规定了唯物史观认识论的基本方向与性质。在此,笔者遵循唯物史观,以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中国农村改革取得的巨大成绩为基础,审视农村在我国发展中的定位。
(一)农村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全局中的重要性
首先,农村的发展能不断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原理,生产力这一决定因素的转变,使得农村一改之前的高度计划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面貌,家庭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经济的自由发展。随着后来农村改革的深入,经过“新体制培育阶段”到“新体制确立阶段”,农村正式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生产的发展,活跃了农村经济,丰富了农村产品结构,解决了农民就业问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其次,发展农村符合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认识。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既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同时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近四十年来的农村改革,一改之前较为死板的生产关系与生产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生产、生活的自主性,使得农民真正成为书写农村历史的实践者,拓宽了农民创造历史的自由性。农民拥有了生产的决策权和产品的分配权,极大地促进了农民发挥自主创新的精神,增强了农民创造历史的能动性。包产到户、自负盈亏,使得农村生活获得了巨大的提高,彻底摆脱了之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死水”面貌。伴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水平的提高,农民的素质也相应提升,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农产品产业链加工,绿色有机食品生产等一系列有效的实践活动都在改变着农民生活,改善着农村面貌。
再次,发展农村符合了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必然过程。社会的发展本质上是人的发展,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就具体而言表现为人不断破除束缚,追求自由全面发展,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过程。农村改革过程体现了人不断实现自身自由全面发展的必然趋势,具体表现为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逐渐解除,农民成为了土地的主人,出现了大规模的生产经营方式以及产业化的经营方式。农民甚至可以甩开土地的“包袱”转而向城市进军,变身为农民工、城市蓝领等。从近些年春节期间大城市的“空城现象”以及节后的“民工返城潮”现象,我们似乎不难解读出农民自由程度的扩展。随着城乡之间的不断融合,城乡二元不平等现象也在逐步改善,农民的现代化意识越来越鲜明,农业现代化操作也越来越多,农村的生活面貌也正走向全面现代化。
(二)当前我国农村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与现状
尽管近四十年来的农村改革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在新的发展背景下,这些问题依旧存在,此刻既有发展机遇,又有新的挑战。在我国,“传统发展战略主张将资源集中投入现代化的工业部门,而非小规模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单位……在此思想指导下,大量资金投入现代工业部门,农业所得份额极少,结果导致‘二元结构的形成与强化,并使收入分配严重不均、工农及城乡差距日益扩大”。具体而言,如城乡分割,具体表现为“劳动就业、贫富差距、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这些问题都与农民息息相关,不仅限制了农民的积极性,甚至忽视了农民的价值。户籍制度造成了城乡分离,权益不平等。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保障体系不完善甚至是缺失,进一步加大了城乡之间的不平等差距。另外,在一些地区过分依赖行政力量主导的城镇化,忽视了中国本身是农业大国,农民是这个国家的最大基数群体,以急于求进的发展方式迅速取得所谓的“成果”,忽视了农村的基本现状与发展规律。在一些地区出现了以补偿工业牺牲农业为代价,忽视、甚至是“放弃”农业的错误。
据2014年国家统计局的统计监测公报显示,我国还有7100万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其中,绝大部分在农村。由于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边远偏僻地区的农村脱贫问题依然不是一天、两天可以解决的,真正达到永久脱贫,脱贫后不再返贫,不仅需要在体制机制上加以支持,还应在地区发展特色和特点上加以引导,加大地區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交通设施建设,加大周边城乡、周边镇乡互联互通,引导发展特色产业、特色农业,条件符合的个别地区发展特色旅游业、特色观光业等。加大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之间的协调与带动的发展机制,在基础设施薄弱的地区,政府应进行积极投资并同时鼓励个人贷款进行创业,以创业更好地带动就业,增加就业岗位,拓宽就业渠道,打牢扎稳乡村创业之基,稳固农村长效发展之根。此外,注重招商引资与本地区发展创业双重并重的发展模式,实行商家优惠条件入驻,支持发展小微企业、家庭手工业乡镇企业和民族特色产业,调动农村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农村内在创造性、积极性,政府积极进行支持和引导,形成政府、企业、家庭、个人融为一体的市场经济发展新模式,把经济发展的后劲命脉根植于农村,把发展的活力深深扎根于农村,成为实现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主体。
三、农村在我国经济拉动中的战略意义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企业承包制的出现,实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农民可以从富足的劳动力中分离成为自由的劳动力。1984年10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88年9月中共中央又作出《关于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决议》,这一阶段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新论断,首次把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结合起来。农民在获取成为自由劳动力的同时又与商品经济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成为商品生产的劳动力的同时又成为重要的商品消费者。我国农村地域广袤、人口众多,潜在消费市场体量大,且消费人口众多,具有较大的开阔空间和发展潜力。
(一)农村在改变我国消费力不足方面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凸显
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以后,尽管许多国家已初步摆脱了经济萎靡的困境,但金融危机所带来的经济复苏后的疲软后遗症现象在世界许多国家还没完全消除,单纯靠“三架马车”其中之一的出口来拉动经济发展将面临困难。针对世界经济疲软,国际消费能力显著不足的状况,我们应该以把更多的重点放置于国内,把消费的主体转移到国内,扩大内需,解决我国产能过剩问题,促进企业生产,居民消费良性产销的健康发展局面。如今,随着农村家庭收入的提高,农村的消费人口、购买能力、消费意愿、可支配性消费能力已不容小觑。当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正在进入密集创新和快速扩张的新阶段,日益成为拉动消费需求、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引擎。“随着我国农村地区信息化发展,技术进步促进了农村传统产业升级转型,电子商务一方面为农村提供了广阔的网络购物市场,带来了无限的商机,另一方面给农村企业与农户提供了一种便捷的、低成本的推广与销售农业产品与服务的平台与工具。”特别是网络零售市场,其交易额增长率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传统的农村集市市场受到了排挤和前所未有的挑战。农村市场对价格敏感度很高,电子商务新的购物模式除了方便快捷的送货上门服务之外,高效快速的比价系统也让很多农民学会了寻找性价比更高的商品,货比三家之后,会进一步点燃他们对网购的消费意愿。如今随着农村人口科学文化知识的提高和网络的逐渐普及,网购在农村早已不是新鲜事,农村网购消费的人口主体及网络销售的群体相较于城市而言将会更大,潜在消费人群可开发性更广。此外,随着我国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将促进更大市场消费人口和消费主体的形成,婴幼儿成长生活的网购消费和中青年的网购消费将成为构成农村电子商务消费的主体。
(二)农村是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终战略地
从唯物史观的视角看,人们最基本物质利益的解决是民生问题得以解决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强调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優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2016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发展理念是方向、是钥匙,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生产力作为决定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其不断充分地发展会推动经济以及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从而实现民生问题的解决,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的发展成果要与民共享,其共享的主体中心在农村。在七亿多农民占主导的国家里,农民富才是真正的国家富,才是真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现实之需。解决全国农村人口的脱贫问题才是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胜利的最后一战。“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只有与人民共享,才能真正调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才能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中。农民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生活产品的积极贡献者。农民的利益得到保障才能调动最大的积极因素,才能稳定中国最大的大局,才能创造更加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局面。农村是汇聚我国不断发展的涓涓细流,发展的成果只有与人民共享,时刻不忘农村这个中心,我国的发展才会取得永恒不竭的发展动力,乡村振兴战略才能落到实处。
(三)农村是我国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美好生态的重要依托
从一定程度上说,我国取得经济迅速腾飞也是以高污染和高浪费为代价的,资源浪费严重,经济发展背后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沉疴日重。我国环境污染除原始性的工业和居民生活消费所产生的空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外,还有后发性的人为造成的污染,如废水向下游农村的排放,工业废弃物垃圾向城乡结合部的堆放等。农村占据我国国土面积的广大区域,农村分布广、点小、分布散,城乡结合部的环境污染问题严重,污染覆盖性更大,这给治理带来了更大的考验和挑战。城乡结合部的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影响城乡共同环境面貌的“白癜风”,这是环境污染问题治理的难点,也是治理的关键。社会主义的发展是绿色的发展,是协调的发展。实现农村绿色发展的宗旨和目标是建设绿色生态农村,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友好相处。所谓绿色生态农村是指“运用农学、生态学、经济学、系统学和社会学的原理,在保证农村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前提下,通过对农村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结构的优化设计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农业高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目标”。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建设天蓝、水清、地绿的绿色中国,农村是实现这一发展理念的战略根基。
(四)农村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后发驱动力
从20世纪80年代农民进城务工的打工潮到如今农民积极返乡创业,反映了我国农村发展变迁的一个侧面。这不仅仅是农村劳动力的返乡回流,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乡镇企业在农村的发展状况。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促使原劳动力的反向回流,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了从单纯外出务工到回本土创业发展本地区优势的乡镇企业发展模式。中国小微企业的先天发展优势在城市,后天发展的驱动力和后发力量在农村。“脱胎于农业的乡镇企业,在农民和市场之间建立起纽带、桥梁、载体,使生产、收购、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等环节紧密联接,延伸了农业产业链。”随着中央政策的大力支持、农村道路交通的逐渐改善,基础设施的完善及投资力度加大,农村必将成为我国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后发驱动地,必将成为拉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战略源。
结语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决胜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期,只有高度重视农村问题,把农村问题摆到第一线才能构筑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共同体。在新时代,全党、全国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同心同德,奋力前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