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创业视域下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018-05-30李淑娴马廷奇

关键词: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业

李淑娴 马廷奇

摘要:我国新经济发展以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需要大批创新创业型工程技术人才。实践中,我国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实践环节薄弱、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脱节、教学方法与课程体系改革滞后等诸多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对传统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根本性改革。改革实践中的关键问题是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交叉融合的课程结构体系,构建基于项目研究的教学体系。

关键词:创新创业;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高等教育工科在校和毕业学生人数庞大,是名副其实的工程教育大国。高等工程教育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工程科技人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目前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质量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创新创业能力不足、工程实践能力薄弱等方面。新工业革命深入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工程科技人员创新创业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对于高等工程教育的长远发展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创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创业型工程技术人才,是新时代经济发展对工程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一、创新创业型工程人才培养有赖于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工程科技人才规模和水平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和国际竞争力”[1]。在新工业革命浪潮的推动下,科技创新成果不断地改变着经济发展的模式和样态。为了在新一轮科技竞争中取胜,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工程教育改革,积极探索和实践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创新创业型工程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基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迫切需要大批创新创业型工程科技人才。目前,我国工程科技人员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创新创业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必须对传统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根本性变革,以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为核心,着力培养工程科技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工程技術人才保障。

从国际上来看,西方发达国家根据当代产业发展的需求,不断调整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标准,优化和改革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是在新一轮工业革命背景下,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工程科技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要求日益突出。2001年美国工程院(NAE)与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共同发布的“2020工程师”计划中明确指出,未来工程师必须具备“分析能力、实践经验、创造力、沟通能力、商务与管理能力、伦理道德和终身学习能力”。为了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2012年《斯坦福大学本科教育研究报告》提出“通识教育+创业教育十实用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颇具代表性的是欧林工学院。该学院创立于1997年,在成立后的短短20多年间,以其“前瞻性的办学理念和颠覆性的教育方式,成为全美乃至全球关注的工程教育改革典范”[2]。欧林工学院在建校之初就将培养杰出工程创新人才作为根本使命。为切实履行这一使命,欧林工学院将自由艺术教育、传统工程教育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为一体,提出了著名的“欧林三角”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创新创业型工程师[3]。从美国大学及欧林工学院的办学经验可知,想要培养创新创业型工程科技人才,必须改革和创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破除阻碍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体制和机制障碍。

我国作为工程教育大国,拥有相对较为完备的工程教育体系,每年工程类毕业生数量居世界首位。然而,尽管工程教育的规模巨大,符合国际标准的工程师数量却相对不足。根据美国《财富》杂志所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符合“国际化要求”的年轻工程师只有16万人,不到美国的1/3;国际化工程师数量占全国工程师人数的比例不到8%,低于印度的25%;工程师人均产值仅为美国的1/16,德国的1/13[4]。工程科技人才的国际化程度偏低,创新创业的能力薄弱,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国新经济发展的障碍,也大大限制了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提升。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传统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满足创新创业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要求,难以适应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首先,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比较模糊。在“回归工程”的思想影响下,我国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目标由培养工程科学家逐渐向培养工程师转变。然而在具体实践中,“科学范式”依然保持着很强的惯性,工程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界限模糊不清,培养目标单一化和趋同化,盲目追求理论知识传授,忽视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和适应性。其次,工程教育过于专业化。专业化的课程体系注重学科的内在逻辑性,但缺乏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和交叉融合,更缺乏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模式和体制,学生的知识面狭窄,思维局限在本学科领域,跨学科创新性思维和创业实践能力明显不足。再者,现行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在工程实践中锤炼创造性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机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发展得不到激发和制度保证。在新经济发展以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工程教育深度融合,创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创新创业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现阶段我国工程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

二、传统工程教育模式与培养创新创业型工程人才的实践冲突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传统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科技创新、工程创新已经成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首要推动力。在此背景下,我国传统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新经济发展对创新创业型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愈益突出。

(一)工程教育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学生缺乏创新创业体验

目前,工程教育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工程教育课程体系中理论课程占比过大,实践课程的比重偏小。“以实践教学学分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所占的比例为例,美国大学课程体系中实践教学比例均超过30%,而我国大学这一比例都在25%左右,相差较大。以机械类专业为例,斯坦福大学课程总学分为189,其中实践学分为68,占总学分比例的36%;伊利诺伊大学课程总学分为132,实践学分为45,占总学分比例的34%”[5]。实践课占比较低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理论与实践脱节、知识与能力脱节。同时,理论课程体系占比过大导致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学习抽象的、模拟化的静态书本知识,与现代工程实践的情景性和动态性要求相去甚远。显然,这不利于学生构建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之间的认知联系,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在工程实践中的创新性思维和创业实践能力。二是实践基地建设滞后,实践教学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校内实践基地建设资金投入不足,设备更新缓慢,缺乏先进的仪器设备,学生只能重复操作落伍的实习实践设备,无法接触到前沿的科技和生产实践情景,校内实践教学徒有形式。此外,高校和企业之间尚未建立起良性互动模式,企业不愿意接收实习学生,甚至把学生实习当作负担;即使部分企业接收实习学生,也往往将他们安排在技术含量低的岗位。实习学生缺少对企业核心技术的深度学习和体验,也就无法真正了解企业运作流程和创业项目从规划设计到完全实现的整个过程[6]。

(二)工科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脱节

我国现行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属于学科型专业教育范式,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脱节,或者只是零星地接受创新创业教育,导致毕业生专业知识有余,而创新意识和企业家精神不足;毕业生就业时受困于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局限,岗位适应期和过渡期较长。毕业生即使掌握了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是由于缺乏管理理论、创新意识、创业理论和实践的基础训练,创新创业的成功率也很低。实际上,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高水平的素质教育,它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欲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企业家精神以及服务于国家和民族的社会担当和责任感。这样的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就会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和竞争力,深受企业和用人单位欢迎,往往也会表现出较强的创业才能。目前,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多数集中在商业领域,普遍缺乏现代技术的支撑,专业知识和技术含量较低,商业创新也只是在较低层次发展,难以实现大的技术突破或模式创新。“专业教育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是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生成的深层根基;一个好的创业教育模式,能带动工程教育的模式创新”[7]。因此,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工程教育相融合,使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层变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开拓学生的思维视野,增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成功率。

(三)工程教育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改革相对滞后

当前,我国高校工科人才培养主要采用班级授课的理论教学形式,课堂教学一般以讲授为主,强调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系统性,注重工程科学知识的演绎、归纳和推理,但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缺乏学生之间基于研究和创新的合作學习。工科课程体系以本学科为中心,注重学科知识的整体性和逻辑性,同时学科专业之间壁垒森严,缺乏与其它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学生往往会被局限在狭窄的专业范围内,缺乏处理工程实践问题的多学科视角和创新性思维习惯。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品质和创新创业型人格的培养,还会导致学生在面对复杂的、动态的工程实践问题时往往会无所适从,缺乏解决复杂问题的知识视野和实践能力。在新工业革命以及互联网经济背景下,工程人才的创新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沟通合作能力、营销和推广能力以及设计能力等越来越重要,相应地要求工程教育必须重新审视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传统的封闭式人才培养模式,开放学科专业之间融合的通道,加强学科专业之间交叉与融合,“通过对学生‘多面性的综合培养,使其不仅适应企业的技术需要,熟练解决专业实践问题,还能够解决通常由社会学家和伦理学家所处理的问题”[8]。

三、创新创业视角下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路径

改革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创业型工程人才,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促进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也是适应新一轮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必然要求。

(一)确立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工程教育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首要问题,即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提出了“回归工程”思想,强调工程学科人才培养目标由工程科学家逐渐向工程师转变。张光斗院士指出,本科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十分清醒地确认为工程师[9]。随着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发展,工程实践活动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工程项目本身日益向综合化、系统化、集成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未来工程师不仅要集成多种自然科学知识、技术知识、技术发明、技术决窍,但不能仅仅是它们的单纯应用或集成,还必须集成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哲学、历史学、人类学、心理学、文化学、美学、宗教学、民俗学、考古学等多种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10];“不仅需要有工程科学的基础和工程技术的手段,而且需要工程创新的理念和综合创造的方法”[11]。从我国工程教育体系而言,工科高校数量众多,层次类型丰富,但是人才培养目标存在趋同现象,人才培养缺乏层次性和差异性。依据工程科技人才市场的需求结构,高等工程教育主要培养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12]。高校确定人才培养目标,首先要找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进行准确定位,明确与其他高校人才培养的层次和类型差异,切忌盲目攀比和“划一式”培养。同时,要根据高等工程教育为区域经济和行业需求的服务定位确定培养目标,建立多层次工程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既要培养一批拔尖领军的创新创业型工程师,又要培养一批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为国家的创新发展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支持。

(二)构建“创新创业课+专业课+实践课”交叉融合的课程结构体系

工科课程体系建设是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改革实践中的关键问题是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到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之中,构建专业课、实践课和创新创业教育交叉融合的课程结构。打破封闭式的课程体系,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融合,通过设置相互支撑、相互嵌套的课程体系,使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工程基础知识与数理基础知识相结合,提升课程体系的综合性和多元性。首先,在公共基础课中设立创新创业课程,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课程,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其次,鼓励工科专业教师围绕专业必修课程,开发和挖掘创新创业资源,在专业教学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学生基于本专业进行创新创业的能力。同时,围绕专业课程,开设跨学科选修课,通过跨学科选修课使学生掌握处理工程技术问题所需要的跨学科思维品质。第三,重视实践课程对于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性。高校要统筹校内外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利用社会乃至国际优质资源协同营造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生态环境,建设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实践教学体系;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开放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的科研实验平台;主动积极推动与企业和行业的深度合作,共同拟定工程人才培养方案,创建企业孵化器、科技园,通过产学研合作机制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三)构建基于项目的探究性教学体系

培养创新创业型工程人才,不仅要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改革课程体系,更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式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工程学科的工程性决定了工科专业教学方式与方法不能脱离工程项目实践。基于项目的探究性教学“是以工程科学概念和原理为基础,以面向实际工程技术问题或难题为驱动点,通过建立假说一实验设计一数据分析一验证结论等系列探究步骤来完成从项目构思、项目设计、项目制造到项目完成[13]。它以工程项目为主线,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创新、应变和交流能力。传统工程教学注重课堂教学,偏重基础知识掌握,但相对忽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开发。现代“大工程”、“绿色工程”观不仅要求工程科技人才融会贯通的知识结构,也需要综合性素质和能力。通过基于项目的探究式教学,能使学生较早接触到真实的工程环境,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有效结合。同时,基于项目的探究性教学能大大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让学生体验产品创新、技术创新、设计创新的全过程以及由此所带来的成就感,从而增强自我效能感,使学生以一种更积极的心态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锻造更加适应工程实践需要的创新创业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顾秉林.大力培育工程性创新性人才[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4):1-6.

[2]吴婧姗,邹晓东.回归工程实践:欧林工学院改革模式初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1):40-45,70.

[3]曾开富,王孙禺.“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大胆探索——美国欧林工学院的广义工程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5):20-31.

[4]吴江.尽快形成我国创新型科技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J].中国行政管理,2011,(3):11-16.

[5]李培根,许晓东,陈国松.我国本科工程教育实践教学问题与原因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1-6.

[6]白逸仙.高校培养创业型工程人才的方式研究[D].華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7]黄兆信,曾尔雷,施永川,周敬业.地方高校融合创业教育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5):137-141.

[8]李立国.工业4.0时代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6,(1):6-15.

[9]张光斗.高等工科院校要培养工程师[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3):8.

[10]邓波.潮向工程事实本身——再论工程的划界、本质与特征[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3):62-66.

[11]吴添祖,鲍健强.现代工程教育思想:从“专业化”到“工程化”——兼论地方工业大学工程教育模式的选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8,(1):23-29.

[12]张炳生.工程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模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6,(6):38-39.

[13]胡文龙.基于CDIO的工科探究式教学改革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163-168.

猜你喜欢

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业
孔子教育思想对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启示
中法高等工程教育合作背景、现状与策略分析
中法高等工程教育合作背景、现状与策略分析
浅析应用技术型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探索与实践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武陵山片区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建设与启示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等工程教育中学生工程素质培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