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育人视角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功能定位与持续性分析
2018-05-30李璟
李璟
摘要: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本文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现状、功能认知、持续性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表明:(1)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认知明确、导向正确,对志愿服务了解程度较高,并且参与氛围浓厚,参与群体广泛、参与组织形式多样、活动形式丰富;(2)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功能认知主要体现在思想塑造功能、人格健全功能、素质提升功能、社会奉献功能;(3)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可持续需要不同方式的激励措施和建议措施,包括提供交流机会、做好认证、以及完善对志愿者的管理等。最后提出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体系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功能定位;持续性
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大学生志愿服务在高校实践育人工作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新阶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教育工作的新要求需要搭建、完善高校学生工作平台。而志愿服务以其“自愿、无私、公益”的特点和其丰富的育人功能日益成为大学生培养高尚品德、锤炼坚强品质的重要载体。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广泛开展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因此从实践育人的视角对志愿服务的功能定位及持续性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志愿服务的功能定位与开展受其特点的影响,包括参与主体、动机、方式、领域等。严慧敏等(2018)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志愿服务的特点以共青团为基础,以特色志愿服务为抓手、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依归[1]。具体来看,潘子松(2013)认为社区志愿服务的参与主体具有自愿性、无偿性、教育性,并且三个特点之间相辅相成[2];胡凯、杨欣(2010)从志愿活动的动机、活动参与方式、服务领域以及参与群体等四个方面总结认为志愿活动动机具有纯洁性、选择参与存在随意性、服务领域具有广泛性,并且属于群体性参与[3];付蕊(2013)认为当前志愿服务活动具有公益性、社会性、实践性等时代特征[4]。
基于以上特点,现有研究对志愿服务的思想教育功能、社会功能进行了剖析。傅帅雄等(2016)分析认为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包括对自己的思想教育和对他人的教育,有助于自身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帮助他人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5];邵政严(2010)认为青年志愿服务的社会功能主要在合理满足了人们的社会追求、成为了吸引和令居群众的重要载体,弥补了社会管理的薄弱环节,促进了现代社会文明生活方式的形成[6];任飞(2015)进一步总结为社会动员功能、社会组织功能、社会保障功能、社会整合与再分配功能、社会教化功能等五大社会功能[7]。在育人实践的功能上,伍廉松(2018)志愿服务有助于与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提升能力素质等卓[8],卓高生等(2014)认为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具有价值表达、学习理解、社会交往、职业生涯、自我保护、自我增强等功能[9]。
以上研究为本文理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特点提供了一定的思路,但作为志愿服务重要参与者,大学生志愿服务具有其特殊性,一是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主要在课余时间参与完成,且活动方式受到一定程度的局限;二是大学生由于专业背景的区别,因此势必在志愿服务的认知、动机等方面也也具有异质性。本文以华中农业大学大学生为主要调研对象,旨在进一步挖掘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功能定位,从而为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实践育人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现状
(一)研究设计与样本选择
本研究拟采用问卷调研方式对华中农业大学在校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参照谈杰(2007)和沙莉(2011)的研究[mud问卷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被调查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级、学科专业以及是否为党员或团员等;二是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基本现状,包括对志愿服务的认知以及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比例、时间、组织形式、活动内容;三是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功能感知和持续性建议。进一步访谈部分学校主要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后,形成最终的调研问卷。
本文共计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43,占比85.7%,有效问卷合乎要求。在回收问卷中,样本在性别、专业等方面的分布合理,其中男生占53.9%;女生占46.1%。中共党员占12.5%;共青团员占83.4%;群众占3.2%。理工科类学生占35.6%;农学类专业的学生占21.6%;文史哲、管理类学生占24.5%;经济学类学生占8.2%;其他专业人数相对较少。大一学生占20.7%;大二学生占57.4%;大三学生占19.5%;大四及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数相对较少。
(二)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知
大学生对志愿服务认知明确、了解程度较高。在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了解程度调查中,44.9%的人认为自己非常了解或比较了解,40.8%的人认为自己一般了解,而不太了解以及毫无了解的比例仅占14.3%,单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大学生对志愿服务及其精神了解程度的平均值均在2和3之间,在假定鉴定值等于3的情况下,95%的置信区间,分别为[-0.57,-0.42]、[-0.69,-0.52],显著性均小于0.05,表明样本均值与鉴定值3之间差异显著,及显著低于3,表明高校学生对志愿服务的了解程度較高。
具体看,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知充分与志愿服务精神契合。在所有样本中,认为志愿服务是助人自助行为的占样本容量的62.4%,表明大家对志愿服务的认知更加倾向于助人自助的行为,志愿服务在过程中志愿者的付出发挥了一定的价值,与志愿服务“互助”精神基本保持一致,同时也得到了自我提升。16.3%的人认为志愿服务等同于雷锋活动,16%的人认为志愿服务等同于义务工作,与志愿服务的“奉献、友爱”等精神一致,也符合自愿和无偿性原则;仅有4.7%的人认为志愿服务是形式主义。综上,当前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知明确,且导向正确。
(三)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比例与时间
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比例高,主要表现为定期与不定期结合。在343分样本中,仅15人1年没有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占4.4%,而约95.6%的人一年内均不同程度的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其中参加志愿服务活动1-2次的占37.9%,3-4次的占30.6%,5次以上的占27.1%,整体参与比例较高。在总样本中,定期参加志愿服务的占37%,比例相对较低,主要是由于大学生本身时间安排相对比较灵活,以及志愿服务活动相对比较灵活等几个因素导致。长期参加志愿服务的占比68.2%,这与大学的志愿服务宣传相符,许多学生从大一进入校园就走上志愿服务之路,在奉献中实现了自我价值,一直坚持到毕业,因而存在许许多多的志愿者长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从参加志愿服务的时间上来看,周末为主要志愿服务时间,同时兼有寒暑假和课余时间。其中,利用周末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占67.6%,相对于中学生,大学生周末时间相对充足,为主要志愿服务时间,这也使得周末容易形成志愿服务高潮,使得部分志愿者的有意愿,却没活动参与;另外,约17.4%和14.5%的利用周一到周五的课余时间、寒暑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一是部分志愿服务的时间很难在周末开展,而高年级学生在周末也有部分空余时间,同时寒暑假志愿服务主要与学生的社会实践课外学分挂钩。从分析中可看出志愿服务时间有待进一步优化。
(四)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形式与活动内容
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形式丰富,但以院系组织和社团组织为主。当前高校比较健全的志愿服务体系包括学校组织、院系组织、班级组织、社团组织、自发进行五种。调查显示,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最主要的形式是院系组织和社团组织,占比分别达到56.6%和51.9%,这是由院系组织和社团组织的活动多样和门槛相对较低所造成的。学校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对志愿者的要求和门槛相对较高,导致一部分志愿者不能参与,因而自发进行的志愿服务活动比例仅有15.7%。结果表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组织性较强,需要组织的引导与带动,志愿服务活动的效果依赖于组织的谋划与执行。
大学生志愿服务内容广泛、活动形式多样。在所有样本中,大学生参与比例最高的是环境保护,占比45.5%,环境保护与当前世界范围内大的时代背景一致,同时环保活动相对开展较为容易;其次是照顾老弱病残,占比44.3%,此类活动的实施难度相对较小,志愿者参与兴趣高。而科教文卫三下乡活动和科普宣传因其活动的特殊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难度大,对志愿者的要求较高,参与度相对较低。从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形式来看,大学生倾向于参与相对容易的活动,而放弃了实施难度较大的志愿活动。
总体来看,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现状总体表现为志愿服务认知明确、了解程度高,参与志愿服务比例高,志愿服务组织形式多样,活动内容广泛。
二、志愿服务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中的功能分析
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功能认知中,本文主要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视角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功能定位进行深入研究。调查表明,主要包括思想塑造功能、人格健全功能、素质提升功能、社会奉献功能。
(一)思想塑造功能
志愿服务能推动大学生思想塑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67.9%的志愿者认为志愿服务创造了一个奉献社会的好平台,所占比例最高,说明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认为志愿服务的作用主要是奉献社会;同时64.1%和36.2的人认为志愿服务倡导了互帮互助的精神、推动精神文明的建设。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以个人微小行动为他人和社会带来福祉,增强社会责任感,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人格健全功能
大学生志愿服务立足社会公益,是促进大学生志愿者人格健全和自我价值实现的一种有效途径。有占比较高的志愿者认为志愿服务有助于全面认识自我、感到快乐和满足。同时,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可以培养大学生坚韧不拔的思想品质,能够增强面对困难的勇气,增强自己解决问题和困难的信心,增加了自己的人生阅历与社会认知。这表明志愿服务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意义深远。
(三)素质提升功能
大学生志愿服务也是完善大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44.9%的志愿者认为自己的性格更加成熟了,47.8%的志愿者认为通过志愿服务学到了新的知识,55.1%的志愿者认为自己的组织能力得到了有效增强;60.1%的志愿者认为自己的时间动手能力得到了提升,55.2%的志愿者認为自己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得到了提升,不难看出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志愿者虽然是服务他人,自身的各种能力也得到明显的提升,体现了志愿服务助人亦利己的特点,参加志愿服务有利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完善提高。
(四)社会奉献功能
大学生志愿服务有助于大学生践行社会风险功能。51.6%的人认为志愿服务能够援助社会弱势群体的良好机制的形成,36%和38%的人认为志愿服务能够在奉献社会中进而促进社会和谐和推动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发展。志愿服务倡导奉献、互助精神,在互助的过程中,促进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
三、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的可持续性分析
基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和功能认知,大学生志愿服务具有较好的育人功能.但由于当前的志愿服务还存在短期性、间歇性等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当前大学生群体开展的志愿服务在持续性上的现状,并以此为依据施策。我们从激励和改进建议两个方面来分析。
(一)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激励分析
通过前述分析,大多数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活动的动机主要是利他动机,但根据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和管理学学科理论,志愿服务组织者或受益者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大学生进行适当、适度的激励,有利于确保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持续性和有效性。调查发现,期待活动中增强与他人交流的占40.8%,占比最高而对于将志愿服务做为升学、就业考评指标的占比最低,说明大学生将志愿服务情况与涉及学生直接切身利益的硬指标结合起来的做法积极性不是很高,从另一个方面表明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群体的纯洁性。
(二)大学生对改进志愿服务活动的建议分析
了解大学生对志愿服务活动的建议,有利于改进服务质量,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调查中,认为完善对志愿者组织的管理已经成为当务之急的占比72.3%;认为应加强对志愿活动的宣传,扩大志愿服务活动影响的占比49%;而同意将志愿服务时长与学分挂钩的占比最低。这表明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组织管理缺位,宣传口径狭窄等问题。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现状、功能认知、持续性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认知明确、导向正确,对志愿服务了解程度较高,并且参与氛围浓厚,参与群体广泛、参与组织形式多样、活动形式丰富;(2)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功能认知主要体现在思想塑造功能、人格健全功能、素质提升功能、社会奉献功能;(3)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可持续需要不同方式的激励措施和建议措施,包括提供交流机会、做好认证、以及完善对志愿者的管理等。
(二)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体系的对策
1.明确大学生志愿服务定位,集聚志愿服务育人势能。学校可以通过强化“志愿服务学分”、“志愿服务必修课”等形式,将大学生志愿服务纳入常规的人才培养体系,开辟大学生志愿服务课程,深化大学生志愿服务研究,建立完整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教学、研究体系。
2.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培训机制,强化志愿服务育人效能。优化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招易到音训机制,严把志愿者人口关,提高大学生志愿者的整体质量。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培训制度,制订志愿服务培训计划,编辑志愿服务培训教材,定期对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大学生志愿者业务水平。
3.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评价机制,不断激发志愿服务育人潜能。构建合理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评价考核体系。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认证工作,建立以量化考核为基础,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个人评價和团队考评相结合、公众评价与服务对象评价相结合综合评价指标。
4.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增强志愿服务育人动能。加强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总结与表彰,对表现突出的志愿者团体和个人及时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完善志愿服务保障机制,充分维护大学生志愿者的合法权益,全面系统地为志愿服务保驾护航。
5.借力“互联网+”助力大学生志愿服务,不断提升志愿服务育人聚能。充分利用青年大学生乐于接受和参与性强的微信、微博、APP客户端等新媒体技术,构建现代化志愿服务网络平台,拓展志愿服务范围,增强志愿服务凝聚力与吸引力。
参考文献:
[1]严惠敏,许益锋,陈鸿佳.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特点与新时代发展趋向[J].思想理论教育,2018,(4):102-107.
[2]潘子松.大学生志愿者进社区活动的德育功能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0(2):14-15,34.
[3]胡凯,杨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26(2):19-22.
[4]付蕊.论大学生志愿服务内涵的深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效性的发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6):128-129.
[5]傅帅雄,刘雨青,黄顺魁.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1):135-137.
[6]邵政严.试论我国青年志愿服务的价值与影响因素[J].中国青年研究,2010,(7):46-48.
[7]任飞.青年志愿者组织的社会功能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5,(3):53-55.
[8]伍廉松.论高校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功能及其促进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8):85-86.
[9]卓高生,孔德民,车文君,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功能理论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4,(6).
1101谈杰,国内大学生志愿服务研究述评[J].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4),
[11]沙莉,论志愿服务在大学生道德养成中的作用[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1,(6),
[12]邓清华,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机制初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