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游戏化课堂的探索实践
2018-05-30魏炜
魏炜
初中体育教学中,游戏化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体育活动积极性,突出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启发性和参与性特点。将体育教学目标融合在游戏中,能够强化体育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体育教学形式更加活泼多样。本文将重点探索中学体育游戏化课堂的构建,通过游戏化的课程设计促进中学体育教学效率的提高。游戏与体育之间并没有明显界限,不少体育活动也是游戏的一部分。将游戏引入体育课堂有利于营造更浓厚的体育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体育、终身运动的良好习惯。在体育游戏化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体能特点、运动水平、兴趣爱好等设计体育游戏,以此促进学生体育素养的持续提高。
中学体育游戏化教学要具备教育性
体育游戏化教学并不是让学生真正去玩游戏,而是在游戏化的氛围中学到新的知识技能,提高自身的体育运动水平,这就需要在游戏化课堂设计中突出教育性特点,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体育游戏的作用,这种作用不仅体现在对学生体能和技能的培养上,更体现在对学生体育精神、体育素养的培养中,有教育意义才能有实践价值。
例如,在中学体育中,跑步训练是一项常规内容,不少学生对枯燥而消耗体力的跑步活动兴趣不高。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穿越丛林”游戏,在这个游戏中,结合了跨栏跑、双人跑、接力跑、带球跑等多种训练形式,同时还穿插着追击、潜伏、队友合作等游戏元素。在这样的跑步训练中,学生不会感到乏味,而且会在带有竞争感和紧张感的环境中学会与“队友合作”,提高学生的互助合作能力。在穿越“丛林”的过程中,有些路段必须以“s”型通过,如果取巧跑直线,那么就将取消游戏资格,这一点对于培养学生遵规守纪、坚持原则的意识有很大帮助。由此可见,体育游戏的设计需要突出其教育性,才能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掌握规则,培养学生严谨、团结、合作、拼搏的体育精神。
突出游戏的目的性
中学体育游戏化教学要有鲜明的目的性,需要将游戏设计和具体的教学目标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使体育教学更具针对性,有利于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体育游戏多数需要学生共同合作完成,这就需要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能够始终与集体保持一致,相互配合建立默契才能形成凝聚力,这样的活动形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和集体认同感。
例如,在练习学生快速反应能力的“拦截游戏”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两组,第一组在外围组成一个有缺口的圆圈,第二组在圈内想办法从圆圈的缺口位置“突围”出去。这就形成了一方“攻守”一方“突围”的目的,学生在拦截和突围过程中会反复调整战略战术,外围的学生会配合拦截,内部的学生会集体突破,双方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完成各自的攻守任务。在这样的体育游戏互动中,学生需要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才能更好地完成体育任务,同时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有利于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目标。
注意体育游戏化教学的趣味性
体育游戏化教学的最大特点是趣味性较高,学生对体育游戏持有高度热情。在体育游戏的设计中,教师需要突出趣味性特点,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体育和游戏的双重特点,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可以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游戏情境,通过情境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能力,从而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知识灌输的弊端,转变为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实践。
例如,在学生耐力的强化训练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冲关英雄”的游戏情境,学生需要要情境探究中“爬山、过河、钻地洞、翻墙”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耐力、反应能力、跑跳能力均可获得锻炼,同时还需要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冲关任务,这样生动有趣而带有竞争性的游戏更能吸引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过程会让学生感受到成果的喜悦,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将趣味性的体育游戏融合于中学体育课堂,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育综合素养有良好的帮助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中学体育游戏化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体育活动兴趣,使体育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在体育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注重突出教育性、目的性和趣味性特點,关注学生学习目标的同时,还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将学生的体育活动安全放在第一位。通过游戏化教学,能够进一步提高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和团队意识,以此促进学生体育综合素养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