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城市建设史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8-05-30杨一帆

高教学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培养目标课程建设

杨一帆

摘 要:结合教学实践,文章以中国城市建设史中早期城市的教学环节为切入点,从教学内容的要点问题补充、发展主线的纵向梳理、同时期城市的横向比较等几方面提出思路。并结合课程特点和培养目标提出具体问题的解决案例。

关键词:中国城市;课程建设;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11-0079-03

Abstract: Combining with teaching practice, this article takes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early urba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urban as an example, and puts forward ideas from the points of the teaching content, longitudinal combing of development clues, and comparing differences horizontally in the same period.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rriculum and training objectives, we propose specific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Keywords: urban of China;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training objective

一、研究背景

中外城市建设史是城市规划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也是国内高校城乡规划专业本科生培养的基础理论课程。其中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史的教材以历史发展、朝代更替为主线,讲授中国城市建设发展的过程,每个章节基本由社会经济背景、城市发展概况、典型城市三大部分组成。由于在集中的课时内需要讲授和涵盖的内容较多,限于篇幅,现有教材内容在设置上直接引用考古及历史研究的结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内容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造成學习兴趣下降,被动接受知识灌输的情况。为了便于记忆我们往往将重点放在城市的物质形态方面,而初期和先秦的城市史(下文统称“早期城市”),由于资料匮乏,缺少图纸信息,不像其他时代的城市史那样脉络相连。对一些问题,如城市起源,早期城市形态等未加以强调,在教学中往往一带而过。另外中外两部分城市建设史知识,自成体系,无法对共通问题的进行横向比较,难以在学习中形成针对城市发展的完整观念。因此本文就中国城市史教学中的几点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建议。

根据课时设置的学年、时间不同,中国城市建设史的教学目标可达到的层次不同,首先是系统介绍知识,开拓学生视野,认识城市发展的时空序列,了解典型城市案例。其次通过对城市发展规律的总结掌握城市特征分析的能力,提高理论水平。第三层形成较完整的历史观,将历史命题引入当代思考,并将所学运用到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常规的城市史教学,即第一层次,是课程要求达到的目标,通过教材通读一般可以完成。而第二、三层次则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在教学中进行知识梳理、贯通和知识拓展。

二、早期城市历史的解读和资料补充

早期城市是中外城市史研究中相对薄弱的环节,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除了史料的匮乏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早期城市史研究涉及到许多理论难题。诸如对于城市的界定、城市形成的标准等理论问题,学界尚难就这些理论问题形成共识。这也是教材中对这一问题未多加涉及的原因之一。作为城市史的开端,是构成完整认识的重要环节,教学中可作为课程的一个专题,通过资料和理论的综述和分析,让学生了解这个问题目前的研究状况,并且积累相关知识为今后保护规划实践中遇到的早期城市历史文献解读、考古遗址的价值分析等问题提供思路。

(一)聚落的发展

“我国原始居民点的形成”一章,重点在于聚落的演变和城市的产生。聚落是群居后人类的聚集形式,也是人类各种形式聚居地的总称,这个用语现在仍在使用,根据形态可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两种形式。中国的《汉书· 洫志》中对聚落形成的记载:“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教材列举了黄河流域和长江下游流域发现的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并引用 “陕西临潼姜寨母系氏族部落聚落布局”图,用以说明母系氏族的布局特点。后续章节直接转入城市的产生,关于父系氏族聚落的特点,及与母系氏族群居形式的差异着墨不多。实际上人类定居点发展到父系氏族部落时,教材所说的几个城市起源的因素相继出现,手工业日趋发达,制陶技术革新、冶铜业出现等重大变革与发展,导致手工业自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社会的独立生产部门,因而出现了供交换的商品生产。这些在聚落建设格局中均有表现(表1)。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结构与聚落发展的关系,比较母系氏族公社聚落与父系氏族聚落建设格局的差异,有助于引入城市起源的相关讨论。

(二)图面解读及资料补充

早期城市历史的资料主要来自于历史文献和考古发掘成果,在城市史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理解考古与城市史研究的关系,再补充城市雏形期或者说原城市化时期的城市遗址示意图的基础上,普及遗址示意图的读解要点,并进一步关注图中所示城市要素的变化。例如,在讲授夏商至战国时期的城市时,图例中所示意的要素包括:高台、作坊遗址、居住遗址、道路、城门、城墙、城壕的位置和形状等。比较可知,从偃师二里头遗址到战国诸侯国王城遗址,城市构成要素增多,这实际是城市内容日渐丰富的体现。也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探讨城市起源、原城市化等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学问的兴趣。

(三)城市起源问题的初步知识

近年来,由于对中国文明起源、国家起源的研究成为大家关注的热门课题,中国城市的起源和中国城市发展也同样成为热门课题。关于城市的定义,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此做出了几十种不同的释义,芒福德形象地把原始村庄比作一个未受精的卵,还有待于一个雄性亲本向它补给一套染色体才能进一步分化,发育成更高更繁复的文化形式[1]。人口和聚落数量的增加并不能使村庄变为城市,正是“新因素”的介入,才使原有实体的性质发生变化,城市定义就是从“新因素”的角度进行探讨。不同文明类型、地理环境的城市,产生的主要作用因素存在差异。中国早期城市与其他古代文明的城市在产生要素方面的差异,也预示着其后中外城市发展的差异,是构成中国城市发展特征的起点。我们选择典型的四种为学生讲解,包括防御说、宗教中心说、王权说、集市说,并举例说明。

三、教学内容的横向比较

(一)春秋战国时期城市的横向比较

第三章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教材列举了燕下都等诸侯国国都,及各都城的布局特点,并对各城的城廓关系进行比较。通过缩放遗址示意图,调整至相同比例后,图面不仅更清晰地显示城廓关系的差异,还可以通过比较了解各国都城的规模。更进一步,图面比较中引导学生了解春秋战国时期城市建设高潮中的两条不同发展主线。一是遵从礼教制度建设的城市,与第二章所学周礼考工记的知识相联系。“礼”是一种伦理政治,提倡的是社会秩序和人伦和谐,其内核是宗法和等级制度[2]。《周礼·考工记》的《匠人》营国制度规定王城形制,将城邑分为三级:王城、诸侯城和作为宗室、卿大夫采邑的“都”,对各类的规模、规划形制、城邑数量、布局都作了严格的规定[3]。对其后两千年的城市营造,特别是都城规划产生了影响。

从诸侯城的比较可区分出遵循营国制度修建的,和不按其修建的两类。在春秋战国城市中鲁城、楚都郢与其他城市相比,较为尊崇礼制。然而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各种思潮涌现,中央集权衰落的时期,出现了“违制”现象,实质上是规划观念更新在城市规划结构上的具体表现。通过这些“违制”活动,一方面打破了旧规划结构的种种制约,另一方面也为探索开创新规划结构积累经验,如管子重环境、因地制宜的规划理论,就体现在齐临淄城市建设中。从城市遗址示意图和复原图比较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些差异,并且引导学生思考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对其后的影响。

(二)中外城市相关内容的横向整合

城市史课程分为中外两部分,其中外国城市建设史包括各文明和国家的城市历史以及近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实际是一部简要的世界城市发展史。在历史研究和教学中,我们一般将自己国家的历史单独列出并且详解,通过学习我们将更了解自身的历史,产生民族自豪感,并为以后的研究和保护实践打下理论基础。但城市的发展与国土疆域变化、人口迁徙、各民族交流等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中国城市的发展也不能独立于大背景而存在,例如上文所述的城市起源问题、古代城市发展等方面,存在比较研究的可能性。例如古代中国的城市和建筑通过朝贡体系、对外交流对周边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日本的京都、奈良等城市,至今保留着仿建唐长安的格局。而近代城市理论出现于西方,传入中国等亚非国家后,对城市发展产生了影响。

为了让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世界城市建设发展的历史,在授课安排上,应加强中外两部分教学内容的横向联系,具体实践过程体现在课程设置上。首先是讲授顺序的调整为:中国古代城市→外国古代城市、中世纪城市→外国近代城市及理论→中国近代城市。其次是在中国城市建设史讲述过程中引入西方城市史研究关注的问题,向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式转变。第三,是引导学生关注典型城市、经典规划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环境,建立历史观念和寻根溯源的思考习惯。

四、教学内容的纵向梳理

中国城市建设史课程的讲授一般按时间序列展开,每个朝代在叙述社会背景,城市建设历史后,以都城为主要案例详述城市特征。学生掌握的知识是以朝代为边界的“面”,和以都城为主的“点”,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尝试通过对现有资料的整理归纳,突出发展主线,以问题引导、将城市发展的各时段进行纵向比较,以“线”性要素串联,便于理解所学片断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位置,了解发展的大趋势,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如城市规划观念与都城城制的发展;都城选址变迁与政治经济中心转移的关系;大运河的开通与改道与沿线城市的兴废等问题,均可作为线索巩固知识体系。

五、结束语

本文讨论了早期城市发展史的几点教学问题,希望通过问题的讨论,探索课程教学的目的和原理。规划系的学生是将来的规划师,在实际工作中会面临保护规划等与历史相关的工作。对于城市史的了解,有利于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明确保护的目的、目标和方式。更进一步讲,高校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学生不仅要学习课本列出的知识,还应对于所学有整体把握,培养探究思辨的热情和能力。

中国城市建设史课程的教学内容在时间跨度、空间维度上都包含大量信息,单纯地记忆背诵只能形成一过性的知识。因此在课堂授课过程中,有意识引导学生全面了解中国城市的发展特点,城市发展动力机制等综合问题,透过种种历史现象发现其中的规律性,从而使其得到理论思维能力的训练[4]。让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不仅掌握城市史知识,而且能够以古鉴今,在将来的规划原理运用中能正确定位自己的工作,这正是城市发展史教学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宫媛.政治制度影响下的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研究[C]//2009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论坛,2009.

[3]常延聚.城市文化结构及作用机制研究[C]//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2006.

[4]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中国建筑史教学组.歷时性与共时性的有机结合——中国建筑史课程教学改革刍议[J].建筑学报,2005(12):27-29.

猜你喜欢

培养目标课程建设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高职机械类专业“CAD图形设计”课程建设
《海图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对广西高等艺术教育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