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测试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考
2018-05-30吴宗酉
吴宗酉
摘要:本文主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去分析语言测试的本质及语言测试理论的核心概念。首先,语言能力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语言实践活动,语言的意义只有通过语言行为这种外在的存在才能达到传递语言使用者思想的目的,语言能力的测量只能是以交际语言能力框架为基础。其次,语言使用者的语言行为现象和语言能力本质是对立统一,现象和本质的对立决定着语言测试的两个根本问题——效度和信度。而现象和本质的统一,又使得语言测试理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最后,语言测试像所有的考试一样,其真正目的也是为上次建筑服务的,也就是培养和选拔优秀的外语人才,语言测试也要收到当前的经济基础,如人力、资金、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即测试的可行性;此外还要考虑测试对社会和教学会带来怎么还是负面的影响,测试反拨效应。
关键词:语言测试;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一、引言
语言测试的目的就是测量学生的语言能力(Davies et al,2012)。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把语言能力定义为人脑中的语言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识别、理解和组织正确句子或话语的能力(Chomsky,1968);然而语言能力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Bachman,1990)。因此,语言测试的本质是对一组言语行为进行测量,这组行为是表征目标语言能力的全部行为的一个抽样(李筱菊,2001)。这个目标语言能力是建构出来,建构的是否科学直接决定了语言测试的构念效度(construct va-lidity)(Bachman,1990)。如何看待语言,即不同的语言观决定着语言测试理论和方法,语言观又是一个语言哲学问题。然而从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去思考语言测试的理论及方法的研究并不多见,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就包括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方面。
本文试图从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论的角度去探讨语言测试的实质问题。就语言测试而言,我们关注本体论的问题(什么是语言能力)、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问题(如何测量语言能力)以及社会性问题(语言测试会有什么后果)。
二、什么是语言能力
不同的哲学家对语言的本质有不同的观点,刘礼进(2010)总结了三种语言哲学观点,即:语词的一切意义乃是私人的思想;语言是大脑的组成成分;语言是形式系统和人的社会活动。那么语言本质到底是什么?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最主要的特征。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角度来看,语言活动首先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只有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一个个体大脑中的私人思想才有可能通过语言传递到另外一个个体的大脑中,这样语言才有了意义。
(一)传统语言能力模型
国内外有关语言能力的观点也经历的不同转变,这些语言能力观都对语言测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乔姆斯基最早在转换一生成理论中开始提出“语言能力”的概念。他的观点不同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观点,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语言能力就是对语言本身的结构和内部规律的掌握情况。乔姆斯基将心理学知识融入语言研究之中,认为语言能力是大脑的特性之一,是一个人内化的语言语法知识。Lado和Carro且认为语言能力包括语言成分和语言技能。
(二)交际语言能力模型
随着语言教学和语言测试的发展,人们对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理论提出质疑,因为他的语言能力是一个抽象的理论,只需要儿童在一定环境中成长,就能掌握恰当的语言,用他的理论解释现实世界的语言现象(语言行为)就显得不够。另一套理论构想,即“交际语言能力”理论被提出并成为语言测试界主流的关于语言能力的理论。
Bachman(1990)的交际语言能力模型(Communicative La-nguage Ability)由三个部分构成:语言能力、策略能力和心理生理运动机制。其中语言能力包括语法能力、成段话语能力、言语施为能力和社会语言学能力,各由若干要素组成。策略能力包括估计、计划、执行三个阶段。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并非语言活动所独有,Bachman依其性质归入语言的心理生理运动机制。
交际语言能力理论能够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论找到哲学视角和理论支撑,真正的语言能力只能在语言交际实践中体现出来。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核心.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个理论体系的一条主线。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逻辑出发点是实践范畴,从实践观点看,物质只不过是实践活动的一个对象性要素。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部理论是围绕实践这一核心而展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诸理论都以实践观点为基础和核心。以往我们只承认实践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近年来人们进一步认为实践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辩证法、历史观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三、如何测量语言能力
如何测量语言能力的问题就牵涉到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人类的认识来源、认识能力、认识形式、认识过程和认识真理性问题的科学认识理论。在认识论中又包括对现象的认识和对本质的认识。
语言测试实际上是通过可观察的语言行为现象推测被试的语言能力本质。然而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统一。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本质和现象相互区别,二者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和矛盾。本质是事物的根本特征,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或共同的东西;现象是事物本质的外部表现,是局部的、个别的。正是因为现象和本质的对立,效度(validity)和信度(reliability)是就成了语言测试及其它教育与心理测量质量评价的根本要求。
(一)语言测试的效度
語言测试的效度就是能测量期望测量的东西,具体而言就是能够通过观察语言行为现象测量出被试的语言能力的本质。然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现象和本质首先是对立的,从人的认识方面看,事物的现象可以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隐藏在事物内部的本质,由于它的间接性和抽象性,只有借助于理性思维才能把握。所以,外部的现象往往是局部的和个别的,这就会影响到语言测试的效度。
语言能力的本质是无法观察到的,因此,在语言测试领域中,语言能力往往是建构的,这就是语言测试的构念效度。当研究者观察现实世界中的一些现象时,他通常会建构,是因为他想在这个观察的基础上描述、归纳或解释一些东西。这就是所谓的“构念”。前文提到的交际语言能力模式也是一种建构。
那么这种构念效度也只有在外部现象中得到验证,才能说基于这种构念的语言测试是有效度的,近年来,语言测试专家提出很多效度验证框架,比较有代表的有Weir提出的“基于论证的效方法”(an argument-based approach)和Bachman于2003年提出的“测试使用论证”框架(Assessment Use Ar-gument)。
一般来说,“基于论证的效方法”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提出效验观点,包括两方面的问题:试图对测试分数做哪些解释和使用?还有哪些与预期相反的解释和使用?第二,收集有关证据支持所提议的解释与使用,反驳相反的观点(Bachman,2004)。“测试使用论证”框架的推理过程与解释性论证的推理过程相似,遵循了“事实→主张”的推理机制,即上一推理过程的结论(即主张)经论证即成为下一推理过程的事实。这些论证实际上还是在现象和本质之间建立联系,透过现象发现事物的本质。
(二)语言测试的信度
现象和本质的对立还体现在不同的现象可以具有共同的本质,同一本质可以表现为千差万别的现象。事物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事物的现象是易于变化的。客观事物在其过程结束之前本质是相对不变的,但它表现出来的现象则随着过程的展开不断地改变着具体形态。
因此,语言测试时,我们测量的到的语言行为虽然代表其背后的语言能力这一本质,但语言能力是本质特征,相对稳定的;语言行为却受到考试多种因素,如题型、考试环境、被试心理等的影响而变得不稳定,也就是會影响到语言测试的信度。语言测试信度就是指两次测试的结果的相关度。因为在短时间内,被试的语言能力是相对稳定的,但由于外在的语言行为现象却是多变的,语言测试信度就是降低。
但马克思主义哲学还认为本质和现象又是统一的。本质和现象互为事物的里表,它们是互相依存的。本质决定现象,是现象的根据,总要表现为一定的现象;现象是由本质产生的,总是从不同的侧面这样或那样地体现着事物的本质,它的存在和变化归根结底是从属于本质的。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现象,任何本质都是现象的本质。世界上既没有离开现象单独存在的本质,也没有脱离本质的纯粹的现象。正因为现象和本质的统一性,语言测试还有可能通过提高试题的质量而克服现象和本质对立的一面,尽可能地测量出被试的真实语言能力。
四、语言测试的社会性
语言测试是一门科学,有其本身的科学体系;但语言测试像许多其他考试一样,和许多社会问题,如人才选拔、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等,也有密切关系,特别是一些社会的敏感问题,如发展不平衡、社会不公等,也往往反映到考试和招生录取上面(杨惠中&桂诗春,2015)。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中去寻找答案。
历史唯物主义,亦称唯物史观,是哲学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其与历史唯心主义相对。用“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名词来表述这一解释历史事件发生的观点:“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它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它是由此产生的社会被划分为不同的阶级,也是这些阶级互相博弈的结果。”与阶级相适应的组织形式和诉求是阶级冲突的主要着力点。马克思的历史观点交叉了社会学研究与历史研究,从阶级人手分析历史事件产生的原因。
(一)语言测试唯物史观
我国是“考试的故乡”,从科举制度的而建立和发展,历代统治者无不给以极大的关注。在封建时代,最高的统治者往往就是科举考试总主考。科举制度起源、兴盛和衰亡的社会历史原因都应该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去加以分析和研究。科举制度是服务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在历史发展中发挥不同作用:在历史发展上升期,它为统治阶级网罗人才,加强政权,服务统治;在历史发展没落期,成为历史发展的绊脚石。对于科举制度的好处和弊端评判应当坚持唯物历史观,承其精华,去其糟粕。我国要实现考试现代化.需要做到“从领导体制上实现制度化,从组织上实行专业化,从方向上实现标准化,从技术上实现电脑化(杨惠中&桂诗春,2015)”。
(二)语言测试的可行性
可行性指测试是否简便、经济、易于操作、便于管理。特别是评分是否容易,如果不方便,不经济,即使是好的测试也难以推广。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经济基础决定上次建筑,语言测试理论也是受当前经济基础的制约的,如从提高测试信度的角度来说,考试时间越长约好,题目越多越好,但实际是受到一定的社会经济成本的制约的。从提高测试的效度角度来说,主观题的比重越多越好,因为一般认为主观题,同以选择题为代表的客观题相比,能更接近语言的真实使用。但这也送到当前经济基础的制约,因为主观题会增加阅卷的难度,经济成本就会增加,其次主观题的抽样,也就是一套试题的题量,必然没有客观题多,只有相对增加考试时间才能解决,这也会加重社会成本。然而,所有这些语言测试中的可行性问题的解决还是需要依赖经济基础的发展来解决,只有经济发展了,才会带来科技的革命,如人工智能的发展,来解决语言测试中问题,如主观题机器评分、基于计算机的形成性评价等。
(三)语言测试的反拨效应
考试对教学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语言测试对语言教学的影响被称作反拨效应,又称后效作用。特别是一些大型的、重要的考试,如升学考试,常常对教学起着指挥棒的作用。为了使学习者能通过这类考试,教学反而向测试看齐,甚至出现教学为考试服务的本末倒置现象。好的测试符合教学规律,能给教学以正确的引导,对学生的学习起检查和督促的作用,产生积极的后效。如果考试背离了教学规律和学习规律,就会对教学产生有害的影响。语言测试与语言教学的关系其实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关系,最近一些新的理念,如促学评价(as-sessment for learning)和以学习为导向的测试(learning-ori-ented assessment)等,就很好的衔接了测试与教学。根据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无论是测试还是教学都应该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目标,不断提高教师的测评素养和学生的学习能力。
五、结语
本文主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去分析語言测试的本质。首先,语言能力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语言实践活动,语言的意义只有通过语言行为这种外在的存在才能达到传递语言使用者思想的目的,如果没有这种语言行为(包括语言使用者用语言思考问题),语言本身也不存在了,这也是符合马克思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观点的。其次,语言使用者的语言行为现象和语言能力本质是对立统一,现象和本质的对立决定着语言测试的两个根本问题——效度和信度。而现象和本质的统一,又使得语言测试理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这也正符合我们著名语言测试学家李筱菊(2001)的观点,语言测试即使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最后,语言测试像所有的考试一样,其真正目的也是为上次建筑服务的,也就是培养和选拔优秀的外语人才,语言测试也要收到当前的经济基础,如人力、资金、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即测试的可行性;此外还要考虑测试对社会和教学会带来怎么还是负面的影响,测试反拨效应。总之,语言测试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都应该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Bachman,L.F.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t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2]Chomsky,N.Language and Mind [M].New York:Harcourt,Brace&World.Inc,1968.
[3]Davies et al,.语言测试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4]韩宝成,罗凯洲.语言测试效度及其验证模式的擅变[J].外语教学与研,2013,(3):411-425,481.
[5]李清华.语言测试之效度理论发展五十年[J].现代外语,2006,(1):87-95,110.
[6]李筱菊,语言测试科学与艺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7]刘礼进,关于语言的本质——三种语言哲学观点述评[J].外国语言文学,2010,(1):8-14.
[8]陶德麟、汪信砚.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9]汪信砚.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10]杨惠中,桂诗春.语言测试社会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