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入推进产教融合之技工院校开展职业培训改革的探讨

2018-05-30陈昌平陈干甲

中国商论 2018年27期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产教融合

陈昌平 陈干甲

摘 要:技工院校应主动对接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工业园区发展,构建符合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培训培养体系,形成本土化人才培养机制,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本土人才支撑,促进城市和农村贫困家庭脱贫致富。

关键词:产教融合 供给侧改革 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F42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9(c)-178-02

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增强技工教育社会服务能力,服务就业创业。要推动技工院校面向农民工、企业职工和转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等群体,积极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加强职业训练院建设,推行职业培训包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度,促进职业培训有大的发展、质的提升。

1 技工院校开展职业培训的必要性

1.1 技工院校开展职业培训是其天然职责

技工院校是以培养中高级技术工人、预备技师和技师为主的技能人才培训机构,是以学制教育和职业培训并重的教育机构,在开展职业培训方面,无论是所提供的培训场地、培训师资、培训工种、培训课程,还是在培训方案设计、培训内容制定、培训方法选择、培训质量保障和培训考核评价等方面,相较社会培训机构都有着更多的优势和有利条件。

1.2 技工院校开展职业培训是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

大力开展技工院校职业培训,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对技工院校提出的必然要求。随着衡阳高新技术开发区、白沙工业园、松木工业园以及衡山科学城等园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1774”试点示范城市建设规划以及工业经济植优补短的“3311”工程的逐步实施,衡阳规模工业企业超过1000家,规模工业总产值过2000亿元,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数量越来越大,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据了解,截至2016年底,衡阳市区工业从业人员超过60万。其中,中级工占31.2%、高级工占2.5%、技师占1.5%、高级技师占0.4%左右,高技能人才占比相较全国平均水平11%,相去甚远。高技能人才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衡阳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

1.3 技工院校开展职业培训是技工院校技能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数十年来,技工院校一直在夹缝中求生存。由于体制机制的问题,导致技工院校在招生政策、生均经费标准和文凭发放以及毕业学生就业方面,与其同等层次的由教育部门主管的职业院校长期存在着政策方面的不平等现象,截至目前也没有得到改善。自2018年开始,技工院校招生开始纳入教育部门统一网上招生,实行所谓的阳光招生政策,但是各地区都或多或少同时出台了限制技工院校与职业院校平等竞争的不成为规定。比如:衡阳市教育局规定一是必须先保障教育部门主管的各级职业院校招生计划任务完成;二是技工院校只能录取填报第一志愿的学生;三是不允许技工院校教职员工到初高中学校作宣传。因此,只要现有的体制、机制一天不改革,则技工院校在学制教育方面,就难以与职业院校并驾齐驱。因此,技工院校应扬长避短,将职业培训做大做强,主动对接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工业园区发展,构建符合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培训培养体系,形成本土化人才培养机制,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本土人才支撑,促进城市和农村贫困家庭脱贫致富。

2 衡阳技师学院在开展职业培训过程中所取得的主要经验

衡阳技师学院在大力开展学制教育,在校生达到13000人以上规模的同时,为了积极响应衡阳市委市政府的号召,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对接工业园区和承接东南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对技能人才的需要,在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积极开展职业培训方面作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是,在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新挑战所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应有新站位。

2.1 对接政府及工业园区拓展企业培训领域

近年来,衡阳技师学院针对衡阳市“十三五”规划的产业布局及承接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要求,主动对接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对接园区需求。一是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优势,整合资源,与市委组织部、市农委等行政机关联合组织农村劳动力远程教育培训、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民工与下岗失业人员培训、创业培训、移民培训及湖南省高技能人才培训。二是对接白沙工业园、松木工业园、高新技术开放区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开展了更为广泛的市场调研,走访了白沙工业园区、松木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上百家企业,经过反复与企业方主要领导磋商和耐心细致地做工作,用真诚打动企业员工和领导,先后取得了与富士康、中烟集团湖南分公司、耒阳电厂、合力叉车厂等近百家企业合作举办企业技能人才培训、扶贫培训、创业培训等,为驻衡企业输送大量毕业生和顶岗实习生。学员经过培训,综合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得到了提升,解决了部分产业转型升级企业“用工急,招工难”的问题,增强了工业园区企业的发展后劲。

2.2 创新“定制型”项目模块化培训模式

“定制型”项目模块化培训模式是按照培训对象的不同特点,分类设置培训项目,每个培训项目下设置若干单元模块,培训学员根据需要选择培训内容的培训模式。先后开发了机械加工、模具制造、维修电工、汽车检测与维修、计算机网络布线等26个技能培训项目和营销技巧、企业管理等13个素质培训项目。对于长期培训的员工,可以在相关培训项目中选取不同的模块进行组合,确保技能培训提升员工素质的目标能得以实现。对于有个性需求的企业,可以通过组合不同培训模块完成培训项目,也可以单独设计针对性的培训项目,实现培训项目的“定制化”。并与湖南天雁机械、特变电工、南岳电控等23家衡阳支柱产业龙头企业签订了长期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的合作协议。

2.3 建立多元化人才培训培养体系与评价体系

一是进一步理顺了“政、企、校、园区”四方合作共赢的关系,即实现了人才培养培训紧紧对接产业链的发展;二是成立了包括本校各个专业的骨干教师和从行业企业聘请的专家能手在内的培训师资储备库,配备了业务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担任培训指导教师储存师资约120余人。个别专业(工种)还从企业聘请了专家担任培训教师;三是根据企业人才需求的规模、结构、岗位要求和职业标准,与合作企业共同拟定培训方案,共同开发部分教材,如《富士康招工培训实施方案》《驻衡央企省企高技能人才培训实施方案》《产业转型升级企业电子技术高低压电器装配工培训实施方案》等;四是建立了一套培训效果鉴定与评价体系,由政府、企业和学校共同对培训质量进行考评鉴定,并对学员培训进行了社会满意率调查,将培训考核合格的人員安排到工业园区就业,未合格学员则继续留在学院免费培训。

3 对技工院校深化产教融合开展职业培训的几点建议

3.1 认真贯彻和落实相关政策文件精神

技工院校应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国发〔2016〕56号)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人社部发〔2014〕96号)等文件精神,围绕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发展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深化产教融合,着力推进技工院校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3.2 主动对接政府、园区、企业拓宽培训渠道

技工院校应主动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园区的联系,拓宽培训与鉴定的生源渠道。应加强与财政部门、人社部门、市委组织部、市农机局、工商所、司法局、市妇联、商务局、畜牧水产局、残联、民政局、农业局等各行政单位沟通和衡阳市各园区管委会、所有国资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紧密联系和合作,巩固的扩大培训项目和培训人数,争取更多培训鉴定项目和培训鉴定渠道。

3.3 开展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打造培训品牌

职业培训不同于学制教育,所面临的对象更复杂。一是体现在培训对象的职业上,有的有职业,有的没有职业,有的在岗,有的不在岗,有农民、工人、技术人员、刚毕业的大学生、退役军人、脱贫对象等;二是体现在培训对象的文化程度上,有的文化程度较高,学习接收能力较强,比如大学生,有的文化程度较低,学习接收能力较弱,比如大部分农民工学员只有初中文化程度,有的掌握了電脑、手机上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有的则什么都不会;三是体现在只有培训对象的年龄和学习愿望上往往跨度很大。小的只有20岁左右,大的则已经50岁出头。有的学习愿望很强烈,有的则即使政府花钱请他来参加培训,他还嫌钱少,完全没有学习的愿望。因此在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场所、培训师资、培训课程、培训方法和手段的安排和选择上更应注意以满足培训对象需求、方便培训对象参加培训为原则,灵活施策、因材施教。可以网络远程教学加现场指导考核,可以聘请专家能手手把手教学,可以随到随学,可以工学结合累计学时等。

在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的同时,技工院校还应注意打造自己的培训品牌。任何一所学校的培训资源都是有限的,因此在培训工种、培训项目的选择上也应有所侧重,集中精力做大做强几个工种、几个项目的培训,打造自己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培训品牌。

3.4 加大对培训教学资源的投入力度

技工院校应改变重视学制教育投入轻职业培训投入的现象,逐步加大对社会培训和技能鉴定的投入力度。一是要建立一支社会培训专兼职联络队伍,确保培训课程的开设和培训质量;二是要尽快完善培训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培训教学场地、员工食堂、培训招待所、培训设备、培训实训场地等硬件设施投入和建设,优化培训环境;三是要完善内部培训机构设置和建立健全培训管理体系,更新培训理念,创建培训指导名师库、创业项目库、专家咨询库、培训教材库、培训计划及试题库、模拟鉴定平台、鉴定试题库等软件设施,加强培训管理、突出培训质量、打造培训品牌,加快形成学制教育、社会培训与技能鉴定双轮驱动态势,并且逐步形成社会培训规模超过学制教育规模的办学格局;四是要加强对培训课程、培训内容、培训场地、培训师资安排的计划性、针对性、实效性;五是要积极争取政府财政专项资金投入,寻求符合条件的企业和新农村经济综合体作为合作伙伴,建立生产性培训实训基地和现场观摩基地。

3.5 建立和完善培训激励机制

技工院校应建立培训激励机制,调动全院职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扩展培训与鉴定服务的项目和规模。积极开展面向城乡各类劳动者从初级工到高级技师等不同层次的职业技能培训,积极承担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技能就业专项行动、技师培训等政府补贴性培训和企业职工培训任务,为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提供服务。开办收费性短期技能培训班,坚持国家政策补贴性培训和自主招生的短期技能培训二条腿走路的培训模式,广泛吸纳社会人员参加考证培训和扩大社会人员考证人次。服务工业园区,推广园区企业产业工人持证人员比例。对企业在职职工开展除高技能人才培训之外的销售营销、开发设计等适用性培训项目。为企业、社会人员开办各层次、各行业的考证培训班,积极与目前暂没有鉴定资质的培训学校联系合作开展鉴定业务。

参考文献

[1] 冯芳.发展技工院校职业培训的必要性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11).

[2] 冯芳.技工院校开展社会化技能培训的探索及思考[J].职教论坛,2010(12).

猜你喜欢

供给侧改革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浅析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房地产去库存有何妙招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