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速度感知介入景观设计

2018-05-30孙鸣飞

中国艺术 2018年6期
关键词:北京西站场所广场

孙鸣飞

摘要:北京西站北广场的改造设计是对由速度引发的文化现象的回应,由此引发了对设计的进一步探讨:通过将“速度”这一关键词介入空间,回应场地本身。以特有的空间划分、材料应用和氛围营造来强化场所特质,加强人与空间的互动,重新建立自身与场所的联系。

关键词:速度 景观设计 场地文脉 空间建构

在被现代都市运输网络包围的景观中,越来越快的发展节奏导致城市的时间与空间不断被压缩,疲于奔波的人们几乎无心关注他们所处的环境。火车站和城市的其他高速运转区域一样,仅留给人们一闪而过的片段记忆,破碎的感知无法使人们真正感受城市,更无从说要融入城市。如保罗·维希留在《否定的视野》中所述:“在现代交通运输的速度中,现实的内容在令人晕眩的快速中烟消云散,而人类在时间延缓中获得的经验和记忆亦随之枯竭。”

一、北京西站北广场“众生相”

北京西站作为首都和广大内陆地区的重要铁路枢纽,直接见证了每年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景象。火车、汽车、川流不息的各色行人、重复的广播语音、喧嚣的建设工地……西站在某种程度上是窥视当代“众生相”的场所。旅客在这里结束或开始旅程,他们对这座城市的记忆在这里被承载和延续下来。北京西站北广场的改造设计是针对由速度引发的碎片化城市记忆所作出的回应,并且作为窗口为来往的旅客展现城市,使他们在短时间内尽可能深入地感知和认识北京。繁华的城市表象和被速度淡化了的个人所面临的情感困境,引发设计的进一步探讨:如何将“慢速度”这一主题介入空间,以特有的空间划分、材料应用和氛围营造,强化场所的特质,形成空间与人的互动,唤起人们的全面感知,重新建立城市记忆,使得旅客无论是离开还是到达北京,这里都能成为记忆中完整的节点。

北京西站北广场在此次设计前问题突出:会集了大量人流,但缺乏必要的交通集散及公共活动空间;下沉区域两个半圆弧形场地被用作周边商铺的停车场,大量空间未得到有效利用,环境品质低;缺乏足够的排蓄水设施,难以有效抵御雨季高强度降水的冲击;地下预埋的市政管线管网系统复杂,分布密集且埋深较浅,广场上特定区域还需要放置通风井及相应的技术设备……总之,这里是一处问题复杂且充满感知冲突的城市空间。北广场在1996年西站开站时就已规划,广场下沉4米,功能定位为出站,是南北方向通行旅客的主要进出站的通道。但由于多种原因,下沉广场多年未能动工。

二、以“慢速度”重建城市记忆

1.快与慢结合的行走空间

设计方案延续了广场原有的半圆形场地,以具有强烈几何感的构图语言加以重塑。根据现场使用频率、交通流量和季节性温湿度变化的情况分析,花岗岩石材最适合站前广场这样的大型公共空间,它以稳定的质地承担着广场基础介质的功能,稳定并串联所有区域,形成一系列连续的无障碍空间。设计以硬质与软质景观划分了各层级的穿行路径、视线引导和材料表达,并根据不同人群流量和使用需求进行调节。

在不改变原有机动车运行方向的基础上,通过“上进下出”的方式以缓解过街天桥的压力,改善步行线路与非机动车道的交通环境,疏散由地面出入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巴士站以及两条交汇地铁线的大量人流。人们无需像以往一样绕行天桥,可以直接在广场进出站。广场同时作为应急疏散场所,加强与东西两侧的管理用房和商业综合体的联系,提升了空间的使用效率。

沿中轴穿越场地的车行道迎接大量出站人流,这里是人们对广场空间序列感知的起始区域。设计方案试图发掘被遮蔽的阴暗空间带给场所的神秘感,使其成为一个与高速运转的“快”节奏相抗衡的缓冲地带,成为一个心理上的“慢”空间,引导来往穿行的人们在此稍作停留,观察和感知周围的环境。地面与天桥形成的框景将人的视线引向两侧,光线在连续的线性界面上渗透。从玻璃天窗洒下的光带为桥下空间注入光明,欲扬先抑地指引着外部世界的存在。灯光具有拉伸高度的作用,桥下空间在现有市政路桥立柱的基础上,设置LED照明系统,以半透明形式贴合柱身,起到水平方向的视觉延伸作用,缓解因桥下空间净高较低产生的压抑感。灵活在每个柱子周边设圆形木质座椅,可供人稍作休息。非桥下空间不设座椅,供行人快速无障碍通行,以符合站前广场高效率通行的要求。

2.多样化景观要素配置

露天区域以发散的斜向道路分割空间,深色与浅色的石材铺装、LED线条灯以及金属水篦子以富有节奏感的方式错落间隔布置。深浅相间的灯带是对列车速度的象征和暗示,与道路平行交错的金属水篦子则在形态上对应铁轨,这些元素抽象地形成与火车站在文脉层面的对话,速度矢量在夜以继日的时间流转中得以延展。不同的铺装搭配使人们在一天之内获得两种不同的场所体验,整体性的设计语言紧密联系了对空间和时间的多样化感知。

在规则对称的总体布局下,景观要素的穿插组合使广场空间在保持整体效果的前提下有了局部的跳跃感,把相对规矩的广场变得活跃起来,大面积的草坪、硬朗风格的铺装线条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从心理上而言,硬质铺装的冰冷特性使人不愿长时间停留于此,草地柔软且富含生命力,能吸引人驻足休憩。下沉广场的绿地部分因地下埋设的管线设施条件复杂,不适宜种植深根系的乔木与灌木,故作为应急疏散场地。在保持绿地完整性的同时,引入冷季型观赏草以增加视觉层次与季向色彩变化。材料语言的变化导致行进速度的轉变,增加了多样的空间感受,这种影像和触觉上的丰富性是一种与场地文脉建立联系的方法,通过人在空间中的情境体验,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与思考,以速度为衡量尺度的体验方式为人与城市建立了丰富的互动关系。

结合可控的照明系统,夜晚的广场更具有戏剧性效果。3000K暖白色灯光赋予广场平和温暖的空间氛围,在节日及纪念性时段,彩色灯光的开启让广场变成充满梦幻与激情的场所。功能性和装饰性照明融为一体,在保证行人安全的基础上烘托广场氛围。建成后的广场成为旅客与附近居民休闲活动的重要场所,人们在此得到喧嚣都市中的片刻宁静。

3.赋予老旧设施新的活力

服务于火车站的各项市政设施界定出数个不同功能的区域。水篦子、排风井、盲道等通常情况下对设计产生干扰以及消极影响的设施,此次被转化为与环境高度融合的设计语言,不仅将其对空间体验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而且使其成为表达设计完整性的重要语汇。

广场北侧的两个管理用房排气通风管高出地面4米,需要进行隔离处理。由于此处是“北京西站——北广场——世纪坛”视景轴线的联结点,也是地面层车流和人流交汇的交通密集区域。将排风管道元素纳入整体设计方案中,可以作为全新的北京西站北广场独特的形象标志,成为错综复杂的现代城市关系的象征性雕塑,由此,它们便超出功能性设施的局限,成为城市公共景观装置。

西站高大的建筑体量对于旅客而言,尺度过大,排风口装置在尺度上缓和了这种对比,并且补全了场地北侧界面建筑与广场之间下凹状的天际线,同时为过往行人提供视觉导引和心理上的安全遮蔽空间。充满张力的伞状造型,极富雕塑感的体量,使装置成为广场的视线焦点。装置的雕塑性处理在形式和内涵上延续了火车站——广场——世纪坛轴线的“速度——时间”主题,进一步强化了广场与城市在文脉上的联系。装置构架在上方三层出挑的举折是对中国传统古建筑挑檐的转译,与远处的西站中式大屋顶有所呼应;采用工字钢与金属条的组合,铁轨的形态在排风口装置造型上得以延伸;明快醒目的朱红色取自中国传统色彩,强调装置在城市空间中的重要性;表面氟碳喷漆亚光处理保证了装置在复杂的光环境条件下仍然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降低光反射造成的视觉疲劳感,且耐久性好,可应对水雾、腐蚀性气体等因素对装置表面的破坏。

地面铜盘雕刻装置“北京西站原点”以日晷与时钟为造型灵感,城市与地点信息分布在三個层级构成的同心圆中。文字信息的呈现和阅读方式同时考虑单行阅读的舒适性与整体感知的完整性,其排列形式真实反映了场所空间的分布状况,并根据视觉效果与阅读习惯作出调整,形成密集与疏松的节奏对比。观赏者沿顺时针方向行进,会因刻度条的节奏变化而产生时空交错的感受。地名、城市名、距离标注均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可以唤起人们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以此建立自身与外部环境联系的信息化。

三、挖掘场所元素之间的关联性

在设计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妨碍”设计的元素,普遍情况下,设计多是去除不和谐元素。其实,越不和谐的存在越显眼,越与场地有着紧密联系。从这些元素入手,挖掘其与场地的内在联系性,充分发挥其感知上的显著性,将劣势转化为优势,成为设计中的亮点,也是设计生命力的关键体现。通过建筑与景观、内部与外部、功能与美学的融合,在现有复杂纷乱的条件下建立新秩序,提升空间的品质是城市景观设计的可行之路。为每个人提供在空间中获得不同感受的机会,设计情景体验空间,使行人能将此处与周边环境联系在一起,为他们在喧嚣中营造出身心放松的公共空间。无障碍通行的空间设计和多样景观元素的吸纳,又为各类人群提供了多样活动的空间。例如,北京西站北广场作为繁忙、杂乱的“众生相”之场所,“速度”是其与周边区域最本质的关联。将能暗喻速度的各类语言置于设计中,空间中便充斥着“速度”,快与慢的感知交叉重叠在此处,平衡了时空。原本快速、破碎化、片段化的城市记忆有了缓冲,与慢速的景观空间互补,对火车站的记忆也在呼应其形式的造景手法中得以延伸,属于它们的特殊的城市记忆就完整并鲜明起来。北京西站北广场空间因此而充满活力,从而成为城市文化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

猜你喜欢

北京西站场所广场
布鲁塞尔大广场
在广场上玩
一个人出门远行
听的场所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远离不良场所
春运期间北京西站共有154.8万人次刷脸进站
恋爱场所的变化
广场上的大钟
圣诞暖心逛店之屯门市广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