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宁波博物馆看文化内核构建
2018-05-30夏尚歌
摘要:建筑除了为人提供一个基本的庇护场所外,更重要的是对地域文化和生活模式的展现。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建筑体系也在不断更新,但在发展中如何保存建筑的文化承载功能,如何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当代建筑中将是一个重要话题。中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各地兴起的城乡改造热潮中,出现很多“大拆大建”“拆真建假”的乱象。本文将以此为重点,分析我国当代建筑面临的问题,并以宁波博物馆为案列,思考将文化传统融入当代建筑体系的方法。
关键词:宁波博物馆 文化内核 当代建筑体系
一、文化传统的缺失问题
文化内核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风土人情、群体意志的体现,更是情感的归宿,这种文化内核从古至今一脉相承,犹如古希腊、古罗马建筑的理性之美,正是这些文化内涵赋予了建筑存在的深层意义。
在现代建筑的模式中,文化内核在一定程度上被建筑师所忽视。当代世界建筑强调现代主义、功能主义,强调建筑带来的功用和效果,同时,模式化、概念化的建筑也层出不穷,这意味着当代建筑设计者对文化内核的关注不足。诚然,在学院派体系中,有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反映,但那是时代所赋予的一种相通的文化内核。柱式建筑元素被不断重复运用、对形式美的追求流于概念化,大多数建筑仅止于此层面而已,没有延伸出深层次的文化内核,这也是后来被现代主义所超越的主要原因。
当代中国建筑向西方学来了学院派体系,近年又可见越来越多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拔地而起,这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建筑必然要更新换代,这是世界的发展趋势。但是,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多年文化积淀,同时又是多民族融合的国家,在一次次的更新换代中,部分本土建筑师变得只关注建筑技术、追求形式简洁的造型,令人看不出这竟是一位本土建筑师的作品。随着这种趋势的发展,随之而来的还有一系列問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传统古建筑的破坏。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许多传统村落民居遭到破坏,“建筑”成为一门生意,而不是不同地域文化下人们精神和肉体的归宿。
2.一味对“量”的追求。当今社会追求更高更大、更快更强,总是在和数字较劲,对于“文化”这一决定质的因素则关注度不够。要知道,追求功能模式化的建筑,不论多坚固,也终将被历史淘汰。
3.对文化表面的、肤浅的描摹。这种类型的建筑比单纯注重功能的建筑更为可怕,比起只考虑“量”的建筑,这种建筑可谓是东施效颦。它们普遍有具象化、抄袭、对文化定位不准的特点。于是就出现了“铜钱大厦”“亚洲最大的乌龟建筑”“白宫”“最大冰壶”等一系列异形建筑。此类建筑徒具夸张的外形,而没有将不同地域的文化内核展现出来,甚至将一些伪文化或拜金文化表现在建筑中。想要成为一座城市的地标,却又急功近利,不通过长期调研来了解城市的历史和风俗,仅靠形态的模仿,终究只是拉低城市的文化水准,使文脉随着历史发展而消散。
二、案例分析
值得庆幸的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开始关注以上问题,同时,也有建筑师在对文化的探索中取得成功。王澍是其中走得比较远的一位,他设计的宁波博物馆,是很好的案例与佐证。从宁波博物馆的案例中,可以看出设计者对上述问题有自己的思考,能感受到建筑手法的现代化与建筑气质的地域化的有机统一。博物馆作为一座展现城市文化的场所,如何让建筑与文化相得益彰,如何让这个大体量的建筑展现宁波的气质和文化,这是设计者王澍考虑的重点。通过对这一建筑的分析,将会对上述问题的解答有所助益。
近代以来,中国建筑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逐渐远离传统,而王澍率先提出“重建当代中国本土建筑学”,强调人、自然、文化的有机结合。作为活跃在中国建筑一线的建筑大师,王澍的作品有着一种独特的象征性和延续性。普利兹克奖评委会主席帕伦博勋爵曾经评价王澍:“他的作品能够超越争论,并演化成扎根于其历史背景永不过时甚至具世界性的建筑。”宁波博物馆是其对建筑文化内核理念的深刻诠释。
宁波博物馆位于宁波市鄞州区首南中路,是王澍“新乡土主义”风格的代表作,整个博物馆承载了宁波丰富的文化信息,建筑风格低调平和,与整个城市交融在一起。这座博物馆建筑开裂,微微倾斜,如同城市中升起的山丘,一抹水域横贯主入口大通道,并向北环绕在建筑外围,暗含宁波从渡口到江口,再到港口的历史发展轨迹。同时,水域的设计与南侧的河滩形成了独有的江南水乡景致。在空间上,博物馆被切分为四个体块,体块与体块之间又错落着庭院与交通空间,隐藏在大体块中的小空间,令人联想到中国园林的曲径通幽,这种处理方法使整个空间变得更加静谧而文雅。
在整个交通空间的布局上,通往各个展馆和小广场的路线,构成了一个个街巷的意象,这些街巷就像是宁波记忆的时间线。行走于其中,能唤起宁波人心中的城市记忆,也让外来者感受当地文化的魅力。除此之外,在博物馆外墙的材料选用上也契合了当地文化。在外表面上,王澍收集了宁波旧城改造时残存的旧砖瓦,将其砌进墙面,如同收集文物般汇集起来,与博物馆“收藏历史”的观念相契合,构成瓦片墙,实现了旧砖瓦的再利用,复活了它们尘封的价值,这种瓦片墙的建造手法也表现出王澍对于传统建筑技艺的尊重。正如他本人所说:“提升传统技术,这也是我们在使用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体系的同时,为什么还要大量使用手工技艺的原因。技艺掌握在工匠的手中,是活的传统。如果不用,即使在形式上模仿传统,传统必死;而如果传统一旦死亡,我相信,我们就没有未来。”
就这样,从宁波博物馆的建造理念到空间构成、建筑形态再到建造手法,都观照着当地文化,将宁波的历史文脉和现代博物馆建造有机地结合,为建筑注入了它应有的精神文化内核。这样的建筑才是可以长久留存的建筑、有生命的建筑。
三、方法探究
通过宁波博物馆这一案例,可以解决当代建筑在看待文化方式,体现文化内核方面的一些问题。综上,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观点:
1.把握好当代建筑体系和文化的关系。现代主义建筑作为当代建筑体系的主流,强调的是功能性,更追求简洁朴素的表现方法。然而这种阐释是属于物质层面的,是建筑的工具和表皮;文化才是精神层面的,是指导现代主义建造的中枢。只有这样,透过现代主义建筑将文化氛围营造出来,建筑才不至于变成空洞的、简单的形式。
2.真正了解建造地的文化。我们的建造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学习了西方,但文化却不能复制。近年来,国内兴起建筑的欧美风,想要建立起第二个纽约或打造中国的曼哈顿,但这样做的意义何在?罗马、巴黎等欧洲城市并没有多少高楼大厦,但仍不妨碍其知名度和舒适度。而作为拥有千年历史和众多民族的泱泱大國,我们有北京四合院、有窑洞、有徽派大宅……尝试更深层地去挖掘一个地方的文化和历史,尝试把这些元素融入到建筑之中,才有可能构建出真正具有文化内核的建筑。
3.对本土建筑师的信任。现在国内很多大型项目仍旧交给世界上一些大型建筑事务所负责,但是,他们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上会与国人有所差别,而国内的建筑师虽有好的想法却没有施展空间。现在,应该为本土建筑师搭建良好的平台,建立起对国内建筑师的信任,让国内的青年建筑师能够发挥作用,为当代建筑注入新的元素。以此为契机,东方的建筑体系才有可能发展壮大,甚至改变现有的西方建筑为主导的格局,让本土文化更多地融入到建筑中去。
4.建筑教育的引导。我国近代以来的建筑教育来源于西方的学院派教育体系,后又随着时代的发展转向现代主义,可以说与西方建筑有深厚的渊源。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忽视了对传统东方建筑的探究。在今后的建筑教育中,应通过一定方式来引导学生加强对本国传统建筑以及建筑人文价值的研究。
结语
宁波博物馆给了我们一个启发,即不论时代如何变迁,文化始终是建筑中永恒的存在。在人口、经济、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功能主义的建筑,但也同样需要心灵的栖息地,需要文化的承载物。希望在未来的中国,我们看到的不再是“千城一面”的景象,而是通过一个城市的建筑,读懂它的面貌,读懂它的历史,读懂独属于一方水土的文化内核。
(夏尚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柴瑞琳,李华磊.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房地产业,2011(3):178-178.
[2]彭一刚.传统建筑文化与当代建筑创新[J].中国科学院院刊,1997(2):85-87.
[3]周畅.对地方传统建筑文化的再认识[J].建筑学报,2000(1):49-50.
[4]王澍,贾方.宁波博物馆[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11(1):142-147.
[5]郭舟,许砚梅.建筑的回归——浅析王澍的建筑思想及其作品[J].河南建材,2013(2):184-185.
[6]顾孟潮.当代中国建筑艺术的危机与其他[J].读书,1988(11):32-37.
[7]王一,李莹莹.建筑与记忆——浅议宁波博物馆[J].中华民居旬刊,2013(4):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