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谈阿尔瓦罗·西扎

2018-05-30胡佳

中国艺术 2018年6期

摘要:对于设计和生活,建筑大师阿尔瓦罗·西扎有着自己的标准:“适合就是最好的。”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的设计体现出西扎独特的建筑语言,从对场地的尊重到对艺术的理解,西扎温和而严格地把控着对各种元素的运用。反观其所有的作品,正是因为立足于心中的设计准则,使西扎能“超越建筑”,把控好任何类型的设计。

关键词:西扎设计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超越建筑

阿尔瓦罗·西扎1933年出生于葡萄牙波尔图,曾获1992年普利茨克建筑奖、2001年沃尔夫艺术奖、2009年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皇家金奖”,是当代重要的建筑师之一。西扎的作品简洁、单纯,又充满个性、张力。他注重和谐地处理建筑元素间的相关性,建立现代设计与历史环境之间的联系,并因追求个性化品质、敏锐捕捉社会变化而受到关注。

西扎设计的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位于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内,与另两位普利策奖得主的作品——王澍的象山校区、隈研吾的民艺馆遥相呼应,共同演绎和见证着环境与建筑的共融与共生。博物馆建筑占地面积约1.68万平方米,用地呈三角形,一边是喧嚣的城市,一边是书卷气的校园。整个建筑形同两把互相折叠交织的折尺,红色与米色的砂岩共同演绎西扎的经典语言,在转折和错位中构筑建筑的雕塑感。建筑围合出内庭院空间,任凭阳光沿著笔直挺拔的围墙肆意泼洒,描绘着不同的光影效果。

一、西扎经典的建筑语言

(一)对场地的尊重

西扎建筑设计的出发点往往不是内部几何秩序的完整,而是关注建筑置于场地的必然性,使建筑能自然地嵌入环境之中。西扎的建筑不仅全面满足场地关系,同时试图将时间性容纳进来。一条河、一棵树、一堵老墙、一块礁石都与建筑一视同仁,在设计中被充分考虑。西扎甚至还干着考古学家的工作,从遗迹中寻找设计灵感。在设计博物馆建造初期,西扎就遇到了场地与建筑之间关系的问题:基地上有棵大树,对原规划中的建筑方案有所影响。对于这块场地而言,樟树是当地“老居民”,博物馆则是外来者,西扎果断让建筑在满足功能和面积的前提下做出了避让。于是,出现了戏剧化的一幕:一株苍翠的古树倚靠着粗糙的红色砂岩,互为映衬,原本朴素平直的墙面因为树影的婆娑而灵动起来。对于建筑外墙色彩的考虑,西扎以独特的建筑语言回应校园与周边的矛盾,实现了建筑的现代性与地域性的完美结合。

从迈入建筑领域开始,西扎就关注场所遗迹、思考时间,逐步形成了对城市变迁的敏感触觉。在他早期的作品莱萨·达·帕尔梅拉海洋游泳池中,西扎考虑如何将水池以最佳方式插入到石构地面,使游泳池就像潮水留下的痕迹一样自然地留下,泳池里的水和海水相混合,与广阔的海洋融为一体。在这个项目中,西扎的设计如同大自然鬼斧神工一般,就像他自己写的一样:“于是,建筑师被解雇了。”

在另一个项目加里西亚现代艺术中心中,建筑所在的地块带有中世纪历史遗存,并且从每个角度看基地都是倾斜有角度的,西扎整合建筑来适应四种不同的地形。艺术中心以巧妙而精确的方式嵌入当地文脉中:场地东部高起的修道院花园经过设计成为建筑的一部分,通过坡道、平台、踏步精心组织出引导空间来呼应场地西北面的起伏街道,同时也回应了花园的地形地貌。建筑外观所反映出的“封闭与凝重”的场所主题,是对周围历史建筑的尊重。西扎设计中对历史的回响并非单纯复古,而是以现代手法调和新老建筑,寻求不同时空的对话。

(二)对艺术的理解

作为一名建筑师,西扎始终坚持在艺术领域寻找原始的牢固关系。少年时代的学画经历至关重要,在西扎后来的人生中,他的生活热情、艺术修养、特殊个性均源于此。

1.雕塑与建筑

童年的梦想往往会影响人的一生。西扎早年入学波尔图美术学校时向往的是雕塑系,但由于家庭原因转而学习建筑设计。西扎称雕塑是“光线下巧妙的造型艺术”,并认同建筑的雕塑感,以此作为表达建筑的主要手段之一。

设计博物馆由外向内体现了雕塑感。平面上,建筑以两组“L”型体量构成,结合形成三角形中庭。简洁的几何形体加上红白两色砂岩呈现出纯粹的体块感,层叠突出的展厅顶部和削切的门廊、平台、窗口更显出被雕刻的艺术感。门洞与交通空间高低错落,从高大侧窗和天窗倾泻而下的光线相互交织,空间与光共同营造出强烈的几何感,处处凸显雕塑的感染力。

再看西扎的另一个建筑项目——位于里斯本的1998年世博会葡萄牙馆,这个建筑以超现实主义的雕塑化征服世人。顶部巨大的混凝土薄型顶棚悬挂于两侧如神殿般庄严的古典柱廊上,摒弃下方立柱支撑。巨大的跨度不仅延续建筑的厚重感,更因其简洁的吊装方式而具有纯粹的震撼力。此建筑邻水而筑,深檐下的廊道空间拒绝了炎炎热浪,随着日光变化切割出多变的建筑阴影。

2.绘画与草图

比起建筑,绘画伴随西扎的时间更长久。师从埃索里诺 瓦兹的时期,他用画笔描绘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在成为一名建筑师之后,绘画对他的工作和生活也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建筑大师阿尔瓦·阿尔托在工程期间绘制草图以推进项目进展的方法,使西扎开始关注草图。西扎的草图中有平面化的城市脉络、鸟瞰描绘的城市景观、近距离的城市风土……在旅途中,他用笔记录着模糊的轮廓、清晰的细节,或是以洒脱勾勒来获取灵感。

西扎在进行建筑设计活动的时候,从场地考察到方案勾画到细节推敲都离不开设计草图。他的建筑设计草图大部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俯瞰的建筑体量图,建筑被放在较大环境范围之中,它们推敲的是建筑如何恰当地在场地中存在;另一种是以人视高度描绘建筑局部的透视草图,为了将视觉中建筑的特征强化出来,建筑经常被有意夸张,拉长或拔高体量,用弧线代替直线以表达在行走中逐渐接近建筑的动态感觉。这些草图有些是完整且充满细节的,有些以粗糙、杂乱叠加,有些则是通过重叠变形记录着突发灵感。

3.光的诠释

现代主义建筑先驱阿道夫·卢斯曾说:“建筑由空间塑造而不是装饰。”这深深影响了西扎,他遵循了卢斯式的建筑语式,一直探索与思考空间的纯粹性。除了通过简洁几何形和朴实材料表现建筑本身,他对虚实空间另有自己独特的处理方式,例如对窗的吝惜、对光的控制。因此,经常会看到西扎的建筑很少开窗或是尽量开小窗,仅保留必要的采光。

福尔诺斯教堂是西扎对光线高强度把控的典型项目,传递出一种全新的教堂空间。教堂的仪式感极强,从10米高处投射下的光线带着神圣而远离人世的纯洁性。室内空间自上而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最上层采光用的侧窗看不到光源,仅能感受到如同上天召唤般的弥散光线;中间开阔空间不再开窗;下层右侧设置条形长窗,强烈的光线投射到圣母像上,拉近神与人之间的距离。入口正前方墙面的两个竖形开口,因为暗藏天井投射下的光线而成为两扇开启的光门。

著名建筑评论家威廉·柯梯斯说过:“西扎最好的建筑其实不是真正的建筑,它们是嵌入当地文脉中的光与空间的容器。”作为一种特殊的虚质材料,无形的光赋予了西扎建筑有形的、可感知的艺术效果。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的内部空间是一个泛光的世界,窗的设计界定了空间的围合与开启、体量的压缩和扩张,人们在光的指引下游历建筑,体验空间,感受愈加丰富的生命力。在西扎看來,窗户的设置应当与内部需要紧密结合,因此除了面向内庭需要看风景的窗户外,其余地方极少设置窗户。自然采光方面,在文献中心五米挑高的侧墙开窗,通过漫反射使光线均匀地洒布在整个阅览空间,天光展厅则以顶部巨大的膜结构均匀传递光线,整体空间空灵漂浮。对光线“吝啬”的把控,反而让西扎营造出带有强烈个性的意境美。

二、西扎个人特质的呈现

西扎作为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的设计师,天光展厅中又展出其从业近五十年的作品,并取名为“超越建筑的西扎”,这对规划展示空间和策划展览都是一种挑战。作为容器的建筑要能够包容下它所装载的物体,反过来,内部所装之物也一定要符合建筑空间的气质。既要保留原先西扎空间的原汁原味,又要体现出展览特征,让观众在观展同时融入建筑,沉浸于场景气氛,与展览有深入的情感交互。

如何真正去理解西扎“超越建筑”的内涵?西扎是建筑师,同时又是设计师、雕塑家,此次展览包括建筑、雕塑、家具、工业产品等领域的近百件作品,不管什么类型的设计,都体现着西扎对生活的独特解读,他的成就已不仅限于建筑。但如果在这个层次上体现西扎,是在字面上对“超越建筑”的理解,是远远不够的。

纵观西扎的建筑作品,从完美契合场地到平实体现空间,其中神秘的力量感让人着迷。虽无强烈视觉冲击,但均值得细品,用材、工艺都非常考究,每一件器物都与它身处的空间气质符合。从家具到五金件的设计,都经过细细揣摩,做到极致。再看西扎的线描旅游手稿,充斥着线的构成感与透视的张力性。对于设计和生活,西扎有他自己的标准:“适合就是最好的。”所以,他的作品包罗万象。从设计类别看,大到规划,小到一个五金零件;从建筑分类看,高有精神层面的教堂,低有满足基本生理功能的卫厕。正是立足于心中的设计准则线,使西扎能把控好任何类型的设计。基于此,我们把西扎一系列的设计生活描绘为“线上人生”,寻找背后的故事。这条准则线串起了他50年的职业生涯,勾勒出整体作品的特征,同时构成了整个展览的线索,我们努力将西扎还原成一个真实的丰富的人。这条心中的准则线与绘画手稿中的地平线合二为一,通过文字的视觉形象贯穿于三个展厅的墙壁之上。观众在准则线的指引下,沉浸于西扎式空间的气氛中,触碰其深层次的设计精神。

从国际设计博物馆体现出的西扎式建筑语言,到“超越建筑的西扎”展览中折射出的精神内涵,处处能感受到真实的西扎,他将现实加以转变,温和地吸收着对立面并超越种种的冲突矛盾,将片断与整体、模糊与明晰、简洁与繁杂、传统与现实等诸多矛盾因素交织在一起。最深切的热爱并非强烈爱憎,而是能终其一生保持温暖和包容的心,西扎以平实朴素的设计语言向生活表达着无限敬意。

(胡佳/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展览部主管、副教授、策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