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种基于双ARM架构的光伏逆变与监测方法

2018-05-30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王立强

电子世界 2018年9期
关键词:串口单片机电路

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王立强 丁 磊 王 赛

0 引言

目前光伏逆变与监控方法在控制和调节光伏发电设备上存在困难,影响到光伏发电安全稳定。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太阳能光伏逆变与监测方法,该方法可以实时获取设备信息以保证系统稳定运行,具有人机交互功能,便于操作人员调整与维护,且具有Wi-Fi联网功能可管理和统计区域分布式光伏逆变系统信息。

针对光伏逆变与监控,文献[1-2]基于单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的系统实现其控制功能,DSP由于自身功能原因,适用于高速的数据运算功能但在处理较为复杂的显示控制时,可能出现实时性无法达到要求,并且成本昂贵不利于大规模应用。文献[3-4]通过设计单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逆变器实现光伏逆变与监控,但FPGA的设计、调试比MCU复杂,成本较高。

针对上述典型方法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双ARM(Advanced RISC Machine)架构的方法实现光伏逆变与监控功能。新方法采用MCU_LCD搭载μC/OSII操作系统测量数据;使用μC/GUI界面实时显示系统状况;通过触摸屏进行人机交互实现系统参数设置;采用MCU_SPWM输出SPWM波信号实现逆变;MCU_LCD和MCU_SPWM之间通过串行口进行通信,从而可实时获取逆变器的运行信息(包括电压、频率等参数);增加WiFi模块对设备信息实现远程管理和统计[5]。

全文安排如下:第1章介绍系统架构,第2章给出硬件电路模块的描述,第3章介绍软件模块,第4章给出仿真与实验,最后是结论。

1 系统架构

图1所示为本文设计的整体框图,主要分为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其中硬件部分主要包括基于STM32F103的触摸屏接口、光耦隔离电路、驱动电路、三相逆变桥电路、电压电流采样电路、AD637真有效值转换电路、频率检测电路、通信模块。采用ARM体系中Cortex-M3内核的STM32F103VET6芯片搭载μC/OSII操作系统和μC/GUI界面设计的光伏发电与检测系统,逆变电路采用6只MOSFET构成半桥,由驱动模块传来的6路控制信号及3路基准电平信号控制MOSFET通断,从而将DC直流逆变为三相正弦电源。增加由TLP521构成的光耦隔离电路保护信号输入端电压安全,采用3个IR2111构成驱动电路实现半桥的工作。

人机交互功能主要由MCU_LCD实现,可直接通过触摸屏进行相关设置,完成数据采样和转换以及故障的处理。当检测到的数据与预设的数据有出入时,则进入故障处理模式,严重时可直接自动停机,在显示屏上显示的同时通过局域网通知管理者。MCU_SPWM单片机用于产生SPWM驱动信号输出、控制功率开关管的导通和关断、实时调整系统工作情况,具有死区控制以防止逆变器的损坏。

图1 系统框图

2 硬件电路模块

2.1 信号检测与调理电路

2.1.1 电压电流采样电路

在对系统进行反馈调整时,需要得到当前状态的电压和电流数字量,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性,不能直接在电路中添加检测电路,因此采取了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进行采样,然后再通过AD637真值转换电路获得有效数字量,最后将其送给芯片进行处理。

本文采用了型号为ZMPT101B的电压互感器,该互感器可准确测量250V以内交流电压。板载高精度运放电路可对信号做精确采样和适当补偿,电位器可调节放大比例,输出信号为正弦波,波形的中间值为1/2VCC。采用ZMCT103B/C型电流互感器,模块可以测量5A以内交流电流。

2.1.2 AD637真有效值转换电路

为便于计算所测电压电流及计算功率,采用AD637真有效值转换芯片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有效值,其基本原理是平方、取平均值、开方运算,将真有效值代入运算可以不考虑波形参数以及失真度的大小。AD637的输出电压从一个提供输出缓冲的反相低通滤波器获得。

2.1.3 频率检测电路

电路由3个部分组成,依次分别为轨至轨宽带运放OPA2365,单通道的比较器TLC372一端接参考电压,另一端为输入电压比较后输出标准的方波,在经过SN74LVC1G14反相器得到与输出正弦波同相的方波。

2.2 通信模块

当出现故障时若不能及时的发现与排除,这样就可能造成系统的损坏和经济损失,为了应对此问题,本系统提供了远程监控以实现更高的可靠性。MCU_LCD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串口透传至M302-A1模块,该模块扫描并接入所在区域AP(Wi-Fi路由器)然后传至手机终端,具体工作过程如图2所示。本文为了便于开发,ESP8266采用的是开发快公司生产的M302-A1及其自建的服务器,通过iLink(多平台SDK适配)完成设备端到手机端的数据传输。M302-A1模块功能强大,其核心ESP8266是乐鑫公司生产的低功耗WIFI芯片,内置32位CPU,能够独立运行,也可以作为从机搭载于其他主机MCU运行,包括ADC、SPI、I2C、I2S、串口等接口和PWM输出功能,可用于实现远程控制[8]。

图2 处理流程示意图

3 软件模块

通过STM32的高级定时器1输出三相SPWM波经过光耦隔离电路、驱动电路和逆变桥实现直流电逆变成交流电,为了让输出功率达到要求,系统的相位检测必须有足够高的精度。本系统通过电压电流调理电路将高压电转化成低压交流电,再经过AD637真有效值转换电路得到直流电压,高速AD采样后得到电压电流值。利用μC/OSII的多任务系统将检测到的电压、电流、频率,等参数显示在屏幕上并通过串口发送给ESP8266模块传输到远程控制端。

3.1 SPWM波的生成

SPWM的工程实现是用一种调制波去和三角波比较,三角波的频率是调制波的n倍,最终便可输出一组幅值相等,脉宽随调制波变化的矩形波。本文利用规则采样法[6-7],事先生成正弦表存储在内存中利用STM32F103VET6的高级定时器,程序框图如图3所示。

图3 SPWM产生程序框图

图4 MCU_LCD程序流程图

图5 MCU_SPWM程序流程图

3.2 单片机程序设计

(1)MCU_LCD单片机程序设计

MCU_LCD单片机实时采样系统温度,若系统运行正常,进入下一次的采样与判断;MCU_LCD单片机先通过显示屏上设置的用户参数,并将相关参数送给MCU_SPWM,然后进入等待状态,MCU_LCD进行采样,系统判断是否出现故障,如果运行正常,则执行后续的相关功能程序,MCU_SPWM产生驱动信号。具体流程图如图4所示。

(2)MCU_SPWM单片机程序设计

显示屏在系统上电后进行初始化,用户可以对MCU_SPWM设置电压电流、频率以及温度等参数,同时进行显示,该动作通过串口通信接口实现,具体程序流程如图5所示。

3.3 串口通信

利用STM32F103VET6自带的USART接口同时结合其直接存储器 (DMA)提供MCU_SPWM和MCU_LCD之间的高速数据传输。本方案采用的是DMA1的通道2对应USART3_TX的请求映射,通道3对应USART3_RX的请求映射。

3.4 显示模块

触摸屏LCD显示利用了该芯片的灵活的静态存储器控制器(FSMC),相较于GPIO其优点是数据传输速度更快,在对参数进行处理时实时性更强。

4 仿真与实验

对系统原理进行matlab仿真,仿真原理如图6所示。

图6 MATLAB仿真原理图

5 结论

本文设计了基于双ARM架构的太阳能光伏逆变器控制器,介绍了主要核心硬件电路的设计,将整体功能分别通过两个单片机协调分工实现:系统的主要控制由MCU_SPWM完成,故障处理、人机交互等功能则由MCU_LCD实现。通过施加反馈回路达到实时调整的效果,保证了系统稳定性。

[1]Yu Fei,Guo Hong-mi and ChuYanhe.Design of Photovoltaic Generation Grid connected Inverter Based on DSP[J].Trans Tech Publica tions,2012,1662-8985:3443-3448.

[2]Wang Q,Qin J,Qin X.Design of the Inversion Power-Supply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DSP[C]//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tronics and materials processing.2011:1425-1430.

[3]Jian Chen,Xianglian Xu,Shunjie Li,Ka Hu,Liang Yu.Implementation of Grid-Connected Cascaded Multi-Level Inverter Based on FPGA for Centralized Photovoltaic Generation[J].ELSEVIER,2012,17(2):1185-1192.

[4]Zhang Y,Min D U,Sun C Q.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programmable three-phase power signal source based on FPGA[J].Electronic Design Engineering,2016.

[5]范兴隆.ESP8266在智能家居监控系统中的应用[J].山东华宇工学院,2016(9)52-56.

[6]朱能飞,王翠,等.基于STM32的SPWM直接面积等效算法的分析与实现[J].计算技术与自动化,2017,36(3):20-22.

[7]张奇志,张涛.基于STM32F103的三相SPWM软件设计[R].西安:西安石油大学,2015-09-21.

猜你喜欢

串口单片机电路
电路的保护
浅谈AB PLC串口跟RFID传感器的通讯应用
基于单片机的SPWM控制逆变器的设计与实现
解读电路
基于单片机的层次渐变暖灯的研究
基于单片机的便捷式LCF测量仪
巧用立创EDA软件和Altium Designer软件设计电路
基于MATLAB模拟混沌电路
USB接口的多串口数据并行接收方法探索
基于蓝牙串口适配器的GPS接收机与AutoCAD的实时无线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