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金融业对实体经济影响的研究
2018-05-30祁金祥周剑飞
祁金祥,王 娟,周剑飞
(1.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7;2.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7)
一、南通市金融机构存贷款的基本现状
(一)南通市金融机构存款基本情况
根据南通市统计局网站上的“数据南通”栏目公布的资料显示:2013—2017年,南通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前四年都有两位数的增幅,而2017年只有一位数。2017年末,南通市金融机构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11 718.16亿元,比上年末的余额11 330.57亿元增加387.59亿元,增长3.42%。南通市近五年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平均年增加1 048.60亿元,年平均增幅为12.68%。近五年,南通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的增减变动情况如表1。
表1 近五年南通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的增减变动情况
(二)南通市金融机构贷款基本情况
近五年,南通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每年均有所增加,且都有两位数的增长幅度。其中,2017年末南通市金融机构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7 886.57亿元,比上年末的余额6 896.58亿元增加989.99亿元,增长14.35%。南通市近五年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平均年增加776.02亿元,年平均增幅为14.51%。近五年,南通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增减变动情况如表2。
表2 近五年南通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增减变动情况
二、南通市金融业对实体经济投资分析
(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2013年—2017年,南通市固定资产投资每年均有所增加,但增幅基本呈递减趋势,其中,2017年末固定资产投资为4 959.20亿元,比上年末余额4 811.95亿元增加147.25亿元,增长3.06%。南通市近五年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年增加414.55亿元,年平均增幅为11.54%。近五年,南通市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减变动情况如表3。
表3 近五年南通市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南通市固定资产投资的年年增长,其动力主要来源于南通市政府提出的“3+3+N”,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合理布局,国有投资、民间投资、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并进,机械、轻工食品、化工医药、电子信息、电力能源等五个行业投资同比增长。
近年来,南通市每年约安排市级重大项目160个,完成投资约占全市当年固定资产投资的20%,有力支撑了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平稳增长。
(二)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工业投资分析
2013年—2017年,南通市工业投资前四年都有所增加,但增幅基本呈递减趋势,其中,2017年末工业投资为2 397.75亿元,比上年末的余额2 406.36亿元减少8.61亿元,降幅0.04%。南通市近五年工业投资平均年增加137.54亿元,年平均增幅为7.13%。近五年,南通市工业投资的增减变动情况如表4。
表4 近五年南通市工业投资情况
近年来,南通市围绕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建设上海“北大门”新定位,持续聚焦产业项目建设,猛攻有效投入、强化产业培育。“3+3+N”产业方面,高端纺织、智能装备、电子信息类项目增长较多,智能装备产业项目完成投资的增速最快,有力支撑了全市工业投资的平稳增长。[1]
(三)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服务业投资分析
近五年,南通市服务业投资每年均有所增加,但增幅基本呈递减趋势。其中,2017年末服务业投资为2 556.68亿元,比上年末余额2 396.13亿元增加160.55亿元,增长6.70%。南通市近五年服务业投资平均年增加276.91亿元,年平均增幅为17.12%。近五年,南通市服务业投资的增减变动情况如表5。
表5 2013—2017年南通市服务业投资情况
近些年来,南通市服务业投资的稳定增长,得益于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每年保持50%以上的高速增长。南通市获评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中国服务外包风采城市,南通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园成为全省首家“中国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园区”。
以2017年为例,从企业情况看:重点企业支撑作用明显。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前50强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31.1亿元,占规模以上服务业的比重为43.2%;从行业情况看:服务业七大行业呈现“两快、五缓”格局。其中,营利性服务业、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较快,分别增长17.6%和13.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速为个位数。
三、南通市金融业对实体经济产业调整的资金支持分析
南通市的产业分布特点是:第一产业主要集中在农村,第二、三产业则主要聚集在城镇。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往往是第一产业从业人员逐渐减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逐步增加,而且是经济社会发展越快,第三产业的从业人数越多,并逐渐高于第一、二产业的从业人数。但是这一过程通常是需要资金的注入和产业的调整来实现的。2013年—2017年,南通市各产业对GDP的贡献情况如表6。
表6 2013—2017年南通市各产业对GDP的贡献情况
从表6可以看出,近五年南通市的GDP持续上涨,涨幅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近五年南通市GDP的平均增速为9.80%,高于江苏省近五年的平均增速8.36%,更高于全国近五年的平均增速7.12%。从数据来看,随着GDP增速的减缓,第一、二、三产业的增速也都略有降低。
为了能够更清晰地分析南通市各产业对GDP的贡献,通过查询南通市统计局网站上“数据南通”栏目公布的资料进行整理得到近五年南通市各产业占GDP的比重,如表7。
表7 2013—2017年南通市各产业占GDP的比重
从表7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由2013年的6.3%下降到2017年的5.7%,降低了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由2013年的51.6%下降到2017年的47.1%,降低了4.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由2013年的42.1%上升到2017年的48.0%,上升了5.9个百分点。
这些数据说明了南通市在产业调整的过程中,农业人口和工业人口数量在不断地降低,转向了第三产业,从而使第三产业得以迅猛发展,第三产业的GDP比重也随之不断增加。总体来看,南通市近五年各产业对GDP的贡献为:第一产业占5.7%,第二产业占48.7%,第三产业占45.6%。
南通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得益于“十二五”和“十三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南通市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十三五”时期,南通仍处于工业化中期或中后期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工业经济为主导,传统产业、资源消耗产业仍将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和产业规模,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难度较大。
四、金融业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金融业是为推动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业的基本功能是资金的融通渠道,将资金从有富余的人或企业那里转移到资金短缺的人或企业那里,在实现资源重新分配过程的同时,自己也从中获得利益。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金融业也不例外。金融业如果一味地追逐盈利,会使其作为资金融通渠道的基本功能失效,从而使部分资金短缺者得不到资金供给。金融业的发展也无形地助推了投机市场的繁荣。资金富余者通过一级市场购买债券或股票,实际上就是为资金短缺者提供资金支持,但有些购买者在购买后,再通过二级市场进行高价抛售以获取收益。[2]金融业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举世瞩目的美国次贷危机。总之,金融业对实体经济的发展有巨大的推进作用,但也存在很多风险和问题。金融业健康有序地发展能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但如果出现问题也会对实体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五、南通市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通过前文分析可以看出,南通市经济近几年得到了快速增长。而经济的增长,离不开金融这个无形之“手”的助推。应该说金融是实体经济运行的“命脉”,它渗透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和各类经济主体。
(一)加快金融业发展,强化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
把金融业发展放在重要地位,南通金融业有两个“亟待提升”。一是竞争力亟待提升。金融竞争力是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但目前南通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总体比较弱小,全国性银行法人机构还是空白。二是南通金融业服务地方经济的拉动力亟待提升。[3]引导金融资源向实体经济转移,加大对船舶海工、高端纺织、电子信息三大重点支柱产业和智能装备、新材料、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三大重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提高中小企业、三农和先进制造业的信贷可获得性。支持上市公司通过整体上市、定向增发、资产收购等形式开展兼并重组,促进产业整合与升级。鼓励金融资源从钢铁、水泥、船舶等过剩产能中有序退出,严格审核金融资源进入钢丝绳、印染等落后产能,支持金融机构盘活沉淀在长期亏损、失去清偿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存量信贷资源,推动企业主动压减、技术改造、兼并重组,实现产能减量、产品提档和产业转型。
(二)制定相关政策,优化金融业人才环境
制定和落实对金融人才的相关政策,为优秀人才提供优越的生活工作环境。加大对各类急需金融人才的引进力度,采取多种方式,从国内外金融发达地区引进优秀金融业人才,建立金融业智囊团,充分发挥其作用;与南通市各高校广泛合作,为高校金融或相关专业的建设提供相关政策或建设资金,引导南通各高校加大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培养出更多的优秀金融人才;寻找专业的金融培训机构,为南通市银行业相关人员提供多种多样的职业培训和行业培训。
(三)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
加大对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的考核力度,引导和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促进南通市中小企业不断做精做优,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创新政、银、企合作模式,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确保中小企业贷款户数、申贷获得率等指标不断上升。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探索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保证保险基金,用于中小企业信用保证保险的保费补贴和贷款本金损失补偿。制定政策推动各地区设置中小企业资金周转池,为处于困难期的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制定政策鼓励南通市各金融机构为各中小企业提供更优惠便捷的金融服务。
(四)加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紧紧围绕涉农的投资、信贷、保险、信用、担保、产业基金、金融要素市场、企业上市等,努力形成政策性、商业性、合作性相结合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快农村地区金融自助服务终端或便民服务点布设。加快ATM机布放,逐步实现乡镇全覆盖,力争部分地区覆盖到村。
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支持,尤其是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支持。目前,南通市支持“三农”的金融机构主要有农村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通过制定政策,鼓励每家银行的每个营业机构都能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提供对口支持。积极推进农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质押融资试点,努力推进将养殖权、林权、海域使用权、运输工具、存货等纳入抵押、质押物范围。对支农效果显著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风险补偿和货币政策工具使用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1]张林,张维康.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增长的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J].宏观质量研究,2017,5,(1):47-60.
[2]王志德.金融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D].长春:中共吉林省委党校,2013.
[3]祁金祥,王娟.南通市农村民间金融现状的实证分析[J].时代金融,2013,(35):86-8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