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夏博物馆藏隋代金“方奇”赏析

2018-05-30撰文周文訸

收藏界 2018年6期
关键词:向海长尾狩猎

撰文/周文訸

2006 年,宁夏盐中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在盐池县青山乡古峰庄同时出土了三块金质饰牌,均由失蜡法浇筑制成,其中一块金饰牌中带有“方奇”字样的铭文,专家将其定名为金“方奇”。“方奇”在《词源》中的解释为:“地方所产珍奇之物”,但金饰牌在当时是否被称为“方奇”则没有相关记载。这组金“方奇”的具体用途还在进一步考证中,但其丰富的图案、清晰的纹饰和纹饰中透露出的文化内涵,都具有极高的研究和观赏价值。

经勘查,以下三块金饰牌出土地附近未发现遗址或墓葬,部分学者根据出土地点和史料中对“白乌”年号的记载认为,它们是隋大业九年(公元614 年)称帝建元的陕西扶风(今凤翔)向海明农民起义军遗物。铭文中出现的“中御府造”应当为向海明设置的手工业机构。狩猎图金“方奇”和长尾鸟纹金“方奇”上的钉孔说明它们可能是钉铆在车辆之上的装饰物。

但另有学者提出异议,认为狩猎图金“方奇”中狩猎者的衣着和冠饰都具有十分浓郁的游牧民族特征,翼狮形象极具波斯风格,狩猎文金“方奇”左下方武士面前的萌芽状树形纹饰在中亚、西亚金银器上较为常见,被认为是孕育生命的象征,主体图案帝王与野兽格斗的主题常见于波斯美术作品中并带有袄教风格,与史料中记载向海明信仰佛教出入较大,铭文中的“明明彀骋”没有避向海明之“明”讳,“腾”“刚”“兽”等字样为错别字,因而指出这些金“方奇”的铸造者很有可能是公元417 年十六国时期内迁今天宁夏一带、略懂汉文化的匈奴人的一支。

隋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风暴席卷全国大地,从614 年至617 年间,先后有100 余支起义军在全国各地兴起,参加人数达百万,这组金“方奇”如果确是向海明农民起义遗物,则是非常罕见的研究隋末农民起义的物证;如经进一步考证确定为内迁匈奴遗物,其出现时间可向前追溯两个世纪,也为我们研究胡人内迁和丝路文化提供了实物资料。

狩猎图金“方奇”

尺寸:长18cm 宽14cm 厚1cm 乳钉高0.7~0.8cm 径0.2~0.3cm 重约842.1g

说明:是三块“方奇”中图案最丰富、也是唯一铸有铭文的一块。该“方奇”正面纹饰为四重结构。最中心的矩形内为狩猎图,图案中心上方有一骑马周旋于猛兽之间的狩猎者,头戴宝冠、插有羽毛、身披盔甲、腰间插箭、足蹬长靴,作拉弓射箭状,奔驰的马匹马蹄飞扬,左前蹄踩于飞鹰颈部,右前蹄踏于豪猪背部,鞍鞯俱全。马匹前后各立有一猛虎和豺狼,狩猎的紧张气氛不言而喻。画面左、右下方,各有一手持弯弓的勇士,呈跪射姿,头戴冠、身披甲、足蹬靴,更显骑马者威武彪悍、气宇轩昂的英姿。左下角勇士面前有一颗有枝无叶的大树,狐狸、豹子、犬自上至下环绕其中,右下角勇士面前有一神兽,似为雄狮,却长有翅膀,画面中还有熊、猿、麋等兽形与飞鸟交相辉映、动静相宜。第三重中的主要纹饰为卷草纹,上下对应有两个兽面和四个龙纹。二、四重为竖钉纹,分别环绕在一、三重之外,第二重每边两排,第四重每边一排。整个图案场面恢弘、构思巧妙、布局合理、做工精致、技法精湛,堪称精品

狩猎图金“方奇”背面

说明:背面虽未经打磨,但较为平整,在矩形框外的左、右、下三边阴刻有82 个隶书铭文,其中正文56 个字,每4 字为一句,从右至左依次为:“金刚灵质,盛衰不移。良工刻构,造兹方奇。明明彀骋,百兽飞驰。猿猴腾踯,狡兔奋髭。九龙衔穗,韩卢盻陂。洸洸巨例,御世庄丽。保国宜民,千载不亏。”落款26 个字,自然断句为:“白乌二年岁在戊午三月丙申朔九日甲辰,中御府造,用黄金四斤。”

长尾鸟纹金“方奇”

尺寸:长20cm 宽16.5cm 厚1cm 乳钉高1cm径0.15cm 重1166.8g

说明:铸造成型。饰牌纹饰为三重结构,正中有一长方形框,第一重中心有一对相对而立的长尾鸟,双目圆睁,振翅欲飞,双爪内勾呈环状。第二重铸有龙纹一周,较为模糊,第三重有龙六条。矩形图案的外围绕有竖钉纹三周,外侧上方左右各有两个钉孔。饰牌正、背面均未经打磨,花纹模糊,制作粗糙,疑似为半成品

鸟纹金“方奇”

尺寸:长20cm 宽16.cm 厚1cm 乳钉高0.7~0.9cm径0.2cm 重937.8g

说明:纹饰为三重结构,下沿大部分缺失,中心的一对立鸟纹饰与长尾鸟纹金“方奇”基本相同,但更为粗糙,第二重为连缀的水波纹,第三重为龙纹,其上部左、右各有两个钉孔。主体图案周边围绕有三周竖钉,无打磨痕迹,亦疑似为半成品

猜你喜欢

向海长尾狩猎
港口——向海,向未来
逆水行舟,向海问路——读《造舟记》
为什么椰子都向海的方向生长?
长尾直销产品图鉴
长尾豹马修
向海而生
追踪长尾豹马修
狩猎还是偷猎
恐龙是怎么狩猎的?
秀逗原始人④狩猎惊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