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郊中学生物课外科技活动心得
2018-05-29赵志兵
赵志兵
摘 要:为了更好地巩固课堂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使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应结合课堂学习实际、学生兴趣及学校现有资源、周边生物资源、网络媒体等,开展丰富多彩的生物课外科技活动。
关键词:生物;课外;科技活动;原则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4-006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4.042
我校位于县城边缘,属于城郊中学。充分利用城郊特殊的生物资源合理地开展生物课外科技活动,能激发高中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有效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还能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认识家乡的生物资源,增进热爱家乡的情感,为家乡的建设建言献策。
一、城郊中学生物课外科技活动的组织原则
1.安全性原则。我校生物课外科技活动开展的地点主要在实验室,也去过野外、麦芽厂、乳制品厂、庄稼地等校外场所。不管是实验室还是校外都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特别是校外活动所涉及的安全隐患更多,比如交通安全、野外生存安全(花粉和漆树等植物过敏、蚊虫和蚂蟥等动物叮咬)等,而学生的安全意识淡薄、缺少相关的生活经验,并且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欠缺,因此活动的组织者首先要在每次活动前做好对学生的安全提示和教育,还要做好保障,使整个活动都在教师的掌控之中安全有序地进行。
2.自愿性原则。此项活动可以结合学校的校本课程来开展,兴趣小组组建前,应广泛地、客观地宣传此项活动的目的、方法和意义,然后根据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及特长,让学生自愿报名参加活动。然后将参加活动的学生进行分组,以便于管理,更重要的是有利于调动学生参加活动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避免活动流于形式,提高活动的实效性。
3.多样性原则。课外科技活动开展的内容和形式要灵活、多样、有趣。从内容来说,主要包括做学生感兴趣的实验、中学生生物联赛辅导、野外生态资源和环境调查、生物制品厂参观学习、实地参加农业生产活动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活动内容也要适合高中学生认知水平,活动的内容和时间安排要符合学校的客观实际和当地的自然现状、生产生活的实际情况。从形式来说,不要搞教师的一言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对中学生生物联赛的辅导:每次辅导前由学生自愿或推荐一人作为主讲人,主讲人根据小组同学的需求备课、讲课,教师只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对学生未解决的问题进行解答。这样更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因地制宜原则。生物科学与人类的生活、健康都有密切的关系,而野外自然资源和农田等是开展生物课教学的开放课堂,各种各样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是生物课教学的最佳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取用方便。因此,教师在活动课教学组织和安排时要结合学校实际、结合当地实际,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当地的各种生物资源。
5.全面发展原则。在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一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课堂学习效果、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二要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三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坚忍不拔意志品质;四要引领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6.提高科学素养原则。通过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缜密的科学作风、百折不挠的科学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创造创新能力等,最终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素养。
二、生物课外科技活动的基本方法
1.进行兴趣生物实验。首先高质量地完成教材实验,再根据学生兴趣、意愿进行一些兴趣实验。实验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自主实验,培养他们简单的生物实验设计、操作和分析探究能力,体会实验设计应该遵循的几大原则(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科学性原则)。如大豆种子呼吸速率的测定、探究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生长素浓度、生态瓶的制作及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研究、土壤小动物的采集及其生活习性的观察、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的制作、对“观察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实验”的改进等。通过这些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2.高效开展生物校本课程。利用学校校本课程,对学生感兴趣的生物知识进行专题讲座,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兴趣、提高生物学素质,如赵忠祥老师的《人与自然》节目视频、全国中学生生物联赛辅导、生物科学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当地生物资源的现状及保护和开发利用、当地动植物种类的调查与分类等。
3.进行实地参观和学习。组织学生先后参观了永昌县金穗麦芽厂和乡下的几个新型农业合作社。参观过程中,通过观察、体验、交流、查阅资料,学生不仅进一步加深理解了有关生物学知识,比如在参观麦芽厂的过程中学生深刻体会到了环境温度、湿度、PH值、氧气供应等外界因素对种子发芽的影响,还发现了一些生态、环保方面的社会问题,增强了学生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
4.参加农业实践活动。通过参加农业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同时也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农业生产技术,使他们具有一定的农村实际工作的技能;利用节假日安排学生实地参加各种力所能及的农业实践活动,如农作物栽培、农田除虫除草、家畜家禽喂養、农产品采收和存放等,不仅能丰富了学生对生物学的感性认知,还能培养学生的生产实践能力、树立劳动光荣的意识、增强劳动观念、强健自身体魄,从而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5.进行生物资源调查。掌握生物资源的调查方法,调查了解家乡生物资源的现状,如我县武当山、水云山、北海子湿地、金川峡水库、西大河、东大河、花草滩林场等地的动植物种类及植被覆盖状况。通过调查,学生了解了我县动植物的常见种类,学会了动植物的分类方法;也发现上述各地的植被覆盖情况整体而言逐年好转,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破坏现象,由此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让学生体会到生态资源、生态环境通过保护是可以改善的。
参考文献:
[1] 李晓霞,刘涛.城郊中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3(10).
[2] 杨艳红.高中生物课外活动在塑造人才中的作用[J].教育,20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