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英语学习者二语心理词汇组织的对比研究

2018-05-29刘芳芳

校园英语·中旬 2018年3期
关键词:二语习得对比研究

【摘要】在二语习得研究中,心理词汇早已成为一个独立且活跃的领域,吸引着许多心理语言学的专家学者。每个二语学习者都拥有一个容量庞大、组织有序、可高效提取的母语词库和属于自己独有的二语词库。本文通过选取近期发表在核心期刊的两篇与二语心理词汇相关的论文,就两者的研究问题、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最后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旨在发现两者研究中的不足或存在的问题,并分析近期二语心理词汇研究的状况,以期探索二语心理词汇研究的新视角,为之后的学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心理词汇;二语习得;对比研究

【作者简介】刘芳芳(1991.4.11- ),女,汉族,河南上蔡人,大连外国语大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

一、心理词汇的研究状况

人们对心理词汇的关注,是从19世纪对失语症问题进行研究的时候开始的,但一般认为真正提出心理词汇雏形的是 Treisman。在国内,桂诗春先生最早开始了心理词汇研究。他认为,在大脑中储存的词汇知识有点像一本词典载有的信息,但是其组织方式又不尽相同。词义的心理表征似乎比普通词典的词义更为复杂,而且似乎和辨认过程是分开的。

近几年,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们在心理词汇模型的构建、二语心理词汇的性质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试图进一步了解大脑内部的信息加工过程,以便更好地改善我们的语言教学和学习,相关研究简要如下:1.关于心理词汇模型的构建。围绕第二语言心理词汇的研究,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们也建立了一些词汇存储和提取的模型。不过,任何心理词汇模型都力图从以下五个方面给出解释:频率效应(frequency effects)、词/非词效应(word/non word effects)、语境效应(context effects)、词优越性效应(word-superiority)和衰减效应(degradation effects)。这些实验中,比较著名的有 Morton 的词汇发生模型(logogen model)、Marslen-Wilson 的群集模型(cohort model)、Forster 的检索模型(search model)和 Levelt 的蓝图(blueprint)模型等;2.关于二语心理词汇性质的探讨。关于二语心理词汇的性质,学术界目前主要有以下三种不同观点。第一种是语音说,即认为二语心理词汇主要是靠语音联系起来的。Meara 最早为这一观点提供了较为全面的证据。他认为,“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二语)和母语学习者的心理词汇有重大差异,语音在二语心理词汇中所起的组织作用比在母语心理词汇中的作用要明显的多”。第二种是语义说。持这一观点的学者们认为,二语心理词汇与母语心理词汇一样,语义起着主导作用。第三种是句法说,这种观点认为二语心理词汇本质上是组合型的,即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一种线性的修饰、搭配关系。

二、本文研究对象简介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两篇相关中英文论文。中文论文,作者徐哥,题为“基于构建式词汇联想的二语心理词库组织模式及重组研究”,发表于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6年3月第24卷第1期;英文论文题为“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FL Learners English Mental Lexicon”,由Zhongxin Dai & Kemin Wang(由于不知作者汉语名字,故用拼英代替)发表于英语语言教学,2013年2月第6卷第3期。

三、对比分析

由于两篇论文都是实证研究,内容又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以下将从研究问题、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对它们进行对比分析。为方便起见,在之后的篇幅中,中文论文用①代替,英文论文用②代替。

1.研究问题的对比。

①研究问题有两个:第一,中国的EFL 学习者的二语心理词库的组织模式呈现出怎样的特点?第二,历时的二语语义网络概念层的构建是否会对二语学习者的心理词库组织和提取产生积极的影响?

②研究问题有两个:第一,中国EFL学习者在习得一个词时,这个词的哪些信息将被储存在心理词库中?第二,随着学习者英语知识的增长,这些被储存的信息又是如何发展的?

就两者研究问题来看,①倾向从大概念的研究,如组织模式的特点、影响心理词库重组的因素等,而②的研究点比较具体,主要聚焦在词汇在心理词库的储存情况,虽然二者最终的落脚点有所不同,但①②在研究过程中,实验都是基于词汇展开的,即两者是基于一个出发点而得出不同方面的结论,因此,二者的研究相互补充。

2.研究对象的对比。

①研究对象的选择:对象是选自华侨大学经过入学分级考试后划分出来的2013级非英语专业A 级新生,相当于3级英语水平。从不同专业的3 个实验班中每班分别随机选取20名同学,共60名学生参加该次研究。

②研究对象的选择:对象是随机抽选华北电力大学和北京石油大学的學生,总共400名,他们学习英语的背景基本相同,年龄在17岁到23岁之间,他们都是以汉语作为母语,英语作为外语并且学习英语的时间是7到9年,期间从未到英语国家生活过。

两者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也具有相似性,都是选择在校的大学生。而且学生都是随机性选择,不同的是②在数量及范围上都比①大,主要原因是由于二者实验的复杂性不同,因此不能仅凭借这一点对二者的研究进行任何评价。其次,二者的分组依据,笔者认为①的比较合理,因为能确定学生的英语水平都是同一级别,所以可随机分组;相比而言,②的分组依据有点主观,笔者认为应该也有相关的前测,才能确定是不是大一学生的英语水平就一定比大二大三学生的低,然后再进行分组才比较有说服力。

3.研究方法的对比。两篇论文都是实证研究,两者在研究过程中都用到了实验法。

①在受试者数量较大的前提下,本次研究采取看刺激词写反应词的方式,实验同时给出两个刺激词,即刺激词词对受试者要主动有意识地在两个刺激词之间进行语义网络的构建。

②受试被要求做词汇知识的测试,内容主要涉及11项与词汇相关的测试。总共发放400份试卷,最后用于研究的共有308份。

一般情况下,实验的数据都比较有说服力,两者都以词汇作为出发点,从整体角度来看,二者的研究方法并无孰优孰劣之说。

4.研究步骤的对比。

①进行实验前首先依据Laufer (2004)的词汇水平测试,进行词汇广度测定,然后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效度检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进行系统的二语心理词汇重组之前,在词汇广度方面并无显著差异。因此,可以把两个组分别定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采取多次采集数据的历时性研究方式,以10周教学周为实验周期,每周在大学英语课程结束后向实验组中的30位受试者发放一份词汇联想试卷,学期结束前共收集到6次共180份词汇联想的试卷。

②词汇知识测试从词汇的八个方面探索中国EFL学习者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词汇在心理词库的储存情况;要求受试答一份与词汇相关的测试卷,然后收集试卷,筛选出有效试卷进行数据分析。

从实验过程来看,显然①比②要复杂,而且实验用时较长,不过是实验前对此次试验的简单介绍,还是实验过程中对词汇的选择以及学生词汇广度的测定等方面,①都设计的比较全面,而②虽然涉及的研究对象数量较多,但研究过程却比较单一,只是给400名学生发放了一份词汇测试卷,而笔者认为在测试前期,对这份测试卷也应有效度测试。

5.研究结果的对比。

①研究一系列的词汇联想研究测试结果表明:1)中国EFL学习者的心理词库个性与共性并存,即个体心理词库的构建与个人的认知方式和已存知识体系相关联;2)总体上新词在纳入已有的心理词库的过程中,其词性会影响概念节点的数量和联想反应类型;3)最终实验结果中实验组的词汇广度及深度显著地高于对照组,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二语学习者在教师的协助下主动地有意识的进行词汇联想。

②研究结果表明:1)中國EFL学习者在习得词汇时,储存在英语心理词库的只是词的形式(语音及拼写)和意义;2)随着学习者英语水平的提高,对词汇的多层面习得也会增加(如词的语境意义,词的搭配等)。

就研究结果来看,①②的研究结果是紧扣研究问题的,也做了比较详细的回答,总的来说还不不错,并且二者的研究结果对词汇的教学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四、结语

二语心理词汇的组织模式的研究对二语学习者有很大的帮助。本文通过对两篇研究心理词汇组织的论文就它们的研究问题、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研究结果的对比分析,笔者明白研究不是完全没有漏洞的,任何研究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我们阅读文献的过程中,不能只跟着别人的思路,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并不断找出自己研究的落脚点。由于时间关系,笔者只作了两篇论文的对比,因此并不能说明很多问题,但是,通过对比,至少希望对今后的研究者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1]Aitchison,J.(1994).Words in the Mind:An Introduction to the Mental Lexicon[M].Oxford:Blackwell Publishing.

[2]Cook,V.(2003).Introduction:the changing L1 in the L2 users mind.In V.Cook(ed.)Effects of the Second Language on the First[M].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

[3]De Groot,A.(1995).Determinants of Bilingual Lexicosemantic Organization[J].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4]桂诗春.实验心理语言学纲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5]徐哥.基于构建式词汇联想的二语心理词库组织模式及重组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4(1):76-79.

猜你喜欢

二语习得对比研究
浅析中国学生习得英语存现句常见的问题及原因
高职院校英语视听说教学改革探究
二语习得的关键期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英语写作母语迁移影响实证研究
诗歌里的低诉,苍凉中的守望
传统中药学与生药学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