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采撷异域文化瑰宝 出彩初中英语教学

2018-05-29林秀花

校园英语·上旬 2018年3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渗透初中英语

【摘要】英语是一种语言文化,其本质是文化的载体,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交流工具,具有浓厚的文化背景和思维习惯。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学中,教师都不能将英语知识孤立与文化之外,更不能有汉语的思维去进行英语的思考。教师应该将跨文化交际贯穿在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在学生学习知识的时候,逐步的渗透英语的文化背景,促进学生运用英语思维习惯去学习和思考,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消除语言文化的障碍。本文将进一步讨论如何在教学中进行英语文化的渗透。

【关键词】初中英语;跨文化交际;渗透

【作者简介】林秀花,浙江省温岭市城南中学。

英语是世界第一大交际语言,随着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发展,英语在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能否拥有一口流利的英语交际能力也是衡量一个人素质的标准之一。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教师要熟练的掌握中外文化在各个方面的不同,积极的进行文化背景的渗透,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交际训练,有效的促进学生英语各项素质的发展。

一、跨文化交际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的意义

语言是文化的体现方式,文化是语言的内涵,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教师要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在文化的基础上进行语言的学习,这样才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帮助学生积累英语的基础知识,诸如词汇、语法、句型等内容,还要不断的进行语言文化背景的渗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英语文化的内涵,体验英语的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和交际能力。如果一个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只是进行英语词汇、语法以及句型的积累,只是记住了英语知识,而不能进行实际的运用,这样的学习,效率是低下的,效果也不能令人满意。新课标要求的是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好学生学习的指导工作,不能让学生进行死记硬背,而是在进行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应该注重英语文化的积累,激发学生对英语文化底蕴的兴趣,运用英语的思维习惯进行学习和探究,掌握英语学习的正确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初中阶段正是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事情,英语教学应该引导学生至始至终的进行英语基础知识和英语文化背景相结合的意识,有效的促进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跨文化交际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的策略

文化内涵是任何语言的学习的基础和前提,要想学好一门语言,必须是建立在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基础上,否则,只能学其形而不能知其神,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由于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没有语言的氛围和文化基础,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注重英语文化的渗透,让学生在了解文化的基础上对英语语言进行学习,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下面我们主要从教材内容、词汇、表达方式等方面进行文化的渗透。

1.结合教材内容,创设英语文化教学情境。新课改以来,英语教材内容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对于有关英语文化背景、风土人情、思维习惯等方面的内容都进行了增加和优化,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文化知识,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基于英语文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英语文化的底蕴和内涵,开阔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眼界,促进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情境教学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思维能力。教师可以根据课本知识,组织学生进行英语交际、演讲和对话,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英语文化的魅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热情高涨的进行教学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正确学习英语的方法和技巧,提升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比如在进行“Its raining !”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有关英国人谈天气的教学情境,比如两个英国人见面时一般这样说:

A: It looks like its going to be sunny.

B: Yes, its much better than yesterday.

A: They say were going to get some rain later.

B: Oh, lets just hope it stays warm.

英国人见面谈天气是一种文化,一方面和英国的天气多变有关系,另一方面也是两个人消除尴尬,拉近距离的一种方式,外国人不喜欢聊隐私,因此,谈天气是一种良好的交流方法。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天气的对话,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掌握英语的文化背景知识,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同时也巩固了课本的知识内容。

2.融贯词汇、句型教学,渗透跨文化学习内容。不同的语言文化造成了不同的语言习惯,在一些英语词汇中,用法和意义与我们有着很大的差异,由于语言发展的环境和所处的地理区域之间的差别,就造成了语言的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上有着明显的文化特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中的内容,在词汇、句法中渗透英语文化,让学生不仅知道词汇的字面意思,还能够掌握词汇到有的文化色彩和情感,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进行更好的学习和探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比如羊在我国的文化中寓意着吉祥,是五谷丰登,安泰吉祥的象征,然而,在英语的文化里,goat常常是邪恶的象征,也常常用来代表一些好色之徒,这可能与古希腊好色的“森林之神”有关,就是sleep在英语中也带有胆小鬼之意,如:sheep without a shepherd、follow like sheep等等,在人们的习俗和生活中,形成了独有的语言文化,比如,工作累的像狗一样,直译成英文应该是“work like a dog.”而英语中,这是一个褒义词,意思是“努力工作”,类似的还有“Every dog has his day!(任何人都有幸运的时候)”,“old dog.(行业的专家)”,“beard the lion in his den.(老虎的屁股摸不得)”,只有结合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才能更好的掌握英语的思维表达习惯,有助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语言是文化的体现,在一些常用的词汇、句型中,都包含着浓厚的文化气息,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对英语文化进行深入的挖掘,通过词汇以及句型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其背后的文化背景,以及英语思维用法习惯,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实现跨文化交际。

3.拓展学生的英语阅读,渗透跨文化交际能力。阅读是学习和提高语言知识的有效方法,任何语言的学习都不能离开阅读。初中教材中的文章虽然都比较具有代表性,但是并不能满足学生阅读的需求,因此,初中教师应该积极的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结合教学内容,推荐一些适合学生知识水平,具有一定文化背景、内涵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在进行阅读学习的时候,可以了解英语有关的文化,一些英语的节日习俗、历史背景、精神風貌等,即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增长学生的知识水平,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让学生从阅读中掌握了英语的思维习惯,表达方式以及文章中丰富的文化底蕴,逐步的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常常会遇到一些西方的传统节日,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一些有关这些节日的来历、发展以及所蕴含文化的材料,这有助于学生更加的了解英语的文化习俗,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思维的发展。教师在遇到西方文化传统节日的时候,可以在教学中穿插一些有关节日的内容,让学生对西方节日背景有所了解,然后给学生安排一些课下收集有关西方文化节日习俗的任务,促进学生带着目的去进行阅读,如西方的一些重大节日Christmas Day(圣诞节)、Hallowmas(万圣节)、Easter(复活节)、Thanksgiving Day(感恩节)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对比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从文化的差异上进行节日的理解,从而更能有效的理解西方的文化,在学习的过程中,用英语的文化思维习惯进行思考,有效的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

综上所述,英语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方便学生运用英语的习惯进行语言的学习和交流。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英语文化的渗透,及时的进行教学调整,以适应学生的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邹敏.中国初中学生跨文化敏感度调查[J].科教导刊(下旬),2015 (09).

[2]卢称英.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J].英语教师,2015(10).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渗透初中英语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