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英语泛读教学模式的实践分析

2018-05-29廖春华

校园英语·中旬 2018年3期
关键词:高中英语信息技术

【摘要】英语新课程教学目标要求越来越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泛读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更加丰富有趣的资源。因此,在信息技术的大环境下,以及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教师应构建网络英语阅读资源库,并以选修课Unit4 Global warming为例,分析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英语泛读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英语;泛读教学

【作者简介】廖春华,广东省湛江市廉江中学。

在信息日益发达的当今社会,阅读在不同的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们希望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以实现高效的交际活动。可是,据诸多出国留学人员反映,听、说已不是他们学习过程中最大的困难,阅读速度的问题反而成为最大的问题。因此,对阅读能力的培养需及时高效,应在中学就开始着手培养,打好基础。作为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泛读教学发挥着巨大作用。

一、英语泛读教学网络阅读资源库的构建

信息社会最明显的特征在于信息获取的快捷和全面。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利用网络便利来运用信息资源,对其加以传递、存贮及整合,作为教学及学习的资源。众所周知,网络空间具有丰富的英语语料,与任何一座图书馆相比,这些语料资源都要丰富的多。因此,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英语泛读教学具有巨大的优势,一是广泛性:种类多样,内容丰富;二是传递性:检索迅速,整合便利;三是即时性:材料鲜活,更新及时。

当然,信息化的泛读教学并不是任凭学生随意无目的的在网上阅读,而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在网络阅读资源库中搜索有用的资料。因此,在泛读教学进行前,教师应该建立适合高中学生需要的网络阅读资源库。网络阅读资源库所需的物质前提是有能连上Internet的教师用机及与校园网相连的一定数量的学生机,这属于普通中学微机教室的基本配置。一般而言,构建过程为三步:

第一,确定主题。本文作者以为,网络泛读教学的选材应当与课本中教材主题相符。人教版高中教材的主题分布基本上符合中学生知识构建的要求,如文化风俗、体育活动、历史人物、发明创造、环境保护、风景名胜等。课本中所缺乏的是不可以多角度多层次的向学生展示相关课题素材,所以,教师可以运用网络资源对素材进行整合,并且结合所学的内容来确立泛读的主题。如学习SEFC 1B 的The Aswan Dam一课时,可考虑选择the River Nile(尼罗河)的介绍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向学生展示这条河流经常发生洪水灾害却又十分重要。当然,也可以选用china Daily中有关我国三峡大坝水利工程建设的报道作为学生课外泛读的材料。

第二,搜索下载。如果泛读主题较为较窄(如Pen、Tel),不易搜索,可采用大型搜索引擎进行搜索。如果主题范围较广(如Sports、Food),可采用分类网站进行搜索,从而可以避免在多个查询结果中进行再次选择。

第三,资料整理。由于网络资源的多样性,下载的资料不一定都适合高中生进行阅读。因此,当教师从网上将资源下载成功后,首先应对其进行初步的筛选,用科学的态度、趣味性的原则选出适合高中生阅读的材料,然后再对所选择的材料进行有必要的加工工作,如生词注解、添加阅读任务等。最后,根据所选材料的不同特性进行材料的衔接、整合。对属于相同主题的网页可以构建一个材料组,即子网站的建设。将不同主题的网页建设多个子网站,以便将来更好地进行搜索。一个泛读材料常用的排序原则为Pre—reading(背景阅读)、while—reading(辅助阅读)与post—reading(拓展阅读)。教师对材料进行适当整合,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本教材、增加文化知识,也有利于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高中英语泛读教学的策略

泛读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其策略主要在于:一方面,将语言作为一种工具,通过泛读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训练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中英語泛读教学策略应以任务驱动理论为基础,进行多层次、多维度的教学。

1.实施任务驱动。基于TBL(任务型学习)理论,语言学习作为一项有目的的交际活动,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向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然后给予学生恰当的阅读、思考、讨论的时间,让学生为解决任务提出设想(planning),最后让学生进行任务汇总、报告(report)。同一语料的任务应该呈阶梯性进行设计,从易到难、从浅到深进行任务布置,且不值得任务应该是多层次、多维度的。与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不同,任务驱动策略的教育理念在于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由于泛读资料一般都比教材要难,所以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因遇到一定的困难可能会降低阅读兴趣,而以任务理论为基础的教学理念可以让学生以任务为目标,通过思考、交流、合作完成任务,在任务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提高阅读兴趣。

2.训练阅读技巧。阅读是积极理解与成分接收信息的一项脑力活动。首先,文章的作者用文字将自己的思想表现出来,这是一项“编码(encoding)”活动。然后,语言学习者语言习得的过程其实是一项“解码(decoding)”的过程,读者需要对整个语篇进行分析,对文章中的语句、修辞、语义进行理解。而读者阅读材料实际是从辨认文字开始对文学、语义、修辞进行。读者在“解码”过程所花的时间越多,其阅读效率反而越低。

教师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

第一,信息搜索。给学生设计一些细节性的任务,如:The reasons of global warming,教会学生通过略读(skim)或跳读(skip)的方式快速获取答案。

第二,词义猜测。泛读资料中具有非常多的生词,这些生词是阻碍学生提高阅读速度的主要因素,教师在进行资料整合时应适当的设计一些生词障碍。这些词要么是可以通过上下文进行词意猜测或者是通过构词法可知其词意的词。

第三,图表识读。图表作为一种语言常用的表达形式,其信息承载量较大,对其信息全都识读是无意义的。对此,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关数据统计或者数据分析分析的任务,培养学生快速查询、寻找信息的能力。

第四,培养分析能力。阅读教学重要的目标之一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这就要求学生能够从整体上对阅读材料进行掌握,并能够根据自身经验对此做出一定的判断。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阅读任务实际:一是将材料的主题(subject)或标题(title)讲述给学生;二是说出作者的写作目标(Objection)或写作态度(attitude);三是基于材料中的内容做出符合文章逻辑的推断(logical conclusion);四是基于个人经验对材料中的内容进行恰当评估(evaluate)。

三、信息技术下高中英语泛读教学模式课例

下面本文主要以Unite4 Global warming阅读教材为例,分析其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运用任务驱动型理论,对高中学生进行英语泛读实践教学。

由于Module 6 Unit4 Global Warming的阅读文章属于枯燥难懂的类型,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有体验过,他们很难有心理共鸣。但本文作者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教学题材,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所以本文作者想要运用此主题进行一堂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实践课程。本文作者认为,要想激发学生的心理共鸣,最好的办法在于给学生补充课外材料,设计相关问题,创设互动的教学情景,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本文作者运用当今非常便利的信息技术,在网上通过网站搜索引擎,对有关环境方面的文章进行筛选,设计教学方案,整合为一节英语泛读课。案例如下:

I.Quiz Time

T:The earth is becoming warmer, which has attracted the worlds attention.Today lets get more information about it.

随后让学生阅读短文Climate change并做阅读理解题Check your understanding(材料略)。

(一开始就给学生实施任务,让他们带有目的并快速进入到阅读的状态中)

II.Fun Time

But we cant eat cars!

What causes warming,factories,cars,or COWS? A new United Nations report says COWS add greenhouse gases to the air. This adds to global warming.

Cows dont give of CO:like cars.But they do give of gas from their mouths and backsides.According to the report,COWS give of a lot of methane(甲烷)when they belch(打

嗝).Methane can trap lots of heat.It makes the atmosphere warmer.The droppings of COWS also give of another gas which traps heat too.

Cows and other farm animals make up 1 8 percent of the Worlds greenhouse gases,says the report.

If you were the cow,what would you say to the man?

(选取有趣味性的阅读材料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设置开放性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III.Think Time

1) Melt means polar bears have difficult future TWO-THIRDS of the worlds polar bears could die by 2050,according to a recent US study.It is because global warming keeps melting the Arctics sea ice.

Polar bears stand Oil sea ice to hunt seals(海豹),their main food.They rarely catch seals on land or in open water.As the sea ice goes,the polar bears may not get enough food.They could die of hunger.

2) Help me! 冰雪融化,何處是我家?

This picture is called Polar meltdown (《极地融冰》). It won the One Earth Award of 2007.A little polar bear is sitting on ice.

Because the weather is getting warmer,the ice has melted.The polar bear is now having a hard life.

Q: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picture?

(在教案中配以图片可以给学生带来心灵上的震撼,引发学生无限的遐想与思考。)

IV.Act Time

The world

World focuses on global warming.

ALL around the world,people are taking a to protect our Mother Earth from global warming.With witty slogans,theyre trying to attract the a of governments and citizens.

“Global warming,the number one issue of our times.”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Hands of Antarctica.”—Greenpeace

Greenpeace campaigned for over 15 years to focus world attention on Antarctica and helped to change a decision made by Antarctic Treaty Nations(国际南极条约)to allow mining in the worlds last untouched continent.

“Extinction(灭绝)is forever.”—Greenpeace

From overpopulation to deforestation,human a a threatening the (exist)of other species with which we s this Earth.

“Melting ice—a hot topic.”—2007 World Environment Day theme

World Environment Day themes

1989:Global Warming;Global Warning 警惕全球变暖

1992:Only One Earth.Care and Share 只有一个地球,一齐关心,共同分享

2005:Green Cities—Plan for the Planet! 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

2008:Kick the Habit! Towards a Low Carbon Economy 改变习惯,促进低碳经济

(本环节阅读,不仅设置了词汇填空的形式,将阅读和词汇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还将阅读教学拓展到世界环境保护日的介绍,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You and me, Together.

Read the passages:Make a difference for the Earth. (材料略)

(从世界大范围到个人小细节,学生通过积极的阅读和讨论,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

V.Appreciate time

Enjoy the song “I Need To Wake Up”—the best song in 2007 Oscar(部分歌词如下)

Have I been sleeping?

Ive been so still afraid of crumbling

Have I been careless?

Dismissing all the distant rumblings

Cause l need to move

I need to wake up

I need to change

I need to shake up

I need to speak out

Something is got to break up

Ive been asleep and I need to wake up now

(歌曲I need to wake up 是以 Global warming为主题的奥斯卡最佳记录片片尾曲,歌手运用其沙哑的唱法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告诫人们是时候该清醒了。)

在课堂的最后,教师进行课程总结并让学生大声朗读这段话:When we talk about the greenhouse effect,were talking about the world of tomorrow.We need to work together for a greener future;we have to carry the rainbow together.In a world of change,we need to be change.And remember.we didnt inherit this planet from our parents.We borrow it from our children and our childrens children.

Start from every little bit to fight global warming.

Remember your contribution counts.

VI.Cooperate time(Group work)

Please students plant a tree together in the campus to protect our environment with the topic of Global Warming.

(课内的阅读延伸到课外的植树活动,让他们明白在生活中做一些理所能及的事情来保护环境,意识到环境保護的重要性,从而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激发学习兴趣。)

四、总结

在信息技术的环境下,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教师不再起着教学活动主体性的地位。教师应该充分运用网络资源,设计合理有趣的教学泛读方案,指导学生的泛读学习,提高学生的泛读水平。另外,教师应当运用任务型学习理论以及阅读技巧训练法来设计英语泛读教学课案,创设丰富有趣的阅读情境,设计恰当合理的阅读型任务,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鼓励性质的评价。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潜能,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电芝.学习策略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

[2]乌美娜.中小学课程网络资源索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3]方其桂.多媒体CAI课件制作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4.

[4]左其焕.外语教育教程[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13.

[5]张文双.信息技术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高中英语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高效之路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