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课堂也能绽放出美的精彩

2018-05-29鲁立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艺术美美的音乐

鲁立

【摘 要】 音乐渗透在我们人类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她的重要任务是在课内外音乐教育中,给孩子营造美的氛围,沐浴美的熏陶,进行美的导引。让学生在酣畅淋漓的审美体验中,逐渐成为爱美、创造美的人,这才是我们音乐教育不懈追求的理想境界。

【关键词】 艺术美;创造潜能

音乐渗透在我们人类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她的重要任务是在课内外音乐教育中,给孩子营造美的氛围,沐浴美的熏陶,进行美的导引。因此,音乐教育中的美是浩如烟海,品之不尽的。让在有限的空间——教室里,演绎无限的、色彩斑斓的美的教学篇章,让学生在酣畅淋漓的审美体验中,逐渐成为爱美、创造美的人,这才是我们音乐教育不懈追求的理想境界。

一、在韵律氤氲中品味音乐的艺术美

音乐课上,让孩子学会聆听音乐,感悟音乐,品味音乐,应成为我们每个音乐教师的第一要务。通过我们的教学,让大量的优秀音乐作品在课堂荡漾,让学生在课堂上遨游在音乐的海洋,让孩子在韵律氤氲中品味音乐的艺术美,实在是非常重要的。为此,长时期以来,广大音乐教师也在努力寻求与实践着更有效的音乐课堂教学方法与策略,以达到让学生身心和谐的境界。她们,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各种教学活动、认真实施全面关注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合作、互动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感受音乐、体验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获得音乐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音乐不仅是听觉的艺术,也是视觉的艺术,全方位整体感知的艺术。让我们用耳朵聆听音乐,用眼睛欣赏音乐映照的画面,身体的各个器官,乃至心灵都可以感知音乐的韵律和动感。如若教师充分钻研教材,挖掘音乐情感,充分利用作品的内涵来感染学生,这时,音乐便是心灵感应的艺术。教师声情并茂的演唱、行云流水的弹奏、婀娜曼妙的舞蹈,便是吸引学生心仪、效仿以及鉴赏的艺术;学生动情的演唱、演奏,有滋有味的演绎就是表现和创造的艺术。这一切都是综合的、整体的、最直接的学习体验,音乐艺术美的熏陶必定是积极而有效的。

二、在创造中享受美的灵动

音乐课程标准强调,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言,“让学生体验到一种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感兴趣的重要条件。”模仿仅仅是起点,创造才是目标。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学习创造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鼓励学生即兴创作、表演,在师生互动中分享掌握知识、演绎音乐的无穷乐趣,是每位音乐教师必须在心中时刻关注的任务。学生在用眼睛观察、耳朵聆听、心灵感悟、幻想放飞后,就可以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去创造了。富有启迪性的、生动的音乐语言,伴随学生自己创造的音乐效果,将呈现出学生的所思、所想以及他们身上蕴涵着的创造能力和表演才能。在这样的课堂里,处处感受到美的灵动,体验到创作过程及创作成果的喜悦,体现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很好地为学生树立了学好音乐的自信心。音乐教育的核心思想是审美,是让学生体验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人群的生活、学习、思考、创造、奋斗、追求的心理路程,是感受作品蕴含的人文思想,感悟作者生活的时代、创作的背景,是探寻作品在历史长河中的价值与贡献。

小学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音乐教育的关键时期,这段时期决不能放松和降低音乐教育的标准。因此,我们每个从事音乐教育的教师都需精心打磨自己的课堂,让音乐美的精彩在40分钟内尽情绽放,让每一个孩子饶有兴趣地完成真善美的心灵体操。于是,让音乐课堂张开美的翅膀,应是每位音樂教师毕生孜孜以求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 陈安铃. “美的”音乐课堂[J]. 儿童音乐,2017(1).

[2] 万舒敏. 音乐课堂的“创新”[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9).

猜你喜欢

艺术美美的音乐
探究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美
打破平衡
美的校 美的人
试述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艺术美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音乐
音乐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