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2018-05-29陈宇

校园英语·中旬 2018年3期
关键词:阶段中职理论

【摘要】随着中职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培训的不断加深,当前如何更好的选择专业发展路线,已经成为中职英语教师发展的重点,中职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直接关系着英语教学的成败。然而,现实中中职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不容乐观。本文主要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发展阶段和相关理论基础三个方面对目前中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现状进行探讨。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中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作者简介】陈宇,广东省科技职业技术学校。

教师是教育实踐的直接承担者和教育改革的实施者,教育的发展和改革离不开教师的参与,教师的水平直接决定教育质量,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有高素质的教育。当前,中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广泛开展对中职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中职英语教师素质关键是促进其专业发展,中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已经成为保障中职英语教学改革成功的决定因素。Richards曾指出,“当今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简单事实就是任何一个国家想要在全球经济中发挥作用并获得社会及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信息与知识,其国民的英语语言能力至关重要”,因此, “我国的外语教学改革和外语规划已经被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

一、概念界定

1.教师专业发展。国内外学者对“教师专业发展”概念的界定有各自不同的阐述。国外学者霍伊尔(Hoyle)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在教学职业生涯的每一阶段,教师掌握良好专业实践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富兰和哈格里夫斯(Fullan & Hargreaves)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既指通过在职教师教育或教师培训而获得的特定方面的发展,也指教师在目标意识、教学技能和与同事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全面的进步。韦德(Wideen)综合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具有五层含义,包括:(1)协助教师改进教学技巧的训练;(2)学校改革整体活动以促进个人成长最大化,并营造良好氛围以提高学习效果;(3)一种成人教育,不仅提高教学效果,而且增进教师对其工作和活动的了解;(4)利用最新的教学研究成果,以改进学校教育的一种手段;(5)教师专业发展本身就是目的,在尊重、支持和积极的氛围中帮助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戴(Day)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包涵所有自然的学习经验和有意识组织的各种活动,这些经验和活动直接或者间接地让个体、团体或学校受益,从而使课堂教学质量得以提高。从这些教师专业发展概念看出,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通过教育培训和自身教育教学经验积累所获得的专业素质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2.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国内学者贾爱武认为: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在教师专业发展背景下, 英语教师在教师教育机制中的一个不断学习、反思、发展和成长的动态过程,包含两个维度

(即教师个人在专业教学生涯中的心理成长过程和在职教师受外在的教育或培训而获得的发展)。

文巧平教授认为:英语教师以自我发展需要为动力,在教师教育机制中,通过不断学习、反思使自己的专业智能素质和信念系统不断发展、完善的动态过程。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强调教师的主体性,强调在“终身教育”前提下,由教师主动地发展自己,核心是教师自我发展意识。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是多层面、多领域的,既包括了知识的积累、技能的娴熟、能力的提高,也涵盖了外语教育信念的建立、态度的转变、情意的发展。

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是其专业素质的发展。英语教师专业发展除了和教师专业发展有一样的内涵外,还具有英语这门学科的特点,戴曼纯、张希春认为,合格的英语教师应具备以下素质:有过硬的英语语言基本功、懂教育理论、了解中西文化、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吴一安认为优秀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框架由四个维度构成:英语学科的教学能力、英语教师的职业观与职业道德、英语教学观和英语教师学习与发展观。

中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以及学科的具体化,是整个教师专业发展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中职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该实现:先进的教育理念,稳定的专业理想,多层次的专业教学理论,与时俱进的专业知识结构,校本教材开发、教学管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教育科研和教学反思等方面的专业能力。同时,中职英语教师作为跨文化教育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应树立自主专业发展意识,以终身学习理论和行动研究理论为指导,坚持走可持续的专业发展道路。

二、理论基础

1.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国外学者的理论研究比较成熟,颇具影响力。1969年,美国学者福勒(Fuller)在《教师关注问卷》(Teacher Concern Questionnaire)中提出了教师发展四阶段论,即任教前关注阶段(preteaching concerns),职前阶段的“教师”只是想象中的教师,仅关注自己;早期求生阶段(early concerns about survival),实习教师关注的主要是自己的岗位胜任力以及作为一个教师如何“幸存”下来。他们关注的对课堂的控制、是否被学生喜欢和他人对自己教学的评价;关注教学情境阶段,教师主要关心目前教学情境在教学方法和材料等的限制下,如何正常地完成教学任务以及如何掌握相应的教学技能,教师开始关注他们的学习、社会和情感需要以及如何通过教学更好地影响学生的成绩和表现。伯登(Burden)对处在不同教学生涯发展阶段的教师进行了大样本、严密有序的访谈研究,提出了教师生涯循环发展三个阶段理论:求生阶段(survival stage),调整阶段(adjustment stage),成熟阶段(mature stage)。伯利纳(Berliner)结合实证数据,提出了教师发展经历了新手(novice)、高级新手(advanced beginner)、胜任(competent)、娴熟(proficient)与专家(expert)等五个阶段。菲斯勒(Fessler)提出了整体、动态的教师生涯循环论,分为八个阶段:职前教育阶段(Pre-service)、引导阶段(Induction)、能力建立阶段(Competency building)、热心和成长阶段(Enthusiastic and growing)、生涯挫折阶段(Career frustration)、稳定和停滞阶段(Stable and stagnant)、生涯低落阶段(Career wind down)、生涯退出阶段(Career exit)。从以上几位有代表性的国外学者的研究中看出,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研究角度已从单一维度发展到多维度。研究者不仅关注职前的师资培育情况,而且更多关注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历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是简单的从入职发展到成熟阶段,期间教师还会陷于发展的低落期。教师发展阶段论揭示的是教师队伍的整体的自然发展趋势,后来随着教师知识观的转向,教师专业发展转向人为促进的教师学习研究。

进入21世纪,国内一些学者开始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进行理论研究,他们探讨了我国师范生培养以及在职教师的发展现状,形成自己的研究成果。例如叶澜、白益民等认为教师专业发展以“自我更新”为取向,教师专业发展可为五个阶段:进入正式教师教育之前的“非关注”阶段、师范生师范学习的“虚拟关注”阶段、初任教师刚入职的“生存关注”阶段、教师专业结构诸方面稳定且持续发展的“任务关注”阶段和以专业发展为指向的“自我更新关注”阶段。钟祖荣和张莉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根据教师素质、能力表现结合教龄,把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划分为五个阶段:适应期(工作第1 年)、熟练期(工作的 第3-5年)、探索期(第10年左右)、成熟期(第15年左右)、专家期(第20年左右)。

2.终身学习理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 年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每一个人必须终身持续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需要。终身教育体系有别于原来以学校为中心的教育体系,它是一种开放的、不受时空限制的、无边界的教育,人人都能根据生存、择业和发展需要进行终身学习,这种学习以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和全面发展为目的。

终身教育理论对中职教师专业发展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要求社会应用型的职业技术人才必须紧跟社会与科技发展的步伐,满足科技、社会的变化的要求。而中职教师作为培养他们的主要力量,就更应该与时俱进,这就要求中职教师树立终身教育和终生学习的理念,终身学习并不断培训自己,不断地学习新的理论和新的实践技能,从而不断提高自身专业发展水平,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

1999年我国学者熊川武出版了专著《反思性教学》。在书中熊川武指出反思性教学就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 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 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 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 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 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在随后进行的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有关反思的理论和实践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英语教学活动是一个包含多种因素的复杂的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于英语教学活动顺利进行以及教学效率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出问题、不断反思、不断改进教学,从而得到不断的发展。教师只有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行为进行研究并进行反思,才能了解自己是如何进行教学的,清楚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意义以及自己的教学行为中反映了什么样的教育理论。这种反思不仅会使教师行为中反映了什么样的教育理论。这种反思不仅会使教师获得专业发展,还使教学理念与实践相互结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发展阶段和相关理论基础,对探讨分析目前中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有着积极的意义,在教师专业发展理论、行动研究理论和终身教育理论的基础上,以期对促进中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和途径有所帮助。促进中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其专业发展水平,有利于加强中职英语教师队伍建设,推进中职英语教学改革进程,从而提高中职英语教学质量,最终促进中职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Richards,J.C.2001.Beyond Training[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束定芳.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之目标与方向[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87-89.

[3]Hoyle,E.(1980)Professionalization and Deprofessionalization in Education.In Eric Hoyle&Jacquetta; Megarry(eds),World Yearbook of Education 1980: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London:Kogan Page.42.

[4]Fullan,M.&Hargreaves;,A.(1992)Teacher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al Change.In Michael Fullan&Andy; Hargreaves(eds),Teacher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al Change.London&Washington; D.C.:Falmer Press.8-9.

[5]贾爱武.外语教师的专业地位及其专业发展内涵[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3):57-59.

[6]文巧平.对外语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的重新思考[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88.

[7]戴曼純,张希春.高校英语教师素质抽样调查[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3).

[8]吴一安.优秀外语教师专业素质探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 (3).

[9]Fuller,F.F.(1969)Concerns of Teacher:A Developmental Conceptualization.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6(2):207-226.

[10]Burden,P.R.(1986)Teacher Development:Implication for Teacher Education.In J.D.Rath&L.Latz; Advance in Teacher education(ed.). New Jersey:Ab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185-219.

[11]Berliner,D.C.The Wonder of Examplary Performances[A].in Manjieri&Block;(Ed.),Creating Powerful Thinking in Teachers and Students:Diverse Perspective[C].Fort Worth.TX:Harcourt Brace College,1994.161-186.

[12]Fessler,R.(1985)A model for Teacher Profession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In P.J.Burke&R.G.Heideman.Career-long; Teacher Education(ed.).Iillinois:Chareles C.Thomas.181-193.

猜你喜欢

阶段中职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