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探索

2018-05-29毛明珠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渗透途径传统文化

毛明珠

【摘 要】 语文自身是文化的传承和凝结,深刻地了解传统文化的底蕴和内涵,对高中生的语文成绩是大有益处的,会帮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并掌握文章所包含的思想和哲理。如今高中语文教学由于迫于高考的压力,使得教学理念变得较为功利化,教师力求在最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因而忽略了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这种病态的教学模式极大阻碍了高中语文教学的发展,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的探索已经成为了迫在眉睫的问题。

【关键词】 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渗透;途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外来文化强烈地冲击着当代人民的生活,严重地影响着我国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很多人逐渐接受了外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而逐渐忽视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传统文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有效途径的探索已经不得不提上议程。将传统文化渗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热爱,进而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长久以来,由于高考的压力,高中教师和学生都认为学习语文就是为了取得优异的成绩,忽视了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以至于现如今高中教学大都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只注重提高学生的成绩,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动状态,缺乏探索精神。而一味地背诵重点,却不注重理解文章所包含的文化和文化底蕴,造成了高中生过于依赖辅导资料,逐渐丧失了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具有无穷的魅力和智慧。高中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当用合适的方法将传统文化渗透进去,提高学生对文化鉴赏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增强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得传统文化能够在强烈的外来文化冲击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1. 注重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经过相关专家反复推敲,挑选出来的精品,都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因此高中教师在讲解课文时,除了对文章的描述手法进行分析之外,应该深层次地挖掘和分析文章所包含的思想和文化内涵。思想是文章的灵魂,如果不能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就不能说完全掌握了一篇文章。比如朱自清的《背影》描述的是朱自清先生的父亲离开时的背影,但是这仅仅是表面现象,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对父爱的触动,对父亲离开的不舍。学习一篇文章不能只看到作者说了什么,而要看作者想说什么却没有说出的话,这些在文字背后的语言才更能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和文章的核心思想。只有学生切实地感受到作者的感受并进行思考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高中教学教师在讲解一篇课文时,应该善于构建事情发生时的背景,只有深切地体会到事情发生时的背景,才能更加清晰地感受到文章中每一个细节发生的原因,才能理解到文章所包含的丰富文化底蕴,从而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2. 注重采用汉语思维方式教学。自秦始皇统一文字后,经过千年的发展和创新。汉语本身便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语言和思维方式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正是因为汉语的使用,使得人们普遍以简洁、得体、落落大方为美。汉语具有简明、生动形象的特点,经过长时间的演化和创新,产生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结构,给汉语带来了更多的美感和魅力。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讲解时,应该注重采用汉语思维模式,将文章的结构和描述方式用汉语的思维方式进行讲解,让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体会到汉语和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产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学生才能主动对语文学科和传统文化进行探索和思考,才能使传统文化得到良好的传承和发扬。比如在苏洵的《六国论》中,全文紧紧围绕着对六国的之所以灭国的原因进行了讲述和分析,以六国为开始,同样以六国为结束,首尾遥相呼应,结构紧凑。高中语文教师在讲解时应当对文章的结构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挖掘出其中蕴含的文化底蕴,吸引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探索和思考,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目的。

3. 注重引導学生鉴赏传统文化作品,增强对话语文化背景的理解。高中教师在引导学生鉴赏传统文化作品的同时,应该注重构建出传统文化作品发生的文化背景。毕竟古代的文化潮流,生活习惯和当今社会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构建出当时的文化背景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这样会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加容易,更容易感受到古人的思想和情感。比如在《宝玉挨打》中,当王夫人得知自己的丈夫要打宝玉时,按照古代封建社会的观念,应该先行禀告贾母,但是王夫人却不是这样,而是慌忙地穿上衣服,奔向宝玉所在的地方;又因为古代封建社会的三从四德的思维,王夫人并不能直接进行阻拦,于是王夫人便在一旁劝说贾政。这冲突之处,正体现出了王夫人对宝玉的疼爱和对古代妇道的重视,如果没有理解到这些文化背景,则无法体会到其中细节,更无法体会到王夫人的焦急心情。因此,注重引导学生鉴赏传统文化作品时,构建文化当时的背景是高中教师必须要努力做到的,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作品,体会到传统文化作品的价值和魅力。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学教师应善于运用先进的科技和教学理念于高中语文教学中,将传统文化渗透在语文教学中。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引导学生鉴赏传统文化作品时,构建当时的文化背景,以便于学生对古人思维的理解和感受,从而让高中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激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兴趣。

【参考文献】

[1] 王敏. 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探索[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

[2] 王亚芬. 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探索[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

[3] 刘永艳. 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探索[J]. 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5.

猜你喜欢

渗透途径传统文化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
用“分拆”法探索数列不等式放缩裂项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