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单亲家庭孩子播撒爱的阳光

2018-05-29李小敏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单亲家庭洋洋爸爸

李小敏

【摘 要】 作为一名基层幼教工作者,我们希望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完美的亲情,完美的爱。但是当单亲家庭的社会问题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就要在尽量不伤害学生自尊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做好工作,使学生真正摆脱内心的阴影,使他们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用阳光般的爱心帮他们重树生活的信心,让他们享受完整的爱。

【关键词】 单亲家庭;孩子;爱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孩子是全家的小太阳。从事幼教工作多年,我尤其能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但是,随着离婚率的不断上升,加上其他一些不可测原因,家庭中往往会发生一些变故,单亲家庭日益增多。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就成了构建和谐社会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作为与他们接触较多的教育工作者,如何帮助单亲家庭孩子解决他们的心理和社会问题成了我们工作的重要的一部分。

案例一 自卑自闭的皓皓

皓皓,3岁半。爸爸是一名大货车司机,年轻帅气,对儿子关爱有加。可是一场车祸夺去了皓皓爸爸的生命。全家人陷入了失去亲人的悲痛之中。原来调皮开朗的皓皓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在家人的情绪感染下也开始变得沉默和安静。他不愿意与同学们交往。遇到丁点大的小困难就会流眼泪,变得很自卑。半年后的一节美术课,我们要画命题画“我的爸爸”。面对班里的两个单亲家庭幼儿,我婉转地告诉孩子们可以画爸爸,也可以画爷爷、外公。只要是你心中的男子汉!可是皓皓的作品交上来,那个年轻的脸庞分明不是爷爷。我问:“孩子,你画的是?”“是我爸爸!”他小声的说。“你还记得爸爸的样子么?”他点点头说:“爸爸出车去了,去方庄了,他就快回来了。”望着可怜孩子,我的眼泪刷的下来了。是啊,爸爸!那是孩子心中永远无法替代的角色啊!可是他再也没有了……作品展览后我在全班幼儿面前表扬了皓皓的作品,当我告诉小朋友们皓皓的爸爸又帅又能干时,皓皓眼里闪烁着久违的自信和自豪!

对于像皓皓这类因为意外而导致的单亲幼儿,作为学校和老师应该给予他更多的关爱和鼓励,为单亲家庭幼儿减轻痛苦,减小压力。单亲家庭学生的思想负担重,耻于老师和同学知道自己家中的真实情况,作为教师要用鼓励消除幼儿的自卑心理,同时努力为他营造一个充满爱心的班集体,为他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让孩子在鼓励和关爱中忘记家庭的不幸,重新找回自信。让单亲家庭学生在一个充满真情友爱的班集体里,感受生活的温暖和阳光。

案例二 抑郁而胆小的洋洋

洋洋,四岁,父母因感情不和在孩子两岁左右时候离婚。洋洋跟着母亲来到了我们这个小县城上学。父母的分裂,帶来了家庭的硝烟和冷战,爸妈两家势不两立。孩子甚至成了父母撒气、泄愤的出气筒,整天处在恐惧和担忧中,没有安全感,形成了胆小又抑郁的性格,同时也给双发家庭带来了很多伤痛。中班下学期的一个下午。两位年迈的老人来到我们班说是洋洋的爷爷奶奶,想见见自己的孙子。由于我从没见过两位老人,加上洋洋妈妈千叮咛万嘱咐不准爷爷家人与孩子接触,我只好上前说明情况。最后两位老人说,不和孩子面对面,只要远远见一见就好。于是我请孩子上台为大家表演了一个故事,老人在窗外听。看完孩子的表演,两位老人含泪离去。望着他们的背影,老师心里也很不是滋味。不一会洋洋来了。他说,老师,我好像看见爷爷奶奶了。”我说:“你还认得他们?”孩子点点头说:“我不告诉妈妈!”可是又有谁能阻挡那剪不断的亲情呢?孩子两年未见,依然认得自己的爷爷奶奶。

像洋洋这样的单亲家庭孩子。因为父母的婚变,家庭结构被破坏,亲子关系的失调加上监护人教养方式的错误,让孩子的心理上过多承受了一些不得不成熟的思想。作为老师应该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这一社会现象。父母的事由他们自己去处理,孩子无法左右家庭。同时,要创造良好活动的环境,积极鼓励单亲家庭学生参加班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老师可以有意识地把活动中最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们,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增进他们与其他同学的友谊。

案例三 孤独又懒惰的亮亮

亮亮,5岁,父母离异后,他跟随爸爸和奶奶生活。奶奶过度的娇惯养成了亮亮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吃饭不会,要老师喂。穿衣服不会,得老师穿。唱歌不张嘴,画画不动手,更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不愿和小朋友交流。家访时亮亮的奶奶说:“孩子太可怜了,妈妈不要,爸爸不管。我不能看着我们家的独子没人照顾啊。我们家条件也不错,我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对孩子好……”

亮亮这种类型属于溺爱型的抚养方式。离异单亲家庭监护者对孩子心怀内疚,将一切问题都归结在自己身上,无原则地一味满足孩子、迁就孩子,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对孩子进行补偿,对孩子过度溺爱。在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极易出现自我控制能力差、自理能力差等问题。孩子由于缺乏社会交往,必然会产生孤独与焦虑。作为老师,教育此类学生时做好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尤为重要。让家长有正确科学的教育方法。对孩子要做到养育并重,不仅关心孩子的生活,更要注意教育孩子,关心孩子的思想、学习、交往,及时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和不足,正确引导,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明辨是非、善恶。

作为一名基层幼教工作者,我们希望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完美的亲情,完美的爱。但是当单亲家庭的社会问题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就要在尽量不伤害学生自尊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做好工作,使学生真正摆脱内心的阴影,使他们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用阳光般的爱心帮他们重树生活的信心,让他们享受完整的爱。

【参考文献】

[1] 李国霜. 开启单亲家庭教育的密码[M].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1.

[2] 简·尼尔森,谢丽尔·欧文,卡萝尔·德尔泽尔. 单亲家庭的正面管教[M]. 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

[3] 仲安义. 浅谈用爱让单亲家庭的孩子绽放光彩[J]. 教育革新,2017(10).

猜你喜欢

单亲家庭洋洋爸爸
浅谈高中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
单亲家庭初中生心理行为分析及教育策略
洋洋兔 编绘
一鸣惊人
我和爸爸
爸爸
爸爸冷不冷
可怜的爸爸
也来谈谈班级管理
竭泽而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