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追问

2018-05-29欧东彬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深入小学数学

欧东彬

[摘 要] 如何借助追问让数学课堂走向深入呢?小学数学课堂重在发展学生的思维,而发展思维离不开追问,那么要何时追问,怎么追问,追问的策略就显得很重要。通过研究数学课堂的追问策略,发展、促进学生的思维深度,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 小学数学;追问;深入

一、追问在课前,让教材解读走向深入

数学教材是编者精心设计,经过反复验证的,具有普适性和专业性,当然也具有可挖掘性和再造性。可是,小学生往往存在着仅仅能读出教材字面的意思,还不能领悟字面背后的信息。如何借助追问深入式挖掘教材,进行有效课堂文本解读,读懂教材背后编者隐藏的意图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备课时深刻领会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可利用价值。下面以《小数乘小数》这一节课例谈借助追问,怎样让教材解读走向深入。

教材的例题是要给一个长方形宣传栏刷油漆,问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在备课过程中,笔者反复思考:教学这一节课的主要目标并不与长方形相关。教材要创设“给长方形宣传栏刷油漆”这一生活情境,只是为了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吗?背后是不是还有其他的隐藏意图呢?通过再次备课,发现在练习题中出现“有关正方形的面积的计算”的题目,悟到了原来文章就出在“长方形”上。于是,在上课过程中,借助追问,对教材做了如下处理:

师:要想求“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必须先求什么?

生:长方形的面积。

师: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生:每平方米是面积单位。

师:真是一个会发现善于思考的同学,还记得怎么求长方形的面积吗?

生:用长乘宽求长方形的面积。

师:真棒,请坐。

为了进一步挖掘教材的可用性,我继续做了如下追问:

师:如果这个宣传栏不是长方形,而是正方形,应该怎么求面积?

生:用边长乘边长求正方形的面积。

师:很好,假如要先求的是长方形的周长,应该怎么求?

生:用长加宽的和乘2求长方形的周长。

师:对了,那正方形的周长呢?

生:用边长乘4求正方形的周长。

课后练习证明了,这样的追问是有效的,学生解答过程中避免了应用面积与周长公式的混淆性错误。正是通过接二连三的追问,使文本中出现的“长方形”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借机复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实现了教材使用价值的最大化,使教材解读就读走向深入。教材的主题图或例题是编者有意设计的,教师一定要读出与此相关的信息,然后通过追问把他们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帮助并引导学生学会教材解读深入化、最大化。

二、追问在课中,让新知教学走向深入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核心价值,统领着整节课的教学过程,要想学生学得深入有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就需要教师能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循序渐进式追问,以问题为引领,让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教学目标,从而让新知教学走向深入。

例: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一课,教师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以多补少的教学目标。

师:(课件出示)这是某景区去年国庆黄金周前五天門票收入情况统计表:

师:谁能估一估前5天平均每天大约收入多少万元?生估算。

教师开始追问1:你是怎么估的呢?生回答估算的方法后,教师并不满足于学生的回答。

而是接着追问2:这个平均数一定比谁多,比谁少?

生:比15万多,比22万少。

教师继续追问3:平均每天收入为什么只会在15~22万之间呢?

生:因为求平均数的过程就是在以多补少。

如果没有教师的步步追问,就不会有学生回答的精彩纷呈,得出平均数的范围一定是大于最小的数而小于最大的数。而为了让学生能进一步深化理解移多补少的过程,教师又开始演绎追问的好戏。

师:现在以平均数18为标准,同学们一边算一边想,高出平均数的那部分的总和是多少?低于平均数部分的总和是多少?你有什么发现?

生:是相等的。

教师开始追问1:为什么会相等?

生:把超出平均数的部分移去补少于平均数的部分。

教师接着追问2:如果10月5日门票的收入不是15万元,而是20万元,那么前5天平均每天收入还是18万元吗?会是多少?

生:不是18万元,会有变化。(学生完成后汇报)

教师继续追问3:为什么刚才10月5日收入是增加5万元,可平均数怎么只增加1万元?还有4万元去什么地方了?

生:10月5日增加的5万元也要进行再平均。

师小结:对,一组数据只要有一个数发生改变,就会引起平均数的变化。

正是在教师的不断追问中,引领学生逐步走向课堂教学目标的深处,不仅领会了求平均数就是以多补少的过程,还在教师的不断追问中深入地理解了这个过程,让新知教学走向深入。课堂的新知教学是师生对话的主阵地,我们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不能忘记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要牢牢抓住教学目标这个靶心,然后借助追问让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理解这个目标的核心内容。

三、追问在课后,让学生理解走向深入

新知后的课堂练习,能起到巩固新知识、加深对认知的理解、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一个优秀的、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善于把握时机,运用有效的追问促进课堂练习走向深入,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一层,达到“更上一层楼”的境界。

例如:《轴对称图形》的教学,在学生认识新知后,课堂练习时教师组织学生判断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标志图案时,由易及难,从一个简单的图案到两个图案的组合,从静态到动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初步体会变化运动思想。教学片断如下:

教师用课件出示下面的汽车框架图和禁止通行的圆形图。

师:上面的汽车图案是轴对称图形吗?它的折痕在哪?用手势比画比画。

生:是轴对称图形。(并用手势比画折痕的方向)

师:交通禁止通行的圆形图是轴对称图形吗?它的折痕方向是怎样的?

生:是轴对称图形,是斜着对折的。

师:如果把这两个图形合并在一起,它就是一个“禁止汽车通行”的标志(如右图),它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

生:不是的,因为汽车图案是竖着对折,而禁止通行的圆形图是斜着对折,里外对折的方向不一致。

师:你真是火眼金睛!看来要判断轴对称图形里外都得看。

师:如果要想把这个“禁止汽车通行”的标志图变成一个轴对称图形,你们有什么办法呢?

一问激起千层浪,在老师有思考性追问的挑战下,学生思维的火花被点燃,创造欲望被打开,提出把图形转变成对称图形的各种办法。

生:可以把外面的禁止通行圆形图换个方向。

生:或者把汽车斜一斜。

师:真有想象力和创造性!老师就按照你们说的,那把圆形图当成方向盘转一转,在转到是轴对称时你们喊停。

教师课件用操作出如右面的各种图,验证学生的想法。

以上教学片断,教师有意通过循序跟进地追问,引导学生经历从简单到复杂,从对称到不对称再到对称的过程,从而深化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理解。尤其是把两图合并后不对称的图形转变成对称圖形的追问,让学生初步学会用动态的思维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训练思维的创造性,提升数学素养,从而让课堂练习走向深入。学生的应答或解题答案中,往往蕴含着进一步追问的契机,需要进一步深化,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顺水推舟地跟进追问,以促使学生的理解层层递进。

在数学课堂中,如果教师能在新知传授的不同阶段有意识地追问,以“问”助“学”,会激起学生积极深入地思考,让学生在“追问”中长见识,增智慧,发挥认知潜能,发展思维能力,提升学习水平,从而让数学课堂走向深入。

[参 考 文 献]

[1]叶传意.解决问题的策略[J].福建教育,2010(11).

[2]雷玲主编.名师课堂DNA解码(小学数学卷)[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

[3]雷玲主编.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艺术(第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严育洪.教师的18项核心素养[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7.

[5]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李雪虹)

猜你喜欢

深入小学数学
在朗朗书声中学习语文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之我见
技术的“深入”与应用的“浅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