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稀释剂对合成气燃烧污染物排放的影响

2018-05-29席剑飞顾中铸张先鹏

动力工程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稀释剂合成气火焰

席剑飞, 顾中铸, 袁 也, 张先鹏

(南京师范大学 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江苏省能源系统过程转化与减排技术工程实验室,南京 210042)

合成气可由煤、生物质或废弃物在气化炉中进行气化、净化获得,其主要组分是H2和CO,次要组分是CO2、CH4、N2和H2O等[1-3]。由于大部分有害物质(如H2S、SOx、重金属和飞灰等)可在气化后的净化过程中去除,所以合成气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清洁能源,可部分替代天然气,用于燃气内燃机和燃气轮机[4-7]。

合成气中含有大量的H2,因而具有更快的燃烧速度和更高的火焰温度[8],富氢合成气燃气轮机排放的NOx质量浓度远高于传统的天然气燃气轮机[9]。为了抑制合成气火焰中NOx的生成,可加入稀释剂以降低反应物体积浓度,进而降低火焰温度,如在燃烧过程中掺入CO2和H2O等,可有效降低合成气燃烧时NOx的生成量[10-11]。国内外学者对掺有稀释剂的合成气燃烧特性进行了研究。

Natarajan等[12]和Prathap等[13]分别研究了CO2和N2稀释剂对合成气层流火焰传播速度的影响,发现CO2和N2稀释剂均会降低燃烧释放的热量,并增大混合气的比热容,从而降低火焰温度和层流火焰的传播速度。Bhargava等[14]研究了燃烧室内加湿空气对火焰稳定性和尾气排放的影响,发现火焰温度的降低是导致NOx排放降低的主要因素,在火焰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加湿空气会降低O原子的质量浓度,进而导致NOx生成量下降。汤根土等[15]利用数值模拟方法探讨了CO2、H2O和N2稀释剂对合成气扩散火焰结构和NOx生成特性的影响,发现3种稀释剂减弱NO排放效果的顺序为CO2>H2O>N2。

目前,研究人员主要探讨了稀释剂对合成气燃烧NOx排放特性的影响,缺少针对不同条件下CO污染物生成特性的研究。同时,国内外研究人员采用的实验设备大多结构复杂,如快速压缩机、微型燃气轮机和工业用模型燃烧器等,导致影响合成气点火燃烧性能的因素较多,难以准确地进行针对性研究。鉴于此,笔者搭建了一个结构紧凑的气体燃烧实验台,研究在不同H2/CO体积比和3种稀释剂(CO2、N2、Ar)条件下合成气的火焰形貌以及污染物(NO和CO)的排放特性,以期为实际燃烧设备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指导。

1 实验介绍

1.1 实验原料

实验采用的原料为气体,包括空气、燃料气和稀释气。燃料气为H2和CO,纯度均为99.99%;稀释气为CO2、N2和Ar,纯度分别为99.99%、99.99%和99.999%。上述气体均购置于南京天泽气体有限责任公司。

1.2 实验设备和方法

燃烧实验在自行搭建的气体扩散燃烧实验台上进行,实验台结构见图1。

图1 扩散燃烧实验台的结构图

由图1可知,通过燃烧器产生稳定的同向轴对称扩散火焰。燃烧器的燃料喷嘴是内径为10.9 mm的不锈钢管,空气喷嘴是内径为101 mm的同轴不锈钢管,燃料喷嘴的壁厚为0.95 mm。燃料为H2/CO合成气,氧化剂为空气(φO2为20.9%,φN2为79.1%)。燃料喷嘴进口体积流量设为300 mL/min,为保证空气过量,空气喷嘴进口体积流量设为3 L/min,实验在常温常压(298 K,0.1 MPa)下进行。空气喷嘴中内置金属泡沫,以提高气流稳定性,确保火焰稳定燃烧。燃烧器侧面设有石英玻璃窗,利用数码摄像机对火焰形貌进行拍摄记录。将燃烧器出口部分烟气通入气体分析仪(型号为Testo 360),以检测NOx等污染物的体积分数。

笔者采用排放指数E来表示NO和CO的排放情况[16]。以NO为例,该指数表示产生单位热量时NO的生成量,计算公式为:

(1)

式中:ENO为NO的排放指数,mg/MJ;qV,FG为理论干烟气体积流量,L/min;qV,H2和qV,CO分别为H2和CO的体积流量,L/min;Mr,NO、Mr,H2和Mr,CO分别为NO、H2和CO的相对分子质量;qH2和qCO分别为H2和CO的热值,MJ/kg;φNO为烟气中NO的体积分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H2/CO体积比下的火焰形貌

燃料为H2/CO合成气,保持燃料体积流量为300 mL/min,改变H2/CO体积比,用数码相机拍摄合成气火焰形貌。如图2所示,10∶0表示纯H2的火焰形貌;5∶5表示H2/CO体积比为5∶5时合成气的火焰形貌;0∶10表示纯CO的火焰形貌,依此类推。

图2 不同H2/CO体积比下合成气的火焰形貌

由图2可以看出,当H2/CO体积比为10∶0和9∶1时,火焰呈很淡的黄色,当H2/CO体积比为8∶2时,开始出现蓝色火焰。随着CO体积分数的增大,火焰由淡蓝色逐渐变为亮蓝色,肉眼可观察到火焰清晰度逐步提高。此实验现象与杨承印等[17]得到的气体燃烧火焰颜色一致。在实验过程中,当合成气中H2体积分数很大时,火焰颜色很淡,几乎为无色,难以观察,给火焰的稳定调节带来一定的困难。当掺入一定量的CO后,可清晰地观察到蓝色火焰。所以在合成气燃烧实验中,如果需要改变H2/CO体积比,可先点燃纯CO,获得稳定的火焰后,再逐渐增大H2的体积分数。

2.2 不同H2/CO体积比下污染物的排放特性

采用H2/CO合成气,使H2/CO体积比从3∶7变为7∶3,通过烟气分析仪检测燃烧后的尾气。待稳定后记录数据,获得尾气中NO和CO的体积分数,得到NO和CO的排放指数ENO、ECO,见图3。每组实验均进行了3次以上,图3中数值为排放指数的平均值。

由图3可知,随着合成气中H2体积分数的增大,NO的排放指数逐渐提高,这与吴鑫楠[18]的研究结果一致。当H2/CO体积比为3∶7时,ENO为1.96 mg/MJ;当H2/CO体积比为7∶3时,ENO为3.73 mg/MJ,其增幅为90.3%。当H2/CO体积比小于0.5时,ENO的变化较为平缓;当H2/CO体积比大于0.5时,ENO的变化相对较大。这是因为在合成气燃烧中热力型NO占主导,温度高于1 800 K时会大量生成热力型NO。由于高温下CO2的发射率比H2O的发射率大得多[19],因此随着合成气中CO体积分数的增大,辐射热损失也增大,导致火焰温度降低,合成气中H2体积分数越高时,火焰温度越高,会促进生成热力型NO,使得NO的排放指数随H2/CO体积比的增大而提高。

图3 不同H2/CO体积比下合成气燃烧污染物的排放指数

Fig.3 Emission indexes of pollutants from syngas combustion at different H2/CO volume ratios

随着合成气中H2体积分数的增大,CO的排放指数逐渐降低,且在H2/CO体积比小于1时,该趋势更加明显。当H2/CO体积比为3∶7时,ECO为23.2 mg/MJ,当H2/CO体积比为7∶3时,ECO为4.30 mg/MJ,其降幅为81.5%。这是因为随着H2/CO体积比的增大,作为反应物的CO的体积分数减小,进而燃烧后排放的CO的体积分数也逐渐减小。

2.3 伴有稀释剂的合成气燃烧污染物排放特性

采用H2/CO合成气,保持H2/CO体积比为5∶5,加入CO2、N2和Ar这3种稀释气体,稀释比分别为0%、5%、10%、15%和20%。其中,稀释比定义为稀释剂体积流量占稀释剂与燃料总体积流量的百分比。

图4给出了NO排放指数随稀释剂种类和稀释比的变化情况。由图4可以看出,当稀释比从0%增大至20%时,添加CO2后NO排放指数从2.29 mg/MJ降至0.80 mg/MJ,降幅为65.1%;添加N2后NO排放指数从2.29 mg/MJ降至1.62 mg/MJ,降幅为29.3%;添加Ar后NO排放指数从2.29 mg/MJ降至1.35 mg/MJ,降幅为41.1%。这3种稀释剂均可降低NO排放指数,即可抑制合成气燃烧时NO的生成,其中CO2的效果最好,N2和Ar的效果相差不大。

图4 在3种稀释剂作用下NO的排放指数

稀释剂可通过3种方式影响火焰中NO的生成[20]:(1)稀释效应,稀释剂改变了混合物中影响NO生成的各组分质量浓度,从而对NO的生成速率和生成量产生影响;(2)热效应,稀释剂改变了混合物的物理特性(如比热容、质量扩散率等),从而改变了火焰温度;(3)化学效应,稀释剂可能参与化学反应,从而改变了NO的生成途径,其中化学效应包括化学反应导致温度变化,进而引起NO生成量的改变。

CO2、N2和Ar的稀释效应均会降低燃烧中O原子、H原子以及OH自由基的质量浓度,从而使得反应速率减小,燃烧释放的热量降低。一部分热量用于加热稀释气体,使火焰温度降低,热力型NO的生成量减少,所以这3种稀释剂均可降低NO排放指数。研究表明,CO2的化学效应会降低CH3、CH2和CH等自由基的质量浓度,进而使N原子的生成受到抑制,减少了快速型NO的生成量[16]。Ar为惰性气体,不存在化学效应,抑制NO排放的效果不及CO2。N2作为NO中N元素的来源,其化学效应会促进NO的生成。N2的化学效应与稀释效应、热效应共同作用,总体可降低NO的排放量,但其作用效果在3种稀释剂中最差。

图5给出了CO排放指数随稀释剂种类与稀释比的变化情况。添加稀释剂可提高CO排放指数,且随着稀释比的增大,CO排放量急剧增大。合成气中含有大量CO,为了控制CO的排放,需促进CO完成燃烧,进而生成CO2。加入稀释剂后,合成气燃烧的火焰温度会降低,不利于CO的完全燃烧。此外,加入稀释剂会导致喷嘴出口气流速度增大,燃料的停留时间缩短,抑制了CO的氧化。由图5可知,采用CO2稀释时CO排放指数最高,一方面是因为CO2的比热容最大,导致火焰温度下降较多;另一方面,从化学效应的角度看,添加CO2会使CO的氧化反应逆向移动,进一步抑制了CO的氧化,使其排放指数增大。由图5可以看出,添加少量Ar会使CO排放指数有所降低,这可能是因为CO2在高温下会分解为CO和O2,添加少量Ar会降低火焰温度,抑制CO2的分解,从而降低CO的排放指数。

但随着Ar体积分数的增大,火焰温度下降较明显,不利于CO的充分氧化,CO的排放指数提高。添加N2的效果介于CO2和Ar之间,这是因为N2的比热容介于CO2和Ar之间。

图5 在3种稀释剂作用下CO的排放指数

2.4 H2/CO体积比对稀释剂作用的规律

在不同H2/CO体积比下,进一步研究稀释剂对合成气燃烧污染物排放的影响。保持稀释比为10%,改变H2/CO体积比,使H2/CO体积比分别为3∶7、4∶6、5∶5、6∶4和7∶3。

图6为不同H2/CO体积比下稀释剂对NO排放指数的影响。由图6可以看出,对于不同的H2/CO体积比,3种稀释剂均可降低尾气中NO的排放指数,且CO2的效果最好,Ar的效果略好于N2,但二者相差不大。随着H2/CO体积比的增大,稀释剂对降低NO排放指数的能力下降,这可能是因为H2体积分数较大时,火焰温度较高,导致热力型NO大量生成,降低了稀释剂的效果。

图6 不同H2/CO体积比下稀释剂对NO排放指数的影响

Fig.6 Effects of diluents on NO emission index at different H2/CO volume ratios

图7为不同H2/CO体积比下稀释剂对CO排放指数的影响。由图7可以看出,对于10%的稀释剂量,H2/CO体积比对CO排放指数的影响大于稀释剂的影响。总体来看,CO2对CO排放指数的影响较大,N2和Ar对CO排放指数的影响较小,且随着H2/CO体积比的增大,稀释剂对CO排放指数的影响逐渐降低。

图7 不同H2/CO体积比下稀释剂对CO排放指数的影响

Fig.7 Effects of diluents on CO emission index at different H2/CO volume ratios

3 结 论

(1)当H2/CO体积比为10∶0(纯H2)和9∶1时,火焰呈淡黄色,当H2/CO体积比为8∶2时,开始出现蓝色火焰。随着合成气中CO体积分数的增大,火焰由淡蓝色逐渐变为亮蓝色,火焰清晰度逐步提高。

(2)H2/CO合成气中H2体积分数越大时,火焰温度越高,促进热力型NO的生成,使得NO排放指数随着H2/CO体积比的增大而提高。CO排放指数的变化趋势与NO相反,随着H2/CO体积比的增大,作为反应物的CO体积分数逐渐减小,燃烧后排放的CO体积分数也逐渐减小。

(3)CO2、N2和Ar稀释剂均可降低NO排放指数,其中CO2的效果最好,N2和Ar的效果相差不大。总体来看,稀释剂会提高CO排放指数,且随着稀释比的增大,CO排放量急剧增大。

(4)随着H2/CO体积比的增大,稀释剂降低NO排放的能力有所下降。CO2对CO排放指数的影响较大,N2和Ar对CO排放指数的影响较小。随着H2/CO体积比的增大,稀释剂对CO排放指数的影响逐渐减小。

[1] CHARLSTON-GOCH D, CHADWICK B L, MORRISON R J S, et al. Laser-induced fluorescence measurements and modeling of nitric oxide in premixed flames of CO+H2+CH4and air at high pressures: I. nitrogen fixation[J].CombustionandFlame, 2001, 125(1/2): 729-743.

[2] 王金华, 张猛, 谢永亮, 等. 合成气纯氧高压预混湍流火焰结构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13, 47(10): 87-90.

WANG Jinhua, ZHANG Meng, XIE Yongliang,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turbulent premixed flames of syngas oxyfuel mixtures at high pressure[J].JournalofXi'anJiaotongUniversity, 2013, 47(10): 87-90.

[4] ZHANG Yang, SHEN Wenfeng, ZHANG Hai, et al. Effects of inert dilution on the propagation and extinction of lean premixed syngas/air flames[J].Fuel, 2015, 157: 115-121.

[5] 付忠广, 卢可, 周扬, 等. 氮气稀释富氢合成气高压燃烧特性数值模拟[J].热力发电, 2014, 43(11): 19-23.

FU Zhongguang, LU Ke, ZHOU Yang, et al. Numerical study on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of nitrogen diluted hydrogen-rich syngas at high pressures[J].ThermalPowerGeneration, 2014, 43(11): 19-23.

[6] GOSWAMI M, van GRIENSVEN J G H, BASTIAANS R J M, et al. Experimental and modeling study of the effect of elevated pressure on lean high-hydrogen syngas flames[J].ProceedingsoftheCombustionInstitute, 2015, 35(1): 655-662.

[7] 谢岳生, 胡国菊, 郭培卿, 等. 当量比变化对合成气双旋流喷嘴燃烧火焰特征的影响[J].动力工程学报, 2012, 32(6): 458-462.

XIE Yuesheng, HU Guoju, GUO Peiqing, et al. Sygas flame structures of a dual-swirled burner at different equivalent ratios[J].JournalofChineseSocietyofPowerEngineering, 2012, 32(6): 458-462.

[8] 杨丽. 煤/生物质气化合成气燃烧特性的激光诊断研究[D]. 杭州: 浙江大学, 2011.

[9] 张永生, 张海龙, 田龙, 等. 稀释合成气微混合燃料喷射燃烧火焰特性研究[J].动力工程学报, 2015, 35(1): 45-49, 69.

ZHANG Yongsheng, ZHANG Hailong, TIAN Long, et al. Characteristic study on syngas flames with combined CO2dilution and micro-mixing injection combustion[J].JournalofChineseSocietyofPowerEngineering, 2015, 35(1): 45-49, 69.

[10] 惠鑫. 合成气稀释扩散火焰的实验和数值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2007.

[11] HAN Minchao, AI Yuhua, CHEN Zheng, et al. Laminar flame speeds of H2/CO with CO2dilution at normal and elevated pressures and temperatures[J].Fuel, 2015, 148: 32-38.

[12] NATARAJAN J, LIEUWEN T, SEITZMAN J. Laminar flame speeds of H2/CO mixtures: effect of CO2dilution, preheat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J].CombustionandFlame, 2007, 151(1/2): 104-119.

[13] PRATHAP C, RAY A, RAVI M R. Investigation of nitrogen dilution effects on the laminar burning velocity and flame stability of syngas fuel at atmospheric condition[J].CombustionandFlame, 2008, 155(1/2): 145-160.

[14] BHARGAVA A, COLKET M, SOWA W, et al. An experimental and modeling study of humid air premixed flames[J].JournalofEngineeringforGasTurbinesandPower, 2000, 122(3): 405-411.

[15] 汤根土, 吕俊复, 岳光溪, 等. 不同空气稀释剂对合成气扩散火焰NOx生成特性的影响[J].动力工程, 2008, 28(6): 924-930.

TANG Gentu, LÜ Junfu, YUE Guangxi, et al. Effects of different air diluents on NOxformation in counterflow syngas diffusion flames[J].JournalofPowerEngineering, 2008, 28(6): 924-930.

[16] 张悦, 顾中铸. 添加CO2对甲烷/空气扩散火焰中NO形成的影响[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2012, 12(2): 50-52.

ZHANG Yue, GU Zhongzhu. The effect of CO2as an additive in a methane/air diffusion flame on NO formation[J].JournalofNanjingNormalUniversity(EngineeringandTechnologyEdition), 2012, 12(2): 50-52.

[17] 杨承印, 李蕊. H2、CH4及CO气体燃烧火焰颜色的实证[J].化学教学, 2016(11): 57-59.

YANG Chengyin, LI Rui. Empirical study on flame colour from combustion of H2、CH4and CO[J].ChemistryTeaching, 2016(11): 57-59.

[18] 吴鑫楠. 燃气轮机含氢燃料稀释燃烧技术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2016.

[19] LIU Fengshan, GUO Hongsheng, SMALLWOOD G J, et al. Effects of radiation model on the modeling of a laminar coflow methane/air diffusion flame[J].CombustionandFlame, 2004, 138(1/2): 136-154.

[20] GUO Hongsheng, SMALLWOOD G J. A numerical study on the effect of CO addition on extinction limits and NOxformation in lean counterflow CH4/air premixed flames[J].CombustionTheoryandModelling, 2007, 11(5): 741-753.

猜你喜欢

稀释剂合成气火焰
BiZrOx/ZSM-5催化合成气直接芳构化的研究
最亮的火焰
缤纷的火焰
229Th的分离和测量方法
合成气余热回收器泄漏原因分析及维修方案
漂在水上的火焰
稀释剂物化性质对羟肟萃取剂萃取铜性能的影响
吹不灭的火焰
热电离质谱测定钙同位素过程中双稀释剂的选择
醋酸甲酯与合成气一步合成醋酸乙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