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

2018-05-29郑丽

浙江经济 2018年8期
关键词:优质农产品生产

□郑丽

图/任延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农业政策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可以预见的是,优质农产品在今后农业发展中的分量会越来越重。能否实现优质优价将对优质农产品的生产经营造成极大影响?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思考。

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的重要意义

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举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农村产业不兴旺,农民增收就无从谈起,人才就留不住,基层组织建设就缺乏底气,乡村振兴的根基就不牢固。农村产业特别是种养业兴旺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农产品既要产得出、产得优,也要卖得出、卖得好。只有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确保销路顺畅,农民、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才有条件、有能力不断改进生产方式,农村产业才能持续健康发展。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抓手。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对于绿色优质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但市场上优质农产品的供给还难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从有机农产品、绿色食品、进口农产品的热销可见一斑。只有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才能充分激发农民、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积极性,产出更多品种、更加优质的农产品。

农产品优质不优价的原因分析

浙江农业市场化改革在全国来看起步较早,工商企业、民间资本投资农业活跃,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较高。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农产品“优价激励优质”的正向机制仍有待健全,农产品优质不优价的现象仍然存在。

消费者“不敢买”。这主要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一方面是因为农业产业固有特性导致产品质量难辨。工业生产标准化程度高,工艺容易控制,产品质量、性能很容易比较出来,易于实现“一分价钱一分货”。而农业是生物生产,农艺较难控制,农产品的成份比较复杂,产品质量、功能较难体现,导致优质优价难以实现。比如标价20块钱一斤的柑橘,跟标价50块钱一斤的柑橘,很难辨别得出来有多大差异,消费者不太敢花高价买标识的“优质品”。另一方面是农产品品牌整体“弱小散”,影响力不足。由于农产品品质高下不易辨识,所以通过建立品牌来“担保”品质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浙江农产品品牌整体上是散而不强、多而不响。拿茶叶来说,有的地方,一个乡镇就有一个甚至几个茶叶品牌。品牌太多、太散就等于没有品牌,优质农产品的名气就很难打得出来,难以发挥品牌效应。

消费者“不愿买”。严格按照高标准比如有机标准产出来的农产品,虽然口感好,对人体更有益,但受种植中不打农药等因素影响,坏果率高、产量低不说,品相也差,导致消费者不愿意花高价去买。特别是作为礼品送人,产品的品相至关重要,品相不好的农产品销路就很难打开。

消费者“买不到”。这主要是受运输条件影响。有不少优质农产品都产自生态环境良好的偏远山区,受运输条件限制的情况比较严重,交通不便,产品产得出但运不出,有时候好不容易运出大山了却又因路途遥远、冷链物流不发达导致农产品品质下降。农产品特别是鲜活农产品的季节性、时令性很强,不及时卖出很容易变质,这就导致优质农产品无法或不能及时出现在消费者面前。

精准发力,促进农产品“优质优价”

要解决这些制约农产品优质优价的问题,必须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加强农业政策和技术体系的支撑,从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分别精准发力,提高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水平,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用好“技术”,提高农产品品质。一是做强现代种业,从源头发力提升农产品品质。立足浙江地貌多样、气候多宜、种质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推动种业企业与科研院校、生产基地合作,运用分子育种、基因编辑等先进技术,选育推广一大批多元、多适、味美的优良品种。二是推行标准化生产,让农业生产像工业一样有标可循、按标生产。加快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标准的制定、修订和使用指导,并加大宣传力度,让农产品生产者看得懂、会操作,自觉规范生产行为。要鼓励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规模经营主体特别是外向型主体,加大与国际标准接轨力度,推行GAP、JAS等国际性农业标准认证,提高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水平。三是推进农业生产方式的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数字化植物工厂、数字化养殖工厂建设,对动植物生长所需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进行智能调控,切实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品相,确保农产品“里子”好、“面子”同样好。

打响“品牌”,扩大农产品知名度。一是严格品牌准入管理,规范认证程序,严格把好环境检测、产品检验、现场检测等环节关口。要确保品牌的“含金量”,决不能“捡到篮子里都是菜”。二是加强品牌整合。重点是打造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要积极推广“丽水山耕”成功经验,按照“一个公共品牌、一套管理制度、一套标准体系、多个经营主体和产品”的思路,逐步把县域、市域的同类农产品品牌整合起来,一个拳头对外,提高市场竞争力。三是强化品牌质量管控。加快推进农产品品牌追溯体系和生产经营诚信体系建设,实行品牌动态管理,持续保优汰劣。加大品牌监管执法力度,对于假冒知名品牌的行为,要始终保持高压严打态势,让假冒者寸步难行、付出沉重代价。

搞好“营销”,促进产销有效对接。一是响应国家在农业领域大力推广和应用PPP模式的号召,探索采用PPP模式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吸引农产品加工企业入驻园区,提高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度。积极发展农产品保鲜、烘干、分级、包装等初加工业,学会给农产品“梳妆打扮”,推进农产品商品化、礼品化、艺术品化。二是充分发挥浙江互联网技术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商,积极推广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农产品“新零售”模式,为优质农产品尽快找到“识货的人”。三是加快补齐冷链物流短板,大力培育专业化冷链物流企业,建设现代化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体系,提高冷链物流的精细化水平,切实扩大优质农产品销售半径,让优质农产品以最佳状态到达消费者手中。四是创新农产品宣传手段,除了传统的投入广告、展示展销外,还可邀请批发商、消费者代表实地参观生产基地,建立“课外自然学堂”让青少年、儿童来体验种养殖方式,实时展示农产品生产基地情况,把品牌农产品生产过程置于“阳光”之下,提振消费者信心。

加强“联动”,提高农产品增值收益。一是推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健全“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利益联接机制,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资金、技术、信息、规模等优势,通过订单收购等形式,带领小农户抱团闯市场,提高优质农产品议价能力。二是鼓励农业经营主体以浙江“大花园”建设为契机,接二产、联三产,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投资建设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森林人家、康养基地、乡村民宿、特色小镇,让游客留下来赏美景、品美食,促进自产农产品就地溢价消费、获得增值收益。

猜你喜欢

优质农产品生产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用旧的生产新的!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