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情态值在《黄色墙纸》中的人际功能

2018-05-28盛彧航

东方教育 2018年9期
关键词:人际功能

摘要:本文从纯语言的角度出发,在功能语法情态量值理论框架下,通过对小说《黄色墙纸》中话语情态的分析,意在揭示语言如何通过情态表达态度、体现意义,从而更好地剖析小说中人物的心理,理解语篇的社会意义,也为系统功能语法中利用人际功能探讨语篇意义提供了佐证。

关键词:情态量值;《黄色墙纸》;人际功能;语篇意义

1.引言

韩礼德(Halliday1994)把语言的元功能分为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人际功能指的是讲话人运用语言参加社会活动的功能(朱永生,严世清2001),讲话人可以在某一情境中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态度,甚至可影响到听者的态度和行为。情态(Modality)是人际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态的选择通常与说话者的态度、地位、身份等特征息息相关,通过阐述讲话人的主观看法,体现话语使用者本人对所认知事物的态度,因为“主观是情态的基本特性”(Palmer 1986)。

短篇小说《黄色墙纸》是19世纪美国著名女权作家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的代表作。此短篇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经验叙事,讲述了一位知识女性在父权制家庭里备受压抑的进而疯癫的经历。

近年来,国内学界对于吉尔曼的小说《黄色墙纸》的大部分研究是從文学的角度出发,关注叙事策略的解析、人物形象的构建和女权主义的体现,而忽视了语言形式以及其背后意义的分析。功能语法理论的产生,为话语人际意义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采用韩礼德的情态量值理论分析小说中人物情态的选择,意在揭示语言如何通过情态表达态度、体现意义,从而更好地剖析小说中人物的心理,理解语篇的社会意义。

2.文献综述

传统语法主要关注情态意义在形式、逻辑和概念等相关方面的研究,忽略了人为因素的影响力。系统功能语法的形成和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一套可行的情态分析模式。Halliday(1994:362)将情态系统分为情态(modalization)和意态(modulation)两个类别,有主观性和客观性两种取向(Halliday1994:357)。情态动词包括三类量值等级:高值、中值和低值.而情态的归一性则表现为肯定和否定(胡壮麟,朱永生等2005)。Palmer(1986)认为,情态是讲话人主观态度或观点在句法上的体现。Palmer运用类型学的划分方法分别对语气、情态进行系统划分,与此同时,他对情态意义的研究开始向语篇层面拓展,而且语料也不再局限于英语。Thompson(2000)明确提出情态可以帮助我们进行语篇分析。

国内相关研究主要体现为对国外理论的引进和诠释。系统功能语法中的情态研究主要以胡壮麟、张德禄、黄国文、杨信彰等为代表。对于语篇层面情态的研究,李战子已经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他认为(2002)“应把对情态的理解从词汇的层面扩展到语篇层面,因为语篇中的情态实现方式多种多样,更重要的是各种情态表达手段可以在语篇中形成数量和质量上的突出,这种突出也是理解语篇人际意义的关键之一”。对于情态的语篇研究,主要集中体现在新闻语篇、广告语篇、政治演讲中,从语言的角度来探讨文学作品中情态的话语意义的研究并不多。本文从纯语言的角度出发,以功能语法中Halliday的情态量值理论为基础,通过探讨小说中人物情态的选择,揭示情态背后的人物态度和社会意义,为更好地剖析和理解小说中人物的心理,探讨其角色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3.人际意义研究

3.1研究意义及方法

本研究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黄色墙纸》中与“我”、约翰以及其他相关人物的情态词使用情况和不同量值的情态词的使用的数量的进行了统计。此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事手法,“我”既是谈话主体,又是行为主体,因此,在统计不同人物情态使用情况时,以情态的发起者为参照点。详情见表2。

实际生活中处于被动甚至被忽视地位的女性主动表达话语的权力,致使讲话人不由自主地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盘托出。与此同时,读者也可以直接进入到她的内心世界,体察讲话人经历的种种痛苦、煎熬和斗争。

高量值情态词的使用主要集中出现在小说的开端和结尾。小说开篇就呈现给读者一幢神秘而压抑的殖民地时期的旧宅,丈夫以关心“我”的身体和爱“我”至深为由,将“我“囚禁在这幢荒凉偏僻的房子里,将“我”置于重重监守下,剥夺了“我”与外界接触的权利,“我”默默地忍受但并未屈服。高值情态量词的使用表明了讲话人内心的坚定。在“我”看来,这些外在的束缚只可以囚禁“我”的肉体,却无法左右“我”的思想,“我”依然决心继续为争取自由而奋斗,直到咽气的一刻为止。

故事以“我”的疯癫告终,这也正是“我”的理性彻底回归的时刻。此时高值情态量词的使用表明疯癫的“我”终于找回了从前的自己,“我”摆脱了束缚女性发展独立的人格的社会角色的制约,“我”终于冲破了墙纸的阻碍和束缚、冲破了禁锢“我”的囚笼,摆脱了丈夫强加于“我”身份和社会地位,真正赢得了精神上的自由。

中、低量值情态词的使用主要集中在小说的发展阶段,“我”除了自由受到束缚外,丈夫还剥夺了“我”写作的权利。Will, wont, would, wouldnt这些中量值情态词的使用大部分与丈夫有关(包括丈夫本人、丈夫的职业、丈夫的做法),暗示着在这样压抑的环境下,“我”逐渐开始退缩、胆怯、不自信。尽管不同意丈夫的所作所为,“我”却一再为没能好好控制自己,不能完全依照丈夫的意思行事而心怀歉疚。而低量值情态词(如can)多用以表达“能力”、“可能”和“许可”,是一种用温和的语气来表达强硬意图的方式,同时也或多或少体现出情态发起人的无力感。作为一名知识女性,“我”的自我意识受到父权社会的压抑与控制,反抗无果,不得不在自我与家庭以及社会之间垂死挣扎。

3.2案例分析

3.2.1 低量值情态词的叠加使用

a) John is a physician, and perhaps - (I would not say it to a living soul, of course, but this is dead paper and a great relief to my mind) - perhaps that is one reason I do not get well faster.

Perhaps本属于低量值的情态表达方式,小句a中存在perhaps叠加使用,使得原本的情态值增高。表面上,“我”对医生丈夫建议的“疗养”方式仅表示怀疑,而实际上,“我”很清楚自己并没有生病。Perhaps体现出一种附着于所指人的情感,读者可以感觉出John的权威。小句a可译为“约翰是个内科医生,可能,很可能,这就是我无法早点重拾健康的原因。”生活在丈夫的主导和控制下,“我”的任何意见只会被忽略,因而“我”只能弱化甚至掩饰自己的想法,采用低量值情态词的叠加的表达方式可让“我”避免日后因实际信息不准确而承担责任。

3.2.2 低量值情态词弱化高量值情态词

b)Personally, I disagree with their ideas. Personally, I believe that congenial work, with ex-citement and change, would do me good.

在小句b中,disagree和believe屬于高量值情态词,低量值情态词personally的出现使得整个小句传达出的感情被弱化。可译为“就个人而言,我不同意他们的想法。我觉得他们的想法是错的。就个人而言,我相信适意的,能带来刺激和新鲜感的工作,对我是件好事。”结合小说创作背景可知,父权制社会中,男性被视为社会价值取向的主导标准,而John从事的职业正是在当时社会中拥有极高话语权的医生。在此环境下,女性要想逃脱父权的威慑是极其困难的。John利用医生的绝对权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我”身上,甚至剥夺“我”的话语权。小说中的“我”迫于社会环境压力,只得默默地承受着一切,屈从于丈夫的意志,竭力约束着自己的思想言行。因而在文章中采用尽可能弱化或掩盖自己内心真实想法的表达形式。

3.2.3 高量值情态词的叠加使用

c) I get unreasonably angry with John sometimes I'm sure I never used to be so sensitive. I think it is due to this nervous condition.

Sure属于高量值情态词,never属于为归一度(polarity)中否定情态,在小句c中,never表达“我”强烈的自我认知,因此将其纳入情态量值考量范围,视其为高量值情态词范畴中的情态极值。两个高量值情态词的叠加使用表现出“我”对表述内容的确定程度。小句c表现出“我”作为一名知识女性的强烈的自我意识,拥有不屈服于社会环境的强烈的愿望和坚强的决心。“我”确信问题的产生并非源于自身,而是源于外在令人窒息的社会和生活环境。因此可将小句c译为“可我确定,过去我并不是这么敏感易怒的人”。

4.结语

通过对《黄色墙纸》中所用情态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情态系统反映出讲话人的态度、地位以及身份,承载了表达和建立人际关系的功能,同时又体现出深刻的社会意义。从纯语言的角度对于语篇中情态进行研究,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角色之间的关系,更加深刻地剖析人物的心理,深化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A.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 2nd Edition, Edward Arnold, London, 1994:326.

[2]Martin,J.R.et a1.Working with Functional Grammar [M].New York:St.Martins Press Inc,1997:68-69.

[3]Palmer,F.R. Mood and Modality[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16.

[4]Thompson, G. Introduction Functional Grammar [M].London: Edward Arnold, 2000:45.

[5]胡壮麟, 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244.

[6]李战子.话语中的人际意义研究 [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73-122.

[7]朱永生, 严世清. 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作者简介:盛彧航(1996—),女,满族,辽宁省大连市人,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2017级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语言学。

猜你喜欢

人际功能
话剧《雷雨》的语气研究
元功能中的人际功能下中英文诗歌赏析
戏剧《欲望号街车》的语气系统分析
政治演讲中的人际功能分析
瑟玟·铃木震惊世界演讲的人际意义分析
司法裁判文书的国外研究概述
从人际功能的角度来研究《伊芙琳》和《死者》
系统功能语法视角下英文香水广告语篇的人际意义分析
基于人际功能的商务英语电子邮件写作分析
演讲词中的人际功能语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