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F′)系对幺半群的刻画
2018-05-28梁星亮袁海龙
梁星亮, 袁海龙, 柏 茜
(陕西科技大学 文理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21)
0 引言
半群代数理论作为代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信息科学、自动机理论、图论、离散数学、密码学等学科中有着重要而又广泛的应用[1].而半群S-系作为半群的一种表示理论,是研究半群代数结构的有力工具,其主要思想是利用半群的右S-系范畴的性质去刻画半群的结构,已有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面世[2-11].目前,关于S-系范畴中的投射性和内射性的研究成果已非常丰富[2],但是对于正则性,只有少数研究成果出现[3,4].因此,本文将继续致力于正则性质的研究.
文献[3]和[4]中分别介绍和研究了正则系的推广,即CSF系和C(P)系.称右S-系A是CSF系[3],如果A的所有循环子系是强平坦的.称右S-系A是C(P)系[4],如果A的所有循环子系满足条件(P).由文献[3]知,CSF系是正则系的一个真推广,且利用CSF系刻画了PSF幺半群.所谓PSF幺半群是指S的每一个主右理想作为右S-系是强平坦的.因为条件(PF′)是S-系范畴中一个重要的平坦性质,又是强平坦性的一个重要推广,所以很自然地考虑A的所有循环子系满足条件(PF′)的幺半群类的结构特征.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研究一类比CSF系更广的正则系的推广-C(PF′)系.通过S-系的C(PF′)性质,刻画了一些新的幺半群的结构,推广了已有重要的结果.本研究可以深化S-系理论在半群中的应用,对于揭示S-系理论与模理论的区别与联系,探索平坦性质在S-系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方便起见,首先给出本文所用到的一些基本概念.本文假设S是幺半群,1是其单位元,E(S) 表示S的所有幂等元的集合,N表示自然数的集合.
设A是非空集合.若存在映射
f:A×S→A,(a,s) |→as,
满足
(as)t=a(st)和a·1=a,∀s,t∈S,∀a∈A,
则称是一个右S-系,或称S右作用于A,通常简记为AS.类似地,可以定义左S-系SA.
设A,B都是右S-系.称映射f为从A到B的S-同态,如果
f(as)=f(a)s,∀s∈S,∀a∈A.
所有右S-系以及右S-系之间的同态构成一个范畴,称之为右S-系范畴,记为Act-S.
设A是右S-系.称元素a∈A是半可消的[3],如果对任意s,t∈S,若as=at,存在r∈S使得rs=rt,且a=ar.
1 C(PF′)系
本节首先引入C(PF′)系的概念,并给出它的一些基本性质.
定义1称一个右S-系A是C(PF′)系,如果A的所有循环子系满足条件(PF′).
定义2称一个幺半群S是右P(PF′)的,如果S的每一个主右理想作为右S-系满足条件(PF′).
注1因为强平坦⟹ 条件(PF′)⟹条件(P),所以CSF⟹C(PF′)⟹C(P).文献[4]中例子可以证明第二个递推关系是严格的.下面例1说明了第一个递推关系也是严格的.
例1设S={1,-1} ,其上的运算为数乘.显然S是一个非平凡群.现在我们考虑一元S-系ΘS={θ}.容易验证ΘS是一个C(PF′)系.但ΘS不是CSF系,这是因为θ·1=θ·(-1),但是不存在r∈S,满足r·1=r·(-1).因此,C(PF′)系是CSF系的一个真推广.
文献[3]证明了右S-系A是CSF系当且仅当A的每一个元素是半可消的.受此启发,我们首先给出C(PF′)系的一个结构刻画.
定义3设A是右S-系.称a∈A元素是弱半可消的,如果对任意x,y,s,s′,t,t′,z,w,
axs=ays′sz=tw,
axt=ayt′s′z=t′w,
存在p,q∈S,使得
ax=ap,ay=aq,且ps=qs′,pt=qt′.
如果A中每一个元素都是弱半可消的,则称A是弱半可消的.
定理1设S是幺半群,A是右S-系.则下述条件等价:
(a)A是C(PF′)系;
(b)A的每一个循环子系是由A的一个弱半可消元生成;
(c)A的每一个元素是弱半可消元.
证明:(a)⟹(c)假设A是C(PF′)系.则对任意的a∈A,aS满足条件(PF′).若任意的x,y,s,t,z,w∈S满足
axs=ays′,sz=tw
axt=ayt′,s′z=t′w
则存在a″∈aS,u,v∈S,使得ax=a″u,ay=a″v,且us=vs′,ut=vt′.由a″ ∈aS存在m∈S,使得a″ =am,因此有,ax=amu,ay=amv且mus=mvs′,mut=mvt′.从而由定义3知是A的弱半可消元.
(c)⟹(b)显然成立.
(b)⟹(a)任意的a∈A,aS是A的一个循环子系,下证aS满足条件(PF′).由条件(b)知,不妨设a就是弱半可消元.若axs=ays′,axt=ayt′,sz=tz,s′z=t′z,x,y,s,t,z∈S,根据定义3,必存在p,q∈S,使得
ax=ap,ay=aq,且ps=qs′,pt=qt′,这表明aS满足条件(PF′) ,故A是C(PF′)系.
命题1设S是幺半群.所有的C(PF′)系满足条件(E′).
证明:设A是C(PF′)右S-系.若s,s′,z∈S,a∈A,使得as=as′,sz=s′z,则有等式组:
as=as′,sz=1·sz,
a·1=a·1,s′z=1·sz.
因为A是C(PF′)系,所以存在p,q∈S,使得ps=qs′,p·1=q·1且a=ap=aq.故满足条件(E′) .
称幺半群S是右reversible的[6],如果对任意的s,t∈S,存在p,q∈S,使得ps=qt.称幺半群S是(弱)左collapsible的[6],如果对任意的s,t,z∈S,(sz=s′z),存在u∈S,使得us=ut.
命题2设S是幺半群.则下述条件等价:
(a)一元S-系ΘS={θ}是C(PF′)的;
(b)S是右reversible的和弱左collapsible的.
证明:(a)⟹(b)由定理1立得.
(b)⟹(a)假设对任意s,s′,t,t′,z,w
θs=θs′,sz=tw,
θt=θt′,s′z=t′w.
因为S是右reversible的幺半群,所以对s和s′存在p,q∈S,使得ps=qs′.从而计算得
qt′w=qs′z=psz=ptw.
再利用S的弱左collapsible性质,存在u∈S,使得upt=uqt′.因此有
θ=θup=θuq,且ups=uqs′,upt=uqt′.
下面命题给出了S-系的余直积保持C(PF′)性质.
命题3设S是幺半群.则以下结论成立:
(a)C(PF′)系的子系仍然是C(PF′)系.
(b)C(PF′)系的余直积仍是C(PF′)系.
证明:(a)由定义容易得证.
命题4设M,N均为右S-系.若单同态f:M→N可收缩,且N是C(PF′)系,则M是C(PF′)系.
证明:任意的a∈M,s,t,s′,t′,x,y,z,w∈S,若
axs=ays′,sz=tw,
axt=ayt′,s′z=t′w
则显然有f(a)xs=f(a)ys′和f(a)xt=f(a)yt′.由条件f(a)∈N,且N是C(PF′)系,根据定理1,必存在p,q∈S,使得
f(a)x=f(a)p,f(a)y=f(a)q,
且ps=qs′,pt=qt′.因为f是可收缩的,所以存在同态g:N→M,使得gf=1M.因此,
ax=gf(a)x=gf(a)p=ap,
同理可得ay=aq,从而命题得证.
本节最后,考虑幺半群S在什么条件下,S-系的直积将C(PF′)性质转移到每一个分量上.
命题5设S是左collapsible幺半群,I是非空集合.若∏i∈IAi是C(PF′)系,则每一个Ai,i∈I,是C(PF′)系.
证明:假设对任意的s,t,s′,t′,x,y,z,w∈S,ai∈Ai,满足
aixs=aiys′,sz=tw
aixt=aiyt′,s′z=t′w.
因为S是左collapsible的,所以对xs和ys′以及xt和yt′存在u,v∈S,使得uxs=uys′和vxt=vyt′.对u和v再利用S的左collapsible性质,存在w∈S,使得wu=wv.因此,wuxs=wuys′和wvxt=wvyt′.任意的j≠i和aj∈Aj,就有
ajwuxs=ajwuys′和ajwvxt=ajwvyt′.
(cj)j∈Ixs=(cj)j∈Iys′, (cj)j∈Ixt=(cj)j∈Iyt′
因为∏i∈IAi是C(PF′)系,所以存在p,q∈S,使得(cj)j∈Ix=(cj)j∈Ip,(cj)j∈Iy=(cj)j∈Iq,且ps=qs′,pt=qt′.因此有aix=aip,aiy=aiq,从而命题得证.
由上述命题的证明,容易获得
推论1设S是幺半群,I是非空集合.若∏IA是C(PF′)系,则A也是C(PF′)系.
2 C(PF′)系对幺半群的刻画
本节主要考虑C(PF′)系对幺半群的刻画.首先给出右C(PF′)幺半群的等价描述,下面的命题可由定理1直接可得.
命题6对于幺半群S,以下条件等价:
(a)S是右C(PF′)的;
(b)S的每一个主右理想由S的一个弱半可消元生成;
(c)S的每一个元素是弱半可消元.
定理2设S是幺半群.则以下条件等价:
(a)S是右P(PF′)幺半群;
(b)所有满足条件(E)的右S-系是C(PF′)系;
(c)所有满足条件(E)的有限生成的右S-系是C(PF′)系;
(d)所有满足条件(E)的循环右S-系是C(PF′)系.
证明:(b)⟹(c)⟹(d)显然.
(d)⟹(a)因为S是满足条件(E)的右S-系,所以由条件(d)知S是C(PF′)系,根据定理1和命题6,S是右C(PF′)幺半群.
(a)⟹(b)假设A是满足条件(E)的右S-系.若对任意的a∈A,s,s′,t,t′,x,y,z,w∈S,满足
axs=ayt′,sz=tw,
axt=ayt′,s′z=t′w,
利用条件(E)的定义,则由等式axs=ays′知,存在a′∈A,u∈S,使得a=a′u,且uxs=uys′.将a=a′u代入到等式axt=ayt′中,得a′uxt=a′uyt′,再利用条件(E),存在a″∈A,v∈S,使得a′=a″v,vuxt=vuyt′.因此有
vuxs=vuys′,sz=tw,
vuxt=vuyt′,s′z=t′w.
又因为S是右P(PF′)幺半群,所以存在p,q∈S,使得
(vu)x=(vu)p,ps=qs′
(vu)y=(vu)q,pt=qt′.
从而ax=a′ux=a″vux=a″vup=a′up=ap,同理ay=aq.这说明A是C(PF′)系.
定理3设S是幺半群.则下述条件等价:
(a)所有自由的右S-系是C(PF′)系;
(b)所有投射的右S-系是C(PF′)系;
(c)所有强平坦的右S-系是C(PF′)系;
(d)所有强平坦的循环右S-系是C(PF′)系;
(e)S是右P(PF′)幺半群.
证明:(c)⟹(b)⟹(a)和(c)⟹(d)是显然的.
(e)⟹(c)因为S是右P(PF′)幺半群,所以由定理2可知,每一个满足条件(E)的右S-系是C(PF′)系,又因为强平坦系满足条件(E),所以每一个强平坦的右S-系是C(PF′)的.
(d)⟹(e)因为S是强平坦的循环右S-系,根据条件(d),S是C(PF′)系,从而由定理1与命题6可知结论成立.
(a)⟹(e)显然S是自由系,故由条件(a)知,S就是C(PF′)系,从而由定理1与命题6即得结论.
下面给出正则幺半群的一些新的刻画,为此,需要下面的结果.
引理1[2]设I是S的真右理想.则右S-系A(I)满足条件(E),但不满足条件(PWP).
引理2[5]设S是幺半群.则所有满足条件(E′)的右S-系是(主弱)平坦的当且仅当S是正则幺半群.
引理3[5]设S是幺半群.则所有满足条件(E′)的右S-系满足条件(PF′)当且仅当S是群.
定理4设S是幺半群.则下述条件等价:
(a)S是右P(PF′)幺半群,且所有C(PF′)的右S-系是平坦的;
(b)S是右P(PF′)幺半群,且所有C(PF′)的右S-系是弱平坦的;
(c)S是右P(PF′)幺半群,且所有C(PF′)的右S-系是主弱平坦的;
(d)S是正则幺半群.
证明:(a)⟹(b)⟹(c)显然.
(c)⟹(d)任取s∈S,若sS=S,显然s是S中的正则元.否则sS就是S的一个真右理想,由引理1知,A(sS)满足条件(E),因为S是右P(PF′)幺半群,根据定理2,A(sS)是C(PF′)系,进而由条件(c)知,A(sS)是主弱平坦的.再根据引理2,对于s∈sS,有s∈sSs,这说明了s是S中的正则元.
(d)⟹(a)如果S是正则幺半群,则由[3,定理2.5]和注1知,S是右P(PF′)幺半群.另一方面,根据引理2和命题1,所有C(PF′)的右S-系是平坦的.
定理5设S是幺半群.则下述条件等价:
(a)S是右P(PF′)幺半群,且所有C(PF′)的右S-系满足条件(PF′);
(b)S是右P(PF′)幺半群,且所有C(PF′)的右S-系满足条件(P);
(c)S是右P(PF′)幺半群,且所有C(PF′)的右S-系满足条件(WP);
(d)S是右P(PF′)幺半群,且所有C(PF′)的右S-系满足条件(PWP);
(e)S是群.
证明:(a)⟹(b)⟹(c)⟹(d)显然.
(d)⟹(e)假设sS是S的一个真的右理想,s∈sS.则由引理1知,A(sS)满足条件(E),因为S是右P(PF′)幺半群,根据定理2,A(sS)是C(PF′)系,进而由条件(d)知,A(sS)满足条件(PWP).但这与引理1矛盾,故S是群.
(e)⟹(a) 如果S是群,显然S是右P(PF′)幺半群.另一方面,根据引理3和命题1,所有C(PF′)的右S-系满足条件(PF′),从而定理得证.
3 结论
本文在S-系范畴中引入了C(PF′)性质,由例1可知,C(PF′)性质是S-系中正则性的一种推广形式,它与其它正则形式具有以下严格递推关系:
正则性⟹CSF⟹C(PF′)⟹C(P).
进一步地,利用S-系的C(PF′)性质刻画了P(PF′)幺半群、正则幺半群、群等重要幺半群的结构,推广了CSF系的已有相关重要结果,例如定理1-5.特别地,如果S是含有一个右零元或者是右Collapsible幺半群时,不难验证CWPF系就是CSF系,这与在S-系范畴中条件(PF′)和强平坦性是一致的结论相吻合.
[1] Howie J M.An introduction to semigroup theory[M].London:Academic Press,1976.
[2] 刘仲奎,乔虎生.半群的S-系理论[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8.
[3] Liu Z K.A generalization of regular left acts[J].Northeast.Math.J.,1997,13(2):169-176.
[4] 乔虎生.C(P)系对幺半群的刻画[J].数学研究与评论,2004,24(1):119-126.
[5] Golchin A,Mohammadzadeh H.On homological classification of monoids by condition(E′)of right acts [J].Yokohama Math.J.,2007,54:79-88.
[6] Liang X L,Luo Y F.On a generalization of weak pullback flatness[J].Comm.Algebra,2016,39:3 796-3 817.
[7] Bailey A,Renshaw J.Covers of acts over monoids and pure epimorphisms[J].Proc.Edinb.Math.Soc.,2014,57(3):589-617.
[8] Bulman Fleming S.Pullback flat acts are stongly flat[J].Canad.Math.Bull.,1991,34(4):456-461.
[9] Bulman Fleming S.Flat and strongly flatS-systems[J].Comm.Algebra,1992,20(9):2 553-2 567.
[10] Bulman Fleming S,Kilp M,Laan V.Pullbacks and flatness properties of acts II[J].Comm.Algebra,2001,29(2):851-878.
[11] Laan V.Pullbacks and flatness properties of acts Ⅰ[J].Comm.Algebra,2001,29:829-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