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俄藏No. 6990a西夏書儀考

2018-05-28史金波

中华文史论丛 2018年1期
关键词:黑水城文獻西夏文

史金波

書儀是舊時官員、士大夫所用書劄體式﹑典禮儀注的著作,係供寫作書信時參考的文範。在黑水城遺址(今内蒙古自治區額濟納旗)出土的西夏文文獻中,發現有兩件書儀類文獻,編號爲Инв.No. 6990a、Инв.No. 6990。這是目前所見十一至十三世紀西夏碩果僅存的書儀,具有較爲重要的學術和文獻價值。Инв.No. 6990a比較完整,本文擬將這件書儀文書做出翻譯,向學界提供一份資料,同時進行初步詮釋,以供進一步深入研究。

Инв.No. 6990a書儀,高21.3,寛72.5釐米,共有西夏文33行。依書儀格式需要,各行分别用大、中、較小字和小字書寫,其中多爲西夏文草書,只有部分大字爲楷書。*俄羅斯科學院東方文獻研究所(聖彼得堡)手稿部藏黑水城出土文獻Инв.No. 6990a,將刊於《俄藏黑水城文獻》(32)。經筆者翻譯、考釋後定名爲《西涼府簽判向皇帝大臣上書儀》。

一 録文、譯釋

以下首先按行次將西夏文書儀逐行録成楷書,楷書下仿體是每個西夏字的漢文對譯,再下宋體爲漢文意譯。每行前標明字體大小,其格式大體按原文排列。需解釋的文字、詞語隨文注出。*書儀原爲豎行,現用横行録文。文中字形未明、詞義不清者作出説明,並以?標示。西夏文中有的助詞難以用漢字對譯者,標以△符號。

1. (大字) 索唐什聴*什聴,第1字什,“慧”意,什拒在西夏文《貞觀政要》中譯“上疏”。拒,“貢”、“奉”意,皆有“恭上”意。什有“疏”意。第2字聴,“高”、“升”意,與拒近意。什聴譯爲“上疏”或“上書”。蔏蕵*蔏蕵,第1字蔏,“邊”意;第2字蕵,“角”意。蔏蕵兩字意爲“邊角”,這裏引申爲“格式”或“形式”。臷*臷,“根”、“本”意,引申爲“書本”、“典”。

帝處疏升邊角典

向皇帝處上疏格式書

2. (小字) 埠聶*埠聶,兩字分别意“微”、“臣”。爲上疏官員自謙之詞。緳蚚*緳蚚,兩字分别意“德”、“殊”。“德殊”爲此書儀主人職官的人名,姓梁,見下。什菗*什菗,第1字釋義見上。第2字“洗”、“滌”意。凹馆秸蝷*秸蝷,第1字不清,暫識爲秸,“億”意;蝷,“中”意。兩字是否極言俯首次數之多,待考。汲祤*汲祤,兩字分别意“謹”、“語”,合譯爲“謹奏”。

微臣德殊疏洗頭低億?中謹奏

微臣德殊上疏沐浴俯首多次謹奏

3. (中字) 翻朴*翻朴,兩字多用於譯音,第1字音“膽”、“擔”、“丹”等,第2字音“鳳”、“風”、“奉”、“分”等。兩字暫譯爲“單份”。或可譯爲“單書”,意爲僅有一張紙的書儀。參見以下“重份”。第一字翻字下原寫一字缽,音“副”、“府”等,原可能想寫“單幅”二字,後塗掉,旁加朴皺(份上)二字。皺笶籃

單份上寫所

單份上所寫

4. (小字) 瞫解*瞫解,第一字“誰”、“某”意,第二字“何”意。《音同》12.247兩字組成一詞。在西夏文佛經中兩字合譯爲“某甲”。“某甲”,一用作人稱代詞,多用於避諱、設言或失名等;二用作自稱代詞。這裏應是自稱代詞。也可將此行視爲下行自稱的總括語。

某甲

某甲

5. (小字) 埠聶緳蚚 耉聴*耉聴,兩字分别意“恭”、“高”或“贊”。意譯爲“恭贊”,或譯爲“謹狀”。

微臣德殊 恭贊

微臣德殊 恭贊

6. (較小字) 猜索 番箙*番箙,第1字“階”意,第2字“前”意。兩字合譯爲“陛下”。陛,爲宫殿下的高臺階,西夏人譯爲“階”,恰當。

皇帝 階前

皇帝 陛下

7. (中字) 瞼朴*瞼朴,第1字音“蟲”、“重”、“長”等,第2字音“鳳”、“風”、“奉”、“分”等。暫譯爲“重份”。或可譯爲“複書”,意爲有兩張紙以上較爲複雜、更爲鄭重的書儀。參見以上“單份”。皺笶籃

重份上寫所

重份上所寫

微臣西涼府簽判 梁德殊 恭贊

微臣西涼府簽判 梁德殊 恭贊

9. (中字) 籄构 綃緳 猜索 番箙

最尊 盛德 皇帝 階前

最尊 盛德 皇帝 陛下

10. (中字) 菢聶宦配*宦配兩字,音譯爲“經略”,西夏職官名。西夏文-漢文詞語集《番漢合時掌中珠》中有“經略司”,西夏職司名,前兩字與此同。在《天盛律令》中兩字譯爲“經略”。見《天盛改舊新定律令》,頁114。弛聴什

大臣經略等上書

向大臣經略等上書

11. (小字) 埠闽緳蚚什菗凹馆舅綜*舅綜,第1字“百”意,第2字“跪”意。合譯爲“百跪”,上疏時自謙詞。可與上述“俯首”對應。汲祤

微下德殊疏洗頭低百跪謹言

微下德殊上書沐浴俯首百跪謹奏

12. (較小字) 篙蓕*篙蓕,兩字分别意“恩”、“乘”,合譯爲“恩乘”,王朝政府中上級對下級的封贈等事宜。

恩乘

恩乘

13. (較小字) 碍恩*碍恩,兩字分别意“星”、“變”,合譯爲“星變”,指星象的異常變化。古時謂星變預示着政事的得失和天象的凶吉。

星變

星變

14. (較小字) 藱楚*藱楚,兩字分别意“議”、“判”,合譯爲“議判”,西夏職官名,意爲“宰相”。

議判

宰相

15. (較小字) 宦配蚀皽

經略父母

經略父母

16. (較小字) 构焚闽捌蜌坝

尊慈下視觀尋

尊慈下視觀尋

17. (較小字) 科粮*科粮,第1字“内”意,第2字“方”意,合譯爲“内部”,應指書信内的信紙。蚂蟏皺*蟏,助詞,表: 往,趨向。

内方有△上

内部有其上

18. (小字) 埠聂撇牛缽棘仅虑緳蚚 耉聴 汲磣*磣,“戰慄”意。表示上疏時顫抖、惶恐之意。

微臣西涼府簽判梁德殊 恭贊 謹慄

微臣西涼府簽判梁德殊 恭贊 謹戰慄

19. (較小字) 絸瞭*絸瞭,第1字“外”,第2字“由”、“以”、“順”意,合譯爲“以外”、“外部”,可能指書信的封皮。臗蟏皺笶籃

外依記△上寫所

外部記其上所書

20. (小字) 埠聂撇牛缽棘仅虑緳蚚 耉聴 汲?

微臣西涼府簽判 梁德殊 恭贊 謹?

微臣西涼府簽判 梁德殊 恭贊 謹?

21. (中字) 篙蓕 碍恩 藱楚 宦配 蚀皽 级箙*级箙,第1字“牀”、“椅”等意,爲座、卧之處。第2字“前”意,合譯爲“座前”。

恩乘 星變 宰相 經略 父母 座前

恩乘 星變 宰相 經略 父母 座前

22. (較小字) 构毯*构毯,第1字“尊”意,第2字“生”意,爲“誕生”、“出生”之生,合譯爲“尊生”。玛韧*玛韧,第1字“時”意,第2字“遇”意,合譯爲“時遇”,爲遇時節意。背寂 汲聴

尊生 時遇 慶詩 謹贊

尊生 時遇 慶詩 謹贊

23. (小字) 埠闽瞫解什菗凹馆舅綜汲祤

微下某甲疏洗頭低百跪謹奏

微下某甲上書沐浴俯首百跪謹奏

24. (較小字) 「篙蓕 「碍恩 「藱楚 「宦配蚀皽谍吨玛磖瞭蒤箍*蒤箍,兩字分别爲“七”、“正”意,合譯爲“七正”。中原地區星占術認爲日、月及金、木、水、火、土五星七者可以正天時,謂之“七正”。竀

恩乘 星變 宰相 經略父母之限時日七正現

恩乘 星變 宰相 經略父母之限時日現七正

25. (較小字) 萂谅棍科籒堡妄缞聻纽絶窿砽皺纝……*此行末尾塗抹過多,字迹不清。

光高宫中先如照九天日日恭聞上,重……

光高宫中如前照,九天白日恭聞時,重……

26. (較小字) 袭緵磌*磌,已行體動詞前綴。捌舅苪縇菢禋綅*禋綅,兩字意爲“十神”。中原地區根據天干地支、陰陽五行等理論推測人的吉凶禍福等,從日柱的日干與其他各干支的關係而定出十個專有名詞: 比肩、劫財、食神、傷官、偏財、正財、七殺、正官、偏印、正印,稱爲“十神”。驳缊泛*泛,已行體動詞前綴。汀构爸了肂萰莎

中頭△仰百乘家大十神數感△連尊柱幼藥八仙

中,頭已仰。百乘大家,十神等感應已喻。尊柱壯藥,八仙

27. (較小字) 秃礼嘻拒砈縃蛙氦碍*氦碍,兩字意爲“五星”。镣藱瞭俐务?蘦罆吵耳癿

同會以奉壽長盛五星共議依誦咒?此時善△見

同會以奉。壽長盛,五星共議依誦咒?此時已見善,

默然不慶豈應,立即?詩寫作,語句呈現座前,……

豈能默然不慶?立即?詩寫作,語句呈現座前,……

29. (較小字) 磣截耉(旁有√號)*此處旁有一顛倒符號√。原爲截耉二字,應改爲耉截,兩字分别爲“敬”、“思”意。

栗敬思

戰慄敬思

30. (較小字) 构焚馆穾蜌坝

尊慈下視觀尋

尊慈俯視觀尋

31. (較小字) 坚侧磖吵瞭*此處原文改補較亂,似有盩、瞭等字,現取一字。縧皺 藱楚蚀皽吨栏狐 蒤箍猎萂谅棍絘*此字字迹模糊,暫譯如此。?

日豐日好依季上 議判父母限承時 七正瑞光高宫後

日豐日好依季上,宰相父母限承時。七正瑞光高宫後,

32. (較小字) 缞聻例监窿往癏 戊胜腞皺氦纽螴 舅苪?*此句3、4兩字待解,後應殘失三字。……

九天妙勝恭何始 三旗者上五福變 百車?

九天妙勝恭何始。三旗者上五福變,百車……

33. (較小字) 蘦堡磟蚚蛙癿絅 氢记泛寥级箙聴

此如特殊盛見因 贊詩已寫座前高

因見如此特殊盛,贊詩已寫奉座前。

二 初 步詮釋

此書儀形式特殊,字形大小不一,字體楷草兼具,行次高低不齊,咋看給人以淩亂不堪、難以釋讀的感覺。若認真翻譯其内容,並仔細揣摩其形式和内容的關係,發現其文字大小、佈局格式多與内容相關,可以作出合理的解釋。

以下據其字形、格式和内容分成六部分,將各部分形式和内容作初步分析、解釋。

第一部分是1—9行。首行是大字,意譯爲:“向皇帝上疏格式書”。表明這是地方官向皇帝上疏的格式。第2行退格很多,幾乎退至此行的三分之一左右開始,且是小字,意譯爲:“微臣德殊疏洗俯首億中謹奏”。“微臣”是上疏者對皇帝的謙詞。“德殊”是上疏的地方官的名字,據下文知其姓梁,是使用此書儀的主人。“疏洗”可解釋成他寫疏時爲表示對皇帝的尊敬,先行沐浴,或可解釋成他所上的疏文是潔淨的。以下“俯首”也是表示上疏時對皇帝的尊敬。此後的兩字暫譯爲“億中”,可能表示俯首次數之多。總之,這一行一方面表示上疏者的名字,另一方面用退格、小字、謙辭表示對皇帝的尊敬,顯示出給皇帝上疏時的自稱及格式。

第3行用較大字書寫“單份上所寫”,也可譯成“單份上當寫”。如果對比第7行的“重份上所寫”,並審視這兩行後面的内容則可發現,“單份上所寫”後面的内容,無論是自稱還是對皇帝的尊稱,都較爲簡單;而“重份上所寫”後的自稱和對皇帝的尊稱,都較爲複雜。“單份上所寫”後的第4、5行是小字自稱,爲“某甲”、“微臣德殊 恭贊”。對皇帝的稱謂是第7行“皇帝 陛下”。而在“重份上所寫”後的第8行自稱爲“微臣西涼府簽判梁德殊 恭贊”,第9行對皇帝的尊稱爲“最尊 盛德 皇帝 陛下”。兩相比較,單份後所記自稱比重份上所記少了“西涼府簽判”和姓氏梁,對皇帝的尊稱少了“最尊 盛德”。看來,這應是向皇帝上疏時正文開始前的稱謂格式,前者簡約,後者複雜。

第二部分是10—15行。第10行用較大中字書寫,類似標題,意譯爲“向大臣經略等上書”,顯然是書儀主人向皇帝以下的高官上呈文字的格式。第11行是書儀主人的自稱,用小字書寫,爲“微下德殊疏洗俯首百跪謹奏”。這是給大臣上書的自稱,與上述給皇帝上疏不同,不用“微臣”,而用“微下”,體現出書儀主人對皇帝、大臣自稱的區别。同樣也要有“疏洗俯首”等自謙的詞語,並有“百跪”,表示自謙卑下。12、13行的“恩乘”和“星變”應是上書的類别。“恩乘”是上級對下級給予的恩典封贈等,上書表示感謝。“星變”是指星象的異常變化。第14、15行是上呈的對象,一是宰相,是國家輔佐皇帝的最高行政長官;二是經略,在西夏有經略司,其長官經略使的地位僅次於中書、樞密。此書儀主人爲西涼府簽判,西北經略使爲其上司主官,可能因此在“經略”後加“父母”二字。

第三部分是16—21行。第16行爲“尊慈下視觀尋”,似是指上級下來巡視。第17行爲“内部有其上”,對比下面“外部記其上所寫”,疑這一條末尾遺“所寫”二字。第18行是書、狀内梁德殊的結銜:“微臣西涼府簽判 梁德殊 恭贊 謹戰慄”。增加了“謹戰慄”,即表達上書時惶恐的心情。中國古代上奏摺的末尾常用“誠惶誠恐”、“不勝戰慄恐懼之至”。看來西夏官員上書的儀態表達也采用中原王朝的老規矩。19行是較小字“外部記其上所書”。

20行是書、狀封好後在外皮(即封皮)上所寫:“微臣西涼府簽判 梁德殊 恭贊 謹?”。此後第21行“恩乘 星變 宰相 經略 父母 座前”,除重複前述5種類别外,又增加了“座前”。座前原是中原地區書信中對尊長的敬稱。座者,座於牀,意爲書信不當直接授受,而只能將其置於所座牀之前,也是表示尊敬之意。

第四部分是22—24行。第22行比較特殊,將一行字都框起來,爲“尊生 時遇 慶詩 謹贊”。其中“尊生”因西夏文“生”字有“誕生”、“出生”之意,故可能是指尊上人的生日。“時遇”在中國古籍中有機遇和時節兩解,這裏應指時節,即當遇時節時需給尊上上書問候。“慶詩”應是給尊上上書時的慶祝詩歌。23行又是自謙稱謂,把書儀主人的具體官銜换成了虚指的“某甲”。24行是較小字,爲“恩乘 星變 宰相 經略父母之限時日現七正”,其中前四個詞前都打了横豎折鈎,可能是强調這四項内容。

第五部分是25—29行。這是一段贊美文字,有的部分似是對仗工整的駢文。大意是,陽光照耀在高聳的宫殿上,在明亮的白天恭聞……,仰頭(瞻望),在有百乘之尊的大國家中,用十神推測已有好的感應,良柱和壯藥,由八仙同會而奉上。壽命長盛,依五星測算共議,誦咒?此時已見善象,豈能默然不作慶賀?現立即寫作詩歌,將語句呈現座前……想戰慄敬奉。這段文字可能是爲尊生、時遇所用。

第六部分是30—33行。30行爲“尊慈俯視觀尋”,即尊上高官下來巡視。以下三行係一段贊美詩歌,共八句,底端的兩句有殘失,完整的詩句應爲七言。全詩的大意是: 日期美好在季節上,宰相、經略父母官正在好時限。合於七正法的瑞光照耀在官衙上,出於九天的奇妙勝景已經開始。於三旗之上顯示出五福,百車上……。因見如此特殊勝景,寫出贊詩奉上座前。這首詩歌應是慶詩。

不難看出,此書儀前面21行記寫了書札的格式及封皮格式(含發信人的結銜),第22行至33行則給出了尊生、時遇書札内容的範本和一種慶詩。這兩種内容是供人撰書札時具體參考用。

三 特 點分析

(一) 尊稱謙稱——對中國書儀傳統的承續

從此西夏書儀的形式和内容來看,西夏書儀與中原地區的書儀一脈相承。中國早有書儀類文獻,如《隋書·經籍志二》載謝元撰《内外書儀》四卷,蔡超撰《書儀》二卷等。*《隋書》卷三三,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頁971。特别是北宋著名史學家司馬光著《書儀》十卷,其中包括表奏、公文、私書、家書類,冠儀類,婚儀類,喪儀類,被後世稱爲“禮家之典型”,對後世研究古代禮學發展、特别是宋代禮制都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四庫全書總目》卷二二,北京,中華書局影印,1965年,頁180上。

此西夏書儀屬於表狀箋啓類書儀,爲西涼府簽判梁德殊所備用。其中有多項内容,受書對象包括皇帝、宰相、經略等,書儀事項包括表奏、恩乘、星變、尊生、時遇、慶詩等。不難看出,西夏的書儀從内容到形式都承續了中原地區的書儀。如對皇帝的稱謂是“皇帝陛下”或“最尊盛德皇帝陛下”,而署名爲“微臣西涼府簽判梁德殊恭贊謹戰慄”、“微下德殊上書沐浴俯首百跪謹奏”等。司馬光《書儀》中的表奏署名爲“臣某誠惶誠懼頓首頓首謹言”。*司馬光《書儀》卷一,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42册,頁1上。明顯可見西夏文書儀與中原傳統書儀的近似。

中原地區的書儀,類型繁複。此件西夏文書儀也包含有多項内容,有不同類型。如有給皇帝上奏的疏文,有給中央和地方大臣的上書,還有給尊上的讚頌文字和詩作。

敦煌遺書中有一批唐、五代的書儀,計一百餘號,有多種書儀,分爲三類: 朋友書儀、吉凶書儀和表狀箋啓類書儀,顯示出唐、五代時期書儀多種類型和豐富内容,涉及當時的典章制度、重大歷史事件、西北地方各地方政權關係等多方面事項,反映出當時的歷史文化和社會生活。*趙和平《趙和平敦煌書儀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其中“表狀箋啓類書儀”有三十多號,多爲官場中上下左右往來應酬文字,在文獻學、歷史學和文學方面皆具有重要學術價值。

表狀箋啓類書儀中有靈武節度使表狀儀,正文内容的“表本”是後唐靈武節度使幕僚代甘州回鶻起草是給後唐皇帝的。又有靈武節度使書狀儀,寄件者是靈武節度使張希崇,受件人從京中朝要到中原、沙州各層級官員,範圍甚廣。而五代時期靈武節度使的書儀卻保存在遠離靈州(今寧夏吴忠)的敦煌(今屬甘肅),係由靈州傳到敦煌,反映兩地關係密切。*趙和平《晚唐五代靈武節度使與沙州歸義軍關係試論》,中國唐代學會編輯委員會編《第三届中國唐代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樂學書局,1997年。

無獨有偶,西夏西涼府簽判的書儀不是發現在西涼府,而是發現在黑水城。這可能説明,書儀作爲一種文範及禮節、儀式用書,本來就是讓有關人員學習、備用的,各地可以傳换借鑑,以廣其用。因此一地的書儀傳抄到另一地區是可以理解的。

黑水城出土的文獻中有多件告牒、信函類文書,可以作爲書儀研究的參照實物。如《乾定申年黑水城守將告牒》、《乾定酉年黑水城副統告牒》、《守護吉信函》等。《黑水城守將告牒》無受帖對象,但文末有“專祈請議司大人發父母慈悲”語句,可知告牒是上呈給議司大人。又稱“發父母慈悲”,據書儀稱經略爲父母,疑此告牒上書於駐在涼州的西北經略使。帖前退格書寫發帖人爲“黑水城勾管持銀牌都平宫走馬波年仁勇稟”,牒末一行退格書寫呈牒年款和人名“乾定申年七月仁勇”。乾定申年(1224)爲西夏晚期,距西夏滅亡僅三年。*《俄藏黑水城文獻》(13),頁103。《黑水城副統告牒》格式與此相類。*《俄藏黑水城文獻》(14),頁256。而《守護吉信函》首行頂格書寫“高恭”二字,以示尊崇,下部退格寫家書作者自稱兒子,可見是兒子給父親的家書。信末是寫信者署名“送者子守護吉”。*《俄藏黑水城文獻》(13),頁193。此信函格式與書儀所載相近。

(二) 西涼府簽判——對西夏職官制度的補充

特别要提及的是,在複書格式中,上疏者的身份更加明確具體,前已述及,他名字爲梁德殊,官職是西涼府簽判。西涼府在西夏法典《天盛律令》中爲西夏職官系列的第二等,即次等司,與首府中興府和大都督府同級。

西夏時期的職官序列中,經略司的地位甚高,僅在上等司的中書、樞密之下,而在次等司殿前司、御史、中興府、三司等之上。西夏僅設兩個經略司,即以大都督府(在靈州,今寧夏吴忠市境内)爲中心的東南經略司,和以西涼府(涼州,今甘肅武威)爲中心的西北經略司。*《天盛改舊新定律令》卷一〇“司序行文門”,頁364。《天盛律令》中的“西北經略使”,在西夏晚期的社會文書中也稱作“西經略使”。*史金波《西夏時期的武威》,《西夏學》第七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經略使往往任命具有中書身份的人兼任,分别坐鎮大都督府、西涼府。

西涼府的官衙在涼州。根據《天盛律令》規定,西涼府的主要職官六正、六承旨,此外還有六都案、六案頭,與大都督府相同。*《天盛改舊新定律令》,頁367,371。《天盛律令》中的職官設置中,西涼府並無簽判一職。該書卷一〇“司序行文門”有五處提到職官“簽判”。第一處是向次等司的府夷州、中府州派遣“一正、一副、一通判*在《天盛改舊新定律令》中職官綒仅,有時譯爲“同判”,皆應改爲“通判”。、一簽判”;第二處是“十二種監軍司當全部派二正、一副、二通判、四签判等九人;第三處是向另外五種監軍司派一正、一副、二通判、三签判等七人;第四處是向中等司的四種軍: 虎控軍、威地軍、大通軍、宣威軍中各派一安撫,一通判、二簽判、一行監,第五處是向下等司的五種郡縣: 定遠縣、懷遠縣、臨河縣、保靜縣、靈武郡各派遣二城主、二通判、二簽判。*《天盛改舊新定律令》,頁368—371。其中“經判”、“習判”皆應譯爲“簽判”。五種簽判隨着司等的高低地位不同,次等司的簽判地位最高,而中等司和下等司則等而下之。上述規定中並無向西涼府派遣簽判的規定。西涼府與府夷州、中府州同屬次等司。可能是修訂西夏法典《天盛律令》的仁宗天盛年間,尚未有向西涼府派任簽判的規定,及至西夏晚期在西涼府纔增加了簽判這一職官。

黑水城出土的西夏文《大方廣佛華嚴經》封套的裱糊殘紙中,發現十五件有關西夏商貿的文書,係榷場使兼拘榷西涼府簽判檢驗商人貨物,依例收税的文書。其中Инв.No. 347和352B中直接記載有“榷場使兼拘榷西涼府簽判”的文字。*《俄藏黑水城文獻》(6),頁282,285。這也證實西涼府設有“簽判”一職。

西夏的簽判之職可能和其他很多職官一樣,借鑑自官制很完備的中原王朝。宋代各州、府選派京官充當判官時稱簽書判官廳公事,簡稱“簽判”,掌諸案文移事務。西夏的簽判在西涼府這樣的次等司也即第二等司中,地位較高,次於西涼府的大人和副職,因此有向皇帝、宰相以及經略上書的資格。

經略司的最高長官是經略使,簡稱經略,可由帶中書銜的節親主擔任,是位高權重的方面大臣。西經略使是西夏坐鎮西北的最高長官,因此西涼府簽判在給這樣上司上書時稱爲“經略父母”。

西經略司除武威地區外,還應掌管沙州、瓜州、黑水等地。在黑水城出土的文書中有Инв.No. 4207《西經略使司副統應天卯年告牒》、*見《俄藏黑水城文獻》(13),頁205。No. 6345《乾祐戌年節親中書西經略使告牒》。*俄羅斯聖彼德堡東方學研究所手稿部藏黑水城文獻Инв.No. 6345,見《俄藏黑水城文獻》(14),頁125上—131下。可以證明黑水城歸屬西北經略司管轄。西涼府簽判的書儀出現在黑水城,應與黑水城地區官員和西涼府官員同屬一個地區管轄有關。

(三) 七正十神——占星術、星命學的陶染

從西夏書儀中的一些詞語可以看到,其内容受到中原地區占星術、星命學的影響。占星術亦稱“星占術”,是根據天象來占卜人間事務的一種方術。星命學簡稱“命學”,是古代以人降生時星辰的位置、運行等情況判定人命運狀況的一種學説。

此書儀第13行、21行、24行都有“星變”一詞。“星變”是指星象的異常變化。古時謂星變預示着政事的得失和自然現象的凶吉。各地所觀察的天象有所不同,當地遇有星變需觀察後上報,提供政府據占星術判斷應對。西夏繼承了中原地區對星變重視的傳統,將星變多記載於史册,如《宋史·夏國傳》: 大中祥符二年(1009),夏國王德明“出侵回鶻,恒星晝見,德明懼而還”。*《宋史》卷四八五《外國傳一·夏國上》,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頁13990。又如元符元年(1098)十二月,西夏崇宗乾順時,“彗星見,乾順赦國中”。*《宋史》卷四八六《外國傳二·夏國下》,頁14018。

星變與占星術、星命學相關。此書儀第24、31行都有“七正”一詞。“七正”,也稱“七政”,是古代占星學術語。古時認爲日、月加金、木、水、火、土五星,這七者可以正天時,謂之七正。人們對星辰的自然崇拜,以七政、四餘(紫氣、月孛、羅睺、計都四虚星)斷命,用來測知人日生之吉凶。根據七正斷命宰相、經略等的吉象可能已出現。

第26行有“十神”。十神也是中原地區根據天干地支、陰陽五行等理論推測人的吉凶禍福的專有名詞,屬八字命理學中一個重要概念。

第27行有“五星”。五星也是星占術的術語,指太陽系的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占星家視作五行的精靈、五帝之子,各與國君的言、行、思相對應。

由上可見,在這件文字不多的書儀中,使用了多種有關占星術、星命學的詞語。不難看出,西夏的書儀中除儒學的觀念外,還滲透着星命學等民俗影響。其實在西夏時期的其他文獻中也能看到占星術、星命學的重要影響。如著名的西夏文—漢文雙語詞語集《番漢合時掌中珠》中的“天相中”内就有不少關於占星術、星命學的術語,如天一貴神、天官貴神、天德、月德、月合、月空、食神、禄神、將星、攀鞍星、驛馬、劫殺、災殺、歲殺、天殺、月殺、地殺、亡神等,都是古代星命家用來占算事物和命運的術語。*《俄藏黑水城文獻》(10),頁21—24。又如黑水城出土的一件占卜文書殘片005[F220∶W2],爲一生於癸亥年的男子算命,其中有“四柱”推斷人的命運,記“大輪七年權巨蟹今記酉木宫住”,屬巨蟹星宫,住酉木宫。*史金波、陳育寧主編《中國藏西夏文獻》(17),頁154。史金波《西夏風俗》,上海文藝出版社,2017年。頁392。此法源自中原,西夏沿用。可見西夏受中原星占浸染,流行星命占卜,官場的書儀也不能免俗。

書儀中還有道教的詞語,如第26行有“八仙同會”。八仙是中國民間傳説中廣爲流傳的道教八位神仙,緣起於唐宋時期。看來西夏西北地方也流行八仙傳説。

(四) 七言律詩——中原地區文學的影響

此件書儀明顯受到中原地區文學的影響,特别是最後部分31—33行的詩歌,共八句,各句之間有空格隔開,便於斷句。在書儀這部分書寫的形式上,已明確表示出詩歌的格局。

八句中第6句後部文字有殘失,其餘各句皆七字。特别是第3、4句“七正瑞光高宫後,九天妙勝恭何始”對仗基本工整,第5、6句在尚存部分“三旗”與“百車”也是嚴整相對的。這樣的詩歌格式符合中原地區傳統的律詩修辭格式,即七言律詩中第二聯“頷聯”和第三聯“頸聯”嚴格對仗的特點,顯示出傳統律詩的均衡美。

律詩還要講究平仄格律。漢語古音有平、上、去、入四聲,在詩詞中上、去、入爲仄聲。古詩詞中平仄的運用有一定格式,稱爲格律。西夏語的聲調主要分爲平、上二聲,試將西夏語的平、上,視爲平、仄進行分析。先將西夏文八句詩中的字逐個標出平、上聲,以便觀察:

坚侧磖吵瞭绦皺/日豐日好依季上

上平上上平上平

藱楚蚀皽吨栏狐/議判父母限承時

平上平平上上平

蒤箍猎萂谅棍絘?/七正瑞光高宫後

平平上平上平平?

缞聻例监窿往癏/九天妙勝恭何始

平平平上平上平

戊胜腞皺氦纽螴/三旗者上五福變

平平上平平平上

舅苪……/百車……

上平……

蘦堡磟蚚蛙癿絅/此如特殊盛見因

上上平平平上平

氢记泛寥级箙聴/贊詩已寫座前高

上平平上上上平

按傳統,七律首句第二字爲平聲爲平起,首句第二字爲仄聲爲仄起。西夏書儀中的詩歌首句第二字爲平聲,當視爲平起。其首句不押韻,2、4、8句末字爲平聲(6句尾殘),符合七律平起要求。各句中的平仄按嚴格要求不完全符合格律,但以寬泛角度看待,則大體符合規定。

此詩七言八句,“頷聯”與“頸聯”對仗,雙句押韻,平仄格律基本符合要求,具有比較典型的傳統七言律詩的特徵,應該將其定爲七言律詩。1991年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清理寧夏賀蘭山内拜寺溝方塔廢墟時,發現了大量文物、文獻,其中有寫本縫繢裝漢文詩集一册,多爲七律,也有七言古詩,共有75首之多。詩歌多數殘損不全,少量完整。從詩歌中可見儒學與佛教的密切聯繫,很多詩歌與中國傳統節日有關。*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編著《拜寺溝西夏方塔》,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頁265—286;頁364—381。而本書儀中的詩歌是西夏文文獻中第一次發現律詩,證明西夏時期用西夏文創作出了七言律詩這樣格式嚴整的詩歌,顯示出西夏詩歌文學的一個重要側面。過去所見到的西夏文詩歌多是詩句長短不一的歌行體。*史金波《西夏社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頁408—414。梁松濤《西夏文〈敕牌讚歌〉考釋》,《寧夏社會科學》2008年第3期。由此可以看到中原傳統文學對西夏的影響至深,這對研究西夏的文學有重要意義。

總之,西夏的書儀是宋遼夏金時期唯一保存至今的書儀原件,十分珍貴。此件西夏文書儀是一件既綜合,又簡明的較爲完整的書儀。書儀因時代的變遷而不斷變化,這一書儀反映了西夏晚期政治、文化、社會的特點,同時也爲中國書儀增加了綜合性簡明書儀的類别。

附記: 本文承中國人民大學趙和平教授審閲並提出寶貴意見,特此致謝。

(本文作者係河北大學特聘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研究員)

猜你喜欢

黑水城文獻西夏文
新見王國維手鈔詞籍文獻三種考論
西夏文《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六讹误汇考
西夏文《谨算》星禽研究
憍賞彌國法滅故事在于闐和吐蕃的傳播(文獻篇)
從出土文獻用例看王氏父子校讀古書的得失
近年出土戰國文獻給古史傳説研究帶來的若干新知與反思
黑水城出土西夏文《百千印陀罗尼经》考释
黑水城出土西夏文《仁王经》补释
西夏文《同义》考释三则
西夏文《乌鸣占》考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