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世界 大特色

2018-05-26傅娇芬

东方教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门帘珠子特色

傅娇芬

摘要:幼儿园教育应注重启蒙性、生活化,注重培养幼儿对活动的兴趣,让孩子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关系,体验活动的重要和有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索兴趣,体验俺就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索能力。我们特色课程中“小门帘”的创作就是立足于当地文化特色,让孩子寻求与探索文化气息的一个旅程。

关键词:门帘创作探索体验

目前全县幼教都在围绕“和合幼教”打造属于幼儿园独特的校园文化,然而最能体现也是显性的无疑大力开展特色课程的研究。幼儿园课程是幼儿认识世界的主要载体,影响幼儿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方法。基于此,我园在以天台县和合幼教文化建设大背景下开展的具有地方特色“珠韵”系列活动,在我所开展的创意门帘活动,是源于能吸引孩子兴趣的色彩鲜艳、形状各异的珠子,能使孩子具有探索欲望的活动,同时通过分类、排序、规律,真正使孩子们在探索的过程获得发展,体验乐趣,对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一、小门帘认知的引发

幼儿园课程内容可谓包罗万象,而我们开展的门帘也是具有浓厚的本土特色,源于生活的,它不要求孩子建构多么深奥、系统的知识体系,而是基于孩子丰富的想象力与多样化的兴趣,可以说,门帘的创意对孩子的思维还是具有独特的作用的。

1.小门帘材料的初探

我出示各色各形状的珠子,金紫轩问:“傅老师你的珠子是用什么做起来的,怎么跟其他的珠子不一样?”“你仔细观察一下,它到底是用什么做的呢?我觉得你可以猜出来。”坐在一边小男孩替我回答。于是,金紫轩就走到小箩筐旁边蹲下了细细观察了一番,还时不时地拿起来,嘟嘟囔囔地说着,她的一个问题引来了更多小朋友的关注,大家就各抒己见,终于孩子的口径统一了,然后异口同声地说“是竹子做起来的”,还一定要得到我的验证才肯罢休。

其实作为木珠之乡的孩子,他们见到的珠子是越来越少,更何况是用竹子制作而成的珠子,于是我就抓住教育契机,引发一系列与竹珠子相关的教育活动。

2.小门帘制作的体验

对于70后和80后的我们来说,竹子门帘其实见得还是蛮多的,有的老师还甚至参与到门帘的制作中去。然而作为幼儿园的孩子们,真的可以说见得是少之又少,于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我问:“你们知道这个竹珠子以前一般是串什么的?”问题最多的金紫轩又站出来了:“我知道,这个可以穿项链,还可以黏贴图案。”“老师,這竹珠子可以装饰衣服”“对对对,可以当纽扣”孩子们各种答案都有,我开始发话了:“其实最早竹珠子是用来做门帘的。”听到这儿,孩子们还是有点懵,于是,我出示了各种各样的门帘给孩子们欣赏,孩子们对门帘艺术品赞叹不已,都想亲手制作一下门帘。出于孩子们的兴趣,就让孩子们进行一次初体验。

为了使孩子们对门帘的制作有个初步体验,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材料,有针(为了安全,是用玻璃线对折烫封自制的)、棉线、竹节、不同大小、颜色、形状的各种珠子等。当然小朋友们在学习制作过程中,要仔细小心的手眼同步协调才能完成的。

孩子们第一次尝试取线与针: 线有一把的,要一根一根的拉,怎么拉呢(一手捏住整把,一手拉一根,示范)拉出来,两头对齐。再去拿一根针,把线有头的一边放入针屁股。就好了,可以开始了。打底:穿进去第一颗,慢慢拉下来,怎么不掉下来呢?原来是用手把线绕过珠子一拉。

打结:穿好了,把针放旁边,再把两股线分开,找到一个点,线与线交叉绕一绕,拉一拉,再来一次,必须2次或更多。这样就完成了一根门帘。

大人们看来很简单的创作,但是对于小年龄的孩子来说,无疑还是困难重重,有的串进去就掉了,有的就花样百出,没有美感,就这样在初体验中,大家一如既往的追随,孩子们收获满满。

二、小门帘创作的提升

孩子们通过之前对门帘材料的认识,而且有了第一次的初体验,无形中促动了孩子学习的主动性,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在《纲要》总则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孩子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1.特色区域创作门帘

看到孩子们这么迷恋门帘的制作,于是我就把竹珠子投放到班级的特色区域中,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去创作。并且在区域中孩子之间架起交流的平台,小朋友在活动中能力不一样,生活经验也不同,第一次学习操作时有的幼儿在教师的示范指导下马上就会了,如:打底时.....在实际操作时,有的幼儿不会,他们之间就会相互交流相互帮助:“这样,我该怎么办了呀?”另一个会边说边教:“我来教你,是这样的,绕过珠子,拉一拉。”帮助完成。

有了特色区域的平台,对于动手能力强的孩子来说,他们又多了施展技能的机会。孩子们在特色区域进行门帘的创作时,孩子的语言能力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门帘制作活动激发幼儿表达的愿望,促进口语表达的能力。

还有一个场景在特色区域无意中发现,许多幼儿在创意门帘活动打结环节时无法一个人来完成,就会主动寻求同伴来帮助。如一天早上,幼儿园自主活动时,一个女孩鲍佩瑶选择了创意门帘,当她完成一根时,很自然的拿了一根“小门帘棒”,走到一男孩徐梓墨旁边递给他,徐梓墨也非常自然的接过来横着放端正,然后鲍佩瑶就开始打结了。

门帘制作时,有时可以几个人合作完成的,每个人可以穿1根或2根,这样幼儿之间会学习如何分工,如何共同有效完成或创新,充分体验成功的快乐,促进幼儿之间交往能力与合作能力的提高。

2.设计图纸创作门帘

在区域中,孩子们能熟练掌握门帘创作的步骤,那么如何增加难度再次创作,我没有更过的介入,只是提醒孩子可以借助平时搭积木之前先设计的思路,孩子们打开思路,都表示要先当个设计家,把自家的门帘有创意的画出设计图,然后再开设串,这样针对性就更强。于是在设计图纸或创新门帘时,孩子们会成群结队相互讨论、交流:“我想穿的是棒棒糖门帘”“这根可以改成......”

在特色区域活动中,孩子们以快乐地设计门帘图纸和串门帘为目的,通过操作、摆弄为途径的自主性学习,孩子们主动地寻求找到解决问题的一种独特方式,孩子们内在动机都是“我要串门帘”“我要设计门帘”,因此小门帘的创作就在孩子们的不断探索中又有了质的提升。

三、小门帘应用的延续

在幼儿园《科学》领域中,科学教育的价值就在于让幼儿在丰富的客观世界中去观察、去探索、去动手、去发现,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感受、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学会解决问题,因此在孩子们学会创作门帘后,我借助孩子们已有的经验,应用到数学教学中。

1.门帘创作浸润教学

在一次上数学活动按规律添画时,陈薏如小朋友说:“老师,在设计门帘的时候,我就应用了一颗长竹片再加一颗珠子,是有规律。”“我发现数学中那个按颜色找规律的也和我平时串的门帘差不多,应该方法是一样的”叶紫嫣紧接着说。我对孩子的回答来了个小结:“孩子们的脑袋可真聪明,能把平时串门帘时巧妙地方法运用到今天的活动中,你们真了不起。”

让孩子把生活中产生的探索愿望落实到日常学习中。在教师适合的互动推进中带给孩子更多值得探索与发现的宝贵经验,在教师后续的支持与拓展中提升着孩子的经验和能力。

2.门帘创作回归生活

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探索内容是幼儿感兴趣的.生动鲜活的,也是幼儿园能够理解和容易学习的。要将幼儿身边的事物和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作为幼儿探索的主要对象和内容。这样还能让幼儿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

创意门帘活动中当幼儿一步一步完成创作时,会充分体验到成功与快乐,在教师的引导与启发下,不斷涌现新的想法。

如叶紫嫣小朋友在掌握基本的门帘制作方法与流程后,就能边穿边创意出棒棒糖门帘。

在评价与分享时,幼儿能说会道、七嘴八舌,而且大家还会取名为七彩棒棒糖门帘。(见左图)

教师就引导:一根一根之间的联系与规律,棒棒糖的颜色与排列规律,促进幼儿空间思维能力发展,再次创作的门帘(见右图)排列与组合上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总之,孩子通过创意门帘区域活动,在快乐中学习成长,幼儿能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养成勤动手、善动脑以及爱观察与探索的精神,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提升。通过创意门帘看坦头特色的“珠韵”课程,我们期望通过对珠韵课程的开展和探讨,逐渐形成具有农村特色的幼儿园,并让我们的孩子在独特的珠韵课程中享受快乐。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2]《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理论》

[3]《指南》中的幼儿科学探索. 刘占兰幼儿教育 2013年第6期

[4]幼儿园活动区活动的功能定位. 华爱华.幼儿教育 2012年第9期

[5]劳动的快乐.顾红云.幼儿教育 2012年第5期

猜你喜欢

门帘珠子特色
门帘
巧分珠子
善,润了华年①
马未都忆旧——门帘
你在写语文作文时,为凑字数用过哪些套路
纸珠子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
冰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