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贫困大学生感恩素养存在的问题及自我提升策略

2018-05-26张瑜

卷宗 2018年12期
关键词:自我提升贫困大学生

张瑜

摘 要:感恩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道德素养。贫困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在得到国家、社会、学校以及其他途径的帮助时,应该怀着一个感恩的心看待一切,而不要把外界的帮助看成理所当然。但是现阶段,不少大学生在感恩方面素养不高,存在严重的感恩道德问题。本文对贫困大学生感恩素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贫困大学生感恩素养提升的策略,以供相关人员尤其是高校教育作为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感恩素养;自我提升

一、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感恩素养现状

据问卷调查研究显示,目前四川理工学院中有近12%的贫困大学生都在为这四年的学费而发愁。这些贫困生家庭中,有三分之二的家庭年平均收入仅四千元左右,而贫困生的生活费人均只有五百元左右。感恩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每个人都应该具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素养。高校大学生,作为知识分子,更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面对身边的人和事。经过调查发现,部分90后、95后大学生感恩意识较好,会有感恩心态所引发的行动,不仅敬爱父母、尊重师长、努力学习,也保持着积极的心态,热心帮助他人,积极阳光的生活。但仍然有一部分大学生不知道感恩,将国家、高校以及社会对他们的帮助当做理所当然,不仅在班级上不认真学习,甚至还会出现旷课、迟到、早退的现象。在他们的意识里面,父母的养育、国家和学校的帮助都是自己所应得的,在对父母、国家和学校的不断索取中逐渐养成自私自利、只知索取而不知付出的性格。在高校中,学校为大学生提供的帮助措施主要有: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俭学、助学奖学金等。部分大学生在拿到助学金之后,不仅没有感谢学校的帮助努力学习争取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反而将钱拿去任意揮霍。部分大学生得到了学校的助学贷款之后,不仅没有对学校和教师有感激心理,反而觉得这是国家应该提供的帮助,甚至在毕业以后出现恶意拖欠贷款的行为,不仅没有因为国家的帮助做出对社会有利的事情,反而在做损害国家利益的事情。

二、感恩意识淡薄的原因分析

首先,部分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因为贫困大学生自身的家庭条件较差,会给他们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和负担,在一定程度上会缺乏自信,甚至自卑。缺少自信的结果便是促使他们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减少,参加集体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当然,有部分大学生在心里面对国家、学校和社会心存感恩,但是却找不到合适的方法将内心的感情加以表达,这也会促使别人看到部分贫困大学生不知道感恩的假象。实则,不是他们没有感恩的心,而是不知道该如何运用正确的方式进行感恩。另外,如果带有自卑情绪的大学生长时间得不到情绪的释放,长期与家境比较富裕的大学生生活在一个环境里面,容易产生仇富心理。

其次,感恩行为的发生需要依赖于特定的大环境才能有效的进行。现在的社会,不断有影响社会风气的事件发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圣地,风气较于社会好一些,但是,现在是网络时代,社会上不良风气或多或少的都进入了大学校园里。一般的情况下,大部分贫困大学生都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但是若长期生活在“奢侈”的环境里,长期以来,难免会沾染上不良的风气。其次,部分贫困大学生本身的价值观、人生观不太正确,认为有钱了就应该“直抒胸臆”,“任性享乐”,那么对于国家的帮助,不仅没有任何意义,反而给了他们肆意挥霍的理由。现阶段,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手段众多,比如,腾讯新闻、一点资讯、微博、网易新闻、微信公众号以及各种视频等,信息中所包含的内容有正能量,积极向上的,也有负能量,可以令人消极消沉的。学生在吸收这些消息的时候,就要注重有选择性地吸收。

三、高校贫困大学生感恩素养自我提升策略

(一)在感恩教育引导下实现感恩素养的自我提升

高校的贫苦大学生,因为自身从小生活的条件,容易产生自卑情绪之外,也容易滋生嫉妒的萌芽。因此,现阶段,许多高校不仅在物质上给予了贫困大学生一定的帮助,也在精神上采取了一定的激励措施,使得大学生的心灵在一定程度上能受到来自于教师的关心和呵护。对于高校的大学生而言,其应当与辅导员积极交流沟通,并将辅导员的关心和呵护充分的加以感受。大学生在感觉到来自于学校温暖的同时,应该对学校和辅导员带着感激之心。现阶段,基本每个高校都设立了心理咨询机构,负责心理咨询的教师会定期的对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加以关注和了解,有些大学生的心理存在比较负面的影响时,可能会去寻找心理辅导教师,让其及时给自己纠正。所以,当大学生在接受心理辅导老师的帮助时,应该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将心理辅导员传递的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进行好好的体会,铭记在心,努力让自己做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人。一般情况下,学校会定期的开设心理健康讲座,大学生为了让自己的心理保持健康状态,应积极参加讲座,并将讲座中传递的正确的思想理念加以吸收,进而让优秀的思想、观念成为自身心灵的一部分。此外,大学生所在的家庭环境也占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学生放假待在家时,如若家长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感恩教育,教导学生应该感谢国家和学校对自己的帮助时,那么,作为四川理工学院的大学生,也应该从心底里接受感恩的思想,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看待身边的人事物。

(二)在教育大环境中坚持正确的观念

教育大环境,主要是指校园环境和网络环境。针对校园环境,学校会不定期的宣传感恩理念,也会定期举办感恩活动。这样,大学生便可以利用这种校园制造的大环境和氛围向自己需要感谢的人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激。针对网络环境,打学生应该多浏览网一些络媒体报导的“正能量”事件,多观看报导的高尚、令人可以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感受到人性之美、感觉到人性善良方面的文章,而报导的充满邪恶、展现人性之丑陋类的文章则尽量不看,将其屏蔽。

其次,示范的作用是巨大的,可以通过潜移默化,在学生心中慢慢地建立起一堵墙。当大学生看到学校对道德模范的感恩事迹进行宣扬时,大学生也应该让自己感受到道德模范中隐藏的正确的道德素养,以此为自身健康向上的发展,培养感恩之心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在稳固持久的长效机制中积极的报恩、施恩

部分贫困大学生存在有一颗感恩之心,却不知如何才能报恩的情况,对此,学校一般会采取一定的措施。比如,建立稳固持久的长效机制,为贫困大学生报答国家和学校的恩情创造一定的条件,也会为大学生以后的施恩创造一定的条件。因此,当教师过生日、教师节、元旦节等节日时,学生可以为教师精心准备礼物,以此表达教师的教育之恩,“礼”或许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心意。其次,有的学校会设立校友奖学金,而在学校学习过并接受过学校帮助的大学生,可以积极地争取这些奖学金。因此,针对在学校接受过帮助的贫困大学生,在进入了社会并有所成就之后,可以为学校品学兼优但贫困的大学生贡献一份力量,以此回报学校、社会。

四、结束语

贫困大学生作为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不仅在物质上较为缺乏,甚至在长期的不自信中,精神也会存在一定程度的贫乏。因此,在了解了贫困大学生感恩道德素养的现状,并分析了出现问题的原因之后,大学生应该采取具体的措施来提高自身的感恩素养,心存一颗感恩之心,积极阳光看待身边的人和事。

参考文献

[1]张健儿.浅谈当代贫困大学生的资助与感恩教育[J].中国培训,2016(12):79-80.

[2]孟昕.浅论贫困大学生感恩心理内化教育[J].品牌,2015(01):211-212.

猜你喜欢

自我提升贫困大学生
浅析高校辅导员对贫困大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思考
民办高校德育管理“满意工程”现状分析
特岗教师自我提升路径分析
基于发展型资助视角的贫困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研究
略谈新常态下中学生自我思想教育的思考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