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肛垫悬吊固定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研究

2018-05-26何秀照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混合痔临床效果

何秀照

【摘 要】目的:探析研究肛垫悬吊固定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臨床效果。方法:在本院2015年2月-2017年4年间收治的混合痔患者中选择68例进行分组治疗,对照组采取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肛垫悬吊固定术,各34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住院时间为(4.5±1.3)d,均更为优异(P<0.05)。结论:对混合痔患者使用肛垫悬吊固定术治疗的效果更佳,临床值得推广。

【关键词】肛垫悬吊固定术;外剥内扎术;混合痔;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65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2-03-0-01

混合痔是一种临床常见肛肠疾病,该病症的发病率与年龄呈正比,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混合痔会为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生活质量等产生负面影响。外剥内扎术是目前临床用于该病症治疗的常用方法,其具有较为有效的临床效果,但术后患者会有明显疼痛[1]。近年来随着临床微创技术的发展成熟,肛垫悬吊固定术得以在临床推广应用。此次研究将在本院2015年2月-2017年4年间收治的混合痔患者中选择68例进行分组治疗,研究肛垫悬吊固定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做下述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在本院2015年2月-2017年4年间收治的混合痔患者中选择68例进行分组治疗,将患者分为2组,分组方法为信封法,2组各3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混合痔的诊断标准,均符合手术治疗指征,无其他重要脏器严重疾病,均知晓研究目的及方法并自愿参与。对照组:男性15例,女性9例。患者年龄:27-65岁,平均年龄为(45.4±3.2)岁。病史:1-12年,平均患病时间为(5.7±1.1)年。观察组:男性14例,女性10例。患者年龄:28-67岁,平均年龄为(45.5±3.4)岁。病史:1-11年,平均患病时间为(5.8±1.6)年。组间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研究可行。本次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接受硬膜外麻醉,手术体位为截石体位,对患者进行常规消毒并铺设无菌单,钳夹外痔部分,并在基底部做手术切口,剥离外痔静脉丛到齿状线上约5cm位置,使用大弯止血钳纵行夹住内痔基底部,使用7号丝线进行8字缝合,在残端预留0.5cm,切除大部痔,若患者存在黏膜桥或皮桥过长的情况则要进行横断处理,并对断端进行缝合。缝合过程中要确保创口平整。确定无误后则可关闭手术切口,结束手术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常规病情监护以及抗感染处理。

观察组:术前对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对患者的日常饮食进行干预指导,病情严重的患者则需要适当采用药物进行治疗。在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前要为患者进行肠道清洗,并依据患者痔疮位置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体位,为患者进行同对照组相一致的麻醉方法,麻醉起效后为患者进行扩肛处理,导入肛管扩张器并复位脱垂部位。在肛镜缝扎器的引导下为患者进行荷包式缝合操作,缝合操作完成后要对残留组织进行清除处理,并观察内痔复位情况,若对复位效果不满意则要重复以上操作。确定良好则可进行常规缝合结束手术操作,术后为患者进行常规抗感染处理。

1.3 观察指标 ①疗效评价标准[2]:患者术后无脱垂、疼痛以及便血等症状,手术切口愈合良好,未有明显不适则为显效。治疗后仍有部分痔疮,存在轻微疼痛症状则为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并未得到明显改善则为无效。显效+有效=总有效率。②统计对比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本次研究中各类数据的对比分析,计数类资料的对比分析均采取检验,计量资料则采取t检验,若对比结果显示P<0.05则表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4.5±1.3)d,对照组为(7.9±1.2)d。组间对比结果提示差异显著(P<0.05),另外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也提示观察组更高(P<0.05),见表1。

3 讨论

混合痔的临床发病率较高,主要表现为内外相连。患者患病后会出现肛门肿、便血症状,同时患者也可能会出现局部瘙痒的症状。该病症以往多采取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患者经治疗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会为患者带来较大创伤,且术后会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疼痛,为患者带来较大痛苦。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应用成熟,肛垫悬吊术逐渐在混合痔的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3]。该种手术疗法尽可能为患者保留肛垫,对提高肛门控便能力有积极影响,同时该种疗法也对痔上动脉进行结扎,缩短黏膜纵横径,有利于痔萎缩,可大大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减少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减少患者的疼痛症状,更利于患者术后恢复。除上述几点之外,肛垫悬吊固定术的操作也相对更为简单,不会对肛门括约肌造成明显影响,因此最大程度保留了患者肛门功能,有效避免了肛门失禁以及肛门变形等不良情况的发生。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5%。对比患者的住院时间结果也提示观察组更短,证明肛垫悬吊固定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更理想且更利于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与外剥内扎术相比,肛垫悬吊固定术对混合痔的治疗效果更佳,患者术后康复速度更快,应用效果更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资料

郑芳, 吴毅, 杨超,等.肛垫悬吊固定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研究[J].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2, 18(1):34-37.

赵顺.肛垫悬吊固定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 2015, 24(10):1080-1081.

倪之虹, 杨继闽, 邱胜民.保护肛垫悬吊缝合术与传统分段外剥内扎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比较[J].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7, 37(1):19-21.

猜你喜欢

混合痔临床效果
临床护理路径在混合痔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PPH治疗45例重度混合痔的临床效果与分析
小针刀肛门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