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高校智慧图书馆研究现状分析
2018-05-26贺炼
摘 要:智慧图书馆的概念自从2003年由芬兰学者提出,2010年我国学者开始研究,目前日益受到国内各高校图书馆的重视,并逐步由理论研究到实践应用。作为西部建设一重要省份,全国重要的大数据建设基地,贵州省高校图书馆在这方面也在积极探索。本文结合贵州省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现状,分析并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智慧图书馆 智慧服务 贵州高校图书馆
1 智慧图书馆现状
“Smart Library”最早由芬兰学者AITTOLA2003年在其论文《智慧图书馆:基于位置感知的移动图书馆服务》中提出。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RFID、Zigbee技术、可穿戴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人工智能以及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在图书馆的推广和应用,智慧图书馆的建设日益受到重视。我国对Smart Library的研究始于2010年。研究的主题正逐步细化,由最初的基础理论研究逐渐向技术、服务、实践应用等方面发展。
理论研究方面代表性的有严栋关于智慧图书馆的定义,认为“智慧图书馆=图书馆+物联网+云计算+智慧化设备”;有董晓霞、乌恩等人提出的智慧图书馆是在物联网和数字图书馆基础上的一种新的综合型图书馆;韩丽、李显志等人则认为智慧图书馆是图书馆的更高一级形态;孙利芳等人提出智慧图书馆是一个共享图书馆;李伟超认为智慧图书馆是依托于物联网、云计算技术,对图书馆进行智能化管理,针对用户提供智慧化、个性化服务的一种馨的图书馆发展模式。
在具体实践应用方面,目前有香港城市大学图书馆在空间、馆藏、设备、技术、管理、服务等方面进行多重改造,从一个传统图书馆到“知识桥梁,全人发展”的现代化学习空间转变的实践;上海大学图书馆从感知、计算和交互三个层面实现智慧图书馆的实践与规划;北京大学图书馆针对读者不同需求开展的图书馆智慧管理;南京大学图书馆从实体场馆建设改造、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智慧型服务的建设三个方面构建智慧图书馆。
2 我省高校图书馆智慧应用现状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和目前图书馆发展的迫切需要,近几年我省高校图书馆也在智慧图书馆的理论和实践应用方面开展研究。2017年6月8日,以“学科化知识服务与智慧图书馆”为主题的分论坛在贵阳举行。论坛上就有很多有关智慧图书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讨论和交流。
贵州理工学院高亮、沈庭燕以本馆为例对智慧图书馆的架构研究做了探讨。贵州民族大学图书馆在机器人于图书馆的应用方面也开展了相应的研究。
3 存在问题
相对来说,我省高校在智慧化图书馆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存在有以下问题。
3.1 目前研究不够深入
我省高校图书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对智慧化图书馆的研究多停留于表面,还不够深入,针对性不强。技术方面未真正体现出和图书馆各种服务的融合或者融合不够。
3.2 应用领域还需进一步拓展
智慧图书馆的目的是“构建一个不受空间限制、可被感知的移动图书馆服务,它可以帮助用户找到所需图书和相关资料。”贵州省是多民族聚居的旅游大省,各个民族的文化资源是我们珍贵的宝藏,智慧图书馆在如何保护、利用这些资源方面以及如何与旅游深入結合方面还需拓展。
3.3 馆员的培养不够
智慧图书馆有别于传统图书馆的管理方法模式,在这方面我省高校图书馆相关人员所占比例还比较低。
4 我省高校智慧化图书馆研究对策及建议
4.1 加大智慧图书馆技术研究的深度,使得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更加紧密。
图书馆可进一步加大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投入,包括相关硬件设施建设和软件开发,使得智慧图书馆能够真正融合到图书馆的实际应用中去。
4.2 结合本省特色拓宽智慧图书馆的应用领域。
结合本省特色,使得智慧图书馆能够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旅游资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4.3 加强相关图书馆员的培养与引进。
结合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引进和培养相关人员。
参考文献
[1]李伟超. 近十年我国智慧图书馆研究综述[J].现代情报,2018,38(3): 171-176.
[2]张坤.我国智慧图书馆研究现状和热点[J].数字技术图书馆学刊,2018,2:111-118.
[3]高亮. 智慧图书馆架构研究[J]. 系统管理,2016.6
作者简介
贺炼,贵州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