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生活资源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2018-05-26徐海燕

教育界·中旬 2018年2期
关键词:生活资源语文学习运用

徐海燕

【摘要】生活资源其实是语文学习的最佳资源,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集会、报纸、物件、情境等资源,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思等基本语文素养。运用生活资源于语文学习也有一定的要求:要有发现资源的敏感度,要注意使用资源的适切度等。

【关键词】生活资源;语文学习;素养;能力;运用

语文是与日常生活联系最紧密的一门基础学科,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都离不开语文素养。从这个角度看,生活资源其实是语文学习的最佳资源,它完全来自生活实际,鲜活、生动,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学习的成果又可直接反作用于生活,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巧妙地运用生活资源,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思等方面的基本语文素养。

一、运用示例

1.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听的素养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音视频素材的使用上,能给语文教学带来极大的便利。比如我们可以用北大才女刘媛媛的演讲视频《年轻人能为世界做什么》来培养学生听的素养。老师在播放这一视频前可以提示学生听此次演讲的主要观点,听刘媛媛的论述思路,听她演讲的意图。播放完毕后进行交流,在这样的训练中培养学生“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等听的素养。

2.利用校园内的集会活动培养学生说的素养

说是一种交际素养,集会活动是展现活动者说的素养的最佳场合。王栋生老师有一篇文章叫《在倾听中学习表达》,他告诉学生要“把每一次集会都当成语文学习的机会”,在活动中比较学习如何做一个受听众欢迎的报告人。因此如果把校园内的集体活动充分利用起来,可以使学生在机会中学习说话要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要文明得体地交流,学习如何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提高学生说的能力。

3.利用报纸培养学生读的素养

在培养学生读的素养方面,报纸是极具有利用价值的生活资源。怎么用呢?可以利用报纸版面设计的特点,培养学生浏览和筛选信息的能力;可以利用新闻标题引导学生学习猜读的技巧;可以利用单篇新闻,培养学生略读和跳读的能力;可以利用多篇新闻,培养学生整合、探究的能力。凡此种种,就是训练学生达成课标上的阅读方面的素养要求: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比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能“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能“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4.利用生活中的物件培养学生写的素养

对于学生写的素养,《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学生要能“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如何达到这点素养要求,教师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物件。南京市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袁源老师曾上过《从生活中学习写作》系列作文指导课,其中很多设计颇显巧思,比如用一支棒棒糖,训练学生多感官观察事物的能力;用校内的一棵树,训练学生多角度定点观察事物的能力;以校园特色线路,训练学生有序观察的能力;以校园的一个池塘,训练学生观察后写实的文风。这些设计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写作的素养也就相应得到了培养。

5.利用生活中的情境培养学生思的素养

听说读写之外,还有思的素养,利用生活资源往往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还是袁源老师的教学实例。在上《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一课时,袁老师就曾多次运用生活中的情境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比如当学生认为算式“10-1=?”的答案唯一时,袁老师就启发学生联系生活情境思考这个问题,一下子激活了学生对这一问题的创造性思考,学生的答案随之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生1:10-1=0,树上有10只鸟,打掉1只,其他的都飞走了。

生2:10-1=10,鱼缸中有10条鱼,死了1条,还有10条。

生3:10-1=1,房间里有10支蜡烛,风吹灭了1支,主人赶紧关上窗,到天亮时,就只剩1支。

这些精彩的答案,反映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以上举例说明,在语文课堂上,如果我们能够巧用一些生活资源,在提高学生听说读写思等语文素养方面,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容易为学生所接受与喜爱。

二、运用要求

在语文课堂上运用生活资源,看似随意,实际上对老师有一定的要求:一是要有发现资源的敏感度,善于在生活中联系语文教学,积累自己的生活资源库。二是要注意使用资源的适切度,能合理寻找生活资源与语文课堂的“嫁接点”,用生活资源激活学生的课堂学习。

以前述刘媛媛的《年轻人能为世界做什么》这一演讲视频的使用为例说明。2014年这一段演讲在真人秀节目上一出现,即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同时它的内容切合学生,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关于演讲技巧的教学资源。那么怎么使用呢?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九上第二单元有一篇演讲稿《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显然两者在体裁形式上是可以勾连的,因此教师可以用这一视频帮助学生直观感受并学习成功演讲的技巧。那么是在《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前使用这一资源,还是之后呢?还是在这一课之前使用更好。其原因是这段演讲的内容是希望年轻人在面对世界时能有一种担当的魄力,这与第二单元的第一篇《敬业与乐业》相近,在论述上,它论点鲜明、层次明了。把这一视频放在《敬业与乐业》之后、《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之前,就比较适切,首先从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它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职业观和人生观;其次从知识与能力角度看,可以在听和看的过程中,训练学生听的能力,学生可以进一步掌握议论文的相关知识,并感性地体会演讲的技巧,有助于学生在学习《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时,走进情境,深入体会演讲稿的语言艺术特点。

再举一例说明。2013年发生的埃及古神庙浮雕上有中文刻字这件事,5月24日晚上十一点有一位网友发了这条微博,立刻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24小时内网上出现了数十万条评论,这些评论大多图文并茂,可以作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好资源。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一生活资源加以运用,可见其对生活资源的敏感度。运用离不开设计,教师可以搜集几则类似的新闻,训练学生概括提炼的能力;可以选用几则观点比较一致的网友留言,训练学生筛选归纳的能力;可以罗列几则议论“人肉搜索”做法的言论,训练学生辨识评判的能力;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现实,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这番运用,必能激活语文课堂,有效提高学生的相關语文素养。

综上所述,把生活资源巧妙运用于语文课堂,把语文和生活有机勾连,有助于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并有效提高学生听说读写思等语文素养,使语文教学真正来自生活,服务于生活,是符合语文学科特质的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王栋生. 在倾听中学习表达[J]. 中学语文教学,2011(5):29-30.

[3]袁源.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实录之一[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初中,2013(9):26-27.

猜你喜欢

生活资源语文学习运用
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的探讨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生活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