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症结研究
2018-05-26任天阳
任天阳
[摘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受到地理环境、历史状况及经济条件制约等原因,教师队伍在年龄、性别、学历、工作状态等方面普遍存在不合理,以至于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教育质量长期落后于其他地区。为改善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不合理的现状,建议规范教师工资发放机制,完善教师引进机制和加强教师激励机制建设,从而优化和改善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不合理现状,促进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关键词]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8)03-0077-03
自2012年9月5日出台《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之后,国家通过多年的努力对全国诸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进行了实地督察。然而,现阶段诸多小学依然无法达标,尤以偏远民族地区的农村小学为重。我国农村教师数量庞大,乡村教师因受地域、环境的特殊多样性等原因,出现了课程设置与实际脱离、师资不足、年龄结构失调、培训内容单一等现状。如何改善目前这种迫切的现状应当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点简介。南宁市武鸣区A民族小学地处壮族之乡的武鸣,所在地太平镇以97%的壮族居民为主。A民族小学始建于1955年,是一所地地道道的壮族小学,同时也是A镇办学规模最大的完全小学。2017年上半年学校现有学生600余人,教职工29人,其中特岗教师6人,南宁市教学骨干7人。小学高级教师职称22人。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运用人类学中的田野调查法,以3个月余的时间期限对壮乡之地的A民族小学跟踪探索,在调研期间主要使用访谈法和观察法。通过以A民族小学为个案的实地研究,以期寻找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中现存的些许症结。
二、A民族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现存症结
(一)教师年龄结构建设失衡,流动意识较重
在针对教师年龄结构的现状探析时,A民族小学教师队伍整体情况呈现向年轻化教师驱合的动态。但就目前状况之下,A民族小学教师队伍45岁以上教师依然占到了学校教师总人数的34.5%,40岁以下教师占学校教师总人数58.6%。中间阶段教师很少,仅有两人。
但是由于学校教师40-45年龄阶段教师缺少,容易造成离退休教师离职后出现中间阶层断层的症结。另外,在进行田野调查过程中,学校现有6名特岗教师中有4人明确有调职或离职的倾向。据武鸣区人事股某股长介绍,现阶段并不存在对A镇补充特岗教师的意向。这样的现状导致学校将会面临巨大的教师短缺问题,出现教师留不住、补不了的问题。
从调研来看,出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教师年龄结构失衡问题有以下两点原因。
1.教师引进机制不合理,不能及时补充缺失教师。一个学校教师的引进制度是否合理决定了这所学校新鲜血液注入的质量。作为民族地区的农村小学,其本身就受地理环境影响很难招募到较多的年轻教师加入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中来。地理因素的影响是学校目前招募教师重要硬伤。但是,由于学校新教师的补充更多的是依靠武鸣区进行公开招聘的特岗教师为主,其招聘人员少,可分配名额少。并且A民族小学自身并未有进行自己的教师资源补充渠道,也并未结合当前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这教师引进机制。这就造成学校不能及时补充缺失教师。
2.学校福利待遇机制不完善,留不住年轻特岗教师。基于A民族小学调研所的资料分析,现有的一些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福利待遇机制并不完善,包括医疗体检机制缺失、食饭补贴缺乏、公共性教师活动失真等。一所学校的好坏并不只是学校本身教学质量来进行决定的。对于教师们而言,学校是否设立较好的福利机制才是决定学校好坏的前提。如若学校的福利机制不好就不能留住人才,留住年轻血液,也会造成优秀教师流失,进而也会造成学校教师质量降低的后果。所以,一所学校的福利待遇机制的完善程度,才是影响教师留在民族农村地区任教的根本原因所在。
(二)教师薪酬结构失衡,绩效奖励性工资较低
据从A镇中心校所得有关A民族小学教师工资简表,并结合田野调查中笔者观察得到的数据,其中3000元以下的工资人数有7人,均为被分配到A民族小学的特崗教师。3001-4000元之内的工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重最大,共计17人。4001元以上的工资所得人数仅有5人,其中这5人包含正、副校长2人、普通老教师3人。再次基于A镇中心校所得工资简表数据,进行求A民族小学全体教师工资平均值(N)、工资最大值(MAX)、工资最小值(MIN),分别为:N=3580.3448元,MAX=2800.00元,MIN=5000.00。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所公布的《广西2016年劳动工资统计数据解读》中数据来看,目前南宁市2016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工资为66255元/年。这也就是说南宁市2016年城镇非私营单位人员月平均工资为5521.25元/月。但是就目前A民族小学教师工资简表所得,目前全校教师均未达到这一水平。造成居于民族农村地区的A民族小学教师工资落后于南宁市薪资平均水平相当大的原因主要为当前学校所在地武鸣区刚刚由独立的县变更为南宁市直管的区。再者,A民族小学地处相对偏远的农村山村,经济相对南宁来说欠发达,武鸣区财政收入较南宁市市区财政收入少,决定了对教师绩效性奖励工资的比重少。
学校教师另受学校地理位置的影响,并不能获得相应的农村教师补贴。这就导致学校教师普遍反映工作量大,工资低,所工作量与工资所得不成正比。并且在进行对该校绩效工资制度进行考量时,发现学校目前教师的绩效工资来源资金很单一,只有上级进行发放的学生津贴。这样单一的绩效性工资来源就导致学校教师所分配的绩效性奖金少,教师最终所得的绩效性奖励工资就低,这就对教师起不到应有的激励性作用,甚至会造成反向影响。
(三)教师授课量较多
据田野调查中观察与A民族小学2016-2017年度下半学年课程表所得,学校29名教职工全部担当有具体课程,且平均每人最少担当2门课程。其中语文课程教师共用13名,数学教师11名,英语教师4名,其中语文教师还要担任写作与品德的课程,数学老师要担任壮语与科学课程,英语教师要分配学校的13个教学班。据与学校教师访谈时教师的回答来看,学校教师目前授课科目多,且与自身最高学历专业符合度不高。另外,由于学校是镇中心小学,同时也是镇中最大一所完小,班级人数多为45人以上,极个别班级会达到52人以上。众多的班级人数也导致学校教师在授课时的压力,不仅学生学业成绩会受到影响,其教师自身的压力感也在加深。
(四)教师素养培训缺失
在进行对教师培训现状进行访谈过程,学校教师普遍反映现有广西区、南宁市举办的大型培训并不能结合当前学校实际情况得到良好的使用。武鸣区、A镇和学校自身所设置的培训也多为教师教学技能培训,形式也均为单一型的听课评课。A民族小学教师有关教师职业道德素养为主要培训内容的培训较少。这就导致学校现有培训内容单一,也没有把对教师职业道德素养为主要内容的培训贯穿于教师岗前、在职的全程中来。目前之所以并为能够完好地把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培训内容贯穿于教师岗位中来,主要还是受到各领导阶层的重视程度不高,开展此类型的培训少的影响较大。另外,根据当前民族农村地区的教育现状来看,民族地区由于多为留守儿童,父母双方外出打工者多。学生陪伴的主要家长为其(外)祖父母。这样的一种情况使得家长对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程度高低的关注减少。根据研究者与A民族小学一些家长的谈话,可以明显地了解到当前民族农村地区的家长依然存在一种“无论教师如何管教学生,只要学生身体不会发生较大损害,且学习与考试成绩优秀即可”的思想,也间接造成了学校领导和教师均不太关心自己的职业道德素养水平的高低。
三、改善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症结的思考
近几年以来,随着国家和各级政府教育部门都对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特别关注。各级政府也针对自己所辖区内教师队伍的基本状况作出了相应的政策文件,使得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得到了较好的改善。但是由于民族农村地区小学受地理环境、经济发展、和人文素养等多因素的影响,其教师队伍的水平依然处于较为劣势的程度。基于A民族小学长期调研的结果,结合当前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现状,以A民族小学教师队伍的症结为例,做出一些浅显的思考。
(一)创办灵活的教师引进机制,改善农村教师编制紧缺
教师作为学校的主体之一,其教师队伍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学校教师质量和学生学业成绩水平的程度。现在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教师面临青年教师引进难,教师编制紧缺严重的现状。特别是我国现在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紧缺、数量严重不足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广大农村儿童“学有所教”和教育质量提高的瓶颈之一。这个瓶颈一天不突破,农村儿童“有学上”特别是“上好学”的目标就一天得不到真正实现。所以,各级各部门一方面要结合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现状制定出合理灵活的教师引进机制,不仅需要在社会上进行公开招聘任教教师,也要结合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的现状公开招募一批管理岗位职员补充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并且政府部门要实时与所在地区高校进行洽谈,提高大学生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任教人口的比重,为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教师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稳定的资源库。这样不仅能够为民族农村地区小学引进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青年教师,也能从根本上减轻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教师非工作量大的压力。
另一方面,我国当前教师编制标准将县镇、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统一到城市标准,即高中教职工与学生比为1:12.5、初中为1:13.5、小学为1:19。以A民族小学为例来看,学校现有学生604人,给予教师编制名额为31个。A民族小学实有在编教师31名,但由于各种原因借调离校2人,目前在岗在职29名。虽然这样的编制名额已经达到国家统一规定,但由于开设班级、开设课程等原因影响学校目前依然没有专任的音、美、壮语、科学、计算机教师。不仅是招不到,更重要的是现有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编制紧缺问题无法解决。所以,现在政府应当适当结合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状况与学校开设课程进行适当地对民族地区农村小学调整提高编制额度。使得民族地区农村小学能够招的到、留得住。
(二)提高福利待遇,完善绩效工资机制
福利待遇与绩效工资是教师除基本工资外在物质方面最能直接衡量的方面。一所学校教师的福利待遇是否完善,绩效工资评比发放是否公平,都是教师考量一所学校基本标准。而作为重要标准之一,其良好程度有时会直接决定教师是否能够留下来,教得好。所以,在进行教师队伍管理时,相关管理部分要结合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教师的特殊性地位,制定完善相关的福利待遇。只有福利待遇完善,教师才能安心留下来,进而加强教师对学校的向心性,并能促进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也要不断的加大公平力度。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是建立协调的教师人际关系、促进教师心理和谐的前提,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保障。所以在进行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制定、使用、后期评价的所有阶段都要始终贯彻好公平这一重要思想。只有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才能更好地促进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良性竞争发展。
(三)加强职业道德素养培训,完善培训制度
教师作为特殊的职业,其使得教师要以高水平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不断提升职业道德素养。教师本身面临的对象多为接受教育的学生,而小学生由于其心智发展的规律,往往会在日常学习中主动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这就需要教師在教育教学中始终坚守保持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而身处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的教师受其教授对象民族、环境、文化等特殊性的影响,使得其更要加强自身职业道德素养的修炼。这样不仅能够在少数民族聚集地区提升教师伟大的形象,也能够在工作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受教育者。
所以作为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培训,不仅要增加培训次数,更好注重培训质量,做到对教师培训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再者,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也要施行一系列措施,不仅要集中教师对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没有坚守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进行反思,更好督促教师队伍中每一位成员努力做到“吾日三省吾身”。最后,教师自身也要拥有加强本身职业道德素养的觉悟,要不错过政府部门或学校组织的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每一次培训。也要在教育教学工作外的时间内严格以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来要求自己。做到把教师职业道德素养贯穿自己生活的点滴之中。
总之,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管理与发展关乎民族地区小学生的受教育水平。其队伍水平的提升离不开政府、学校和教师个人的共同努力。只有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得以良性发展,才能更好地提高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教育的质量水平,促进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繁荣向上。
参考文献:
[1]张志越.农村教师培训现状调查与策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38-41.
[2]广西2016年劳动工资统计数据解读[EB/OL].http://www.gxtj.gov.cn/tjxx/xwfb/201706/t20170602_133498.html.
[3]辛治洋,超编:制约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及其突破一基于对安徽省太湖县农村小学教师相关数据的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10(1):38.
[4]中央编办.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通知[Z].2014.
[5]陈炳飞.“教师公平”视野下教师评价机制的重构[J].教学与管理,2007(12):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