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学习兴趣,展现文言魅力

2018-05-26沈旭东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8年19期
关键词:醉翁亭记岳阳楼记教者

沈旭东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學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拓展视野、传承文化、开拓思维、培养语感、陶冶情操。但当前文言文教学中,教师欠缺有效的课前指导、教学形式单一、课后迁移不够重视,导致文言文教学存在诸多问题。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 激发兴趣,强化指导,培育习惯

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获得愉悦的享受。教师要引领学生开展文言文阅读,营造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让学生从阅读中感受到文言文的独特魅力,使阅读成为“悦读”。教师要巧设导语,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木兰诗》一文教学中,教者导入如下:“在封建社会,我们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沙场征战历来是男人的事,可曾经就有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很多年过去,大家都没有发现她是个女子, 这个人到底是谁?你们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走进《木兰诗》。”教师也可以巧设提问,在学生感到茫然时、不理解处提问,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品味文本,自主解决问题。如在《陋室铭》一课教学中,教者提出问题:“作者的‘陋室真的陋吗?”这样的提问会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教师要培养学生读注的习惯,要通过注释明白课文大意,为感知文本、体会情感、鉴赏语言做铺垫;要培养学生查阅的习惯,遇到疑难问题时,要借助工具书或网络查阅资料,解决疑惑;要培养学生积累的习惯,通过摘抄、背诵等方式积累文学知识,提高文学素养。

二、 丰富形式,感知文本,品味意境

苏教版语文教材中的文本都是作者情感的凝结,会引起读者的共鸣,教师要通过创设实物演示、媒体再现、角色扮演等情境,让学生体会情感、品味意境,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岳阳楼记》一文教学中,教者播放视频短片,将学生带入情境中,再呈现作者信息、背景资料、课文内容,让学生产生全面的认识。教师还让学生搜集描写岳阳楼的诗句或图画,让学生对岳阳楼产生直观的感受,从而发挥自己的想象,形成对岳阳楼的独特感悟。

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开展多层次、多方位的对话,让学生通过与文本、教师、同伴之间的交流来领会文本的深意,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学生通过对话,走进文本,思考作者写作的心态,探寻作者所处的背景,填补文本的“留白”,补充文本省略的意义,体会作品的意外之意。

教师要培养学生对朗读的兴趣,通过示范朗读,学生跟随音乐朗读,让学生体会朗读的快乐,让学生爱上阅读。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学会翻译,逐渐形成连贯的记忆。教师指导学生找出重点字词,并串联起来,强化学生记忆。教师要组织学生分角色表演,将文言文以舞台剧的形式呈现出来,加深学生的印象,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文本。

三、 对比评析,适时改写,拓展视野

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运用比较阅读策略,让学生体会内在规律,拓展学生的知识储备。如将《小石潭记》《醉翁亭记》《岳阳楼记》等三篇山水文章进行对比,分析其中一词多义的现象,如“后天下之乐而乐”、“醉翁之意不在酒”、“览物之情”中的“之”进行对比,帮助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教师要深入理解和研究教材,把握不同种类文言文的异同之处,梳理重点知识,对课文进行整体把握和对比分析。如将《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进行对比,从思想感情来看,他们同时代,有相似的经历,都被贬黜,寄情于山水,有心怀天下的高尚情操。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忧国忧民之情,而《醉翁亭记》中寄情山水、与民同乐,表达随遇而安的豁达情怀。从写作手法来看,两者都动静结合,语言优美,都使用了骈散结合的写法。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丰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方法与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猜你喜欢

醉翁亭记岳阳楼记教者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的比较阅读
小学数学运用信息化教学的途径
拥有一种“超能力”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之异同浅析
基于语料库的《岳阳楼记》英译本译者风格分析
《岳阳楼记》三美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醉翁亭记》课后片段作文
不是摹拟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