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

2018-05-26王智刚

大医生 2018年3期
关键词:四肢螺钉微创

王智刚

(定西市中医院骨伤一科,甘肃定西 743000)

四肢骨折是临床骨外科常见骨创伤,主要是因外部暴力冲击导致,如未及时有效治疗,则会致骨骼畸形和功能障碍,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很大影响。恢复骨连续性及其功能是治疗关键[1]。当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手术治疗,传统疗法术后恢复较缓,可能出现骨愈合延迟、感染等并发症,影响预后。近年来,随着骨外科微创技术发展,MIPPO术逐步在骨折治疗中广泛应用开来,具有微创、术中出血少、疼痛轻、并发症少等特点。本文对本院骨外科收治的74例四肢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进行研究,探讨MIPPO术的临床效果,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骨外科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74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通过临床症状、X线、CT等检查确诊,符合《临床骨科学》相关诊断标准[2]。骨折原因主要是交通事故、高处坠落、意外跌倒等。排除肝肾功能不全、凝血机制障碍、严重骨质疏松、意识障碍、病理性骨折等患者,均在伤后48 h内送院诊治,无麻醉、手术禁忌症,均对手术方式知情并同意。依照手术方式不同分成两组,每组37例。其中,对照组:男女患者比为20:17;年龄26~63岁,平均年龄(40.1±2.5)岁;骨折部位:股骨13例,肱骨10例,胫腓骨8例,尺桡骨6例。研究组:男女患者比为 22:15;年龄22~ 64岁,平均年龄(39.4±2.7)岁;骨折部位:股骨10例,肱骨12例,胫腓骨7例,尺桡骨8例。在基本信息、骨折类型、病情等方面,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行局麻或全麻,取仰卧体位,常规消毒铺巾。采取小切口切开复位,应用C臂机X线机观察复位情况,纠正畸形、旋转等情况;复位满意后剥离局部骨膜,将骨折固定装置套在骨折位后方,再将钢板装于骨面上,妥善钻孔,拧紧螺钉。研究组采取MIPPO术治疗,局麻或全麻,行仰卧体位,常规消毒铺巾。具体操作:应用尖刃刀于骨折处纵向切骨膜,作一道皮下隧道,进行对位与对线,应用直径为4.5 mm纯钛,再经皮下隧道穿到骨折位,取3~5个螺钉固定孔,钻孔,缠丝,固定螺钉。在术中需密切观察骨折线和骨折变化情况,如骨折块较大,则应用拉力较大螺钉固定;如是长骨骨折,应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如是跟骨骨折,则应用普通跟骨钛板内固定;如是关节周围骨折,则应用骨端节解剖型LCP固定;如是不稳定骨折,先用拉力螺钉固定,再将螺钉拧入锁定;均在X线透视下检查复位情况,满意后逐层缝合。两组术后均进行常规抗感染治疗3~5 d,并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康复锻炼,6周后进行负重练习。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同时应用VAS法评测术后疼痛情况,0~10分,分值越高表示越严重。此外,掌握术后并发症情况,主要是切口感染、骨愈合延迟、关节僵硬等。

1.4 效果评价

在术后6个月应用Johner-Wruh功能评分法对评测两组患者恢复效果[3],具体分为:(1)优,骨折愈合,无疼痛、畸形、感染等情况,日常生活能自理;(2)良,骨折愈合,存在轻度血管、神经损伤,外翻或者内翻2~5°,日常生活基本自理,伴轻微疼痛,未出现感染;(3)可,骨折愈合,存在中度血管、神经损伤,外翻或者内翻6~10°,生活自理能力受限,中度疼痛,未出现感染;(4)差,骨折愈合延迟,重度血管、神经损伤,外翻或者内翻10以上,生活无法自理,疼痛严重,存在感染。

1.5 统计学分析

表1 两组临床手术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临床手术情况比较(±s)

指标 研究组(n=37) 对照组(n=37) t P手术时间(min) 98.62±10.41 102.70±11.34 -1.008 0.057术中出血量(mL) 85.50±15.28 232.19±31.40 3.209 0.001术后VAS评分(分) 2.42±0.35 3.18±0.42 4.298 0.022术后住院时间(d) 12.75±3.11 18.29±2.36 4.087 0.016骨愈合时间(周) 13.03±3.20 16.29±2.76 6.117 0.005

表2 两组患者患肢功能恢复效果比较[例(%)]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通过比较,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VAS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及骨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研究组术后未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0;对照组出现1例骨愈合延迟,发生率为2.7%,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χ2=-7.112,P > 0.05)。

2.3 两组术后随访患肢功能恢复效果比较

术后两组患者均接受6个月随访,无失访病例,研究组优良率为95.6%,对照组为81.1%,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与结论

四肢骨折是骨科常见病症,大多数是因暴力冲击造成的,常见的有尺桡骨骨折、肱骨髁骨折、胫腓骨干骨折、股骨骨折等,不但对骨质有严重损害,还对局部血供造成影响,同时容易对周围软组织造成损伤,破坏正常功能和血运。当前,临床一般采取内固定术治疗,以常规钢板内固定术最为常用,优势在于操作便捷、经济,不足在于易出现骨折愈合延迟,切口感染、关节僵硬等并发症,术后功能恢复缓慢,预后不佳。临床研究报道[4],常规钢板内固定术强调骨折复位固定的稳定性,手术切口较大,骨折端局部血运破坏较为严重,暴露广,与临床骨折生物学固定要求相违背。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研究深入,骨折内固定逐步从机械学转变到生物力学,在治疗中更为注重微创理念,微创技术应用日益广泛。MIPPO术属于生物学内固定术,先在骨折位作小切口,再经切口创建皮下隧道,并应用复位技术妥善固定复位钢板,该术式最早应用在股骨转子下骨折与下段骨折治疗中,当前已逐步应用到四肢骨折手术中。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采取MIPPO术治疗,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骨愈合时间均低于常规钢板内固定术的对照组,且术后疼痛小(P<0.05)。术后随访评测,研究组Johner-Wruh功能评分优良率达到95.6%,高于对照组的81.1%(P<0.05)。与殷许俊的研究报道基本一致[5]。从本研究结果看,MIPPO术治疗四肢骨折具有这几方面优势:一是不但可保护骨折愈合微环境,特别是保护和改善骨折端局部血运,且可保留骨折位血肿,原因在于原始血肿内含有丰富的促进股骨痂生长的骨基质;二是应用间接复位技术,通过肌腱复位效用,可有效促进骨折复位。

综上而言,采用MIPPO术治疗四肢骨折,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患肢功能恢复效果确切,整体优于常规钢板内固定术,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1] 卢奇昊,陈轶强,林梅毅.微创经皮LCP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评价[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16):57-59.

[2] 冯传汉.临床骨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

[3] 黄少辉,谢章家,李兰泉,等.微创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修复胫骨远端骨折的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8(26):4173-4178.

[4] 谢钦赐,潘文疆,易俊方,等.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四肢骨折患者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J].医疗装备,2016,29(8):28-29.

[5] 殷许俊.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3):221-222.

猜你喜欢

四肢螺钉微创
侵彻弹体尾部联结螺钉失效的影响因素
四肢冰凉就是肾虚吗?
跟踪导练(四)
跟踪导练(四)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空心加压螺钉治疗末节指骨骨折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高速涡轮机、微创拔牙刀在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观察
26例下胫腓螺钉断钉取出临床分析
不脱出螺钉联接结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