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团体心理治疗对胃癌患者生活质量及情绪状况的效果

2018-05-26赵艳丽

大医生 2018年3期
关键词:心理治疗团体状况

梁 霞 赵艳丽

(1.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疆石河子 832000;2.第九师仁德精神卫生专科医院,新疆塔城 834700)

在消化系统疾病中,胃癌这一恶性肿瘤十分常见。胃癌存在不良的预后状况,放化疗和手术治疗是胃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使得患者面临较大痛苦[1]。同时睡眠障碍、情绪低落、体重降低、疲劳感及食管反流等相关问题容易在术后发生,且患者在康复治疗期间不能充分认识身体的改变,或受不良饮食习惯的影响,导致胃部不适表现加重,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2-3]。本文对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8例胃癌患者运用团体心理治疗后在生存质量及情绪状况方面产生的影响予以全面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08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人数之比为34:20,年龄44~76岁,平均年龄(60.28±2.17)岁。对照组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人数之比为35:19,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60.24±2.0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临床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两组患者均经各项实验室检查及内镜检查确诊为胃癌。排除标准:精神障碍疾病严重者。

1.3 方法

(1)对照组: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

(2)观察组:除进行常规护理外,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团体心理治疗,主要方法为:①治疗前护理:详细咨询患者的相关情况,对现阶段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充分了解,理解患者因放化疗和手术影响对患者产生的各种不良情绪和身体不适症状;告知患者若心理情绪处于不良状态会影响疾病康复,心理状态的积极向上可以促进身体舒适度提高,使机体免疫力增强,使癌症进展得到有效预防,同时能够促进患者生存期有效延长。将团体心理治疗的重要作用向患者详细解释,使患者认识到团体心理治疗在改善患者心理健康水平的同时,还能促进生活质量有效提高。将团体心理治疗的时间安排、互动方式及治疗形式告知患者,促进患者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并将团体规范合理制定。②治疗阶段护理:选择合适的治疗团长,团长需要将团体治疗的注意事项和相关流程妥善准备,对团内重要事件的发生充分了解。团长对全体自我介绍环节积极组织,同时将相关规则详细解释;针对病房内出现的个性化和共性问题进行充分讨论;对于感兴趣话题进行共同商议,在讨论过程中提倡自由发言,治疗师对相关话题进行有效的掌控和干预;最后大家积极发言,对本次治疗感受进行畅谈。会后治疗师需要对本活动的相关体会充分总结,对没有在活动中得到解决的问题积极讨论,必要情况下应当个案咨询个别患者。

1.4 观察项目

比较两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心理症状、睡眠状况、躯体症状及生理症状是生存质量包含的四方面内容,50至100分为每个项目的分数范围,若患者存在较高的生存质量,就会得较高的分数。头晕、头痛、气短、气短等健康问题是评价生理症状时的常见表现;是否出现面部浮肿或手足浮肿等健康问题是评价躯体症状时的常见表现;是否出现失眠等健康问题是评价睡眠状况时的常见表现;是否出现过忧郁或心情压抑等是评价心理症状的常见表现。并将3个答案设定于每个问题中,即“从未发生”、“偶尔发生”及“经常发生”,90至100分、70至89分、50至69分分别为每个答案对应的评分分情况;(2)对比两组患者不良情绪改善状况。患者情绪改善运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4]进行评定。

1.5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软件对本文数据进行分析,用(x±s)形式,表示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和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并用t值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分析两组生活质量各指标得分情况

观察组生理症状、躯体症状、睡眠状况及心理症状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比较(s,分)

表1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比较(s,分)

91.04±8.55 82.09±7.21 11.338<0.05组别 n 生理症状 躯体症状 睡眠状况 心理症状观察组对照组54 54 tP 90.88±8.04 73.14±7.19 10.105<0.05 91.63±7.68 81.69±6.07 11.301<0.05 96.04±8.94 85.68±8.01 10.620<0.05

2.2 两组患者不良情绪改善状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43.0±5.6)分、(43.9±5.2)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情绪改善状况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不良情绪改善状况比较(±s,分)

检查指标 观察组(n=54)对照组(n=54) t P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治疗前 57.5±6.1 55.0±6.9 1.528 >0.05治疗后 43.0±5.6 49.0±5.7 11.369 <0.05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治疗前 56.9±6.4 57.3±6.1 2.017 >0.05治疗后 43.9±5.2 50.8±6.8 10.527 <0.05

3 讨论与结论

团体心理治疗运用于胃癌患者中的主要作用在于:首先,它能够将相关信息有效提供,将理性认识积极重建,将放化疗及胃癌的相关知识向患者提供,可以使患者不确定感减轻,促进患者各种不良情绪得到有效缓解。其次,给予患者一定的情感支持,有利于情感体验积极获得,加强团体凝聚力,使参与者归属感显著增强。诸多普遍性问题可以促进患者对自身情况较易接受,并有利于医护人员给予患者更好的鼓励和正确引导。相关研究表明,在情感支持和心理教育的作用下可以有效改变患者的不良行为,促进良好生活方式积极养成,有利于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此外,促进相关阻抗降低,使患者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调动,使其存在感和价值感得到显著提升[5-6]。

本文通过对胃癌患者运用团体心理治疗后在生存质量及情绪状况方面产生的影响予以全面研究,观察组患者在生理症状(90.12±8.23)分、躯体症状(91.30±7.51)分、睡眠状况(96.25±8.80)分及心理症状(91.22±9.01)分,各生活质量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焦虑、抑郁评分均分别为(43.0±5.6)分、(43.9±5.2)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焦虑评分(49.0±5.7)分、抑郁评分(50.8±6.8)分(P < 0.05)。

综上所述,胃癌患者运用团体心理治疗后在生存质量及情绪状况方面产生的影响十分显著,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使得患者不良情绪得到有效改善,应当积极推广运用。

[1] 王娟,王凤玲,苟容.中医辨证施护配合心理干预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21):2384-2387.

[2] 骆春兰,李永秀,魏继棠.心理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分析[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7,22(2):273-275.

[3] 张超,王爱平,景丽伟,等.胃癌患者焦虑状况与心理韧性及希望水平的相关性 [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6,45(8):739-741,753.

[4] 马虹,鲁鸣,高晓兰,陈玉霞.整体护理干预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心理状态及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19):168-172.

[5] 刘永红,彭晓英,刘春蓉,等.心理护理联合营养支持疗法对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生活质量及人格状况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6,43(2):354-357.

[6] 赵精洁,蒙美好,曾凯瑾.心理护理干预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人格特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5,22(1):81-84.

猜你喜欢

心理治疗团体状况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心理治疗有七大误区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
浅析壮族巫医治病中的心理治疗作用
中老年脑溢血患者采用精神护理与心理治疗干预的效果观察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
“十五大”前夕的俄共组织状况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