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赫金话语理论研究综论(1990—2017)

2018-05-26郑竹群

外国语文 2018年2期
关键词:巴赫金语言学话语

郑竹群

(福建师范大学 文学院/福建江夏学院 外国语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1)

0 引言

对巴赫金来说,“话语是一种十分独特同时又是最重要的意识形态现象”(米哈伊尔·巴赫金,2009:2:349)。由巴赫金话语发展而来的话语理论是巴赫金思想的核心内容,对整个世界的人文研究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巴赫金在《巴赫金全集》中主要通过五个俄文表达“话语”不同层面的意思:“слово”“высказывание”“текст”“говорение”及“речь”。“высказывание”指表述,“текст”指文本,泛指文艺学、语文学、语言学、哲学等人文学科的话语;“говорение”指约定,“речь”指与语言相对的概念——言语,但最能体现“巴赫金整个人文哲学(对话主义哲学)思想的核心”则是“слово”(凌建侯,1999)。“слово”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在不同语境下有着不尽相同的含义。在《论行为哲学》中“слово”指包含主体“我”的情感意志语调的话语,在《文学作品的形式、内容与材料问题》中“слово”指作为材料的词语,在《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哲学》中“слово”指社会学意义上的交际互动的言语,在《长篇小说的话语》中“слово” 则指具有社会学性质的修辞学特点的体裁,在《言语体裁问题》中“слово”指语言学上的单词。后期在巴赫金的笔记中,“слово”则更多指真理。以上可以看出,作为语言学术语的“слово”, 既是书面语言,也是口头语言;既是语言学用语,也是日常生活用语;既是工具的语言, 也是存在的语言,已然涵盖了其他四个“话语”的内涵。“话语”的语义流变是发生在巴赫金话语理论的语境之下,而不是在脱离话语理论的基础下凭空出现。巴赫金“话语”语义的灵活多变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话语理论的复杂性和深刻性。

1 巴赫金话语理论研究现状

1.1 国际上巴赫金话语理论研究状况

巴赫金话语理论初步形成于1929 年出版的《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哲学》中(白春仁,2000),隶属于巴赫金超语言学思想的框架(周启超,2015)。从宽泛的意义上说,围绕巴赫金话语所展开的理论,均可视为巴赫金话语理论。根据国内学者周启超的观点,巴赫金理论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巴赫金所受到的关注开始走出苏联,走进法国的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理论界以及意大利的符号学界;20世纪80年代,巴赫金理论开始进军北美、欧洲以及东方,成为一门显学;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巴赫金百年诞辰(1995)前后,是巴赫金理论研究的高潮(周启超,2014)。然而在80年代和90年代国外学者比较系统介绍和阐述话语理论研究的专著、读本或者关键词研究丛书系列却没有巴赫金话语理论的说法或踪影,如1986年英国学者麦克唐纳(Diane Macdonell)论述了从索绪尔、阿尔都塞、佩肖、兴达斯、希尔斯特到福柯等人的话语理论(陈捧津,译,1990)。如果说麦克唐纳没有提到巴赫金是因为他所追寻的是法国流派的话语理论体系,那么英国学者托尔芬(Jacob Torfing,1999)也没有提到巴赫金话语理论就比较让人寻味。托尔芬对麦克唐纳进行补充,引介新近发展的政治文化分析领域的拉克劳、墨菲与齐泽克的话语理论,这三位话语理论家不属于法国流派。因此似乎可以推测,麦克唐纳和托尔芬的话语理论体系虽然注意到话语理论的多元性和异质性,但忽视了像巴赫金这样在其理论发展过程中,连续性存在于非连续性中的话语理论。

21世纪初,恰在“巴赫金理论研究已然风光不再”的时候,2001年国际上开始有学者提出:“如果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被看作语言学之父,那么米哈伊尔·巴赫金就应被视为话语之父。”(王永祥,2010)2003年国际上以读本形式呈现的最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话语研究精粹文集《话语理论与实践读本》开始提到了巴赫金话语理论(Wetherell et al., 2003)。该文集反思“话语”在当下学术界几乎无处不在的现象,探讨话语的不同含义、话语研究的不同路径及其对社会科学的贡献和影响,并遴选六大话语研究传统,其中之一就是巴赫金的话语研究路径。文集从语言、斗争和声音三个方面解析巴赫金话语的对话性、声音的社会评价、话语的社会历史与交往以及众声喧哗与冲突。此后,在2014年的“跨文化话语旅行中的巴赫金”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瓦列里·秋帕在对比巴赫金与福柯的话语理论之后指出:巴赫金是当代话语研究交际理论的真正奠基者(汪磊 等,2015)。

1990—2017年期间,牛津系列期刊中关于巴赫金话语理论研究情况如何?国际期刊中,牛津系列期刊属于世界顶级期刊,牛津系列期刊上刊登关于巴赫金话语理论的文章,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巴赫金话语理论研究的重要性,对巴赫金话语理论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牛津系列期刊中输入Mikhail Bakhtin,全文搜索,加上限制条件:出版期限1990—2017,要求full text,搜索结果有79篇,仅Graham Pechey的论文属于巴赫金话语理论研究,另有三篇以巴赫金为题,分别为Ellen McCracken、Allan Irving & Tom Young、Attila Dósa所著 ,其余75篇牛津系列期刊均为部分引用巴赫金理论的研究。

英国剑桥大学Graham Pechey(2006)认为,巴赫金所钟爱的诗人作品中的“换气孔”话语作为一种诗歌意象,形成了巴赫金外位性美学和可应答事件伦理之间的关键,是巴赫金(得益于东正教对化身的强调)得以即刻逃脱西方哲学内在化,调解宗教启示和大众启蒙的手段之一。该研究视角独特,技术上注重对巴赫金思想的梳理,不但分析了“换气孔”话语现象背后的原因,还揭示出“换气孔”话语所兼具的文学与哲学的理论意义。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Ellen McCracken(1998)教授主张以多样化的批评模型来评价拉丁美洲作家的叙事文本,为此巴赫金话语理论为深入研究具有超越文学刻板标准价值的小说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美国威德恩大学社工教育中心教授Allan Irving(2002)等表示,巴赫金的对话与狂欢为理解社会工作实践中三个长期存在的话题“赋权与社会公平、实践知识的创造、多样性与差异”,提供了创新的思路和多元的范式,增强了这一专业及其实践者的公信力及说服力。匈牙利米什科尔茨大学英国文学部Attila Dósa(2005)教授建议,在当代苏格兰文学中推广巴赫金式方法时,增加两位对话原则的理论家汉斯·罗伯特·姚斯和罗纳德·大卫·莱恩,形成一个新的有力的批判范式,这既是对巴赫金对话理论的一个有益补充,同时也更加鼓励主体间多样性、 异质性和建构性的对话。

总体而言,牛津系列期刊上巴赫金话语理论研究不再出现八九十年代时期那样的研究热潮,但作为一种力透纸背的分析方法,巴赫金话语理论中关于话语、独白、对话、双声、杂语、多语、复调、众声喧哗、体裁、互文、怪诞、狂欢、戏仿、笑话、外位性及时空体等核心概念,特别能代表边缘文化在遭遇中心化时不断变迁和运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各样的拉锯力量,入木三分地揭示许多复杂现象背后所隐藏的形形色色的问题,深受跨文化学者或边缘文化学者的喜爱,因此仍然保有其学术上生生不息的活力。

1.2 国内巴赫金话语理论研究状况

国内巴赫金话语理论研究背景始于80年代初,当时引介的主要是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没有产生大的影响。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中国开始出现大量关于巴赫金及其相关原著的翻译,多集中在巴赫金的复调、对话和狂欢化理论上。由于当时理论界十分关注“文化失语症”和话语重建问题,巴赫金的对话主义也就成为一个热点话题。20世纪90年代至2017年,根据CNKI数据库资料显示,关于巴赫金理论的研究多达2972条,约19门学科。其中发表在核心期刊的78篇文章,整个发展状况如图一所示:

图1

从1990年以来已发表的研究成果来看,主要从横向、纵向、延伸向三个不同轴线对巴赫金话语理论进行立体式探索。

第一,横向:巴赫金话语理论研究。巴赫金话语理论研究中,首先是对狭义话语理论的研究,其次受关注较多的有超语言学理论、狂欢理论、体裁理论、复调理论、双重性思想、杂语理论、异质语理论、对话、怪诞美学、文本及外位性等,这些都属于广义话语理论范畴。

1999年凌建侯首先将巴赫金话语理论的话语和对话作为观察点,将话语理论研究贯穿在话语的主体——说者和听者/作者与读者的言语交际互动中,讨论“话语对话性”思想的普遍意义;凌建侯2000年提出话语及其对话性是人文学科研究的共同方法,研究话语及其对话性可以采取多学科交叉的边缘视角;凌建侯2001年指出话语的对话关系开辟了作为话语哲学或话语理论的超语言学,是语言学研究的一大贡献,对与语文学相邻的一些学科如修辞学等具有启发意义。萧净宇、李尚德(2002)认为巴赫金话语理论所蕴含人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哲学意义对社会具有意义;白春仁(2000)提出巴赫金的语言-话语-对话-文化的语言观是“语言的生命在话语,话语的生命在价值,价值产生于对话,对话贯穿于文化”;辛斌(2016)分析巴赫金的社会语言观对批评话语分析的理论和实践的影响。

在超语言学思想方面,学者分别关注言谈和言语体裁特点(王加兴,1998)、话语人文属性(毛伟,2009)、言语行为(季明举,2011)、哲学基础(王建刚,2015)、保存/抹除机制(И. 波波娃,2015)。狂欢理论方面,侧重哲学基础(梅兰,2002)、象征符号(杨亦军,2009)、修辞策略和修辞意识(胡智飞,2010)。体裁理论方面,重视体裁作用(魏少林,2000)、体裁体系(程正民,2009)、对俄语资源修辞学的贡献(王加兴 等,2015)、体裁等术语含义(刘柏威,2015)和历史诗学领域关注的问题(И.О. 沙伊塔诺夫,2015)。复调理论方面,聚焦阐释学含义(汪洪章,2008)、批评复调崇拜(王璐,2015)。双重性方面,提出双重性的哲学方法论意义(周卫忠,2004,2005)。杂语理论方面,研究者认为社会杂语理论为剖析文学作品提供了新的视角(纪卫宁,2010)。异质语理论方面,学者提出异质语理论对体裁杂合研究具有启示意义(纪卫宁 等,2012)。怪诞美学方面,纳·达·塔马尔钦科表示怪诞美学思想为探讨历史诗学研究中怪诞小说审美因素的特征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2005)。文本方面,周启超(2009)宣称巴赫金“话语文本”和“文学文本”对整个人文科学都具有建设意义。外位性方面,龙玉霞(2010)认为建立在外位性基础上的理解应视为人文科学的方法论。

巴赫金话语理论中对话方面的研究数量较多,主要集中在对话主义、对话语境、对话理论、对话思想以及对话等。

巴赫金话语理论研究中,较少学者进行反思,但也有个别学者敏锐地予以把握,并提出新的见解。谭学纯特别指出非艺术语言通过修辞加工进入小说文体是普通语言学止步的地方却是巴赫金观察和解析小说修辞的起点。与修辞技巧相比,巴赫金重更视修辞诗学层面的小说文本建构。由此,修辞研究应该从修辞话语、文本建构以及主体建构方面促进研究,从语言学向文艺美学和文化哲学层面延伸,拓展小说修辞学的理论空间(2012)。朱玲(2014)则通过巴赫金的小说修辞观来探讨修辞研究“是什么”和“为什么”、广义修辞学“是什么”和“为什么”的学术问题;由于巴赫金从哲学、社会学高度把握语言问题,实际上也就提出了一些关于修辞研究的方法论和认识论。

第二,纵向:巴赫金话语理论与其他理论的对比研究。巴赫金与索绪尔的对比研究有胡壮麟(1994)、杨喜昌(1999)、童珊(2009)、王永祥(2010)、王永祥和潘新宁(2011)等;巴赫金与洛特曼的对比研究有张杰(2002)、王燕子(2010)等。巴赫金与乔姆斯基的对比研究有李曙光(2011,2013,2014);巴赫金和维果斯基的对比研究有,谭芳和刘永兵(2010)。关于巴赫金与其他理论家的对比研究有,马军英的巴赫金与庄子(2010)、岳国法的巴赫金与保罗·德曼(2011)、张卫东的巴赫金与巴特(2012)、潘兆一、王永祥的巴赫金与马克思(2012),赵晓彬(2013)、江飞(2015)的巴赫金与雅可布逊、李永毅的巴赫金与德里达(2012)、谭芳和于林龙的巴赫金与哈贝马斯(2014)、曾军的巴赫金与克里斯蒂娃(2014)、谭惠娟和张静静的巴赫金与埃利森(2015),彼得·斯坦纳考察巴赫金关于人类行为的观点与什克洛夫斯基与蒂尼亚诺夫的理论异同(2016)。

第三,延伸向:巴赫金理论的应用研究。凌建侯用于分析文学话语和非文学话语( 2002),彭维锋(2005)、吴岳添(2005)用于个案文本分析,李曙光(2007)扩大超语言学在理论与应用上的解释力与覆盖面张晓玥(2007)研究小说复调艺术,宋春香(2008)阐述对中国当代文化的影响,袁俭伟(2011)探讨对外语教学的指导意义,谭芳和刘永兵(2011)、谭芳(2012)将巴赫金对话理论应用于二语习得,柳淑芬探讨元话语研究的哲学基础(2013),高一虹提出“对话的交流者”模式(2014),刘宇红提出复调翻译理念(2014),周玉芳对性别隐喻进行批评认知分析(2015),朱有义研究测试效度(2015),刘柏威用于解构水意象(2016),张清华用于解构先锋写作(20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巴赫金话语理论研究还是比较富有成果,但与国际上的研究相比,不论内容、视角还是方法,差别都较大。首先内容上,国内学者较多涉及文学、语言学和哲学,较少涉及音乐、电影、剪纸、版画等艺术类的美学研究,也缺乏神学、历史学、法学、政治学及社会学等方面的研究。从视角上看,国内学者较多涉及语言的本体认识,较少涉及身份政治、生态、区域、种族、性别、后殖民、文化霸权等意识形态;从方法上看,国内学者多以诠释为主,国外学者则以批判为主。国际学者文化背景复杂,许多学者本身既在跨文化研究也在跨文化实践,学术视野相对开阔,国内学者学术视野受限于区域地理、意识形态的现实以及大一统的汉语言文化观,对巴赫金的研究局限于对语言本体的关注和对中心文化的考察,缺少对语言背后权力意识的分析,缺少离心力和向心力的话语批判力度,缺乏跨文化研究的思维,缺乏对边缘文化的考量,虽然注重话语理论在方法论上的指导意义,但相对而言结论还停留于表面。

3 巴赫金话语理论研究趋势

综观当前国内外巴赫金话语理论研究,特别是国内研究存在如下四个问题:一是与大量的巴赫金理论及相关研究对比,巴赫金话语理论研究仍然相对薄弱、稀少和零散;二是巴赫金话语理论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研究过于集中在哲学或文学范畴的思考,与巴赫金理论及相关研究的宏大视野相比,缺少多学科的探讨;三是巴赫金话语理论开辟了超语言学领域之后,较少学者从语言学角度重返巴赫金话语理论进行再次的考察;四是缺乏从中国本土学科理论视角下对巴赫金话语理论进行重构和诠释。

尽管牛津系列期刊上巴赫金理论研究已经退热,巴赫金话语理论研究数量也不多,但从引用术语的规模来看,巴赫金话语理论仍然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巴赫金话语理论之树依然常青,关键在于如何对其重新诠释和重新解析。近20年,话语作为统一的研究对象,泛化到几乎所有的人文社会学科,包括人类学、语言学、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这种泛化“客观上扩大了话语研究的对象和范围”(陈汝东,2008),形成了多学科、多视角的交叉、融合和整合的态势。现在的话语研究对象已然概括了话语主体的言语机制和言语能力的研究、话语本体的研究、话语的建构和解构研究、话语权力和话语秩序的研究;话语研究范围则遍及日常话语、书面话语、多媒体话语以及网络话语等。此外,基于话语社会性、经济性和艺术性的考虑,基于话语生产和消费规律的考虑或者基于话语功能的认识,话语研究范式依学科特点也各不相同。巴赫金话语理论作为话语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多学科或跨学科的探讨将成为今后的研究趋势。

话语是修辞研究的重要对象,研究话语离不开修辞学的视角。实际上巴赫金的话语理论与修辞学的关系源远流长。首先,巴赫金话语理论的源头——超语言学理论,正是基于批判现代语言学将修辞降格为一种书房技巧的研究的基础之上。其次,巴赫金(2009:264)明确提出:“修辞学不应只依靠语言学,甚至主要不只应依靠语言学,而应依靠超语言学。”第三,修辞在巴赫金话语理论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仅从第四卷的篇目就可以看出究竟,如《拉伯雷与果戈理——论语言艺术与民间的笑文化》《讽刺》《关于长篇小说的修辞》《中学俄语课上的修辞问题》《多语现象作为小说话语发展的前提》《言语体裁问题》《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等。巴赫金的话语理论对修辞学研究提出更高要求。巴赫金认为修辞研究除了传统的语义分析和句法逻辑分析之外,还要增加对话语的研究。既然话语连每一个语音都是有意义的社会声响,可想而知,无论是“слово”“высказывание”“текст”“говорение”还是“речь”,还是主体情感意志语调的话语、作为材料的词语、社会学意义上的交际互动的言语、具有社会学性质的修辞学特点的体裁、语言学上的单词或是真理,都是社会性的,因此话语的修辞研究也应该是社会性的,小处可以是对话语的声音、语调、语境、语感等修辞技巧层面的社会性研究,中间地带是关于审美、体裁、风格及文本等修辞诗学研究,大处则关于存在的对话修辞哲学研究。

巴赫金话语理论由苏联到欧洲再到中国,在其一路的旅行中,对其接受的同时,不同的文化、语境以及时空也会对其产生影响,从而也存在重新编码和重新接受的情形。中国有自身的话语传统,中国学者通过建构中国本土话语理论的研究范式,实现话语研究的多元对话,因而重新语境化巴赫金话语理论将是巴赫金话语理论研究的新的方向。自2001年谭学纯、朱玲著《广义修辞学》始,中国现代修辞学开始由狭义修辞学转入广义修辞学的研究范式。作为中国本土理论,广义修辞学以狭义修辞学为理论生长点,同时立足于语言学、文艺美学和文化哲学的结合部,在表达者和接受者两个主体双向互动的社会性基础上,建构一个由话语、文本和精神组成的多层级修辞分析框架:第一,修辞作为话语建构方式的修辞技巧层面,与语言学交叉;第二,修辞作为文本建构方式的修辞诗学层面,与文艺学相交叉;第三,修辞参与人的精神建构的修辞哲学层面,与哲学相交叉(谭学纯 等,2001)。广义修辞学下的修辞研究从技巧走向诗学,并最终转向哲学对修辞的召唤。走出修辞技巧论之后的广义修辞学具备更为开阔的学术视野和学术空间,那么利用广义修辞学视角对巴赫金话语理论进行一番“重绘”“重写”“重释”,则不失为一种新的理论尝试,不但挖掘巴赫金话语理论自身以及它对广义修辞学的意义,也可以推动巴赫金话语理论向纵深处发展。

参考文献

Allan Irving & Tom Young. 2002. Paradigm for Pluralism: Mikhail Bakhtin and Social Work Practice[J].SocialWork(1):19-29.

Attila Dósa. 2005. In Response to Bakhtin : Hermeneutic and Therapeutic Dialogues in Contemporary Scottish Literature[J]. Forum for Modern Language Studies (3):289-307.

Ellen McCracken. 1998.Subculture, Parody, and the Carnivalesque: A Bakhtinian Reading of Mary Helen Ponce’s The Wedding[J].MELUS(1):117-131.

Graham Pechey. 2006. Penultimate Words: The Life of The‘Loophole’In Mikhail Bakhtin[J].Literature&Theolog(1):269-285.

Torfing,Jacob.1999. New Theories of Discourse: Laclau, Mouffe and Zizek[M].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Wetherell, M. & Taylor, S. & S. J. Yates. 2003.Discoursetheoryandpractice:AReader[M].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白春仁. 2000.边缘上的话语——巴赫金话语理论辨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 (3):162-168.

彼得·斯坦纳. 2016.“诗语研究会”与巴赫金:决策科学的视角[J].社会科学战线 (4):233-237.

陈汝东.2008.论话语研究的现状与趋势[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6):130-137.

陈涛.2015.巴赫金“长远时间”学说与文学解读机理[J].俄罗斯文艺 (2):67-72.

程正民.2009.巴赫金的体裁诗学[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68-74.

范方俊.2010.巴赫金与俄国形式主义的论争和对话[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133-144.

高一虹.2014.“对话的交流者”——英语学习者认同典型模式的新发展[J].中国外语(2):54-59.

季明举.2011巴赫金超语言学的斯拉夫主义哲学实质[J].外语学刊(4):91-95.

胡智飞.2010.叙述主体“我”与小说修辞意识[J].长春大学学报 (5):46-48.

胡壮麟.1994.巴赫金与社会符号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49-127.

纪卫宁.2010.巴赫金小说杂语理论概谈[J].东岳论丛(5):95-96.

纪卫宁,辛斌.2012.巴赫金的异质语理论与话语分析[J].外语研究(2):15-18.

江飞.2015.雅各布森诗性模式与巴赫金语境模式之比较[J].俄罗斯文艺 (2):28-35.

刘柏威.2015.重读托多罗夫: 反思巴赫金对话理论的核心概念[J].外语学刊 (2):30-33.

李曙光.2011.理论的对话——巴赫金与乔姆斯基语言哲学思想之间的张力[J].俄罗斯文艺 (3):116-123.

李曙光.2013社会与个人“夹缝”中的索绪尔——巴赫金与乔姆斯基对索绪尔的继承与批判[J].俄罗斯文艺 (4):130-136.

李曙光.2014.巴赫金哲学思想视域中的索绪尔与乔姆斯基语言学[J].外语学刊 (2):18-24.

李曙光.2007.巴赫金超语言学理论的重新语境化及其在书面新闻语篇分析中的应用[D].

李永毅.2012.历时性哲学: 巴赫金和德里达对欧洲传统的反思[J].俄罗斯文艺 (3):60-66.

凌建侯.1999.话语的对话本质——巴赫金对话哲学与话语理论关系研究[D].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

凌建侯.2000.话语的对话性——巴赫金研究概说[J].外语教学与研究 (3):176-239

凌建侯.2001.巴赫金话语理论中的语言学思想[J].中国俄语教学 (3):30-36.

凌建侯.2002.从哲学——语言学看巴赫金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44-52.

刘柏威.2016.时间与空间的融合[J].学术交流 (2):163-167.

柳淑芬.2013.元话语理论基础的多维视角探析[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75-78.

刘宇红.2014.从复调音乐和复调小说到复调翻译[J].俄罗斯文艺(1):79-85.

龙玉霞.2010.走向人类学诗学——巴赫金外位性思想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

马军英.2010.庄子“三言”与巴赫金“超语言学”之比较[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137-144.

麦克唐纳.1990.言说的理论[M].陈捧津,译.台北:远流.

毛伟.2009.对话性中的语言哲学:巴赫金超语言观理释[J].求索(7):117-119.

梅兰.2002.狂欢化世界观、体裁、时空体和语言[J].外国文学研究(4):10-16.

米哈伊尔·巴赫金著.2009.巴赫金全集[M].钱中文,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И. 波波娃.2015.记忆和遗忘问题:巴赫金论文化史中传统印记的保存 / 抹除机制[J].郭舒曦,赵杨,译.俄罗斯文艺 (2):11-17.

纳·达·塔马尔钦科.2005.怪诞美学与小说诗学——论巴赫金的思想与概念体系对当代科学的意义[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17-20.

И.О. 沙伊塔诺夫.2015.历史诗学传统中的巴赫金体裁理论[J].赵杨,译.俄罗斯文艺 (2):4-10.

潘兆一,王永祥.2012.巴赫金马克思主义语言观的理论核心[J].俄罗斯文艺 (4):118-123.

彭维锋.2005.狂欢书写与修辞隐喻[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40-45.

宋春香.2008.狂欢的宗教之维——巴赫金狂欢理论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谭芳.2012.巴赫金理论视域下的外语对话课堂理论探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谭芳,刘永兵.2010.语言、文化、自我—论巴赫金与维果斯基理论核心思想之“殊途同归[J].外语研究(3):40-45.

谭芳,刘永兵.2011.对话与习得——巴赫金的语言符号理论与二语习得研究[J].外语研究 (3):17-24.

谭芳,于林龙.2014.语言·语境·语旨——论哈贝马斯与巴赫金的语言观之“殊途殊归”[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159-163.

谭惠娟,张静静.2015.呼应与对话:埃利森与巴赫金之比较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141-149.

谭学纯.2012.巴赫金小说修辞观: 理论阐释与问题意识以〈长篇小说的话语〉为分析对象[J].中国比较文学(2):84-93.

谭学纯,朱玲.2001.广义修辞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童珊.2009.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与西方现代语言哲学比较分析—以巴赫金与索绪尔为例[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5):62-64.

汪洪章.2008.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中的阐释学含义[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秋):18-26.

王加兴.1998.巴赫金言谈理论阐析[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4):50-54.

王加兴,袁俭伟.2015.从言语体裁理论看巴赫金的修辞色彩观[J].俄罗斯文艺 (2):50-54.

王建刚.2015.巴赫金超语言学的几个基本问题[J].文学评论 (4):155-164.

汪磊,王加兴.2015.跨文化旅行”中的巴赫金文论研究新进展——巴赫金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当代外国文学 (2):165-168.

王璐.2015.理论的迷雾——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运用[J].文艺研究 (7):27-35.

王燕子.2010.文本问题的差异与对话——巴赫金与洛特曼的文化符号学理论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 (1):130-135.

王永祥.2010.“语言”与“话语”: 两种语言哲学视角论略[J].外语学刊 (4):21-25.

王永祥,潘新宁.2011.语言符号学: 从索绪尔到巴赫金[J].俄罗斯文艺 (3):109-115.

魏少林.2000.诗歌的谎言和小说的真实——巴赫金文学体裁理论评析[J].当代外国文学 (3):127-133.

吴岳添.2005.从拉伯雷到雨果——从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谈起[J].外国文学评论 (2):122-128.

夏忠宪.2015.中国巴赫金研究之考察与分析[J].俄罗斯文艺 (2):36-44.

萧净宇,李尚德.2002.从哲学角度论“话语”——巴赫金语言哲学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135-140.

辛斌.2016.沃尔夫、巴赫金和批评话语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 (2):10-18.

杨喜昌.1999.巴赫金语言哲学思想分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11-14.

杨亦军.2009.巴赫金的文学狂欢语言与“物质-肉体”现象[J].法国研究 (3):28-34.

袁俭伟.2011.巴赫金言语体裁理论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

岳国法.2011.巴赫金对话理论中的“盲视”——一种保罗·德曼式阅读[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101-106.

曾军.2014.克里斯蒂娃在“词语、对话和小说”一文中对巴赫金理论的借鉴和改造[J].外国文学研究 (1):134-139.

张杰.2002.符号学王国的构建: 语言的超越与超越的语言——巴赫金与洛特曼的符号学理论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133-139.

张清华.2016.先锋的终结与幻化[J].文艺研究 (4):5-15.

张卫东.2012.殊途同归的解构与颠覆——巴赫金与巴特符号学思想的内在动源刍议[J].俄罗斯文艺 (1):131-136.

张晓玥.2007.复调与中国当代小说[D].苏州:苏州大学.

赵晓彬.2013.雅可布逊和巴赫金: 20 世纪的两种语言艺术理论家[J].国外文学 (2):24-32.

周启超.2009.试论巴赫金的“文本理论”[J]. 江西社会科学 (8):121-126.

周启超.2014.俄罗斯形式论学派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J].俄罗斯文艺 (1):117.

周启超.2015.无边界的征用与有深度的开采[J].文艺理论研究 (5):96-105.

周启超.2016.“巴赫金学”的一个新起点[J].社会科学战线 (4):238-242.

周卫忠.2004.双重性——巴赫金狂欢诗学的基本哲学立场[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26-30.

周卫忠.2005.巴赫金诗学的双重性思想》[D].杭州:浙江大学.

周玉芳.2015.巴赫金符号学理论对性别隐喻的批评认知分析[J].俄罗斯文艺 (2):131-137.

朱玲.2014.修辞研究:巴赫金批评了什么——兼谈广义修辞学观[J].当代修辞学 (2):67-73.

朱有义.2015.文本符号的解码与重构—巴赫金的对话思想与标准化测试文本的语篇意义[J].俄罗斯文艺 (2):144-150.

Л.А.戈戈季什维利.2015.复调话语的渊源:论巴赫金的宗教人类学第一原则[J].凌建侯,译.俄罗斯文艺 (2):18-27.

猜你喜欢

巴赫金语言学话语
重新为巴赫金画像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体认社会语言学刍议
对话与距离:《踩影游戏》的巴赫金视角解读
《复制性研究在应用语言学中的实践》评介
在与巴赫金对话的长远时间里
巴赫金“表述”研究的再阐释
《神经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视角下的二语习得》述评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