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胡天如传(四)

2018-05-26万鸣

苏州杂志 2018年2期
关键词:胡天榔头养鸟

万鸣

胡天如画

十、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五十年代某一个晚上,胡天如发现大门的门栓不见了,认为这是一桩大事情。合住的沈家说亲眼看见阿二拿出去玩的,于是大家猜东疑西地问,完全集中在第二个孩子身上了。孩子妈闻言气得要死,主要就是在“亲眼看见”的话作了肯定。待孩子一到家,不问情由,夹头劈脑就是一顿生活。胡家第二个孩子脾气很刚强的,直挺挺挨着,只是说,“母亲,我没有拿过门栓啊。”“拿的!你丢掉了,还想抵赖!”,他娘还是扭住打个不休,孩子直被打得不能坚持了,向外一跑,“你逃走,回来当点心!”

深夜十点多钟了,孩子偷偷钻进被窝,她娘八点多已到他房中侦察过一次,听到很轻微的走步声,知道儿子回来了,竟冲进去来个急不待防,又是劈劈啪啪一顿生活,这样的痛楚使孩子又逃了出去。明天上午沈家的一个亲戚把门栓送来了,很抱歉地说,“昨天买了煤球没有东西挑回去,借了你家这根门栓,今天想想人家要栓门的,一定为了没有门栓而焦急,所以特地给送来。”临走讲了很多道歉话。这件事后来大家都知道了。娘知道委屈了孩子,觉得自己手掌还麻辣辣的,牙齿疼得要命。二儿子并没有把昨天的冤屈记在心上,还像以前一般站在他娘床前,“母亲,我看你痛得这个样儿,可要让我去买包止痛片来?”假如他工作、有钞票的话,“可要让”三字或许不会出口。

这桩事情,胡天如后来说,做父母的要检查一下自己,以后不要轻举妄动,不经调查来个乱打一通。这件事,孩子娘告诉胡天如之后,也教训了胡天如,所以后来对孩子体罚的情况可以说是很少的了。

还有一次,胡天如回到家中发现一个养鸟的小笼子不见了。阿五说阿二送掉了,阿三也是这样说。胡天如火又上升,冲下楼去,孩子正要吃饭,不问情由,把他揪住狠狠打了一顿。他外祖母看得哭了出来,说你自己养鸟,又禁止孩子养鸟,这是个什么道理?“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事后胡天如对于打孩子的事,很觉后悔。

胡天如画

十一、第一次爱鸟的结果

胡天如上学时候刚巧七岁,父亲把他送到隔河的金山寺隔壁的一个私塾里去读书。教书的是清朝的文武秀才,唤赵仲熊。他鼻子红,所以大家都叫他“红鼻头先生”。起初胡天如不惯拘束,几次逃学,但都被工友把他拖着背着强送了去。虽说隔河绕道走西街,八字桥来回得三四里路,经过几次拖背,后来他也不觉念书是一件痛苦的事,很快就主动走去跑来了。有时父亲见胡天如和小朋友一起在家中,围着小桌子写字,他满心欢喜地从外面买了些零食,分发给他们,以作勉励。

“闭仔眼睛捉麻雀”,是用来讥讽蠢人的夸张句,世上真有这样的蠢人吗?有的,小天如就是其中一个。八岁那年,胡天如独个儿玩到离家二里路外的一个荒僻的桑林地上,在一座太平庵的败垣附近,突然来了一个不相识的大孩子,操着苏北口音对胡天如说,“你欢喜天上飞的麻雀吗?”小天如点点头表示欢喜,“那便当,你将颈项中的银项圈交给我,我用这东西去捉它,但是你眼睛要闭紧,万不能睁开,我说看,你睁开眼睛就能得到麻雀了。”并叫胡天如双手捧住自己屁股蹲着别动。胡天如一切都按照他的说法,蹲着蹲着过了好久,一无动静,待他睁开眼睛看时,那人和银项圈却随着麻雀飞了。胡天如受了骗。哭着回来,父亲知道后也不打他,但叫他下回不能再受人家的骗了。

有个绰号叫“鲞鱼头”的工友得悉东山庙警察局抓到了一个偷银项圈的小偷,同他们讲了胡天如的事,兴冲冲要抱胡天如去对质。胡家父亲说,“他小小年纪上这种地方是不吉的事,算了吧。”“鲞鱼头”满想胡父总是愿意的,听罢他的话,终于把胡天如抱了,又轻轻放下,再去销号,岂知被警察局倒打一耙,把“鲞鱼头”关了一夜。这桩事发生后,胡父向“鲞鱼头”再三抱歉。同是工人,“鲞鱼头”却若无其事,就这样过去了。这是胡天如第一次爱鸟的结果。

以后两年中,胡天如除了读书外,经常在后门外土丘上与邻居小朋友玩放风筝、捉蟋蟀、扇画片等游戏。土丘下有个破墙门户,里边父子俩都是山东人,讲的却是苏州话。老子是挑货郎担的,儿子叫毛虎,比胡天如大一二岁,他欢喜饲养鸟雀,家里什么“大姊妹”“白头翁”“黄雀”“麻鸟”“画眉”,反正是鸟都养,家里笼子挂得满满的。另外还有个捕鸟的踏笼,经常挂在庭中老梅树上。有时一天能获四五只,也经常拿到城里叫卖。小朋友们对这种东西都不感什么兴趣,所以没有一个到他家里去玩。胡天如却成了他家常客,但自己没有养鸟的习惯,不过欣赏而已,可是这种影响也就是他以后喜欢养鸟的很重要的原因。

十二、也有人唤胡天如“小夯榔头”

父亲除工作之余与朱春亭诸人搞的民俗宗教活动很多,如“赛神会祈雨”“七子山穹窿山烧香”等,胡天如与春亭儿子总是随着父亲的。

有次胡父在庙中劝阻打架,竟连腰中藏钱钞的皮夹都被偷去了,为了这事父亲伤心了好几天。胡天如十二岁开始背泥桶,跟父亲在外搬砖运瓦,干起泥工来了。每天辛勤劳动仅作半工计算,因为胡天如人小的缘故。直到父亲见儿子爬梯走形架、扎稻草刷帚、搞纸浆、拌石灰水等有些样子了,才放心让他跟其他工友去做工了。

由于剃头染上了所谓“剃刀风”,头皮一块块腐烂,结痂竟成了癞瘌,经一年多才愈,工友都唤胡天如“小癞瘌”。有时工地离城很远,就坐了装满砂泥石灰的船去,这样干了半年左右,胡天如俨然是个小匠人了。也有唤他“小夯榔头”的,因为胡父大家唤他“夯榔头”之故吧。

手艺越学越精,父亲的泥刀胡天如也使用了,砌乱砖墙,灶上画花,也能顶得上了,泥工中阿夏、王小弟、阿宝等常常称赞胡天如聪明。他并不因此骄傲起来,时常向他们讨教些经验。破衣赤足,满身灰浆背着空桶回家。父亲在另一个地方工作,同时歇工回来,见到胡天如这种样子,总是抿着嘴笑。

虽然吃的菜肴简陋,但胡天如心情是舒畅愉快的,逢到新屋落成,旧俗要立在正梁上丢“上梁馒头”。那邻舍群集争着抢馒头,工人事前叫胡天如立在人少的地方,待馒头从头顶飞来,他起码能得到三四个,吃两个带两个回家。想给父亲吃,但总是给哥哥抢去吃了。

猜你喜欢

胡天榔头养鸟
胡天妮:种小麦应用智能喷灌设施节水50%
Order Allocation in Industrial Internet Platform for Textile and Clothing
天音掌
老人的爱鸟不宜放室内
该不该养鸟
因笑而哭
弹夹可单手操作榔头
胡天桃与国民党悍将的对话
别让榔头敲你心
哭与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