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习需求为导向的大学英语分类教学实证研究

2018-05-25潘萍张婉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分类教学学习需求实证研究

潘萍 张婉

摘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分类教学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本文从大学英语分类教学的理论依据出发,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导向,讨论其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教学实践结果进行了分析,为后续的课程设置和管理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大学英语;分类教学;学习需求;实证研究

一、大学英语分类教学的理论依据

1.教育学理论。

班级授课制是目前学校教育中的基本形式,它的最大弊端是“教学内容和步调统一,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例如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和需求等,难以做到因材施教”。教师在班级教育的过程中,都是以学生的平均水平为前提实施教学。大学英语分类教学就是要依据学生的原有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动机、需求将学生分成不同类别,确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方案、动态班级管理模式、考核标准等,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活动,尽最大可能地发挥学生潜能,切实提高学生英语的应用能力。

2.语言学理论。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Stephen D,Krashen的语言习得理论将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做了区分。习得是一个与儿童习得第一语言的方式类似的潜意识过程:学习作为另一种途径,是指通过学习和谈论规则有意识地学习第二语言知识。Krashen认为学习者是通过获得“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i+1)”逐步推进自己学习第二语言,即人们学习语言的途径是通过“输入一吸收一输出”的过程实现语言学习和习得。

基于学习者的角度来看,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或是外语时速度不同、时间和精力不同、成果也不尽相同,特别是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动机和使用的学习策略、个性等方面存在这个体差异。这一教学理念改变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定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导作用,注重学生现有语言知识经验与新知识的建构整合能力:同时,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学习规律、个性差异、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合作交流的平台,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大学英语分类教学的实施

1.分类教学目标明确。

在項目前测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学生在学习目标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学习动机过于单一,很多学生认为大学英语课的意义就是帮助他们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2)课堂参与度不高,学习热情不够,部分学生习惯于知识灌输的课堂,对于需要讨论和发言的课堂表现出了不适应:3)学习欲望强的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部分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有明确目标地不知道如何实施,达到预期目标。4)对于英语在生活和以后工作中的实际应用不够了解。

项目中实验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学习目标方面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解并提出相应对策。例如,根据学生的专业及兴趣需求,明确英语在其专业和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的途径及方法,以此来强化和多元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学习热情方面,可以将课堂和课外活动具体分类,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等。

2.分类教学课程及教学内容设置。

项目将大学英语两年的学习分为两个阶段,即大学英语基础阶段和大学英语应用能力提高阶段(即分类教学阶段)。在分类教学阶段,将实验班教学课程分为英语视听说类和英语读写译类;教学模式由“读写译课+视听说课+自主学习”构成。

三、大学英语分类教学实践

1.操作步骤。

以2016级大一非英语专业普通本科学生(会计专业)为实施对象,在新生入校时通过前测及问卷调查,以及相关各项技能量表,把握学生的层次与水平以及需求,将英语能力和学习需求大致相同的学生编人实验班和对照班。在第一阶段,即大学英语基础阶段,实验班和对照班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一致。在第二阶段,即大学英语应用能力提高(分类教学)阶段实验班实行分类教学,课程分为“视听说”和“读写译”两大类,对照班教学内容和模式保持不变。在第三学期末,分别在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进行测试和访谈,了解模式效果并进行修正。在第四学期末对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后测、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了解分类教学取得的效果和学生的反馈情况,并将学生前测和后测的成绩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出结论,最后进行反思和修正。

2.定性分析。

学生的需求通常包括学习需求和目标需求。学习需求是指学生的学习期待、学习动机和学习条件等:目标需求是指学生为了应付未来工作环境必须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的知识技能。在前测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将学生的需求归为五类,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需求基本相同,结果如下:

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学习都只是为了通过考试,修得学分,他们对英语的交际性和实用性并不太了解。在后测的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中,对照班学生对于了解英语文化和为将来工作作准备需求的百分比有所加大,但大部分学生仍以考试为导向,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并未显著提高。而实验班学生除了更需要了解英语国家文化,英语的交际性和实用性以外,他们对自己在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培养上还有了更细化的要求和目标。例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实验班教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即学生分析、思考语段之间内在联系与逻辑,论证文章陈述的合理性的能力。学生在提高阅读技能的同时也培养了写作和表达能力。在翻译教学过程中,学生系统了解了汉语和英语这两门语言的差异,由此引发了他们对于了解英语文化的兴趣。在听说的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创造不同的交际情景,学生以不同的形式(话剧、辩论等)来展示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了英语的交际性,他们对未来工作中的英语能力的需求有了更细致的了解。在一年的分类教学后,实验班学生在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学习期待等方面比对照班学生有了显著的差异,他们更了解英语的趣味性、逻辑性,交际性等。

3,定量分析。

在前测中,我们通过考试的形式测试了学生的听力、阅读、写作和翻译能力,通过访谈的形式了解学生的口语能力,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平均成绩如下(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总分和各部分所占比例相同):

在第三学期末的模拟测试和第四学期末的后测中,实验班学生和对照班学生在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上都有所提高,但实验班学生提高的幅度更大。取两次测试的平均成绩如下:

四、结语

此研究是以学生学习需求和目标需求为导向,将大学英语教学进行分类实施。在实验阶段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实验班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强化,课堂参与度,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分类教学尊重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对不同学习需求的差异,实现了因材施教。分类教学模式的确立为后续课程的设置提供了依据,但在评价体系和管理模式等方面还有待改善。

猜你喜欢

分类教学学习需求实证研究
基于学习需求的学习活动设计
高等数学课程设置改革研究
基于需求分析的高职英语分类教学模式探究
面向应用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玉雕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实证研究
温州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及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