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8-05-25林文金

教师·中 2018年3期
关键词:文言文运用初中

林文金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教育模式,有效地改变了以教师为主写的传统教学模式,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微课的应用,教给了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主动获取知识的方法,同时也给学生课后复习提供了方便,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关键词:微课;初中;文言文;教学;运用

一、巧用微课,创设情境

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创设文言文情境,有助于学生了解古人所处情境,加深对当时情境下所创作出的文章的内涵的理解。当然,创设的教学情境不能是虚无缥缈的,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知识储配和课堂所需等。如果教师创设不存在的教学情境,就会失去情境的价值,其本质的东西也无法体现出来,有时还会适得其反。文言文情境利用微课等进行直观的展示,让学生理解文本所需的相关背景、人物简介、事情的起因,为学生理解文本提供一个平台,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促使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种种障碍。例如,在学习《庄子》故事两则时,我制作了一个《宁做自由之龟》的微课:一天,庄子正在涡水垂钓。楚王委派的二位大夫前来聘请道:“吾王久闻先生贤明,欲以国事相累。深望先生欣然出山,上可以为君王分忧,下可以为黎民谋福。”庄子持竿不顾,淡然说道:“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被杀时已三千岁了,楚王珍藏之以竹箱,覆之以锦缎,供奉在庙堂之上。请问此龟宁愿死后留骨而贵,还是活着在泥水中潜行曳尾呢?”二大夫道:“自然是活着在泥水中摇尾而行!”庄子说:“二位大夫请回吧,我也愿在泥水中曳尾而行。”庄子的幽默、诙谐激发了学生学习他的作品的兴趣,进而促进了学生对庄子的了解。

二、巧用微课,解疑促思

教师在文言文教学时巧设适当问题可以促进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那么在文言文教学中如何有效、恰当地抛出问题,才是问得恰到好处呢?我们在微课中要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在学习时有个着落点,这个着落点可以是题目、一个词、一段话、一个疑问等。设置这些着落点就是希望学生在学习到这里时,加以揣摩,细细咀嚼,从而能迅速把握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例如,在学习《庄子》故事两则时,我在微课制作中设置了三个问题:①庄子去看望惠子,惠子的心态是怎样的?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心态?他对庄子来梁国有何反应?说明了什么?②比较庄子和惠子在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③你认为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学生解决了微课中的这三个问题,也就解决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了解了庄子淡泊富贵、志向高远的情怀和惠子贪图富贵与心胸狭隘的丑态。

三、巧用微课,转变学习方式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尤其关注学生的反应,观察学生的接受和领悟情况,体会学生的学习感受,更要尊重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在教学中注意分析和掌握情况,创设自由和开放的课堂,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可以借助微课等先进教学技术,结合视频、图片、表格等进行教学,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例如,笔者利用微课把《曹刿论战》的教学内容分成四部分,让学生自主学习,从而转变学习方式。①请见一肉食者鄙一爱国热情;②问战一三问三答一政治远见;③参战—公将鼓之,公将驰之一未可一齐师败绩,遂逐齐师一军事才能;④评战一攻击,追击一勇气,俱伏一彼竭我盈,辙乱旗靡—谋略过人。

四、巧用微課,打破时空界限

对于大部分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注意力往往不能长时间地集中,在课堂上不完全掌握教师讲解的知识。除此之外,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枯燥无味,无法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采用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教师只负责教学,学生只负责被动地记忆,其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可以将学生很难掌握的知识拍成微课,特别是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放在班级的交流平台上,供学生课后随时随地反复去学习。教师也可以把文言知识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等制成微课,供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这样可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也容易让学生接受,并且微课教学的课堂氛围是活跃轻松的。在交流平台中,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更加畅通,学生自由发表不同的看法,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总之,微课的运用有助于教师突破文言文教学的瓶颈,极大地促进教学方式的改变,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从而呈现出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和谐课堂。

猜你喜欢

文言文运用初中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